2021-2022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双层河道是一种新兴的河流治理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可分为明河、暗河两大部分。下层暗河主要起到泄洪排涝的作用,上层明河保持较浅的水体,可种植水生植物、养鱼虾等水生动物,且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下图为双层河道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适宜采用双层河道治理模式的河段是( )
A.中心城区的河段 B.山区高原的河段 C.农田村落的河段 D.河滩开阔的河段
2.双层河道治理模式的特点是( )
A.占地面积较大,工程投资较少 B.亲水性较差,保持自然河道断面
C.硬化程度较高,生态性较差 D.景观效果好,防洪作用明显
【答案】1.A 2.D
【分析】1.双层河道这一治理模式兼顾了防洪与景观两大功能,明河与河堤负责景观营造,暗河负责泄洪排涝。且根据“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说明该河道受人类影响明显,并不是最开始的自然河道。中心城区的河段既需要美观也需要防洪,并且开发历史悠久,原始河道几乎没有保留,适合双层治理模式,A正确。山区高原的河段、农田村落的河段、河滩开阔的河段本身就是自然形态,且对于美观和防洪的双重需求较小,排除BCD。故选A。
2.双层河道占地面积与原本河道几乎没有差异,但需要设计双层,工程投资大,排除A。双层河道可在浅水明河游玩、观赏,亲水性好,且对于自然河道改造较大,排除B。双层河道兼顾生态与美观,河堤多树木,明河养水生动植物,生态性好,排除C。双层河道兼顾防洪与美观,明河与河堤负责景观营造,暗河负责泄洪排涝,D正确。故选D。
【点睛】双层河道治理模式是城区为兼顾美观与防洪、生态的新型和谐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战略是关于现代城市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途径、措施和步骤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各项工作的指南和纲领。我国1980年代的指导思想是“严控中心城市规模,适当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到2014年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则提出“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的发展小城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最新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形成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中心城市规模太大,城市病问题突出
B.我国大城市的数量太多,不利于城市体系建设
C.中小城市的发展活力更大,必须给予政策支持
D.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群的优势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
4.目前,我国解决大型中心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
A.严格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减小产业过度集聚产生的压力
B.建设卫星城或城市新区,分散城市功能,疏解发展压力
C.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D.大规模发展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数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答案】3.D 4.B
【分析】3.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战略形成的原因,由题干资料“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可知,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需要更好的发挥出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严格限制大城市发展规模不符合城市发展战略,A错;建设卫星城或城市新区,分散城市功能,疏解发展压力,正是我国目前解决大城市问题的主要措施,B对;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工业,并不能解决城市发展问题,C错;减少私家车数量并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D错。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发展的战略及存在问题,解题关键根据材料的提示信息进行分析作答。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该地在某一次暴雨时形成了多处崩塌地(图中阴影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对图示区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最低海拔可能为265m B.丁处可以察看到④处崩塌地
C.丙处可以察看到①处崩塌地 D.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6km
6.对崩塌地①、②、③、④的描述,确定的是( )
A.①崩塌地的高差最大 B.②崩塌地坡度最小
C.③崩塌地崩塌物体积量最小 D.④崩塌地崩塌物落向南方
7.暴雨过后,乙处径流的泥沙可能来源于崩塌地(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5.D 6.D 7.B
【解析】5.图中等高距为20米,最低点位于乙地以西、①地以北,最低海拔在260米以下,A错误;丁处和④处崩塌地之间有东西向分水岭遮挡视线,丁地看不到④地,B错误;丙处和①处之间有山脊遮挡视线,丙处看不到①处崩塌地,C错误;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4km,甲乙之间距离约为4cm,甲、乙间水平距离约为16km,D正确。故选D。
6.据图判断,①地与③相比,③地跨越的等高线较多,③地高差更大,A错误;①②地跨越的等高线基本相同,①崩塌地南北较长,坡度较小,B错误;①②③④四地相比,④地崩塌面积最小,崩塌物体积量最小,C错误;④地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地势北高南低,滑坡体朝南,故D正确。故选D。
7.暴雨过后,山谷处会形成径流,有坍塌地的山谷含沙量较大。据等高线分布判断,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乙地东南方丙、②、③三处是山谷,暴雨后②、③处坍塌地泥沙会被径流带到乙处,乙地位于河流下游,②③两地的塌方汇入河流中,含沙量最大,B正确。①处坍塌地所处山谷位于乙地下游,乙地、④地之间有东西向的分水岭,④坍塌地位于分水岭南侧,①④不是乙地泥沙来源,ACD错误。故选B。
【点睛】常见的等高线地形类型的判断: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盆地洼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中心低四周高。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下图示意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有关图示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③大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敞
C.⑤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⑦大洋呈“S”形,风大浪急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大陆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 B.④大陆全部是黑色人种
C.⑥岛屿东部有热带雨林分布 D.⑧大陆上的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答案】8.A 9.C
【解析】8.读图,根据经纬度和大洋大陆面积判断,①是太平洋,因板块构造相向运动,太平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A正确,③大洋是大西洋,北部封闭,南部开敞是印度洋的特点,B错误,④是非洲、⑤海峡是莫桑比克海峡,不是两大洲的分界线,C错误;⑦大洋是印度洋,大西洋呈S形,D错误。故选A。
9.读图,根据经纬度和大洋大陆面积判断,②是南美洲,大陆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少,A错误;④大陆是非洲大陆,北部是白色人种,B错误;⑥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有热带雨林分布,C正确;⑧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大陆上的国家为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D错误。故选C。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1、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2、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4、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2020年7月4日,一则“英国海军陆战队扣押油轮,引发与伊朗外交争端”的消息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这艘油轮在绕道好望角向叙利亚运送原油途中,在英国领地直布罗陀的周边海域被英国特种部队扣押。作为反制措施,伊朗于当地时间7月19日下午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油轮。下图为a、b、c、d四海峡区域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0.事件涉事海域分别是( )
A.a,b B.d,a C.d,b D.b,c
11.一油轮从波斯湾出发驶往德国汉堡港,最短航线依次经过图中四海域的顺序是( )
A.a-b-c-d B.a-b-d-c C.a-c-b-d D.b-c-d-a
【答案】10.B 11.B
【分析】10.a为霍尔木兹海峡,b为曼德海峡,c为英吉利海峡,d为直布罗陀海峡,由材料可知,事件涉事海域为直布罗陀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故选B。
11.一油轮从波斯湾出发驶往德国汉堡港,最短航线是先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再经曼德海峡,经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再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西欧德国汉堡港。结合上题分析,故选B。
【点睛】从波斯湾到西欧,有两条航线:一条即最短航线是经霍尔木兹海峡,再经曼德海峡,经红海、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再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西欧。另一条航线是经霍尔木兹海峡,向南经非洲东部海域,绕道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大西洋,再经过英吉利海峡到西欧。
下图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甲处的气温特点应是( )
A.终年严寒 B.冬暖夏热 C.全年高温 D.夏无酷暑
13.乙处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答案】12.C 13.D
【分析】12.本题考查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读图可知,甲处为热带的气温特点,应是全年高温,C项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读图可知,乙处地处亚热带,冬暖夏热,且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带来降雨,由此可判断乙处的气候类型应是地中海气候,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原则: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先确定气温所在的温度带,再根据降水是年雨型、冬雨型、夏雨型、少雨型来 决定气候的具体类型。
经济重心是指在区域经济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下图为公元元年以来全球经济重心的移动路径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据图可知,1960年至2010年全球经济重心( )
A.始终位于欧亚大陆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移动速度先快后慢 D.移动距离约6660km
15.近些年全球经济重心仍在不断位移,其最大经济牵引力量可能来自( )
A.北美 B.西欧 C.东亚 D.南美
【答案】14.B 15.C
【解析】14.因为发达国家(如欧美国家)主要在北半球,全球经济重心位于北半球,故图中极点为北极点。由图可知,1960年经济重心位于0度经线以西,不在欧亚大陆,A错误;2000年经济重心在1960年的东北方向,2010年经济重心在2000年的东南方向,故1960年至2010年全球经济重心先向东北后向东南,B正确;同样20年的时间间隔,1960-1980年移动距离短,1980-2000年移动距离长,2000-2010年十年间移动距离更长,移动速度先慢后快,C错误;1960-2010年经济重心移动跨越经度约60度,但纬度较高,远远不到6660km;D错误。故选B。
15.由图可知,2018年全球经济重心在亚欧大陆(60°E,60°N)附近,近些年全球经济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说明此地的东南方向(如东亚)经济发达快速,最大经济牵引力量可能来自东亚,C正确;北美、西欧、南美均不在2018年全球经济重心的东南方位,且经济发展速度慢于东亚,A、B、D错误。故选C。
【点睛】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近年来发展速度较慢;发展中国家如东亚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正不断崛起。
苏门答腊岛是印度尼西亚西部的一个大型岛屿。岛上仅仅哺乳类动物就有176种之多,但近年来濒危动物种类呈现增长趋势。读苏门答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有关苏门答腊岛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沼泽形成与蒸发微弱有关 B.岛屿东侧受海浪影响多于西侧
C.西部地区年降水量全岛最多 D.西部沿岸分布较多天然良港
17.苏门答腊岛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原因是( )
①自然灾害频繁②热带雨林破坏
③地形起伏较大④降水变率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16.C 17.A
【解析】16.读图可知,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气温高,蒸发强,A错。岛屿东侧为南海海域,空间狭小,风浪较小;岛屿西侧为印度洋洋面,洋面开阔,风浪较大,B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苏门答腊岛中部的山脉偏西分布,西部地形起伏大,地形对海洋水汽的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C对。西部地区濒临印度洋,风浪较大,不利于筑港。海岸线平直,不利于天然良港的形成,D错。故选C。
17.苏门答腊岛近年来濒危动物种类呈现增长趋势,与近年来热带雨林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关系密切,①②正确。地形起伏大并不是近年来出现的,③错。没有证据显示近年来苏门答腊岛降水变率增大,④错。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在于读图,通过对图中信息的阅读和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信息,即东西部地形起伏状况、海岸线曲折状况,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试题解答。
菲律宾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玉米。自1995年以来,小麦类食品发展成为该国饮食中的一大部分,小麦主要靠进口,其中约70%来自美国。下表是菲律宾部分年份的大米产量和消费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
产量/万吨
消费/万吨
人均消费/千克
1986年
576
580
100
1995年
650
680
98
2000年
788
855
105
2004年
940
676
77
18.下列有关菲律宾农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供不应求 B.2004年人均大米产量最高
C.大米大量出口 D.1995—2000年大米增产最多
19.1995年后,菲律宾大量进口小麦的原因是( )
①饮食结构的变化②小麦运输成本低③本国小麦产量少④距大米出口地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18.B 19.D
【解析】18.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明以看出,2004年大米产量大于消费量,供大于求,A错。人均大米产量等于产量/(消费/人均消费)得出,2004年人均大米产量最高,B正确,1986-2000年菲律宾的稻米产量低于消费,说明大米需要进口,C错,2000-2004年大米增产152万吨,高于1995-2000年增加的138万吨,D错。故选B。
19.菲律宾受西方文化影响,小麦类食品需求量不断增大,并且自身并不种植小麦,因此大量进口,①③对;美国是非律宾主要的小麦进口国,距离远,运输成本高,②错;东南亚的泰国、越南等国大都生产水稻并出口,距菲律宾近,④错;故选D。
【点睛】菲律宾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较好,土壤、气候和水资源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由于农场规模狭小,灌溉条件不相适应,低效率的栽培技术、运销瓶颈、农场租赁制度和其他政策等原因,农业生产率低下,较长时期发展缓慢。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0%以上。主要粮食作物是稻谷和玉米。椰子、甘蔗、马尼拉麻和烟草是菲律宾的四大经济作物。
下图为沿78°E经线地形剖面图,甲区以南为海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甲地区所在国向外输出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 )
A.天然橡胶 B.石油 C.铁矿石 D.铝土矿
21.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夏季易被洪水淹没整个区域 B.靠近海洋,易受海啸影响
C.气候干旱,为回归线上的沙漠分布区 D.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甘蔗
【答案】20.C 21.D
【解析】20.结合所学知识,78°E经线从北向南穿过北冰洋、亚洲大陆、印度洋、南极洲,结合材料“甲区以南为海洋”,则图示地区位于印度洋北边、亚洲南部,再根据地形地势特征判断,甲地区应为德干高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干高原所在国为印度,印度向外输出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是铁矿石,C正确。印度的橡胶、石油、铝土矿产量并不高,ABD错误。故选C。
21.依据上题的区域定位,可知乙区域为印度的恒河中上游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主要农产品有冬小麦、甘蔗等,D正确。乙区域为恒河中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夏季不会被洪水淹没整个区域,A错误。乙区域位于内陆,不易受海啸影响,B错误。乙区域不在回归线上,且也不是沙漠分布区,C错误。故选D。
【点睛】印度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矿、铁矿石、锰矿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储量丰富。
阿联酋依托雄厚的石油财富,创造了众多的沙漠奇迹。2018年,受当地邀请和委托,袁隆平院士带领的中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在阿联酋沿海城市迪拜的近郊沙漠开展海水稻种植实验,实验中选取了数十种水稻的测试样本进行小范围种植,并取得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在迪拜沙漠海水稻种植实验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 )
A.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B.光照强烈,蒸发旺盛
C.沙土的水肥保持能力差 D.海水淡化的成本高昂
23.该实验选取了数十种水稻的测试样本,其首要目的是( )
A.筛选抗旱、抗盐碱品种 B.筛选高产的水稻品种
C.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D.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
【答案】22.C 23.A
【分析】22.迪拜沙漠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热量条件优越,沙漠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水稻积累有机养分,提高产量,因此不是当地海水稻种植实验中面临的挑战,排除A;光照强烈,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虽然蒸发旺盛,但如果有足够的海水补充,对海水稻种植影响并不很强,因此这不是海水稻种植实验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排除B;沙漠地区以沙土为主,沙土疏松,空隙度大,容易渗漏,不利于保水和保肥,而水稻种植对水、肥要求较高,因此这是在迪拜沙漠海水稻种植实验中面临的最大挑战,C符合题意;海水稻适合含盐度较高的海水环境,因此海水淡化的成本并不高,排除D。故选C。
23.该实验选取了数十种水稻的测试样本,其首要目的应是选取适应当地环境特征的品种,当地沙漠广布,气候干旱,水源主要是含盐碱较高的海水,因此选取了数十种水稻的测试样本主要是筛选抗旱、抗盐碱品种,A符合题意;该实验首要目的是种植成功,在种植成功的基础上再筛选高产的水稻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筛选高产的水稻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不是首要目的,排除B、C;在迪拜的近郊沙漠开展海水稻种植实验,是为了提高当地粮食生产能力,不是为了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排除D。故选A。
【点睛】海水稻(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且单产可达300 kg/667 m2以上的一类水稻品种。 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有耐盐碱的水稻 ,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
卢卡拉机场(27°41′N)是世界十大危险机场之一,坐落在尼泊尔东北角的喜马拉雅山区,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卢卡拉机场飞机起降危险的原因主要是( )
①跑道短,不利于起降②地势陡峭,视野狭窄③多台风,飞行易造成危险④冰雪覆盖,滑行时易打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5.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 )
A.对外贸易 B.航空枢纽 C.劳务输出 D.发展旅游
【答案】24.A 25.D
【分析】本题以卢卡拉机场为背景考查机场修建的区位因素及等高线的判读。
24.根据图中比例尺可以计算出该机场跑道不到1000m,跑道较短,不利于起降,①项正确;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视野狭窄,②项正确;该地位于内陆,不易受到台风影响,③项错误;该机场位置海拔不到3000m,没有冰雪覆盖,④项错误;①②正确,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25.结合材料,每年有众多登山者经该机场前往珠穆朗玛峰,可知,修建卢卡拉机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旅游,D项正确;该地经济落后,地理位置闭塞,不便发展对外贸易,也无法成为航空枢纽,A、B项错误;该地人口较少,并没有大量劳务输出,C项错误。故选D。
【点睛】卢卡拉(丹增-希拉里)机场机场始建于1964年,登顶珠穆朗玛峰第一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骑士自行集资兴建的。埃德蒙·希拉里骑士为了帮助登山者更快进入珠穆朗玛峰,同时回报当地的居民,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兴建了卢卡拉机场。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平坦,耕地面积约396万亩,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县和玉米出口基地县,素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之美称。近年来,为防治土地退化,该地农业种植采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梨树模式”,保护了土壤肥力。
表1梨树县2016年植被覆盖度面积分布表
项目
低覆盖
中低覆盖
中覆盖
中高覆盖
高覆盖
面积(平方千米)
7.50
37.36
70.63
97.41
176.33
所在比例(%)
6.97
9.11
17.21
23.74
49.97
表2梨树县2016年水土流失强度面积分布表
项目
微度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度
面积(平方千米)
2974.57
516.96
99.69
150.88
37.86
所在比例(%)
77.06
13.39
2.58
3.91
0.98
(1)请从气候方面分析梨树县所产玉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2)据表分析梨树县水土流失强度面积分布特点,归纳植被覆盖度和水土流失强度关系。
(3)分析“梨树模式”对恢复和保持土地肥力的作用。
【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
(2)梨树县水土流失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其次是轻度侵蚀,(相对集中);中度、强烈、极强度侵蚀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布位置较散)。呈负相关。
(3)表层秸秆的覆盖,减少雨水和风力的侵蚀,减轻肥力的流失;减少蒸发,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秸秆还田和高茬留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免耕减少了土壤的翻动,保护了蚯蚓等土壤生物。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为背景材料,设置三个小题,考查农业影响因素,植被对土壤的影响,以及东北地区恢复农业生态的举措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详解】(1)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梨树县地处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纬度高,气温低,生长周期长,农作物积累有机质长;夏季晴天多,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离冬季风近,气温低,病虫害少。所以农作物品质优良。
(2)据表可知,梨树县水土流失强中微度面积2974.57平方千米,最大,所占比例达到77.6%,也是最大,说明梨树县水土流失强度以微度侵蚀为主;其次是轻度侵蚀,面积516.96平方千米,占比为13.3%。(相对集中);中度、强烈、极强度侵蚀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分布位置较散)。植被覆盖度面积分布为中低覆盖度面积小,占比小,中高覆盖度和高覆盖度的面积与占比都比较大,说明植被覆盖度与水土流失强度呈负相关。
(3)据材料和已学知识可知,表层秸秆的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和风力的侵蚀,减轻肥力的流失;表层秸秆的覆盖太阳不会直接照到地面上,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改善了土壤水分状况;秸秆还田和高茬留田,腐烂后会增加了土壤有机质;还能增大地表的粗糙度,削减风力,截留雨水和增加积雪厚度,削减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水分,减轻土壤侵蚀。免耕减少了土壤的翻动,保护了蚯蚓等土壤生物,还能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提高土壤的肥力。
【点睛】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项,如下面右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材料二: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日本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
(1)结合合掌村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2)推测合掌村水库水渠众多的原因。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1)屋顶坡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建筑结构合理,稳定性强,材质较轻,可降低地震危害;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
(2)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日本国土面积小,河流短小湍急,地表水容易流失;水稻需水量大,需要引水灌溉等。
(3)不利影响:抗风险能力差,经济缺乏独立性,在国际交往中将失去很多主动权,生产成本相对较高。有利影响:注重发展科技,很多技术领先于世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分析】本题以合掌屋为背景材料,主要涉及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农业发展、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素养。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民居的建筑特色、建筑用材均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等有关。合掌村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 由于合掌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多大雪; 由图可知,该处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冬暖夏凉;“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项”可知,当地多地震,该建筑材质较轻,建筑结构合理,正三角形稳定性强,可降低地震产生的危害;当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就地取材,材料供应充足且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2)该地为季风气候,由于季风的降水变率大,该地多旱涝灾害,水库水渠可以调蓄径流,减少旱涝灾害带来的影响;日本为岛国,国土面积小,河流一般短小湍急,地表水容易直接流入海洋,造成地表径流的流失,水库水渠可以存水,增加地表径流;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水稻喜温喜湿,需水量大,需要有充足的水源进行引水灌溉。
(3)日本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需要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但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发展本国经济。所以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世界经济的波动所带来的利或弊在日本表现最明显,抗风险能力差;根据材料日本依靠科学技术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对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所以能够促进日本科技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著名的双重内陆国(如下图),该国国土面积狭长,历史名城众多。2002年,我国在与德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企业竞标中,以明显的优势获得该国铁路机车的订单,一跃将该国铁路运行时速从50km/h提速到120km/h。2011年,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逐步发展高速铁路,铁路运行时速逐步提至250km/h,但高铁在实际运营中时速低于250km/h,且运输效率较低。
(1)分析该国积极推进铁路修建及改造的必要性。
(2)说明该国高铁运行时速不足250km/h的原因。
(3)简述提高该国高铁的运输效率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该国国土狭长,促进东西部城市间交流往来;地处内陆,交通不便,铁路可加大工农产品的输出与外运;该国历史悠久,铁路建设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客货混运,运输效率较低;铁路原线改建,建设标准低;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运营时速受限;东部山脉多,地势起伏大,列车不宜高速运行。
(3)加快对传统老旧铁路线路的升级改造;完善高铁运输网络,推进铁路运输客货分流;加强技术引进,提高本国高铁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分析】本题以乌兹别克斯坦交通为材料,考查交通线建设、影响交通运输的因素、交通运输效率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图示及材料提示,该国是双重内陆国、国土狭长,东西沟通不畅,交通运输需求大,修建铁路利于东西城市的交流往来,可加大工农产品的输出,促进要素流动。同时,材料提示该国历史名城众多,故修建铁路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2)运行时速考虑国情和自然情况。根据材料可知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运输效率较低;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标准低,逐步发展高速铁路,故该国高铁时速低和客货混运及原线改建有关。此外,图示可以看出该国沙漠广布,风沙灾害多,且东部多山脉分布,地势起伏大,故高铁时速较低也和风沙灾害及地形起伏有关。
(3)该国高铁的运输效率低主要是因为客货混运、线路标准低、自然条件限制等。故提高运行效率可升级改造老旧铁路,完善高铁运输网络、推进客货铁路线分流,加强技术引进克服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提高本国高铁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盐度最高的湖泊。图中约旦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约旦河发源于戈兰高地的黑门山(最高海拔2814米)被称为“中东水塔”,山顶终年积雪。雪水流出山地,在约旦河谷深处形成了众多水温超过60°C的天然温泉。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简述约旦河谷地温泉的形成过程。
(2)分析加利利湖的补给类型。
(3)推测死海南北分裂,盐滩出现的原因。
【答案】(1)(1)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裂谷、峡谷;来自约旦高原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被地下熔岩加热形成温泉
(2)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河水补给较多;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雨水补给较多;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地下泉水补给。
(3)受西风影响,该地降水由南向北增多,南部降水少,同时由于南部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加之受人类活动影响,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因而死海湖面不断下降;死海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导致南部湖底部分裸露,南北分裂,南部形成盐滩。
【分析】本题以以色列的自然条件为背景,考查了温泉的形成、加利利湖的补给类型、死海面北分裂,盐滩出现的原因,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详解】(1)约旦河谷地温泉的形成过程需要从热量及水的来源角度进行分析。从热量来源看,约旦河谷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从水源看,材料中指出:戈兰高的的黑门山被称为“中东水塔”,山顶终年有积雪,是约旦河的源头之一,雪水流出山地,在约旦洒谷深处形成温泉。来自约旦高原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被地下熔岩加热水温升高,从而形成温泉。
(2)湖泊的补给类型是多样的,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约旦河由南向北流过该湖,所以有河流水补给;地处北纬33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会受中纬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有雨水补给;地处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断层发育,因此还有地下水补给。
(3)材料中指出:死海盐度很高,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说明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加上蒸发旺盛,使得死海湖面不断下降。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就会出现湖裸露,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
【点睛】
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月考)(二)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检测(月考)(二)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地理试题pdf、答案-咸阳实验高一地理阶段检测二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段性检测三地理试题docx、答案咸阳实验高二地理三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