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5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图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5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图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存在性问题,内容解读,问题探究,方法归纳,问题再思考,课后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通过存在性问题的探讨,能快速、正确地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 通过存在性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提升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与相似有关的存在性问题、与面积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学习难点: 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升.
存在性问题是指判断满足某种条件的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这类问题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题意构思精巧,解题方法灵活,对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热点”.存在性问题的一般思路:先对结论作出肯定的假设,然后由肯定假设出发,结合已知条件或挖掘出隐含条件,辅以方程思想等,进行正确的计算、推理,再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检验,判断是否与题设、公理、定理等吻合.若无矛盾,则说明假设正确,由此得出符合条件的数学对象存在;否则,说明不存在.
Ⅰ.与相似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1) 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 过点P且与y轴平行的直线l与直线AB、AC分别交于点E、F,当四边形AECP的面积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 当P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在直线A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交点式、一般式、顶点式,用待定系数法来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要注意根据题意选择合理形式来简化计算.(2) 求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值,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四边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然后利用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解决,而求此四边形面积的最值,一般要转化为顶点式来求.(3) 要使题目所求的两个三角形相似,需进行分类讨论,避免出现漏解的情况.
问题2.已知抛物线y=ax2-4a(a>0)与x轴相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点P是抛物线上一点,且PB=AB,∠PBA=120°,如图①所示.例2图
Ⅱ.与面积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2) 设点M(m,n)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且在曲线PA上移动.① 如图②,当点M在曲线PB之间(含端点)移动时,是否存在点M使△APM的面积为 ?若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 如图③,当点M在曲线BA之间(含端点)移动时,求|m|+|n|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M的坐标.
本题涉及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面积公式、二次函数最值等知识,要注意将三角形面积分解成两个三角形面积求和;对于用坐标表示三角形的面积,还需要注意绝对值的化简计算,求最大值时借助于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1.结合课堂中的两个问题思考,当我们遇到二次函数存在性问题时,解题的一般思路怎样?应注意什么问题? 2.完成课堂问题的解题过程.
《练案》P102 存在性问题.
与特殊图形的判定有关的存在性问题
如图,抛物线经过A(-1,0)、B(5,0)、C(0,- )三点.(1) 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 分点N在x轴下方或上方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2)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一点P,使PA+PC的值最小,求出点P的坐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下册第8章 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8.5 概率帮你做估计示范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回顾,结果总数为n,情境问题,通过摸球试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评课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ta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7.1 正切图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你能用数据来说明吗,说一说,科技楼,综合楼,议一议,想一想,记一记,做一做,实验操作,精确到00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