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小燕在记录一些长度测量结果时忘了写单位,请分析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cm( )A.物理书长1.25 B.一支圆铅笔的直径10 C.茶杯高度9.5 D.黑板的宽是1.282.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划破夜空的流星运动 B.奔驰汽车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3.甲、乙两人并排站在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相对于乙是运动的B.甲相对于乙是静止的C.甲相对楼层是静止的D.甲相对上一级扶梯上站立的人是运动的4.通常情况下,对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冰、玻璃、沥青是晶体 B.玻璃、沥青、蜂蜡是非晶体C.橡胶、玻璃、金是非晶体 D.冰、铁、玻璃是晶体5.有两杯冰水混合物,甲杯内的冰多一些,乙杯内的冰少一些。将甲杯放在阴凉处,乙杯放在阳光下。下列关于他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两只杯内的物质温度相等 B.两只杯内的冰完全熔化需要放热C.甲杯比乙杯的温度低一些 D.甲杯内的冰不可能熔化6.如图所示,这是市面上流行的液氮冰激凌,其制作方法:将沸点为(一标准大气压下),通过搅拌奶液,使奶液迅速固化,且会产生很多的“白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气”是水蒸气 B.液氮升华成“白气”C.奶液吸热凝固成冰激凌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气”7.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C.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8.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探究的人,早牛顿2000多年就已经总结出相似的理论,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小孔成像,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所成的像为倒立的实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C.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D.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只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9.下面关于一些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当我们看到物体成的虚像时,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C.从岸上斜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物体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D.当人站在平面镜前逐渐靠近镜面时,人在镜中的像要变大10.有关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砝码盒中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B.在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砝码C.在称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边,此时应该向右调节平衡螺母D.调节天平平衡时,须先将游码拨至游码标尺零位,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二、多选题11.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B.物体a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C.a、b、c三个物体中,c的密度最大D.体积为3cm3的a物体其质量为6g12.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成功进驻天和核心舱,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航天员们在太空中不会看到在地球上的星星“眨眼”现象,他们开讲的“天宫课堂”和各种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号都能向地面及时传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核心舱成功对接之后,两者是相对静止的B.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会看到星星“眨眼”,因为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C.航天员在空间站可通过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因为其振动频率大D.太空授课时透过水透镜看到王亚平的像,是光在传播中发生了折射 三、填空题13.如图所示,用量程为20m的卷尺甲和量程为20cm的直尺乙分别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甲的测量结果是 _____cm,乙的测量结果是 _____cm,两把尺子的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_____。14.如图某汽车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BC段的速度 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OA段的速度,第8s时汽车相对于地面 __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汽车在5~20s阶段内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km/h。15.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向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并将烧瓶加热。往瓶口的上方,倾斜着放置一个温度 _____(填“较低”或“较高”)的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大量的水珠。大自然雨的形成与实验展示的水的变化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冷 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滴,随着小水滴量的增加,最终形成降雨。16.煮鸡蛋和玉米棒等要用水,炸油条和花生米等要用菜油,这样可以对不同品类食物提供煮熟所达到的温度,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是水和油的 ___________不同。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把一支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稳定后到达的位置A和B。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A对着2cm刻度处,B对着22cm刻度处,则该刻度线的0刻度处对应的温度是 ___________。17.如图所示,身高1.60m的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若她远离平面镜0.5m,镜中像的高度 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0m;这时冬冬离她的像 ___________m;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0.5m处,她 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8.潜望镜是潜艇的重要设备,被誉为潜艇的“眼睛”,李洋学会它的原理后,想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潜望镜,他应该选取______作为材料;在假期旅游途中李洋发现山路的转弯处悬挂着一面镜子,这是______,目的是扩大视野。(以上均选填“凸面镜”、“凹面镜”或“平面镜”)19.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_____(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_____(近视/远视)眼。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20.如图所示,学校物理实验室的托盘天平横梁两端各有一个平衡螺母。测量前,为使托盘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左边的平衡螺母应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或者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21.把质量为5kg的铝块把它熔化成液态铝,其质量 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把它铸成零件送到太空,其质量为 ___________kg;把它割去一半,其质量为 ___________kg。22.“铁比木头重”实际上指的是铁的______比木头大;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体积变小,密度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一个氧气罐容积为8L,所盛氧气密度为6kg/m3,用去一半氧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______kg。2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__dm。24.如图该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_s。25.如图量筒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mL,金属球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合___________m3。 四、实验题26.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老师让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天花板上亮着的日光灯并上下移动,直到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得到清晰的日光灯的像,此时用刻度尺测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近似为________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在光具座上,为了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上;(3)如图甲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这是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原理;(4)如图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应按图中_____(选填“A”、“B”或“C”)观察方法可观察到烛焰的像;(5)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近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______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6)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他用同一凸透镜做了两次实验,如图丁、戊所示,光屏上均有清晰的像(未画出),其中成缩小像的是图______;(7)第(6)问中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填字母)。A.5cm B.8cm C.10cm D.15cm27.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小明、小刚和小强组成实验小组,小组进行了分工:小明负责天平的操作,小刚负责量筒的测量,小强负责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他们根据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如图所示,为实验过程的主要操作示意图。实验的主要步骤:A、实验准备阶段,小明将托盘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按照如图甲的方式对天平进行调平;B、如图乙所示,小明用托盘天平测得烧杯与剩余盐水的质量之和M′;C、小刚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三人按照图丙所示的方式各自读出所测盐水的体积V;D、如图丁所示,小明将所测盐水倒入烧杯,并用托盘天平测出二者质量之和M;(1)步骤A中,小强发现小明有一处不当的操作是______;(2)改正不当操作后,继续按照正常的实验流程操作,后面三个实验步骤的顺序应该是______(用步骤前的字母代号表示);(3)小刚倒入量筒的盐水质量m=______g;(4)步骤C中,三人对盐水体积的读数方式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小刚”、“小明”或“小强”),测出的盐水体积V=______mL;(5)小强根据实验数据和密度公式,求得盐水密度ρ=______kg/m3。 五、综合题28.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制动器发生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表是一个机警的驾驶员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v/km/h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停车总距离s/m 40781560112031100195473………… (1)分析上表数据,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又将怎样变化?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2)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得出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六、计算题29.小华在测量酱油的密度时,不小心将量筒摔坏了于是他找来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只用天平也测出了酱油的密度。小华的实验方法是: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0g;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160g;请你帮助小华计算出酱油的密度是多少kg/m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水的密度
参考答案:1.C2.C3.B4.B5.A6.D7.C8.A9.C10.C11.AC12.ABD13. 3.1 3.15 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14. 小于 静止 0.3615. 较低 液化16. 沸点 -10℃17. 等于 5 能18. 平面镜 凸面镜19. 照相机 近视 凹 20. 右 右21. 不变 5 2.522. 密度 变大 0.02423. 0.1 0.20524.32.025. 1 10 10-526. 10.0 主光轴 放大 投影仪 B 远视 丁 C27. 游码未归零 DCB 23.0 小明 20.0 28.(1)见解析(2)0.66s2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光的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