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3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4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5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6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7页
    《涉江采芙蓉》课件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文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寻找意象,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写作背景,诵读指导,·识记字音·,诗句赏读,研读文章,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在诗中描绘了菊花历经风霜而后凋的傲然不屈的品格。“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在诗中刻画了轻柔多情的杨花,飘零之感,离别之愁便跃然纸上。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涉江采芙蓉》来认识芙蓉, 解读芙蓉的花语。
    “芙蓉”又称为莲、荷花、芙蕖、菡萏。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芙蓉是纯洁的代表。2.“莲”与“怜”谐音,象征男女爱慕之情。3.“芙蓉”的谐音是 “夫容” ,表现的是思念之情。4. 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1、汉代无名作家的作品。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合在一起,收入其《文选》并题为《古诗十九首》,诗歌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为题目。2、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誉为“五言之冠冕”“一字千金”。
    南朝梁萧统从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辑而成,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
    (二)十九首诗诞生的思想背景
    正是当时政治动乱和儒道相抗互补、特别是道家思想对汉代文学发展产生的较大影响,无论是创作理念还是作品的思想内容,都在汉代的诗、文、赋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十九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深刻反映了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勾结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路,上层士流结党吹捧,文人士子备受压抑。在这样的形势和风气下,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思妇的闺怨和游子的羁旅乡愁。
    诗词独特的词采之美 、音乐之美、意境之美需在诵读中感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诵读诗歌,划分朗读节奏。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用自己的语言疏通大意,表达诗歌的内容,总结主题。
    诗歌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采芙蓉的时候,不知道将所采芙蓉送给谁,他所思念的人在远方,抒情主人公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家乡,可是他看到的是无法计算的迢迢路程和浩渺烟云的山阻水长,抒情主人公从眼前想到将来,不免忧伤不已。
    结合课下注解,用尽量准确而优美的语言翻译这首诗,请1位同学来翻译一下。
    涉江采芙蓉踏过江水去采那朵莲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方的爱人吧。回头漂泊异地两地相思,在思念的愁苦中忧伤以至终老。
    诗歌表达的感情基调怎样的?
    忧伤之情,痛苦惆怅之情。
    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采芙蓉。目的:“遗”远方的“所思”。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有何作用?
    “摘花想送给谁?自己思念的人在远方。” 用了设问的表达方式。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由欢欣转为失落,为后文的黯然神伤作铺垫。
    此诗主要表达游子思念爱人、家乡的思想感情,为了表现这种情感本诗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
    1.乐景衬哀情: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诗人的凄清心境。好处: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悬想”手法悬想”:对某种未知情状作设想或悬拟的手法。
    “悬想”的表达效果特定情境下,诗人在抒发自己某种情思时,不直接从自身写起,而是想象对方此时此刻的情形,或先描述自身情形,突然调转笔墨,描述对方情形,以便更深一层地表达自己情感,并形成含蓄曲折的艺术效果。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些运用“悬想”手法的诗歌,比如像:(1)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由诗题可知这首诗是诗人重阳节怀念家乡兄弟们的作品,当时王维正在长安。“山东”指华山以东,这首诗是诗人想象中的情境。本来是自己佳节思亲,却不直说,而谈兄弟在家乡思念自己。写兄弟思念自己,也不明说,而是设想了一个动人的情景:今天是重阳佳节,家中的兄弟们照例要去登山,在他们登上山顶遍插茱萸的时候,就会发现少了一个兄弟——我!这明明是诗人想象中虚构出来的情节,却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里的想象,使得普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曲折有致,也更为浓烈。“每逢佳节倍思亲”,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这是中间穿插运用悬想!
    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选择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①“芙蓉”“兰泽”“芳草”“江”等意象。描述了涉江采摘芙蓉(荷花)的美丽迷人的情景,②营造了轻松欢快的氛围。③“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侧面烘托诗人情怀的高雅,感情的纯洁、美好。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诗,这两句中既有人物动作描写,也有心理刻画,其中“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但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采用“对写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想爱却不能相守,黯然的心情令人消魂,这种分离是不同与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个是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产生距离产生美。
    2.对写法:抒情主人公思乡怀人,往往不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想象,写对方思念自己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情。好处:扩大了诗歌意境,丰富了情感内涵。‚使抒情更加婉曲蕴藉,富有含蓄之美。
    这么美好的景色,女子采了芙蓉花,却突然问道:“采之欲遗谁?”难道她不知道是谁吗?如果不问,直接就说成“采之遗远道”怎么样?
    主人公这一问,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也使感情的抒发和诗意的表达更委婉含蓄,曲折有致。
    芬芳的兰泽,美丽的芙蓉,却使人感到了深切的“忧伤”。这种忧伤能否停止呢?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长相思,在“旧乡”,佳人不见,摧肝肠。这个还在远道上前行的男子,离家越来越远。他不时地回望着无穷无尽的走过的路,心中对爱人充满了思念。他又远望着前方漫漫浩浩的长路,心想:何处才是我的归宿?
    这两句除了情感的绵长,语言的魅力又体现在哪里呢?哪些词语最为传神?最能传达主人公的情感呢?
    运用了动作描写。“还顾”和“望”“还顾”和“望”这两个词的动作性和画面性很强,让这种思念之情更加浓重。多少思念多少爱,全在这一深情的还顾里;多少忧伤多少桶,都在这悲情的回望里。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两句,还有哪个词语用的好?
    漫浩浩。“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李清照《声声慢》的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叠词,音韵和谐,更突出了愁绪的浓重。“浩浩”语义,不仅指道路漫长无际,更让人感觉到忧伤的绵长。诵读的时候要把“浩浩”二字的无奈与绵长读出来。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我们一起看看《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
    异:两首诗歌所寄托的外物有所不同,《涉江采芙蓉》借“芙蓉”“兰泽”“芳草”的幽香等美好欢乐的情景来以乐景衬哀情;而《庭中有奇树》则是以树为寄托物。另外《涉江采芙蓉》的结句哀伤不止,而《庭中有奇树》则自我宽慰。同:两首诗都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前面六句,诗人对于花、树(意象)的珍奇美丽极力赞扬,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主题。两首诗歌都意境高洁、清幽;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多情自古伤离别”,无论是生别离还是死别离,都是让人心痛的。但我想,死别,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这痛苦是爆发性的,也是一次性的,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接受事实的过程。而生别离,是明明知道对方还在那里却永远不能相见,需要时时刻刻承受着痛苦和煎熬,彼此的存在就是痛苦的根源,因此这种忧伤是绵延不绝的,是会一直到终老的。
    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可以从意象的内涵,手法的运用,以及如何体现对人生的反思等角度来写你的理解,字数300左右。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古诗十九首》之一
    1.背诵并默写《涉江采芙蓉》2.读一读《古诗十九首》中其他作品。

    相关课件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所见之景实写,想象之景虚写,观点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作者简介,诗歌简介,诵读指导,研读文章,诗句赏读,诗句小结,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评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学习目标,为何采芙蓉,诗歌鉴赏的方法,读顺畅通大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