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信鸽的重力约为25N
B.一间教室空气的质量约为180kg
C.手托起1个鸡蛋的力约为1N
D.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500g
2.(2分)下列实例中,材料的选用与描述的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B.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C.输电导线的内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D.房屋的天窗用玻璃制成,是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
3.(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
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4.(2分)对于同种物质,根据ρ=可知,物体的( )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D.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它们的比值不变
5.(2分)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此时他应该( )
A.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6.(2分)如图所示,将从商店购买的0.2kg茶叶,放到体重秤称,以判断茶叶是否足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茶叶不足0.2kg B.茶叶超过0.2kg
C.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D.没法得出正确判断
7.(2分)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8.(2分)如图为老师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手对弹簧的压力 B.弹簧对手的弹力
C.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D.弹簧的重力
9.(2分)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3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
A.3N、3N B.3N、6N C.0N、6N D.6N、3N
10.(2分)如图所示,已知小明对沙地的压强约为15000Pa,请据图估计木箱对沙地的压强可能为( )
A.1000 Pa B.7000 Pa C.10000 Pa D.20000 Pa
11.(2分)测体重时人站在体重秤上,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受的重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C.秤受的重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秤的压力与人受到的重力
12.(2分)如图所示,同一木块在同一粗糙水平面上,先后以不同的速度被匀速拉动。甲图中速度为v1,乙图中速度为v2,丙图中木块上叠放一重物,共同速度为v3,且v1<v2<v3,匀速拉动该木块所需的水平拉力分别为F甲、F乙和F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13.(2分)小明梦见他和小华被困在一个结冰池塘中的情形:他们坐的小船停在光滑的冰面上,由于没有摩擦,他们无法推动小船。后来他们想出一个奇妙的方法﹣﹣把行李向后扔出去,如图所示,小船居然动起来了。关于这一现象,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扔行李的力推动了小船向前运动
B.这一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行李被扔出后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D.若不考虑空气的影响,行李被扔出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14.(2分)如图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板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向右运动,直到右端匀速缓慢离开桌边,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说法错误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力一直不变
B.A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
C.拉力F的大小一直不变
D.A对桌面的压强一直不变
二、填空题(共12题,每空1分,共32分)
15.(2分)从分子动理论讲“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 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 。
16.(2分)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选填“分子引力”、“分子斥力”或“大气压力”)
17.(2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过程中 (得到/失去)电子,丝绸与玻璃棒对核外电子束缚本领较强的是 (丝绸/玻璃棒)。
18.(2分)小兰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改正错误后,小兰用正确的方法称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只有20g砝码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
19.(2分)我国北方冬天,若水管保护不好,水会结冰而冻裂水管,原因是冰密度比水的密度 ,水结冰后,冰体积比水 (均填“大”、“小”)
20.(3分)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象,则量杯的质量是 g,液体的密度是 ,4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 g。
21.(1分)如图甲,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力F作用下刚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A、B如图乙紧靠放在同一桌面上,用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则F2= N。
22.(2分)如图所示,一辆小车沿直线向左行驶的过程中,悬挂在车顶的小球突然向右摆动。此时小车做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小球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忽略空气阻力)。
23.(2分)近期以来,“吃鸡游戏一绝地求生”可谓是同学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从飞机上跳下后,忽略此时的空气阻力,玩家由于受到 力作用,下降速度越来越大;当降到一定高度时,需要打开降落伞,在巨大空气阻力参与下,玩家和降落伞受力平衡,会 (选填“继续加速下降”、“匀速下降”)。
24.(5分)如图,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B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
(1)小球摆到C点时速度为0,受到 (平衡力/非平衡力),处于 (平衡/非平衡)状态,如果在C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2)若小球摆动到C点时,细线断开所受的力都消失了,则小球将 ;若小球摆动到B点时,细线断开所受的力都消失了,则小球将 。
25.(3分)如图甲,将铅笔水平挤压在两手指间,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 (填“相互作用力”或“平衡力”)。若将铅笔如图乙竖直放置,能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填“能”或“不能”),理由 。
26.(6分)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主要体现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 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小花建议如图丁将海绵换成木板来实验,被否决了,理由 ;图丁和丙相比,压力的作用效果是 (相同/不同)的。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0分.)
27.(4分)如图所示,一只重为100N的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飞翔,用O点表示丹顶鹤的重心,G表示丹顶鹤的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请画出该过程中丹顶鹤的受力情况。
28.如图所示,物体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画出静止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
29.(5分)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测小石块质量前,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 g;
(3)没有量筒,用下列两种方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方案一:
①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②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
③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
方案二:
①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4;
②如图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③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5。
(4)根据方案一测量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 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或“偏小”)。
(5)请用符号写出方案二中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30.(9分)如图,如表是某小组做“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试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1
木块木板
4
0.8
2
木块木板
8
1.2
3
木块毛巾
8
(1)如甲图,是某同学一次实验操作中的情景,其错误之处是 。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木块做 运动。
(2)第3次测摩擦力发现操作不便,小明便改进方案如图乙,则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右”),大小是 N.若小明在做此实验时,拉动小车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在变化,可能 。
(3)分析比较序号1和2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4)分析比较序号 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
(5)小新认为滑动摩擦力还与接触面积有关,便设计方案: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若测得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则说明:滑动摩擦力随接触面积减小而减小。
小伙伴认为此方案不合理,理由 。
31.(8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 。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5)他们在最终的实验方案中剪断卡片,是为了探究 。
32.(8分)李雷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距离;
b.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c”);
(2)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 ;
(3)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者“慢”),通过的距离越 ;进一步推测: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将一直做 运动;
(4)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5)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填“是”、“不是”)一对平衡力,从二力平衡条件来看,你这样判断的根据是 。
33.(6分)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的质量为40kg,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送餐机器人的外壳是由玻璃钢材料制作的,现有一小块玻璃钢材料,它的质量为90g,体积为50cm3.(g取10N/kg)求:
(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
(2)玻璃钢的密度;
(3)若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求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2分,共28分)
1.【解答】解: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0.5kg,其重力约为:G=mg=0.5kg×10N/kg=5N,故A不符合实际。
B、一间教室的长、宽、高分别约为8m、6m、3m,空间体积为V=8m×6m×3m=144m3,空气密度为1.29kg/m3,则教室中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9kg/m3×144m3≈186kg,故B符合实际。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则托起1个鸡蛋的力约为:F=G=mg=0.05kg×10N/kg=0.5N,故C不符合实际。
D、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00g,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2.【解答】解:A、热水壶的手柄用胶木做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能差,人手接触胶木时不会感到烫手;
B、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将玻璃划破;
C、因为铜的导电性能好,电阻小,用来作为输电导线的内芯;
D、因为玻璃的透光性好,所以使用它制作房屋的天窗。
故选:A。
3.【解答】解: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常会看到“闪光”并伴有轻微的“僻啪“声,这是由于衣服和衣服,衣服和皮肤摩擦起电所造成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以把运输过程中会由于振动、摩擦产生的静电导走,故B不符合题意;
C、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是力改变了粉笔灰的运动状态,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故C符合题意;
D、电视机屏幕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解答】解: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体积大小无关,故ABC错误;
对于同种物质,体积越大,其质量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也就是密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5.【解答】解: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说明左边重,如果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仍偏左,则应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而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解答】解:由图可知,该体重秤的分度值是1kg,也就是说一小格表示1kg;茶叶的质量是0.2kg,小于体重秤的分度值,称量起来误差太大,因此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建议选用分度值较小的秤进行测量。
故选:D。
7.【解答】解:
(1)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
(2)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
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故选:A。
8.【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压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弹力,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
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3N时,说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为3N,由于弹簧测力计A处于静止,受平衡力作用,则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N;
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为3N,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弹簧对B弹簧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A的弹簧受力大小,也是3N,即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3N;
而两个弹簧测力计整体要处于平衡状态,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等于左侧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也是3N。
故选:A。
10.【解答】解:由图知,木箱在沙地中的凹陷程度要大于人在沙地中的凹陷程度,
因此,木箱对地面的压强要远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强,即p木箱>p人,
由选项可知,只有D选项符合这个条件。
故选:D。
11.【解答】解:A、人对秤的压力与秤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
B、人受到的重力和秤给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并作用同一物体上,所以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C、秤的重力大小与秤的质量有关,秤的重力作用秤上,而支持力作用于人身上,这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人对秤的压力与人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
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乙、丙三图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甲、乙对水平面的压力相同,丙对水平面的压力较大(木块上叠放一重物),故摩擦力的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因为三图中木块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f,即 F甲=F乙<F丙,故C正确。
故选:C。
13.【解答】解:
AB、人用力向后扔行李的同时,行李也对船施加一个向前的力,使船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A不正确,B正确;
C、行李被扔出后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故C正确;
D、不计空气阻力,行李被扔出后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D正确。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A。
14.【解答】解:
A、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等于木板A的重力,则压力大小不变,故A正确;
BC、木板A在拉力作用下,匀速缓慢地离开,即木板A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此时摩擦力大小不变,所以物体A完全在桌面上运动时,拉力F大小不变;
A的右端离开桌面后,接触面积减小,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则摩擦力大小不变,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拉力F也不变,故BC正确;
D、木板A伸出桌面前的压强p=;当A右端离开桌边 时,受力面积为原来的 ,压力F不变,此时压强p′==,则A对桌面的压强是A伸出桌面前压强的1.5倍,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二、填空题(共12题,每空1分,共32分)
15.【解答】解:
墙内鲜花盛开,鲜花中的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墙外的人就会闻到花香味。
因此“墙内开花墙外香”属于扩散现象,它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6.【解答】解:当玻璃接触水面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距离较近,故两种分子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弹簧测力计要将玻璃拉起需提供比玻璃重力大的力。故说明玻璃和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分子引力。
故答案为:分子引力。
17.【解答】解: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说明失去了电子,所以玻璃棒上的负电荷转移到了丝绸上,同时说明玻璃棒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
故答案为:失去;丝绸。
18.【解答】解:(1)物体要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要放在天平的右盘,由图可知,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2)标尺每一个大格代表1g,每一个小格代表0.2g,游码对应的示数是3.2g;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对应的刻度值=20g+3.2g=23.2g。
故答案为: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23.2。
19.【解答】解:冬天气温低于0℃时,自来水管中的水结冰,状态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由于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所以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这样就可能把自来水管撑裂。
故答案为:小;大。
20.【解答】解:
(1)设量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40g,
由ρ=可得:
ρ×20cm3+m杯=40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100g,
可得:ρ×80cm3+m杯=100g,﹣﹣﹣﹣﹣﹣﹣﹣②
②﹣①得液体的密度:
ρ=1g/cm3;
将ρ=1g/cm3代入①得:
1g/cm3×20cm3+m杯=40g
m杯=20g;
(2)当液体的体积V3=40cm3,液体的质量:
m3=ρV3=1g/cm3×40cm3=40g。
故答案为:20;1g/cm3;40。
21.【解答】解: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和A、B紧靠着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两种情况下A和B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都等于A和B的重力大小,重力不变,压力不变。两种情况下木块和水平桌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推动木块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的推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平衡力,滑动摩擦力不变,推力不变,F2=F1=12N。
故答案为:12。
22.【解答】解:(1)一辆小车沿直线向左行驶的过程中,悬挂在车顶的小球突然向右摆动,此时小车做加速运动。
(2)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斜向左上方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加速;两。
23.【解答】解:玩家从飞机上跳下后,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重力大于阻力,下降速度会越来越大;
打开降落伞后,当所受空气阻力与重力相等时,则这两个力平衡,运动员将匀速下落。
故答案为:重;匀速下降。
24.【解答】解:
(1)不计空气阻力,小球摆到C点时受到拉力和重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此时小球所受的力是非平衡力,其处于非平衡状态。
此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将会竖直向下运动。
(2)若小球摆动到C点时,小球的速度为0,细线断开所受的力都消失了,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保持静止;
小球摆动到B点时,其在水平方向上有一定速度,若细线断开所受的力都消失了,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将做匀速直运动。
故答案为:(1)非平衡力;非平衡;竖直向下运动;(2)保持静止;做匀速直运动。
25.【解答】解: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于同一物体上,属于平衡力。
若将铅笔如上图竖直放置,因铅笔受重力的作用,故笔的下端对手指的压力大一些,因此不能得出以上结论。
如图竖直放置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不相等,故不能根据手指的凹陷程度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平衡力;不能;竖直放置时两手对铅笔的压力大小不同。
26.【解答】解:
(1)根据转换法,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是转换法的应用;
(2)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受力面积一定,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该比较图乙、丙,且可以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与图丙相比,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相同,所以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由于木板的形变不明显,不易观察,所以被否决了。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3)乙、丙;(4)木板形变不明显,不易观察;相同。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共40分.)
27.【解答】解:
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上方向匀速飞翔,处于平衡状态,则丹顶鹤的重力G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F是一对平衡力,F=G=100N;因为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作用点在重心,如图所示:
28.【解答】解:
静止的物体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重力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G=40N;摩擦力从重心竖直向上画,标出f=40N,如图所示:
29.【解答】解:
(1)图甲分度盘上的指针偏向了中线的右侧,这时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2)测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示数,所以石块的质量为:m=20g+10g+2g=32g;
(4)方案一中(1)由②③步骤可知,倒入水的质量为:m水=165.2g﹣152.4g=12.8g,
此时水的体积V水===12.8cm3,
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倒入水的体积,则V=V水=12.8cm3,
小石块密度ρ===2.5g/cm3=2.5×103kg/m3;
由于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上面沾有水,所以倒入水的质量偏大,求得水的体积偏大,即小石块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知,所测密度会偏小;
(5)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向烧杯内缓缓加水至标记处,加入的水的质量:m5﹣m4,
则石块的体积V=V水=,
所以石块密度:ρ===。
故答案为:(1)左;(2)32;(4)2.5×103;偏小;(5)。
30.【解答】解:(1)由图知,测力计未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此时拉力与摩擦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关系,则不能正确测出摩擦力的大小;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才等于摩擦力;
(2)第3次测摩擦力发现操作不便,小明便改进方案如图乙,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方向向右,则小车对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在乙图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如果在做此实验时,拉动小车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变化,则原因可能是小车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3)分析比较序号1与2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研究滑动摩擦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分析比较序号2、3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5)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小新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压力也变为原来的一半,没有控制对接触面的压力不变,他的探究过程不正确:
故答案为:(1)没有沿水平方向拉动;匀速直线;(2)左;2.6;小车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3)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4)2、3;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5)没有控制压力不变。
31.【解答】解:(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
(3)B图为滑动摩擦,A图为滚动摩擦,C图只有滑轮间的摩擦,为了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B、A、C;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可以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5)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这说明了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
故答案为:(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重力;拉力;拉力;(3)B、A、C; 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4)卡片重力远小于拉力;(5)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2.【解答】解:
(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b步骤错误,因为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
(2)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3)从甲、乙到丙,接触面粗糙程度越来越小,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通过的距离越远;进一步推测: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运动的无限远,即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水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5)在斜面上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不是不一对平衡力,从二力平衡条件来看判断的根据是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故答案为:
(1)b;
(2)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慢;远;匀速直线;
(4)水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不是;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33.【解答】解:(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G=mg=40kg×10N/kg=400N;
(2)该材料的密度:ρ===1.8g/cm3;
(3)送餐机器人托着3kg的物体,总质量:m总=3kg+40kg=43kg,
总重力:G总=m总g=43kg×10N/kg=430N,
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430N,
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4.3×104Pa。
答:(1)送餐机器人的重力为400N;
(2)该材料的密度为1.8g/cm3;
(3)此时机器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3×104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如图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辆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它的,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敔山湾实验学校物理八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