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3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1N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N C.大气压强为1.013×105Pa D.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2.(3分)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 B.力不会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3分)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C.物体间如果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D.支持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4.(3分)踢足球是初中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足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表明足球受到了惯性 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有疼痛的感觉,表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要运动员对足球施加力的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5.(3分)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三峡船闸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 D.马德堡半球实验6.(3分)如图所示,用力F把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木块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只受重力、压力和摩擦力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随F增大而增大 C.木块对墙面的压强随F增大而增大 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3分)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出现向后倾的现象 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8.(3分)下列实例中,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A.向木板中钉钉子,把钉子在肥皂水中沾一下再钉会容易些 B.用架子车推煤球很费力,把煤球卸下一些后,推着就觉得省力 C.冬天,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撒细沙,可使人行走安全 D.工人在搬运笨重货物时,常在地面上铺设几根圆木9.(3分)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的物体由于惯性会慢慢停下来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司机开车时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害 D.运动员起跑时用力蹬地,是为了利用惯性提高成绩10.(3分)一只手握住甲、乙两个核桃,逐渐增大握力,发现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下列有关两核桃相互挤压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 B.甲对乙的作用力小于乙对甲的作用力 C.甲对乙的作用力没有使乙核桃发生形变 D.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11、12、13小题各6分,14小题7分,共25分)11.(6分)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1)实验过程中应让小车从斜面的 由静止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2)比较如图所示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 ,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 ;(3)由此可以推断:如果运动的物体在 情况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早在17世纪初期,意大利物理学家 曾采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12.(6分)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1)实验中是通过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比较甲、丙两图,结论是 。(3)比较 和 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请举出生活中应用此知识的一个实例 。(4)比较丙、丁两图,发现前后两次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 。13.(6分)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小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时是通过 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2)比较甲、乙两图,结论是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和 两图进行对比。(4)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 无关。(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发现液体内部压强相等,由此可得实验结论是: 。14.(7分)某小组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1)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2)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后,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由此可得结论是 。(3)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4)实验结束后,该小组的同学们在交流时,小红同学提出,摩擦力的大小是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是与重力的大小有关,同组的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在没有添加任何器材的情况下,设计了一个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认为他们的实验方案是 ,他们是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判断的: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15小题3分,16小题2分,17小题4分,18、19小题各2分,20、21、22小题各4分,共25分)15.(3分)4月28日,马龙夺得2019年布达佩斯世乒赛男子单打冠军,成为54年来获得三连冠的第一人,决赛中,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 ,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球离开球拍后,由于 仍向前运动。16.(2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其原理如图所示,中空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玻璃管中水柱上方密封部分空气,用玻璃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大气压不变,被测物体温度升高时,水柱会 。当被测物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时,水柱会 。(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17.(4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嫦娥四号月背之旅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总是同一面背对地球,这一面被称为月球背面,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和落月过程,最终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成为人类史上首个着陆于月球背面的无人探测器。为避免嫦娥四号在着陆瞬间“闪着腰”,工作人员给它研制了4条强有力的“腿”,让它既能平稳着陆,又能有效“吸收”着陆时产生的冲击力,防止它携带的设备被震坏。在嫦娥四号的“腿”上,还“长着”脸盆一样的圆形“大脚掌”。“大脚掌”中央装有一个形如足弓的金属构件,可以有效分散冲击力。嫦娥四号由着陆器与巡视器(即月球车,又称“玉兔二号”)组成,2019年1月3日,巡视器与着陆器成功分离,“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有效增大了与月面间摩擦,顺利在月背表面行驶。“玉兔二号”配有全景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测月雷达等科学探测仪器,总质量仅135kg,是世界上质量最小的月球车。(1)嫦娥四号在环月飞行时,受到的力 (选填“是”或“不是”)平衡力;(2)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 (选填“减小”或“增大”)对月面的压强;(3)为增大与月面间的摩擦,“玉兔二号”采用的装置是 ;(4)“玉兔二号”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为 。18.(2分)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小华认为:一切物体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力总是静止的,你 (选填“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19.(2分)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小球由a点沿轨道滚下,请画出小球运动至b点时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20.(4分)小芳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如图所示,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时,结果发现两支蜡烛的火焰向中间靠拢,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此现象进行解释。温馨提示:21、22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1.(4分)小莉同学的质量为42kg,她每只鞋与接触地面的面积为150cm2,为了不让脚陷进泥地,她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重力为200N的木板,当她站在木板中央时,地面受到压强为248Pa,求:(1)她对木板的压强;(2)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22.(4分)学生课桌质量为10kg,桌子与地面有四个接触面,每个接触面的面积为4cm2,某同学将底面积为2.45×10﹣3m2、容量为0.8升的塑料杯装满水后放在课桌的桌面上。若塑料杯的质量忽略不计,杯子中水的深度为20cm,求:(1)水对塑料杯底的压力;(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
2019-2020学年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其字母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解答】解: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0.1kg,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G=mg=0.1kg×10N/kg=1N,故A不符合实际;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g=0.2kg,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G=mg=0.2kg×10N/kg=2N,故B符合实际;C、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个标准大气压强为1.013×105Pa,故C不符合实际;D、人的重力约600N,两脚的总面积约为0.05m2,一只脚的面积约为0.025m2,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4×104Pa,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是物体本身具有的特性。符合题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也就没有力的作用。不合题意。C、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合题意。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不合题意。故选:A。3.【解答】解:A、物体本身没有重力(只有质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故其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故B错误;C、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时,如果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或接触面光滑,则物体也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D、压力和支持力都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属于弹力,故D正确。故选:D。4.【解答】解:A、足球离开运动员的脚后还会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B、运动员踢足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球也会给脚一个力,脚会感到疼,故B正确;C、守门员抱住了飞向门框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施加力的方向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故选:B。5.【解答】解: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低,而水的沸点越低造成的,与大气压强有关,故A不合题意;B、用吸管吸饮料时,吸走管内空气,使管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流入口中,故B不合题意;C、三峡船闸让船只顺利通过大坝,其原理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D、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故D不合题意。故选:C。6.【解答】解:A.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两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压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一对平衡力,总共四个力,故A错误;B、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因为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C、根据p=知,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增大,压强也增大,故C正确;D、木块受到的重力和压力方向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C。7.【解答】解: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说法正确。B、乘客和汽车原来都是运动的,汽车急刹车,乘客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前方倾倒,故B说法错误。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则二力的大小相等,故C说法错误。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说法错误。故选:A。8.【解答】解:A、向木板中钉钉子,把钉子在肥皂水中沾一下,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B、把煤球卸下一些后,是通过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在结了冰的路面上撒细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有益摩擦,故C符合题意;D、工人在搬运笨重货物时,常在地面上铺设几根圆木,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解答】解:A、物体由于惯性会保持原来的速度,而之所以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力的原因,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和物体的质量有关,故B错误;C、司机开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紧急刹车时会向前冲,即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正确;D、运动员采用助跑的方式提高起跳时的速度,应用惯性使人在空中运行一段距离;用脚蹬地只是让人能向上跳起,不是应用了惯性;故D错误;故选:C。10.【解答】解:BD、在挤压两核桃的过程中,甲对乙有力的作用,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所以甲对乙的作用力与乙对甲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不是平衡力,且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BD错误;A、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二力的大小相等,受力面积相等,根据p=可知,两核桃相接触部位受到的压强相等,故A正确;C、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都属于弹力,两核桃都会发生形变,只不过乙核桃发生的形变没有甲明显(即甲核桃碎裂时乙核桃完好),故C错误;故选:A。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4个小题,11、12、13小题各6分,14小题7分,共25分)11.【解答】解:(1)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在实验中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里采取得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行驶的越远。(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不需要力来维持.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2)远;慢;(3)不受力;伽利略。12.【解答】解:(1)图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甲、乙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实验乙、丙可知: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生活中的实例,如:书包背带做得扁而宽(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对肩膀的压强等;(4)根据丙丁两图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相同,但受力面的材料不同,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2)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乙;丙;宽大的书包背带;(4)受力面的材料不同。13.【解答】解:(1)根据转换法,实验时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反映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2)比较甲、乙两图,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较大,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较大,故结论是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要控制深度相同,只改变液体的密度,应选用乙和丙两图进行对比;(4)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的密度和深度相同,而容器形状不同,但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相同,故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容器形状无关。(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发现液体内部压强相等,根据转换法,由此可得实验结论是:液体密度和深度一定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答案为:(1)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2)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3)乙;丙;(4)容器形状;(5)液体密度和深度一定时,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14.【解答】解:(1)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测力计分度值为0.1N,示数为2.8N,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故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2.8N;(2)在木块上放一砝码后,压力变大,再次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匀速拉动木块,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由此可得结论是: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压力一定;(4)实验方案是:把长木板倾斜一定的角度,然后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若读数不变,说明与重力有关;若读数改变,说明与重力无关而与压力有关。故答案为:(1)二力平衡;2.8;(2)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错误;没有控制压力一定;(4)把长木板倾斜一定的角度,然后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若读数不变,说明与重力有关;若读数改变,说明与重力无关而与压力有关。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15小题3分,16小题2分,17小题4分,18、19小题各2分,20、21、22小题各4分,共25分)15.【解答】解: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是因为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球拍把球扣回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所以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球离开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球拍;惯性。16.【解答】解:(1)当外界气温上升的时候,球形容器内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密闭,所以压强增大,使管内的液面下降;(2)当温度不变,外界大气压变小,而玻璃管内的气体由于被封闭可以视为气压不变;所以玻璃泡内外气压变小,能够支撑的水柱高度变低,水柱下降;故答案为:下降;下降。17.【解答】解:(1)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时,其运动轨迹不是直线,运动方向不断变化,也就是状态不断变化,所以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2)嫦娥四号探测器“腿”上的圆形“大脚掌”可以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月面的压强;(3)“玉兔二号”利用其底部6个带齿纹的轮子,可以增大与月面间摩擦;(4)由题意可知,“玉兔二号”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G=mg=×135kg×10N/kg=225N。故答案为:(1)不是;(2)减小;(3)带齿纹的轮子;(4)225N。18.【解答】解:他的说法不对,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也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是只有受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不受力总是静止的,所以该说法错误;故答案为:不同意;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也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19.【解答】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支持力F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作用点也可以画在小球重心上,如图所示:20.【解答】答:当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时,中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增大,压强减小;蜡烛外侧的压强不变,两支蜡烛火焰受到向内的压强大于向外的压强,受到向内的压力大于向外的压力,两支蜡烛的火焰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中间靠拢。温馨提示:21、22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21.【解答】解:(1)小莉同学对木板的压力:F1=G人=m人g=42kg×10N/kg=420N,她对木板的压强:p1===14000Pa;(2)人和木板对地面的压力:F2=G人+G木板=420N+200N=620N,由p=可得,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2===2.5m2。答:(1)她对木板的压强为14000Pa;(2)木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5m2。22.【解答】解:(1)杯子中水的深度为20cm=0.2m,水对塑料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根据p=知,水对塑料杯底的压力为:F=pS=2×103Pa×2.45×10﹣3m2=4.9N;(2)装满水后水的体积:V=0.8L=0.8×10﹣3m3,由ρ=可得,水的质量:m水=ρV=1.0×103kg/m3×0.8×10﹣3m3=0.8kg,水的重力:G水=m水g=0.8kg×10N/kg=8N,课桌的重力:G桌=m桌g=10kg×10N/kg=100N,课桌对地面的压力:F′=G水+G桌=8N+100N=108N;课桌对地面的压强:p′===6.75×104Pa。答:(1)水对塑料杯底的压力为4.9N;(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为6.75×104P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docx、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答案】D,6m/s≈1,【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