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6 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6.6 图形的位似 | |||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的活动过程,认识位似图形; 2.会利用位似的性质将一个图形放大或者缩小. | ||
教学重点 | 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利用位似图原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 ||
教学难点 | 利用位似图原理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 ||
教学过程(教师) | 学生活动 | 设计思路 | |
操作思考 1.操作:(1)如图,已知点O和△ABC.画射线OA、OB、OC,分别在OA、OB、OC上取点A′、B′、C′,使. (2)画△A′B′C′. 2.观察: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发现了
3.思考:你能否再编一个问题,把△ABC放大? |
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 | 通过自学,发现画位似图形的操作方法,并让学生编制习题,充分激发学生对课本中题目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 |
巩固练习 阅读课本P76-77,解决下面问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B.相似图形不一定是位似图形; C.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位似比; D.位似图形中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必互相平行. 2. 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位似比是1:2,若AB=2cm,则A′B′= ,请在图中画出位似中心O.
| 完成巩固练习. | 在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内容后,通过2个问题,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 |
例题讲解 1.如图所示△ABC与△A′B′C′及△ABC与△A′′B′′C′′是否分别相似? 2.△ABC与△A′B′C′及△ABC与△A′′B′′C′′中,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3.对应边在位置上又有什么特点? 4.位似形定义: 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位似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如上图,△ABC与△A′B′C′及△ABC与△A′′B′′C′′是位似形,点O是位似中心.利用位似可以按所给相似比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
通过观察、猜想,总结出位似图形的定义. |
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猜想用数学语言呈现出来,便于学生说理证明. | |
例题评析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B的顶点坐标分别为O(0,0)、A(5,4)、B(3,0),分别将点A,B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2.得到相应的点A′,B′坐标. (1)画△OA′B′; (2)△OA′B′与△OAB是位似形吗?为什么? |
积极思考,尝试解决,小组交流,进一步规范书写过程. |
通过例题的研究,促使学生理解刚才推导出的结论. | |
归纳结论 位似图形的性质: 1.两个位似形一定是相似形; 2.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 3.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在同一直线); 4.任意一组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相似比. |
根据之前的探究,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并将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 |
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 |
随堂练习 1.如图,位似图形由三角尺与其灯光照射下的中心投影组成,相似比为2:5,且三角尺的一边长为8cm,则投影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为( ) A.8cm B.20cm C.3.2cm D.10cm 2.如图,△ABC中,A,B两个顶点在X轴的上方,点C 的坐标是( -1,0),以点C为位似中心,在X轴的下方作△ABC的位似图形△A′B′C′,并把△ABC的边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设点B的对应点B′的横坐标是a,则点B的横坐标是( ) A. B. C. D.
第1题 第2题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条理的说理. |
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说理的能力. | |
数学苏科版8.4 抽签方法合理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苏科版8.4 抽签方法合理吗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实战演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2 正弦、余弦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7.1 正切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解析,教学目标设置,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与学互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