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
展开《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目标
1.熟记关键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理解文中成语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学习文中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手法。
3.探究“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学习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学会在人生道路上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点
1.熟记关键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理解文中成语的含义,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感受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手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呢?你有没有冒险的经历呢?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小时候就有过一段难忘的冒险经历,这次经历就被写到了其作品《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让我们跟他一起去冒险吧!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纽约客》等知名报刊的专栏作家,致力于社会与行为科学方面科普文章的写作。代表作有《心理学的故事》《爱情的自然史》《内在的宇宙》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田文慧译。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
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2.生难字词
(1)字音
酷(kù)热 灼(zhuó)人 厌倦(juàn) 附和(hè)
突兀(wù) 怦(pēng)怦 晕眩(xuàn) 哭泣(qì)
呻吟(yín) 恍惚(huǎnɡ hū) 耸(sǒng)立 臭椿(chūn)
滑稽(jī) 嘘声(xū) 安慰(wèi) 挪(nuó)动
抽噎(yē) 畏惧(jù) 参差(cēn cī)不齐 气喘吁(xū)吁
(2)词语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抽噎】一吸一顿地哭泣。
【惊慌失措】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天旋地转】形容眩晕时的感觉。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翼翼,谨慎、严肃。
【哄堂大笑】形容众人一起大笑的样子。
(二)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学生朗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一)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时间:七月一个闷热的下午
地点:费城的一个悬崖上
人物:“我”、内德、杰里等五个小男孩、父亲
起因: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经过: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2.根据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17):冒险。体弱多病的“我”在伙伴们的怂恿下爬上了悬崖,终因体力不支,被孤单的抛弃在半悬崖上直到深夜。
第二部分(18-28):脱险。父亲在朋友的引领下找到了“我”,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抛开恐惧,一小步一小步走下了悬崖。
第三部分(29):感悟。写作者由小时候爬山的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二)精读细研
冒险部分
1.“我”爬悬崖的原因是什么?
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2.小伙伴们对爬悬崖这件事的态度如何?
“我们走吧!”有人附和着。然后他们出发了,气喘吁吁地一路小跑,就像一群迷路的小狗。
3.面对爬悬崖这件事,“我”是怎想的?
我犹豫了。我渴望像他们一样勇敢和活跃,但是在过去的八年岁月中,我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病弱的孩子,并将妈妈的警告牢记在心——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
“我”当时对要不要爬悬崖这件事的矛盾心理。
4.“我”为什么决定去爬悬崖呢?
“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我来了!”我喊道,然后跟在他们后面跑。
被最好的朋友杰里说“胆小鬼”,刺激了我的自尊心。
5.悬崖是什么样的?描写悬崖有什么作用?
我们穿过公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但是对我来说,这是严禁和不可能的化身。
景物描写主要说明了悬崖的位置、特点、高度及周边环境,为下文写“我”处于进退两难境地和产生恐惧心理埋下伏笔。
6.“我”爬悬崖时候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心在瘦弱的胸腔里面怦怦地跳动、吓坏了、感到反胃、哑着嗓子、阵阵晕眩、哭泣、呻吟
说明了“我”被抛弃的委屈、被嘲笑的羞辱、不知所措的迷惘、不该冒险的后悔,面对困难的恐惧。
脱险部分
1.爸爸是怎样帮助“我”脱险的?
用非常正常的、安慰的口吻说,“要吃晚饭了”。
告诉“我”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有多远,有多困难,你需要想的是迈一小步,这个你能做到”。
安慰、指导、鼓励
2.当“我”投入父亲的臂弯之时,“觉得自己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里的“成就感”指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成就感”是指他从悬崖上下来,做到了自己以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种成就感是因为他自己战胜了内心的恐惧从而战胜了困难才得到的成功,所以有了成就感。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一)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说明课文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有什么意义?
在人生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困难,都可以将其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的,这样面对的困难就变小了。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会面对不同的困难,“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种人生经验,给我们可以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
(二)总结全文
1.概括主旨
本文通过记叙“我”童年时一次“遇险”“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困难和危险,可以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逐一击破,最终一定能战胜困难,收获成功,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坚持不懈,最终一定会获得成功。
2.写作特色
(1)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我”去爬悬崖、悬崖遇险和脱险的过程是“我”心理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渴望像其他孩子一样,从爬上悬崖后的胆怯、恐惧到自己的孤立无援,再到跟随爸爸的引导,一步步建立自信都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进行的。
(2)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展示哲理。
文章通过“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从而表现了一定的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有不丧失勇气和信心,把大困难分解为一个个的小困难,就能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五、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说一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生活中,你有没有冒险的经历?请叙写一次你自己的冒险经历或者面对困难的经历。
板书设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作者简介,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出示目标,检查预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1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