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生发现,在书桌的固定观测点上,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图为该日日出、日落的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甲为该日日出位置,则该日(   )
    A.大连正值樱花盛开 B.该地日出方位全年最偏北
    C.该地昼长全年最长 D.沈阳正午日影全年最长
    2.太阳位于甲点时的北京时间是7:57,位于乙点时地方时为17:05,则该学生所在地最接近于(   )
    A.上海(30°N,121°E) B.沈阳(41°N,123°E)
    C.成都(30°N,103°E) D.拉萨(30°N,91°E)

    【答案】1.D    2.C

    【分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夏半年,我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半年,我国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春秋分,正东日出、正西日落。甲位于观测点左侧,若甲为日出位置,则观测点面向正南,甲日出东南方向,说明该日为冬季,每年仅有一天通过窗户既可观察到日出也可看到日落,可推测该日昼长最短,为冬至日。大连樱花盛开为春季,A错误;夏至日日出方位全年最偏北,B错误;冬至日昼长最短,C错误;冬至日沈阳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日影全年最长,D正确。故选D。
    2.乙点正值日落,由日落地方时17:05可推测昼长的一半为5时5分,日出地方时,12-5时5分,为6:55,即北京时间7:57时,该地地方时6:55,根据时间差,可推出经度差,该地大约105°E,最接近成都,C正确;上海、沈阳位于120°E以东,A、B错误;拉萨位于105°E以西,D错误。故选C。
    【点睛】日出日落方位: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极昼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极昼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无霜期短,传统温室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为有效进行棚内气候管理,温室大棚顶部常设置通风口(下图)。近年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将温室大棚下挖(100±10)cm,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多能互补”技术,实现了蔬菜全年种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西宁市传统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春季多风沙天气 B.夏季紫外线强烈
    C.秋季降水量较小 D.冬季太阳辐射弱
    4.推测西宁市温室大棚顶部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段为(   )
    A.夏季午后 B.夏季夜晚 C.冬季午后 D.冬季夜晚

    【答案】3.D    4.A

    【解析】3.由材料信息“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无霜期短”和“近年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将温室大棚下挖(100±10)cm,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多能互补”技术,实现了蔬菜全年种植”可知,西宁市海拔高,无霜期短,热量是制约蔬菜大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与其它季节比,冬季西宁市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弱,加之地温较低,棚内温度无法满足作物生长,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D对,排除ABC。故选D。
    4.结合材料信息“为有效进行棚内气候管理,温室大棚顶部常设置通风口(下图)”以及上题结论:冬季西宁市传统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可知,答案应从AB中选,排除CD;夏季一日内午后西宁市温室大棚内温度过高,不利于蔬菜生长。通风口位于大棚顶部,夏季午后棚内温度高,形成上升气流,打开顶部通风口利于棚内热空气流出,降低棚内温度,A对,排出B。故选A。
    【点睛】1、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北回归线至极点之间,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而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12点。3、采用塑料大棚发展农业、玻璃温室育苗等。塑料薄膜、玻璃与二氧化碳具有相同的功能,能让太阳短波辐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或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里。        
    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155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面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是(   )
    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6.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 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答案】5.B    6.D

    【分析】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处的板块属于张裂区,由于苏特西岛位于大西洋中脊,属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因此多火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火山喷发会使陆地面积不断增大,A错误;材料中没有信息表明该地的地壳处于下沉状态,B错误;海平面上升是空间大尺度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并不剧烈,不会淹没大片岛屿,C错误;由于该地沿海,加上海风的不断吹拂,海岸被侵蚀,不断后退,造成该岛面积不断缩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板块挤压的边界称为消亡边界,形成的地形有巨大山系、海岸山脉、海沟;板块张裂的边界称为生长边界,形成的地形有海岭、裂谷、海洋等。
    流水的搬运作用以机械搬运为主,包括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方式。如下图所示,推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的作用下沿河床底面滑动和滚动,跃移是物质颗粒沿河床底面跳跃前移,悬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最可能是(   )
    A.1月 B.3月 C.8月 D.10月
    8.不同流速作用下,关于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流速快时,以推移为主 B.流速慢时,以推移为主
    C.流速慢时,以跃移为主 D.流速慢时,以悬移为主

    【答案】7.C    8.B

    【分析】7.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推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的作用下沿河床底面滑动和滚动,跃移是物质颗粒沿河床底面跳跃前移,悬移是物质颗粒在流水中呈悬浮状态被搬运。流速不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同,机械搬运方式也不同”可知,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说明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搬运能力强,而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8月时,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冰雪融水从高山汇流而下,落差大,流速大,搬运能力大。因此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C正确;1月份气温低,高山冰雪融水停止,河流流量小,机械搬运方式只能是悬移方式,A错误;3月份气温刚回升,10月份气温已经开始下降,气温都比较低,高山冰雪融水量小,河流流量小,不会存在推移搬运方式。BD错误。故选C。
    8.读图可知,砾石颗粒较大,不会出现悬移搬运形式,D错误;流速快时,以跃移方式为主;A错误;流速慢时,以推移方式为主,B正确,C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的机械搬运作用,不论其搬运数量、搬运物的大小,以及搬运物在河水内的运动状态,都受河流流量、尤其是受流速的控制。被搬运物的颗粒重量与起动它的水流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1968年,科研人员调查了美国小密苏里河河漫滩上树木的分布情况,得出该区域树龄等值线分布图(下图),图中陡坎表示旧河道的堤岸,陡坎向地势低处为内侧。完成下面小题。

    9.陡坎中树龄的变化规律(   )
    A.两侧新中间老 B.两侧老中间新 C.北侧老南侧新 D.南侧新北侧老
    10.推测形成图中牛轭湖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

    【答案】9.B    10.B

    【解析】9.陡坎表示旧河道的堤岸,通过读图可以看出,陡坎中即古河道中,随着河道废弃,旧河道里面的水逐渐减少,为树木的生长提供了空间,使得树木开始在旧河道的边缘开始生长,随着河水的消退,树木开始向河道中部繁衍,就使得旧河道中的树龄从河岸到中心逐渐变小,即陡坎中树龄两侧老中间新,A错误、B正确;这个陡坎的走向是弯曲的,无法判断是南侧还是北侧河水先减少给树木生长提供空间,CD错误。故选B。
    10.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牛轭湖在旧河道堤岸分布,所以推测是流水作用形成的,C、D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轭湖的形成是河流裁弯取直的结果,所以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B正确、A错误。故选B。
    【点睛】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使得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小茗同学利用暑假到福建省平潭县海坛岛进行研学,他发现该岛河流较多,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某处海面礁石上屹立着两块形似双桅帆船的花岗岩巨石,巨石边缘圆滑,东面如刀切一样的平整,当地人称其为“半洋石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半洋石帆”东面如刀切一样平整的形成原因是(   )
    A.断裂抬升侵蚀形成 B.风力侵蚀形成
    C.垂直节理发育,风化侵蚀形成 D.海浪侵蚀后断裂形成
    12.下列关于小茗同学所见和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海岸附近海蚀柱、岬角多见 B.海岸较为弯曲且坡度较小
    C.“半洋石帆”未来可能消失 D.有较多的海滨沙滩

    【答案】11.C    12.B

    【解析】11.断裂抬升侵蚀面一般不太平整,有起伏,且不一定是垂直面,A错误。风力侵蚀不会从中间切开、形成平整面,B错误。此类花岗岩巨石垂直节理发育,海边风化侵蚀严重,形成东面如刀切一样平整形状,C正确。海浪侵蚀不会从中间切开、形成平整面,D错误。故选C。
    12.在沿海地区,海水侵蚀严重,海岸附近海蚀柱、岬角多见;随着风化侵蚀进一步加剧,“半洋石帆”未来可能消失 ;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海水沉积会有较多的海滨沙滩,ACD正确,不符合题意。“有第四系海积平原和风积砂堆积”,说明该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海岸线较为平直,海岸较为弯曲是海水侵蚀的结果,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风力作用与风化作用的区别:1、二者的影响因素与覆盖范围不同: 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较多,受风化作用影响的地域也较普遍,可影响到整个地表层; 风力作用影响因素主要是风,并且局限于干旱沙漠地区 。2、二者的结果不同: 风化作用形成风化地貌; 风力作用形成风成地貌。3、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 风力作用较风化作用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主要有: 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 风力搬运——戈壁,荒漠; 风力沉积——沙丘,沙垄,黄土堆积。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
    下图为某区域2020年1月4~5日,冷锋天气系统过境导致的最大降雪厚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据降雪厚度推测,此天气系统中冷锋中心位置可能位于(   )
    A.连云港市 B.扬州市 C.镇江市 D.苏州市
    14.根据降雪厚度判断,此区域温度变化幅度由南向北的变化趋势是(   )
    A.越来越小 B.先变大后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越来越大

    【答案】13.C    14.B

    【分析】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锋降水是暖气团被冷空气抬升到锋面上而成云致雨,所以冷锋雨区主要在锋后,图中降雪厚度最大的位置在扬州市,因此冷锋中心位置位于扬州以南,而苏州此时降雪很少,因此推测冷锋中心位于镇江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锋线附近位置是冷暖空气相遇地区,温差最大,锋线两侧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图示区域降雪厚度由南向北由薄到厚再到薄,由南到北是从冷锋前到锋线再到冷锋后的变化,因此区域温度变化幅度由南向北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再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冷锋示意图:
    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据图可知(   )
    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 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
    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
    16.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 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
    17.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   )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答案】15.D    16.A    17.A

    【解析】1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白天位于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最高气温高于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A错误;傍晚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降温速率快于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地海拔高于丙地,其夜间气温高于丙地,C错误;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昼夜温差大于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D正确。所以选D。
    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地海拔较低,为山谷地形,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受西北风影响显著,来自西北方向的冷空气受到地形的阻碍,在丙地不断聚集,导致丙地气温较低,A正确;该地气温较低,水汽蒸发较弱,B错误;海平面气压对于丙地夜间气温影响较小,C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小,D错误。所以选A。
    1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古杨树赛场丙气象站气温低于丁气象站,说明近地面气温较低,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对流运动较弱,大气性质稳定。等压线稀疏区大气性质稳定,以晴朗天气为主,可以出现此种现象,A正确;气旋大风区、等压线低值区、气旋降水区,都是低压中心,近地面为热源,大气运动剧烈,不符合该地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变化,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3、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气温年较差变化;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为研究我国某地湖泊(湖面海拔1169米)的水量变化,学者统计了2012年8月1日-2013年8月1日期间湖面日蒸发量的累计值(虚线)和同期当地降水量累计值(实线),并绘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影响该湖面日蒸发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太阳活动 B.气温 C.降水 D.空气湿度
    19.推测该湖泊最可能位于(   )
    A.闽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藏北高原
    20.2012年10月~2013年6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变化小,主要原因是(   )
    A.受亚洲高压长时间控制 B.台风登陆次数偏少
    C.受夏威夷高压长时间控制 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

    【答案】18.B    19.C    20.A

    【解析】18.影响蒸发量的因素主要有光照、气温、风速、湿度和水域表面积,其中光照、气温、风速、和水域表面积越大,蒸发越旺盛;湿度越大,蒸发越微弱。太阳活动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与湖面日蒸发量关系不是很大,A错误;该湖泊位于我国,6-8月为夏季气温最高,湖面日蒸发量最大。图中显示,6-8月该湖面日蒸发量的累计值增幅最大,说明该湖泊所在地6-8月湖面日蒸发量最大,据此可知,影响该湖面日蒸发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气温,B正确;读图可知,该湖泊所在地6-8月湖面日蒸发量的累计值和降水量累计值增幅均最大,说明该湖泊所在地6-8月降水量最多,空气湿度最大,湖面日蒸发量也最大,与“湿度越大,蒸发越微弱”规律矛盾,说明降水和空气湿度不是影响该湖面日蒸发量季节变化的主导因素,CD错误。故选B。
    19.读图可知,图示地区6-8月降水量累计值为38-70毫米,即6-8月该地降水量约32毫米,降水较少。内蒙古高原年降水量在东部、东北部为200-400mm,其他地方大部分是50-200mm,最少年降水量13毫米,与图示信息符合,C正确;云贵高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集中5-10月,与图示信息不符合,B错误;根据材料“湖面海拔1169米”,结合我国地形地势特征:闽南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云贵高原和 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2000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排除AD选项。故选C。
    20.亚洲高压指出现在蒙古-西伯利亚的半永久性冷高压。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湖泊位于内蒙古高原,距离亚洲高压近,受亚洲高压长时间控制,气流下沉升温,空气难以达到过饱和,降水少,导致2012年10月~2013年6月该地降水量累计值变化小,A正确;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纬度较高,离海较远,受台风影响小,台风不是影响该地区降水量的主要因素,B错误;夏威夷高压在北半球夏威夷群岛附近,一般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对内蒙古高原降水量影响小,C错误;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大,D错误。故选A。
    【点睛】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及海拔:平原海拔一般200米以下; 高原海拔一般1000米以上; 盆地中部低,四周高,海拔不确定; 山地海拔一般500米以上; 丘陵海拔一般500米以下。        
    下表为纬度50°附近的欧洲西部沿海地区和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气候资料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项目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气温(℃)
    13.2
    11.3
    6.3
    8.1
    10.2
    降水量(mm)
    161
    239
    309
    232
    2860

    气温(℃)
    4.8
    9.2
    16.1
    12.2
    11.1
    降水量(mm)
    164
    84
    95
    140
    1260

    21.乙地的地带性植被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22.甲地冬季气温高于乙地,原因是甲地(   )
    A.纬度和海拔更低 B.太阳高度更大和白昼更长
    C.受沿岸暖流影响大 D.该纬度海洋面积更大
    23.导致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答案】21.B    22.D    23.A

    【解析】21. 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处的纬度为50°,且都位于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C、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
    22.根据一月、七月气温判断,乙位于50°N欧洲西部沿岸地区,甲位于50°S南美洲西海岸地区,由于50°S附近海洋面积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同纬度地区,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50°S受海洋影响更大,因此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冬季气温高于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故A、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23.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由于甲地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因此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本题选A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不同气候类型对应的植被带类型以及降水的影响因素。气候类型判读方法:先根据一月、七月气温判断南北半球,然后“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下图中洋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的一部分,XY为锋线,N点位于陆地,完成下列各题。

    24.P地的天气状况是
    A.电闪雷鸣 B.阴雨绵绵 C.晴朗天气 D.寒风刺骨
    25.N点所在地的气候特征最可能是
    A.终年炎热干燥 B.终年温和多雨 C.终年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24.C    25.A

    【分析】24.据图文材料信息推断,中低纬度大陆的西岸洋流向北流,可以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XY锋线是南半球的暖锋,P地位于暖锋的锋后,天气温暖、晴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5.N地位于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有寒流经过,该地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其气候特征是终年炎热干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有“彩虹之国”之美誉。其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南非渔业发达,西部与南部沿海均有渔场分布,鱼类及其制成品出口值居非洲前列。下图为南非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与西岸相比,该国大陆东岸年降水的多少及原因是(   )
    A.少,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寒流减湿 B.少,位于盛行西风背风坡,寒流减湿
    C.多,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 D.多,地处东北信风迎风坡,暖流增湿
    27.南非南部沿海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大陆架广阔 D.河流径流汇入

    【答案】26.C    27.A

    【解析】26.读图中年降水量线可知,西岸年降水量在250mm左右,而东岸年降水量大于500mm,因此与西岸相比,该国大陆东岸年降水量较多,A、B错误;根据该国纬度变化方向判断,当地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南信风,该国东岸为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降水较多,图中显示,该国大陆东岸有暖流流经,具有明显增湿作用,导致降水较多,C正确,D错误。故选C。
    27.据图可知,厄加勒斯暖流和西风漂流在南非南部沿海交汇,由于西风漂流为寒流,所以该地的渔场属于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故选A。
    【点睛】世界大渔场的成因有两大类,一是寒暖流交汇处,二是有上升补偿流的地区。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如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和北海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
    河北省遵化市的汤泉地热久负盛名,其自然出露的温泉属于清东陵八景之一——“贪泉沐日”。20世纪80年代,该地区建设了温泉疗养院。该地温泉是地下水在深循环过程中被地热流加热形成,下图示意汤泉地热田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造成图示地区地下等温线波动较大的可能原因是(   )
    A.地下水溶蚀 B.岩浆侵入 C.褶皱弯曲 D.断裂错动
    29.推测最适宜建温泉疗养院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28.D    29.C

    【解析】28.图示地区地下等温线波动较大的地区为等温线向上弯曲处,根据地下水中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判断,该处地热最富集,地热的导体主要是水,可能因该处多断层,岩石破碎多裂隙,受到围岩加热后的地下水顺着裂隙将热量向上传导,导致地下等温线发生弯曲,D正确。故选D。
    29.建温泉疗养需要较高水温的地下水,根据图中地下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可知,①、④两处地下水气温较低,②地下水温度在25℃以下,③处地下水气温在35℃—45℃之间,水温较高,在③处打井最容易获得较高水温的地下水。故选C。
    【点睛】温泉是泉水的一种,是从地下自然涌出的,泉口温度显著地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的地下天然泉水,并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矿物质泉水。
    川东平行岭谷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川渝交接处,岭谷相间,平行分布,构成独特的地貌景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川东平行岭谷的走向大致为(   )
    A.西北—东南 B.东西 C.东北—西南 D.南北
    31.川东平行岭谷主要是(   )
    A.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平行断裂地貌 B.长江水系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地貌
    C.挤压作用下形成的背斜山和向斜谷 D.流水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答案】30.C    31.C

    【解析】30.据图可知,图中岭谷相间,平行分布,图中指向标指向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再根据面北背南,左西右东可以判断出川东平行岭谷的横剖面为西北——东南,川东平行岭谷走向与其垂直,大致为东北—西南,故C正确,ABD错。答案选择C。
    31.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可知,川东平行岭谷是由于岩层受挤压力的作用,岩层向上凸起形成背斜山,岩层向下弯曲形成向斜谷地,故C正确;图中平行岭谷形成与平行断裂有一定联系,但这些断层上盘上升,而旁边岩层明显发生弯曲,因此应是受到挤压形成的,不是张裂作用,故A错误;长江水系作用下形成的侵蚀和流水溶蚀作用不可能形成这样大规模的平行岭谷,故BD错误。答案选C。
    【点睛】背斜、向斜统称为褶皱,它们都是在挤压作用下,岩层受力弯曲形成的。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但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经长期侵蚀后反而可能成为山岭。背斜:因岩石拉张,岩层向上拱起所以,年代较新的背斜一般形成褶皱山脉,年代较新的向斜一般形成谷地。在生活中,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在工程建设上,背斜处适合建隧道,向斜处适合建水库。
    高岭土是一种非金属矿产,世界储量不小,但大多只适合建造陶瓷或填料。巴西盛产优质造纸用高岭土(黏土矿物),原生高岭土主要源于风化的花岗岩,这些岩石的风化产物被搬运、沉积,形成次生高岭土矿床。雅里河流域(如图)是主要的次生高岭土矿床区。近年来,巴西高岭土出口量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图中山地的基岩(   )
    A.结构致密坚硬 B.含有丰富化石 C.质地疏松多孔 D.具有层理构造
    33.高岭土资源沿雅里河富集的动力主要来自(   )
    A.岩浆侵入 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海浪作用
    34.专家预测,巴西高岭土价格大有上升之势,其原因主要有(   )
    ①非可再生资源,形成缓慢  ②环境恶化,不便输出
    ③矿区地域狭小,储量有限  ④替代品奇缺,需求大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2.A    33.B    34.B

    【解析】32.由材料“原生高岭土主要源于风化的花岗岩”可知,图中山地的基岩为侵入型岩浆岩,特点是结构致密坚硬,A正确;含有丰富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的是沉积岩,质地疏松多孔的是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的特点,BCD错误。故选A。
    33.由材料“这些岩石的风化产物被搬运、沉积,形成次生高岭土矿床。雅里河流域是主要的次生高岭土矿床区”可知,高岭土资源沿雅里河富集的动力主要来自流水的搬运和沉积,B正确;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而不是形成次生高岭土矿床,A错误;雅里河流域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润,而且在内陆地区,因此与风力作用、海浪作用无关,CD错误。故选B。
    34.根据材料可知,专家预测,巴西高岭土价格大有上升之势的原因有,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形成缓慢;而且雅里河流域面积较小,矿区地域狭小,储量有限,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问题,①③正确;没有材料指出是因环境恶化,不便输出,②错误;巴西高岭土是优质的造纸原料,造纸原料是丰富的,替代品种类繁多,不存在替代品奇缺现象,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三大类岩石:1、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2、沉积岩的页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3、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例:石灰岩是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某年7月,罗马(42°N,12°E)的M先生在P地(左图)考察期间,发现当地虽温和多雨,但是感觉嘴唇千裂,非常的干燥,与罗马的同季节有很大差异。P地的沿海地带沙土广布,M先生在此看到了很多倾倒方向相同的树(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推测该地树木倾倒的方向可能是(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36.与同季节的罗马相比,P地较为干燥的原因是(   )
    ①西风更强,水汽易散失
    ②沿岸有寒流,减湿作用强
    ③沙土广布,下渗量较大
    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35.A    36.B

    【解析】35.由图可知,该地位于南纬30°-36°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西北)交替控制,该地树木倾倒的方向可能是东南方向。A正确,其他选项与当地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不符,B、C、D错误。故选A。
    36.西风更强,带来更多海洋湿润水汽,降水应更多,①错误,A、C、D错误;沿岸有寒流,减湿作用强,导致P地较为干燥,②正确;沙土广布,下渗量较大,导致P地较为干燥,③正确;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导致P地较为干燥,④正确,B正确,故选B。
    【点睛】0°分布赤道低气压带,南北纬30°分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60°分布副极地低气压带,90°分布极地高气压带。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7.紧邻汤加东侧的海底地形名称为(   )
    A.大陆架 B.海沟 C.洋盆 D.海岭
    38.从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经汤加到南极大陆边缘一线,洋底地壳年龄的大致变化趋势是(   )
    A.年轻→年老 B.年老→年轻
    C.年轻→年老→年轻 D.年老→年轻→年老

    【答案】37.B    38.D

    【解析】37.汤加附近洋面新岛的成因可能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是板块的挤压而成,板块挤压有裂缝,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形成岛屿,板块挤压在海洋里形成海沟,大陆部分形成岛弧、山脉,B正确;大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汤加远离大陆,A错误;洋盆,多位于洋底,较为低平,多位于板块内部,C错误;海岭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是板块生长扩张的边界,D错误,所以选择B。
    38.岩浆活动活跃有可能形成较新的洋壳,可以看出汤加以及附近岛屿是新的洋壳的诞生地,新的洋壳应该最年轻,离其越远,洋壳年龄就越老,塔斯马尼亚岛与南极大陆边缘距离汤加较远,所以洋底地壳年龄变化趋势为年老→年轻→年老,D正确,ABC错误。
    【点睛】洋中脊是洋底扩张的中心和新地壳产生的地带。热地幔物质(熔融岩浆)沿脊轴不断上升,凝固成以超基性和基性岩组成的新洋壳,并不断向两侧扩张推移。扩张的半速度(即每边速度)多为1~5厘米/年。
    按照发育的水热条件和物理性质,冰川可划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种类型。我国西藏南部同时分布有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这些冰川的融水对当地河流的补给至关重要。图为当地两类冰川的融水月径流分配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9.据图分析,海洋性冰川比大陆性冰川(   )
    A.消融期持续的时间短 B.全年的平均融水径流量小
    C.融水径流极大值滞后 D.夏季融水径流分配比例高
    40.观测表明,冰川融水径流量会在当地发生降水期间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这期间(   )
    A.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地表蒸发增大 C.地表下渗量增加 D.当地气温降低

    【答案】39.C    40.D

    【分析】39.读图,海洋性冰川消融早,补给结束晚,其消融期持续的时间更长,全年的平均融水径流量更大,AB错。海洋性冰川的融水径流极大值出现在8月,而大陆性冰川融水径流极大值在7月,海洋性冰川比大陆性冰川融水径流极大值滞后,C正确。夏季(6、7、8月)大陆性冰川融水径流分配比例更高,D错。故选C。
    40.当地降水期间,其气温有所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D正确。地表反射率下降,吸收太阳辐射增多,不会导致冰川融水径流量减小,A错。降水期间气温降低,地表蒸发不会增大,B错。地表下渗量的增减与冰川融水径流量的多少关系不大,C错。故选D。
    【点睛】海洋性气候冰川(暖冰川):我国西藏东南部和阿尔卑斯山的现代冰川都属于这种类型。大陆性气候冰川(冷冰川):发育在降水较少、气温低的大陆性气候地区,我国西部大陆内部和中亚的一些现代冰川属这种类型。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1.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42.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41.D    42.B

    【解析】41.根据经纬网和海陆位置信息可知,该海域为北大西洋东部,①洋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为暖流,②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为寒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2.读图可知,甲海域不是寒暖流交汇处,也不存在大规模上升流,因此不存在大型渔场,A错误;乙群岛沿岸有寒流经过,对沿岸气候有降温降湿的作用,因此会出现荒漠景观,B正确;丙地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作用,冬季降温不会明显,C错误;地热资源一般分布在板块交界处,丁海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B。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污染物的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2.对航海的影响:顺水,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节约时间。但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给船只出行带来威胁。
    3.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对陆地有增加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寒流对陆地有降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4.大型渔场的形成: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饵料,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同时两种洋流交汇,形成“鱼障”,也使得鱼群在此集中,进而形成较大的渔场。
    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南端的陆地,其南部的德雷克海峡以狂涛巨浪闻名于世,号称“杀人海峡”,但夏季穿过该海峡相对安全。下图示意德雷克海峡位置及海峡里3个地点(a、b、c)的不同水深及流速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3.图中德雷克海峡的洋流(   )
    A.南部洋流流速慢,深层海水流速快 B.北部洋流流速慢,深层海水流速慢
    C.南部洋流流速快,表层海水流速慢 D.北部洋流流速快,表层海水流速快
    44.导致德雷克海峡成为“杀人海峡”的根本因素是(   )
    A.风力 B.海陆位置 C.流速 D.温度差异
    45.夏季船只穿过德雷克海峡相对安全,其根本原因是(   )
    A.温差小、风力小 B.气压高、风浪小 C.洋流流速缓慢 D.海冰阻挡作用小

    【答案】43.D    44.B    45.A

    【解析】43.据图表分析可知,a、b、c3个地点北部洋流流速快,南部洋流流速慢;表层海水流速快,深层海水流速慢,D正确;ABC的描述都不正确。故选D。
    44.据图分析可知,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南美大陆南部和南极半岛的阻挡,狭管效应明显,导致狂涛巨浪,故其根本因素是海陆位置,B正确;风力、流速、温度差异都不是根本原因,ACD错误。故选B。
    45.夏季南半球气温较高,德雷克海峡南北温差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盛行西风势力较弱,海上风浪较小,船只穿过德雷克海峡相对较安全,A正确;气压高、风浪小;洋流流速缓慢;海冰阻挡作用小都不是根本原因,BCD错误。故选A。
    【点睛】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之间,紧邻智利和阿根廷两国,是大西洋和太平洋在南部相互沟通的重要海峡,也是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的地方。在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 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德雷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它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极洲的南设得兰群岛之间,东西长约300千米,南北宽达970千米。德雷克海峡是世界各地到南极洲的重要通道。由于受极地旋风的影响,海峡中常常有狂风巨浪,有时浪高可达10-20米。从南极滑落下来的冰山,也常常漂浮在海峡中,这给航行带来了困难。
    大洋洲岛屿众多,大部分散布在太平洋上。下图为太平洋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6.图示岛屿基本的地貌类型为(   )
    A.岩溶地貌 B.冰川地貌 C.火山地貌 D.海积地貌
    47.图示岛屿河流密度空间差异显著,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植被状况的空间差异 B.盛行风向与地形格局
    C.地质构造的类型不同 D.岩层裂隙与地势起伏

    【答案】46.C    47.B

    【解析】46.根据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所处位置位于板块交界位置,地壳活跃,多火山,且图示岛屿远离大陆,推出火山喷发形成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由图可知,该岛屿最高海拔为1858米,岩溶地貌可能性小,A错误,纬度低,海拔低,冰川地貌可能性小,B错误;海积地貌一般为海岸,D错误。故选C。
    47.由图可知,该岛屿东部河流发育,西部几乎无河流发育。由岛屿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屿一年内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岛屿东部为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发育;西部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少河流发育。故选B。河流形成与植被关系不大,A错误;地质构造一样,火山喷发形成,C错误;岩层裂隙使雨水下渗,难以形成河流,D错误,故选B。
    【点睛】海岛分成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冲积岛4大类型。1、火山岛火山岛(高岛),是由火山喷发物(溶岩、火山灰等)堆积而成的。在环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广,火山岛的面积一般都不大,即有单个的火山岛,也有群岛式的火山岛,著名的火山岛群有阿留申群岛、夏威夷群岛等。2、大陆岛大陆岛的形成也有多种原因、大陆岛有的是在古代大陆冰川环境下形成的冰碛丘陵,后因海面上升而成为海洋中的岛屿;3、珊瑚岛珊瑚岛是海中的珊瑚虫遗骸堆筑的岛屿。一般分布在热带海洋中;4、冲积岛冲积岛是大陆岛的一个特殊类型,由于它的组成物质主要是泥沙,故也称沙岛。
    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49.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50.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答案】48.D    49.B    50.D

    【解析】48.读图可知,该湖泊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变化不大,但该湖泊地表径流输入量变化明显,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相互补给量较少,根据湖水收支变化状况判断,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表径流量,不是气温、 降水量、 蒸发量,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49.材料信息表明,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补给方向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读图可知,1961-196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应上升,此时湖水补给湖滨地下水,1970-1989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小于蒸发量,湖水水量明显减小,水位明显下降,此时湖滨地下水补给湖水明显,1990-2020年,入湖径流量与降水量之和略大于蒸发量,湖水水位缓慢上升,此时湖滨地下水与湖水之间相互补给量不大,因此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1970-1989年,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50.前面分布可知,20世纪80年代湖水水位明显下降,而2000年以来湖水水量略有上升,湖水水位略有上升,该湖泊湖岸地区出露的湖滩减少,沙源减少,因此当地沙尘天气增多的可能性小,排除A;2000年以来入湖地表径流量比80年代明显增加,因此利用入湖河流水源进行灌溉的用水量可能减小,因此当地灌溉面积扩大的可能性小,排除B;入湖径流增加,湖水水位上涨,因此湖岸线应向陆地方向后退,两时期相比湖岸线不稳定,排除C;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水量增大,水面扩大,为周边提供较多的水源,因此有可能绿洲面积增加,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内陆咸水湖的水量平衡:支出方式——蒸发、下渗,收入方式:地表径流输入、地下水补给、雨水补给。


    二、综合题
    5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11月考察南美洲巴塔哥尼亚地区,发现该地距海洋近但很少受到海洋水汽的“滋润”,草原、沙漠广布,但多外流河;沙漠中分布有保存完好的大片石化森林。科考队员遇到当地游牧民特维尔切人赶着牲畜游牧,并得知他们每年在大西洋沿岸与安第斯山草场之间定期迁徙放牧。下图是巴塔哥尼亚地区略图及石化森林形成的一般过程。

    (1)分析巴塔哥尼亚高原很少受到东西两侧大洋水汽“滋润”的原因。
    (2)分析干旱的巴塔哥尼亚地区多外流河且流程中流量损耗相对较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巴塔哥尼亚地区出现大规模“石化森林”的原因。
    (4)指出考察期间(11月)特维尔切人游牧迁徙的方向,分析迁徙目的地该季节适宜放牧的有利条件。
    【答案】(1)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水汽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输送,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较大,流速较快;陆地(东西方向)狭窄,河流较短,河流流程中蒸发、下渗损失较小;
    (3)安第斯山脉还未隆起之前,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丰富,森林茂密;板块运动(碰撞挤压)使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森林演变成化石;外力(侵蚀、搬运)作用使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进入夏季,安第斯山冰雪融水增多,牧草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凉爽;蚊虫少,可减少蚊虫叮咬。
    【分析】本题以巴塔哥尼亚地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的影响因素、河流水文以及农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知巴塔哥尼亚地处西风带,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西部太平洋大量水汽的进入;巴塔哥尼亚高原海拔比较高,且西风使大西洋水汽向东运动,大西洋水汽也难以进入该高原。
    (2)河流多发源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冰雪融水补给较多,河流流量较大; 读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形图可知该区域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落差比较大,河流的流速较快;陆地南北狭长,其河流较短,河流流淌过程中蒸发以及下渗导致的河水损失量较小。
    (3)在安第斯山脉还未形成时,巴塔哥尼亚地区受西风的影响比较明显,该区域降水量比较大,此时,该区域的森林比较茂密;板块运动使得安第斯山脉隆起抬升,在安第斯山脉隆起时,大量的火山喷发导致该区域大片森林被火山灰埋没,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该区域的森林最终演变成化石;在外力作用下,例如侵蚀、搬运使得埋藏在地下的石化森林出露地表。
    (4)迁徙方向:由大西洋沿岸迁徙到安第斯山地草场。当地11月份以后就进入了夏季,随着安第斯山区气温的升高,该区域的冰雪融水逐渐增多,牧草逐渐丰富;山地牧场海拔高,气候较为凉爽;且山区牧场的蚊虫少,可有效减少蚊虫的叮咬。
    【点睛】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受到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得地壳上隆而形成的。
    5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马拉开波湖早期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解释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
    (2)据图说明马拉开波湖周边河流的水系特征。
    (3)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热”的自然原因。
    (4)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答案】(1)该湖北部与外海相通,受海水影响,盐度高,湖水咸;南部多入湖径流,湖水稀释作用明显,湖水淡。
    (2)发源于周围山地,注入湖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向心状);河网密布,湖泊西部密度较大;河流流程较短,落差大。
    (3)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易散失;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

    【分析】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河湖的水文和水系特征,影响气候的因素以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并结合材料“马拉开波湖早期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可知,该湖北部与外海相通,受海水影响,盐度高,湖水咸;读图可知,马拉开波湖南部有众多入湖径流,河流从陆地带来大量淡水,入湖后对湖水稀释作用明显,湖水较淡。由地势可知,湖盆封闭,湖水流动性差,湖中水南北交换慢。因此形成湖水北咸南淡的特点。
    (2)读图并结合材料“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可知,发源于周围山地,注入湖泊,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形成向心状水系;图中显示河流众多,河网密布,湖泊西侧河网密度大于东部;山地距离湖泊较近,河流流程较短,落差大。湖泊西南侧河流流程较长,支流众多。
    (3)读图可知,马拉开波湖纬度为北纬8度到12度之间,纬度低,气温高;马拉开波湖,四周山地环绕,盆地地形,地势较低,气温高,且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易散失;由材料“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可知,北临加勒比海,沿岸有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流经,暖流对其增温增湿作用显著。
    (4)读图可知,马拉开波湖纬度为北纬8度到12度之间。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带。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马拉开波湖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马拉开波湖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经地湖面进一步增湿之后,在湖泊四周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多。
    【点睛】
    5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在海南文昌建成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是中国首个开放性滨海航天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下图为酒泉及周边地区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1)分析甲地年日照时数多的原因。
    (2)分析文昌与酒泉相比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答案】(1)①甲地因深居内陆;②海拔较高,空气稀薄;③周围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④日照时间长。
    (2)①文昌纬度更低,自转线速度更快,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②位于海南岛,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③周围海域广阔,发射更安全。

    【分析】本大题以“酒泉及周边地区年日照时数”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年日照时数的因素、航天发射的区位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甲地的周围山地环绕,阻挡了水汽的进入,使得该地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昌的纬度比酒泉的纬度低,文昌的自转线速度更快,使得航天器发射的初速度更快,可以节省燃料;文昌位于海南岛,海上运输便利,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文昌周围的海域广阔,航天发射更安全。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共4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