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十一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今天,各地开启了抢人大战,但各省争抢的主要对象是高学历人才。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学历人才迁入,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是我国疫情前高学历人才省际迁入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下列有关省际迁入特征判断正确的是( )
A.空间分布趋于均衡化B.各省迁入率持续上升
C.迁入率由南向北递减D.沿海地区吸引力增强
2.湖北省高学历人才迁入率不断升高但比例依然较低的原因可能有( )
A.农业大省,产业转型缓慢B.高校较多,高学历人才多
C.夏热冬寒,气候不适居住D.交通便捷,人才外流严重
3.为持续提高高学历人才的迁入率,湖北省可制定的政策措施是( )
A.推动产业转型升级B.出台新的房价调控政策
C.全面放开户籍限制D.扶持振兴传统制造企业
【答案】1.A 2.B 3.A
【解析】1.如图所示,2010-2015到2015-2019时间段大部分省份迁入率减少,尤其是发达地区迁入率减少明显,说明人才向发达地区迁移现象有所减慢,空间分布趋于均衡化,A正确,B错误;上海、北京等城市比云南、四川等更靠北,但是迁入率高,C错误;浙江、上海、安徽等沿海城市,2010-2015到2015-2019时间段迁入率减少,说明吸引力减弱,D错误。故选A。
2.湖北省农业大省,产业转型缓慢,高学历人才迁入率应该低,A错误;湖北省高校较多,高学历人才多,人才基数大,所以比例低,B正确;就现在来看气候不是我国人才迁移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C错误;交通便捷,利于经济发展,利于人才流入,D错误。故选B。
3.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可吸引人才流入,A正确;房价不是人才迁移的主要原因,B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不受户籍限制,C错误;传统制造企业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不利于引进人才,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淡水资源分布、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2、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婚姻和家庭等,人类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满足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进行迁移。3、政治因素。如: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鸡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属于天然石灰岩溶洞,是我国长江以北罕见的洞穴旅游景区。鸡冠洞规模较大,存在“洞穴呼吸”的现象,即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水平交(即吸气)换的过程。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貌与鸡冠洞形成原因类似的是( )
A.波德平原B.黄土高原C.路南石林D.长白山天池
5.鸡冠洞这类洞穴在长江以北地区罕见,主要是由于长江以北地区( )
A.没有石灰岩分布B.受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C.地下水资源较为匮乏D.受人类活动影响,破坏严重
6.有关鸡冠洞洞口风向的推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以风从洞内吹向洞外为主B.夜间,以风从洞外吹向洞内为主
C.夏季,以风从洞内吹向洞外为主D.冬季,以风从洞内吹向洞外为主
【答案】4.C 5.C 6.D
【解析】4.鸡冠洞属于天然石灰岩溶洞,是喀斯特地貌,受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波兰平原受冰川作用形成,A错误;黄土高原是风力沉积,B错误;路南石林是受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C正确;长白山天池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D错误。所以选C。
5.鸡冠洞为喀斯特地貌,形成条件需要流水的作用和可溶性岩石。北方地区并非完全没有石灰岩分布,A错误;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合喀斯特地貌发育,不是罕见的成因,B错误;北方地区降水少,地下水资源较为匮乏,C正确;人类活动对溶洞有影响,但不是其在长江以北地区罕见的成因,D错误。所以选C。
6.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洞外空气流入洞内;反之,洞内空气流出洞外,即“洞穴风”。白天,洞外气温高于洞内,气流由洞外流向洞内,A错误;夜间,洞内温度高于洞外,气流从洞内流向洞外,B错误;夏季,洞外温度高于洞内,气流由洞外流向洞内,C错误;冬季,洞内温度高于洞外,气流由洞内流向洞外,D正确。所以选D。
【点睛】鸡冠洞为石灰岩溶洞。景观主要有石笋和钟乳石构成。石笋和钟乳石的化学成分都是碳酸钙。由雨水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于石灰岩生成碳酸氢钙溶液,溶液在流动和下滴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剩下的碳酸钙凝固石化成千姿百态的石笋、钟乳石。
2021年9月26日上午,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中心示范区举办的“智能+能源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郭智表示,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各省与其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对应正确的是( )
A.广东——风能水能B.辽宁——光伏石油
C.湖北——地热生物质能D.新疆——风能天然气
8.与山西省相比,长三角地区风电场分布更加密集,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发达,建设材料运输便捷B.经济发达,风电技术最为成熟
C.常规能源缺乏,能源需求量大D.海域面积广阔,风能资源丰富
9.新能源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由此产生的影响有( )
①气候变暖缓解②臭氧层空洞缩小③就业岗位减少④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7.A 8.C 9.A
【解析】7.根据所学知识,广东地处我国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风力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石油天然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BD错误;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流域到云南西部腾冲一带,是我国大陆高温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带,湖北不适宜发展地热能源,C错误;故选A。
8.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但是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缺乏,所以,与内陆相比,我国沿海地区风电场分布更加密集,C正确;ABD项所述内容有利于风电场建设,但不是主导因素,ABD错误;故选C。
9.通过新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能够降低化石燃料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气候变暖缓解,臭氧层空洞主要是人类排放氟氯烃化合物导致,新能源将逐渐取代化石能源不能直接影响臭氧层空洞,①正确、②错误;新能源的发展会推动产业结构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但是随之会开辟新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④正确、③错误;故选A。
【点睛】自然资源的分类: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只要利用得当,保护合理就能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二是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矿产资源需漫长年代,具备一定条件才能形成,故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2022年G20峰会在印尼举行,爪哇岛是印尼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口稠密。当地时间2021年12月4日,该火山发生剧烈喷发,喷出的巨大浓烟高达12000米,成吨的火山灰被抛向空中,火山灰富含钾钙镁铁等矿物质。芝马努河上的加蒂格迪大坝是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投资建设的水利工程项目。下图爪哇岛及芝马努河示意图。
10.火山喷发对该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①塑造火山地貌②改良土壤③扩大原始森林面积④增大河流航运价值⑤加强大气逆辐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11.芝马努河流域降水相对较多的月份是( )
A.1月B.4月C.7月D.11月
12.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 )
①互联互通能力不足②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缺乏③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陈旧④各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显著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10.D 11.A 12.A
【解析】10.此题强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所以④错误;火山喷发,烧毁大量原始森林,所以③错误;火山喷发易成火山堆、火山口湖等火山地貌,同时火山灰会增加土壤肥力,也会增加大气悬浮物,从而加强大气逆辐射,①②⑤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1月,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而南移,芝马努河流域受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形成的西北风的影响以及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相对较多,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 “一带一路”联系国家多,范国广,但受地域范围及交通影响,有些国家互联互通能力不足,这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①正确;“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中,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较差,资金、技术不足,这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②正确;“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完善,③错误;各国地理环境差异显著,这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在江苏省盐城市,海岸潮间带上由于潮汐作用形成一道道潮沟,这些潮沟从空中俯瞰宛若形成了一棵棵向陆地延伸的树,即“潮汐树”这一奇特地貌景观(下左图)。下右图为日、月、地三者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结合材料,推断“潮汐树”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
①潮滩质地松软,含沙量高②潮汐的运动形式③地势起伏较大,侵蚀力强④人类活动干扰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有关潮汐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B.降解污染物,减轻海水污染
C.排涝和纳潮,减弱风暴潮侵蚀D.咸淡水交换频繁,导致赤潮
15.潮汐运动中,引潮力从最小到最大为涨潮,引潮力从最大到最小为落潮,下列时间中“潮汐树”景观最典型的是( )
A.农历初一10点B.农历初九8点C.农历十五20点D.农历二十三22点
【答案】13.B 14.D 15.B
【解析】13.潮间带上出露的沙泥滩(又称潮滩)质地松软,易于侵蚀,是产生潮沟景观的前提,①正确;涨潮时,潮水在滩涂向上爬升,流速较慢,主要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流速快,以冲蚀为主,形成冲沟,②正确;“潮汐树”在潮间带上形成,需要有泥沙淤积以提供物质基础,所以此区域需要整体地势落差小,③错误;人类活动如填海造陆,围垦滩涂等会使得潮间带破坏严重,人类活动干扰小有利于“潮汐树”的形成,④正确。所以选B。
14.潮沟为生物提供了充足的养料、食物和安全的庇护所场所,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正确,不合题意;潮沟具有降解污染物的功能,当重金属污染物流经潮沟时,水中盐度变化导致絮凝作用,使污染物与悬浮物结合、沉降,B正确,不合题意;潮沟作为海陆间潮水进出的通道,为滨海地区排涝和纳潮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也有助于减弱风暴潮的侵蚀,C正确,不合题意;潮海附近海水和河水交换多,不会形成赤潮,赤潮是海水富营养化导致的,D错误,符合题意。所以选D。
15.“潮汐树”景观在落潮之后观看最佳,所以应选在落潮之后的时间去观看。农历初一在12点~18点和0点~6点落潮,A错误;农历初九大约在17点~次日1点,7点~13点落潮,B正确;农历十五在0点~6点和12点~18点落潮,C错误;农历二十三在6点~12点和18点~24点落潮,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潮汐树的形成与落潮流对滩面的侵蚀作用有关。1.物质条件:丰富的泥沙。潮间带上出露的沙泥滩质地松软,易于侵蚀,往往是产生潮沟景观的前提。而在岩石海岸以及由于人类填海造地,围垦滩涂,导致潮间带基本消失的海岸地带,则很难发育形成潮沟景观。2.动力条件:每天两次的涨潮落潮。涨潮时,潮水需要逆推河水,向上爬升,流速较慢,主要以淤积为主。落潮时,潮水回落海面且落差大,流速快,以冲蚀为主,此时潮水在潮滩上冲刷形成了冲沟。日复一日,落潮潮水不断加深沟槽,且同时伴随溯源侵蚀,汇流面积不断增加,在侧蚀和溯源侵蚀共同作用下,潮沟的主干和树枝状分汊逐渐壮大形成“潮汐树”。最后,随着潮滩淤积,潮沟逐渐被稳固陆地包围吞噬,直至淤浅、萎缩,进入消亡期。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面问题。
2021年12月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2022年河南省发展了10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金秋10月,正值大豆和玉米收获的时节,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大地“流金淌银”,一台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野间来回穿梭,玉米、大豆在机械的吞吐下被运输车转运到指定地点。机车过后,粉碎的秸秆或就地还田,或作为青储饲料被运到饲养场。图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图。
(1)观察发现,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大多呈南北行带状模式,分析在此种模式下农作物长势更好的原因。
(2)说出河南省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势。
(3)试推断当地政府为推行农业机械化采取的措施。
【答案】(1)太阳是从南面照射过来的,南北行带状模式能更好地利用光照资源;盛行风是偏南风或偏北风,南北方向保证了风向的平稳流动,不会造成庄稼因风而倒伏的问题。
(2)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增加产出和产值;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培肥土壤,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3)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推行农业机械化应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各类农机;因为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应通过典型示范区,带动农机化水平全程全面提升。
【分析】本题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农业发展方向及其采取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太阳是从南面照射过来的,南北行带状模式能更好地利用光照资源,使农作物获得充分的光照;我国盛行风多偏北风、偏南风,南北方向保证了风向的平稳流动,风向不会被阻挡,也不会造成庄稼因风而倒伏的问题。
(2)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不减少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大豆的产量;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培肥土壤,提高地力,减少化肥、农药、劳动力的投入;可以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提高经济收入等。
(3)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是农业现代化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农业机械化应瞄准农业机械化的需求,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各类农机;良田良制、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融合配套,为全程机械化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通过典型引路来示范带动农机化水平全程全面提升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汽车零部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车身及底盘系统、电子电器系统。长春是我国汽车产业起步最早的城市,当地某汽车品牌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商主要分布在长春、上海宁波、北京、苏州。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战略转型或能力重塑,向中高端市场进军,上海逐渐发展成我国最大的轿车生产基地,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为核心的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的本地化率也在逐渐提升。上海临港产业区也因此吸引了众多国外车企在此投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超级工厂(见下图)。
(1)分析国外车企在中国首选上海建设超级工厂的原因。
(2)长春某汽车公司布局在长春本地的零部件有两类,请指出类型并分别分析理由。
(3)中国车企的全球化已累积起强劲的内生力。试从产品销售环节的角度,分析中国车企的内生力。
【答案】(1)①技术:相较于中国其他地区,上海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零部件本地化率;②产业基础:上海汽车工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③交通: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水运便利,零部件和整车运输成本低。
(2)①发动机系统;原因:发动机为核心部件,长春汽车产业历史悠久,传统零部件方面技术水平高;②车身及底盘系统;原因:体积较大,布局在整车厂附近,距离近,可降低运输难度和成本。
(3)①宣传:企业搭建自己的运营团队,加大宣传力度;②销售渠道:发展多种销售渠道,例如线上直播、主播带货等,直接面向顾客销售;③销售模式:体验式营销模式,让消费者先体验,再购买,以提高成交量;④品牌:打造其他品牌,或者IP的联名款,提高知名度,扩展市场;⑤售后服务: 提供优质售后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感。
【分析】本大题以汽车零部件系统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国外车企在中国首选上海建设超级工厂的原因、长春某汽车公司布局在长春本地的零部件的类型以及从产品销售环节的角度,分析中国车企的内生力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上海市中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零部件本地化率;上海拥有世界上最健全汽车供应链体系,汽车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上海位处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濒东海,水运条件便利,零部件和整车运输成本低。
(2)长春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有“汽车城”之誉。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这里诞生,发动机为核心部件,长春汽车产业历史悠久,传统零部件方面技术水平高;车身及底盘系统体积庞大,长春市汽车产业体系完备,现有红旗、解放、奔腾、大众、丰田5户整车企业,布局在整车厂附近,距离近,可降低运输难度和成本。
(3)内生力来自产品、供应链、品牌和商业运营模式等诸多方面。企业搭建自己的运营团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多样的销售渠道,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例如线上直播、自媒体、网红主播带货等,直接面向顾客销售;体验式营销模式,让消费者先到汽车4S店体验试驾,再购买,以提高成交量;树立品牌意识,或者IP的联名款,提高知名度,扩展市场;车主可以选择继续到4S店进行汽车各种保养和维修服务,享受4S的优质资源, 提供优质售后服务,提升用户体验感。
18.防空识别区是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位于领空之外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的空域,用于及时识别、监视、管制和处置进入该空域的航空器,留出预警时间,保卫空防安全。下面左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图,图为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成因示意图。
(1)根据所学知识描述钓鱼岛的形成过程。
(2)钓鱼岛以西以北海域是我国海雾的高发区,海雾每年始于3月,终于7月中旬,雾期达4~5个月。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该海域海雾多发的原因。
(3)据图可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主要分布在____(海底地形)地区,大致面积为____平方公里。分析我国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主要意义____。
【答案】(1)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方;亚欧板块的边缘被抬升,出露水面,形成岛屿。
(2)春夏季东南风盛行,东南气流远远不断的将海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向北输送;近海及纬度偏高海域水温较低;暖湿气流遇冷海水面时降温,水汽凝结成海雾。
(3) 大陆架 35-50万平方公里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树立公民海洋国土观念。
【分析】本题主要基于海岛的相关知识,设置三个小题,考查岛屿的形成过程、海雾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控识别区的概念及意义,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
【详解】(1)本道题主要考查岛屿形成的地质过程,大陆边缘的岛屿大部分都是大陆岛,而位于太平样周围边界多为消亡边界,钓鱼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洲板块俯冲作用,使钓鱼岛及其周围地区海底地壳隆起,经过数百万年的不断挤压,使其隆起露出海面,形成了岛屿。
(2)本题主要考查海雾形成的原因,海雾形成的原因: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根据材料可知海雾每年始于3月,终于7月中旬,雾期达4~5个月,此时为我国春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携带大量水汽;此时,近海及纬度偏高地区,水温较低,暖湿气流到达较冷水面时,空气中的水汽则凝结形成海雾。
(3)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范围主要覆盖我国东海大部海域,东至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结合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成因示意图可知,防空识别区覆盖海域以浅海海域为主,因此主要地形区为大陆架;由图可知,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南北跨越大约9°,即南北相距约990千米左右;东西跨越约跨4-5°经度之间,东西相距约4×110× cs30°≈400千米(东海防空识别区在30°N左右),故东海防空识别区大致面积约为30-50万平方公里;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基于空防的需要,目的是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维护渔民的合法权利以及树立公民的海洋国土观念。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一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十一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武汉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体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一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图片版,含部分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