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湖南省宁乡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宁乡市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宁乡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下图为地球在黄道面上的某日位置图,阴影表示夜半球,数值为经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所示节气为北半球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2.依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自转速度相同 B.此日后地球逐渐向远日点移动C.丁地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北偏 D.此日后甲地正午日影渐短 【答案】1.B 2.B 【解析】1.根据图中地球的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可知,应为北极上空的俯视图,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故选B。2.甲、乙、丙、丁四地所处纬度不同,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相同,A错误;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故此日后地球逐渐向远日点移动,B正确;丁地位于北半球,向东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即向南偏 ,C错误;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此日甲地正午日影最短,此日后应渐长,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以地球在黄道面上的某日位置图为背景,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下图是游客近期拍到的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据考证,3.8亿年前,这一带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石英砂岩。据此完成下列题。3.右图中与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岩石的成因对应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4.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答案】3.B 4.D 【解析】3.根据材料,武陵源风景区的岩石是石英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岩浆冷却凝固作用①形成岩浆岩A,岩浆岩经过外力作用②形成沉积岩B,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③形成C变质岩;因此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岩石的成因对应的数字是②,B对,ACD错。故选B。4.石英砂岩属于沉积岩,因而先有的是沉积作用,形成石英砂岩,后由于地壳的抬升,成为丘陵山地,再后又经漫长过程的雨水河水冲刷侵蚀,使原来完整的砂岩山地被切割成许多山峰,而成为砂岩峰林,D对,ABC错。故选D。【点睛】砂岩为沉积岩,故当地海拔较低,沉积作用使物质堆积,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之后地壳抬升,砂岩高出地表,海拔较高,砂岩在风化、流水侵蚀、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峰林地貌景观,故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侵蚀风化。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数字序号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下列小题。5.下列有关图中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断层E形成时间早于岩层⑤ B.形成②③的内力作用相同C.①受外力作用堆积形成山 D.岩层④断裂发生明显位移6.研究地质构造对生产实践的意义是A.a地地质构造具有良好的储油气条件 B.b地的花岗岩可用作优质石材C.c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河流水能 D.d地有丰富的地表水可供开发 【答案】5.D 6.A 【分析】1.首先要了解三大类岩石的特性和成因。岩浆岩由地下岩浆喷出或者侵入地下冷却凝固而形成。变质岩是岩层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是经过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形成的。2.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现实意义。向斜适合储水,背斜适合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建大坝宜选择背斜处,要避开断层。隧道选择背斜处。5.⑤岩层被断层错开,故断层E形成时间晚于岩层⑤,A错误;读图例,②为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③为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二者内力作用不同,B错误;看图例可知,①处是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属于内力作用的结果,C错误;看图可知,岩层④断裂且发生明显位移,D正确。故选D6.a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A对;b地为喷出型岩浆岩,而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B错;c地为断层,不稳定且漏水,不适宜建坝蓄水,C错;d地为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溶洞,地表水贫乏,D错。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要根据图示岩层的相互关系判断。被其他岩层所切断的部分往往是先形成的,将其他岩层切断的部分往往是后形成的。如果是沉积作用,越靠近地表越后形成,反之越靠近地下,越早形成。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图示低压的名称是( )A.印度低压 B.冰岛低压 C.澳大利亚低压 D.阿留申低压8.图示高压强盛时可能是几月份( )A.1月 B.5月 C.10月 D.7月9.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答案】7.D 8.A 9.D 【解析】7.读图可知,图中高压中心出现在亚欧大陆内部60ºN附近,因此是亚洲高压,低压中心位于太平洋北部50ºN阿留申群岛附近,因此低压的名称是阿留申低压,D对。8.读图可知,图示高压为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强盛时可能是1月份,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大陆气温为一年中最低,西伯利亚冷高压最强盛,A对。9.读图可知,图示时期在亚欧大陆内部60ºN附近出现高压中心,位于太平洋北部50ºN阿留申群岛附近出现低压中心,因此此时为我国冬季;冬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D对。10.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10日1时45分在浙江温岭城南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6级,波及8个省,让浙江省192.7万人受灾。下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此次台风气流状况的是( )A. B.C. D.【答案】C【详解】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气旋天气系统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台风利奇马在北半球活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 ,北半球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状态。图A、B、C、D中水平气流分别呈逆时针辐散、顺时针辐散、逆时针辐合、顺时针辐合,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甲、乙、丙、丁四处风速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2.此时,上海市的风向是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答案】11.C 12.A 【解析】11.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越稀疏,气压梯度越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则风速越小。图中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甲处等压线最密集,丙处等压线最稀疏,因此风速最小的是丙,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12.风向主要由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决定。读图可知,此时,上海市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气压高处指向气压低处,与当地等压线垂直)大致由西指向东,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偏(上海位于北半球)一个锐角,形成西北风,因此此时上海市的风向是西北风,选项A正确,排除B、C、D。13.如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的河流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关于河流补给水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②受气温影响大C.③水量变化大 D.地下水补给是主要的补给方式【答案】A【详解】据图可知,①补给时间在春季,故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A正确;②补给时间在夏秋季节,补给量大,受降水影响,B错误;③水量变化小,为地下水补给,C错误;该河流补给最主要的补给方式为雨水补给,D错误。故选A。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4.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1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阻隔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16.墨西哥湾(甲)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答案】14.C 15.B 16.C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4.本题考查洋流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洋流),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形成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反气旋型),B错误;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中高纬度大陆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C正确。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15.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A错误;顺洋流航行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B正确;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减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暖流交汇处及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D错误;。故选B。16.本题考查海洋污染与洋流系统之间的关系。墨西哥湾附近有墨西哥暖流流经,墨西哥湾海底石油发生泄漏,受墨西哥湾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欧洲西海岸。故选C。【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地理意义表现在: (1)对全球热量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2)对气候影响 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减温、减湿的作用。 (3)对海洋生物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及有上升流分布的海区,多形成著名的渔场。 (4)对航海影响:顺洋流航行快;逆洋流航行相反。 (5)对海洋环境影响:加快污染速度,扩大了污染范围。"沃克环流圈"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7.与沃克环流圈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海水温度的东西差异 B.太阳辐射的东西差异C.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8."沃克环流圈"增强时( )A.秘鲁沿岸海域上升流(洋流)增强B.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减弱C.印度尼西亚高温于旱加剧D.赤道东太平洋沿岸洪涝增加 【答案】17.A 18.A 【解析】17.根据材料描述“沃克环流圈是指在赤道太平洋区域,由于东、西太平洋水温差异而形成的大气环流圈”,因此与克环流圈形成最密切的是海水温度的东西差异,A选项正确。东、西部太阳辐射差异不大,B选项错误。沃克环流圈位于太平洋海域,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无关,C选项错误。东、西太平洋的纬度差异不大,沃克环流圈形成区域的气压带风带差异不大,D选项错误。故选A。18.由图可推断,东太平洋水温越低、西太平洋水温越高,沃克环流越强,秘鲁沿海海域属于东太平洋,沃克环流增强时,秘鲁沿岸海域水温更低,秘鲁沿海地区的秘鲁寒流(上升流)会增强,A选项正确。沃克环流圈增强应该会使赤道太平洋上空大气环流增强,环流速度加强,B选项错误。印度尼西亚位于西太平洋,"沃克环流圈"增强时,气温变高,大气对流更强烈,降水会增多,C选项错误。东太平洋水温变低,大气下沉作用明显,降水减少,洪涝灾害减少,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19.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P表示的典型植被是(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草原 D.热带季雨林【答案】A【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区域植被依次是草原、荒漠,可推测是大陆西岸,P地位于荒漠和针阔混交林之间,是常绿硬叶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0.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A.雪线低、林线低 B.雪线高、林线高C.雪线低、林线高 D.雪线高、林线低【答案】C【详解】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分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而背风坡降水较少,雪线较高,由此可知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 二、综合题21.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完成下列问题。(1)A、B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2)图中的两条锋线,锋线以北是____气团,锋线以南是____气团。(3)甲、乙、丙、丁四处最有可能是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4)乙地未来天气的变化趋势是:锋面过境时____,锋面过境后____。(5)C、D两处,____是低气压中心,在这种天气系统的控制下,其天气是____。【答案】(1) A A地的等压线比B地密集(2) 冷 暖(3) 甲 丁(4) 大风、阴天、雨雪、降温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5) D 阴雨##阴雨天气 【分析】本题以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天气系统图为材料,涉及等压线的判读、常见天气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该问考查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的关系。根据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的原则,A的风力较大,原因是A地的等压线比B地密集。(2)该问考查对于冷、暖气团的判读。纬度高气温低为冷气团,纬度低气温高为暖气团,所以在北半球锋线以北纬度高为冷气团,锋线以南纬度低为暖气团。(3)该问考查对于锋面系统的判读。冷锋的降水出现在锋后冷气团一侧,暖锋的降水出现在锋前冷气团一侧,所以甲、丁可能出现降水天气。(4)该问考查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乙地为冷锋,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阴天、雨雪、降温,冷锋过境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5)该问考查对于天气系统的判读。根据图示,C中间气压高于四周气压,为高气压中心,D中间气压低于四周气压,为低气压中心。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上升气流,为阴雨天气。22.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和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2)C所在风带的风向是________,终年在C风带控制下形成_______气候。(3)B、C之间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在该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气候类型是________(4)甲、乙两图中表示北半球冬季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5)当D处受C带控制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答案】(1) 赤道低气压带 高温多雨(2) 西南风 温带海洋性气候(3) 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4) 乙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5)温和湿润 【分析】本大题以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和世界局布海陆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详解】(1)从图中看,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高温多雨。(2)图中C位于30°N与60°N之间,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是西南风,中纬西风控制下气候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3)从图中看,B、C间气压带位于30°N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4)从图中看,甲图中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普遍向南偏移,为北半球冬季。(5)图中D处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图中C为盛行西风带,该地冬季受C盛行西风控制,温和湿润。2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进行惊人的环球航行,消耗巨大的能量。它们会在一年内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成群活动,以鱼、甲壳动物等为食,是唯一一种在地球上七个大陆都固定出现的鸟类。下图是“北极燕鸥迁徙路径图”。(1)列举北极燕鸥沿甲路径,从繁殖地到①地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地带。指出形成这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主要原因。(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出影响北极燕鸥迁徙路线的主要因素。(3)北极燕鸥常栖息于沼泽、海岸地带,分析这里食物充足的主要原因。【答案】(1)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不同地区热量条件影响区域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区域间产生地域差异。(2)白昼时长;(海水)温度;海洋食物栖息地。(3)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生产功能强,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陆上河流携带富含矿物质、营养物质的泥沙为鱼类提供食物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详解】(1)繁殖地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最北部,自然带属于苔原带。甲路线中,自北向南到①地,依次经过的主要气候是苔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经过的主要陆地自然带依次为苔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这体现了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由于纬度不同,热量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热量条件影响着区域物质迁移和能量的交换,区域产生的地域差异。(2)北极燕鸥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极浮冰边缘间环球航行,既经历北极的夏季,又经历南极的夏季,比地球上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更多的白昼,白昼时长和海水温度影响了北极燕鸥的迁移(当地夏季气温较高,海水温度较高);它们栖息于沼泽、海岸等地带,以鱼类、甲壳动物为食,北极燕鸥南北迁移,也受食物栖息地的影响。(3)本题需要抓住沼泽、海岸地带的特点。首先,沼泽、海岸地带水域浅,透光条件好,光照充足,海藻等植物丰富,光合作用强,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强,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其次,部分海岸地带有陆上河流汇入,河流携带丰富的泥沙和矿物质汇入,营养物质丰富,生物丰富,食物充足。【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南省宁乡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量, 该段山地坡向及M植被类型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湖南省百校大联考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docx、湖南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四校联考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