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调研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运动员的科学训练和比赛期间需要监测一些相关指标,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红蛋白B.血糖C.肾上腺素D.尿素
【答案】A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成分也不属于内环境。
【详解】A、 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
B、 血糖属于营养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错误;
C、 肾上腺素属于激素,作为调节物质(信号分子)可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C错误;
D、 尿素存在于血液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错误。
故选A。
2.神经系统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得机体能够保持协调与稳定。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B.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感觉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
D.神经元由树突、胞体、轴突及神经髓鞘构成
【答案】B
【分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
【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A错误;
B、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是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C错误;
D、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由树突、轴突、胞体构成,不包括髓鞘,D错误。
故选B。
3.以新鲜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为标本,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而产生的跨膜电流如图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细胞外液 K+浓度,E点对应的静息电位值会减小
B.BD 时间段内发生 Na+ 的大量内流
C.B点达到动作电位的最大值
D.AC段 Na+进入细胞和CE段 K+流出细胞的方式不同
【答案】A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少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曲线图分析,内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为钠离子内流;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为钾离子外流,因此,C点产生动作电位,E点产生静息电位。
【详解】A、外向电流是指正离子由细胞膜内向膜外流动,为钾离子外流,因此,E点产生静息电位,增大细胞外液 K+浓度,K+内外浓度差减小,E点对应的静息电位值会减小,A正确;
B、BC时间段内(内向电流)发生钠离子的内流,CD 时间段内(外向电流)发生钾离子的外流,B错误;
C、BC时间段内为内向电流,钠离子一直内流,C点达到动作电位的最大值,C错误;
D、AC段钠离子进入细胞和CE段钾离子流出细胞的方式都是协助扩散,二者均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D错误。
故选A。
4.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腺体,其中b为下丘脑。“+”表示促进、“-”表示抑制,数字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表分级调节的是①②过程
B.c产生的激素可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C.a中的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具有内分泌功能
D.切除c,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答案】D
【分析】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据图分析:a表示甲状腺,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图中②③表示分级调节,①④表示负反馈调节。
【详解】A、a表示甲状腺,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过程属于分级调节,故代表分级调节的是②③,A错误;
B、a甲状腺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可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B错误;
C、b下丘脑中的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具有内分泌功能,C错误;
D、切除c垂体,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细胞代谢强度降低,产热减少,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B.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H区和S区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也能完成排尿反射
【答案】D
【分析】1、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1)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2)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3)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4)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写字(失写症);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讲话(运动性失语症);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听懂话(听觉性失语症);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此区受损,不能看懂文字(失读症)。
【详解】A、人的短期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A错误;
B、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大脑皮层V区和W区,B错误;
C、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错误;
D、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由于语言功能是大脑的高级功能,因此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D正确。
故选D。
6.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细菌繁殖属于特异性免疫
B.皮肤破损,病原体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属于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二次免疫应答都与记忆细胞有关
D.“病从口入”是因为消化道没有第一道防线,病原体直接进入人体引起疾病
【答案】C
【分析】当同样抗原第二次入侵时,能更快的做出反应,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再次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它比初次反应更快,也更强烈。
【详解】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细菌繁殖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
B、皮肤破损,病原体入侵,吞噬细胞对其识别并进行胞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
C、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的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C正确;
D、消化道存在第一道防线,“病从口入”是因为病原体突破消化道第一道防线,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疾病,D错误。
故选C。
7.如图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糖平衡调节时,下丘脑可释放促激素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
B.体温平衡调节时,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
C.水盐平衡调节时,垂体合成的④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D.下丘脑既能接受相关激素的调控,又能受神经递质的影响
【答案】D
【分析】下丘脑地位和功能: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详解】A、血糖平衡调节时,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调节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此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错误;
B、体温平衡调节时,激素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B错误;
C、抗利尿激素在下丘脑中合成,运输到神经垂体,由神经垂体释放,故水盐平衡调节时,垂体释放的④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C错误;
D、下丘脑能接受相关激素的调控,如甲状腺激素的调控,下丘脑在神经调节中也可受神经递质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不相同
B.在某些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C.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
D.激素和神经递质可反复与受体结合,因而作用持久
【答案】D
【分析】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
【详解】A、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以反射的形式来实现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是激素随着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各处而发挥调节作用的,A正确;
B、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如垂体接受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B正确;
C、体液调节要经过体液运输,比神经调节速度慢,作用范围更为广泛,C正确;
D、激素和神经递质一般与受体结合后被分解,神经递质也可能被突触前膜回收,D错误。
故选D。
9.下图表示人体免疫系统监视、清除肿瘤细胞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TCR为细胞表面受体。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1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
B.图中细胞2表示B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C.图中细胞3为细胞2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
D.图中所有免疫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
【答案】B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一、免疫防御:指机体抵御外来抗原性异物入侵的一种保护功能。二、免疫自稳:指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机能。三、免疫监视:即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保护功能。
【详解】A、抗原是大分子,图中细胞1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A正确;
B、图中细胞2表示辅助性T细胞,B错误;
C、图中细胞3为细胞2增殖分化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肿瘤细胞,C正确;
D、图中所有免疫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均具有识别抗原的功能,D正确。
故选B。
10.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
B.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
C.成熟的香蕉可用于催熟柿子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
【答案】D
【分析】植物激素亦称植物天然激素或植物内源激素。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一些微量而能调节(促进、抑制)自身生理过程的有机化合物。已知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
【详解】A、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并积累,使侧芽生长素浓度较高而抑制生长造成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的方式为极性运输,因此棉花植株的顶端优势与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A正确;
B、干旱条件下梧桐树能合成较多的脱落酸,促进叶脱落,防止水分通过蒸腾作用丢失,B正确;
C、成熟的香蕉能释放乙烯,乙烯能使柿子成熟,C正确;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籽番茄,不能得到多倍体,D错误。
故选D。
11.瓶插鲜花鲜重的变化与衰败相关,鲜重累积增加率下降时插花衰败。 下图为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对插花鲜重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
B.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
C.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
D.第5 天花中脱落酸的含量应该是清水组最低
【答案】D
【详解】与清水组相比,蔗糖组和细胞分裂素组中鲜花鲜重累积增加率高,说明蔗糖和细胞分裂素都有延缓衰败的作用,A正确;蔗糖可为花的呼吸作用提供更多的底物,提供能量,B正确;蔗糖+细胞分裂素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高,说明同时添加蔗糖和细胞分裂素更利于插花保鲜,C正确;第5天清水组鲜花鲜重积累增加率最低,此时脱落酸含量最高,D错误。
【考点定位】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
12.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
D.信息分子A、B、C、D、E的化学本质均为有机物,其中E为糖蛋白
【答案】C
【分析】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分析题图可知,信号分子A表示神经递质,信号分子B表示抗利尿激素,信号分子C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号分子D表示甲状腺激素,信号分子E表示细胞因子。
【详解】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都增加,而B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多,A错误;
B、甲为神经调节,乙为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具有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小、反应迅速等特点,B错误;
C、B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
D、信息分子A所示的神经递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其中的一氧化氮属于无机物,E是细胞因子,有些是蛋白质,有些是糖蛋白,D错误。
故选C。
13.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答案】C
【分析】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降低血糖浓度。它的生理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另一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当人体内血糖含量低于50-60mg/dL时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等低血糖早期症状,低于45mg/dL时出现惊厥、昏迷等低血糖晚期症状。原因是人脑组织功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而脑组织中含糖原极少,需随时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用来氧化分解供给能量。当血糖含量很少时,脑组织就会因得不到足够的能量,而发生生理功能障碍,出现低血糖症状。
2、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
3、一般情况下,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会作出恰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常见的过敏反应如花粉过敏引起哮喘、少数人吃虾、鱼等食物会出现腹泻等胃肠道疾病。
【详解】A、初次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溶液后,正常小鼠会出现头晕、心慌、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A错误;
B、乙酰胆碱属于兴奋型的神经递质,给正常小鼠注射一定量乙酰胆碱,神经就处于兴奋状态,B错误;
C、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会经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消灭过敏原,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但机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会发生过敏反应,出现过敏现象,如呼吸困难等症状,C正确;
D、给正常小鼠初次注射一定量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小鼠呼吸,但题干中未显示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D错误。
故选C。
【点睛】
14.距离1981年全球首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例已经过去整整41年,但这种疾病仍然在人类社会流行。调查显示,艾滋病感染向青年学生和老年群体蔓延,“防艾”刻不容缓。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及其病毒(HIV)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远离毒品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研制与逆转录酶特异性结合的药物是治疗AIDS的有效手段之一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答案】D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病毒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不含有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各种酶和场所;病毒进入细胞后,利用自己的核酸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酶、场所、能量合成自己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HIV属于逆转录病毒,专门寄生在T淋巴细胞,当HIV进入细胞时RNA和逆转录酶都进入宿主细胞。
【详解】A、吸毒过程中共用一个注射器可增加艾滋病风险,远离毒品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A正确;
B、HIV是RNA病毒,RNA是单链,相对于DNA易发生变异,B正确;
C、HIV属于逆转录病毒,专门寄生在T淋巴细胞,当HIV进入细胞时RNA和逆转录酶都进入宿主细胞,研制与逆转录酶特异性结合的药物是治疗AIDS的有效手段之一,C正确;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很弱,但最初存在体液免疫,能产生抗体,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
15.下图表示分布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某组织局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由①②③组成
B.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导致③增多
C.内环境的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的相对稳定
D.运动结束后,②中的的酸碱度将会显著下降
【答案】AC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①是淋巴,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
【详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是内环境,A错误;
B、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使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③组织液吸水增多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
C、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组成成分及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C错误;
D、运动结束后,机体产生的乳酸会使血浆的酸碱度下降,但是不会明显下降,原因是乳酸和血浆中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通过呼吸排出,D错误。
故选ACD。
16.如图表示一个完整反射弧结构,其中腓肠肌既与传入神经相连,又与传出神经相连,且传出神经末梢与腓肠肌细胞接触部分类似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刺激腓肠肌,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偏转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C.大脑既能接受兴奋,又能传递兴奋,故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
D.刺激 N 点产生的兴奋传到腓肠肌引起的收缩属于反射
【答案】AB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详解】A、刺激腓肠肌,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导到神经中枢大脑,经过神经中枢的综合和分析,以神经冲动形式传导经过M点时,M点处神经纤维处为负电位,而N点处为正电位,产生电位差,从而产生局部电流,电流针向左方向偏转一次。当神经冲动传导到N点时,M点位正电位,N点位负电位,产生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电流针向右方向偏转一次。因此,该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将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A正确;
B、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
C、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C错误;
D、刺激 N 点产生的兴奋传到腓肠肌引起的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
故选AB。
17.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的释放提供能量
B.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神经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A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突触小泡,③是突触前膜,④是突触后膜。
【详解】A、结构①位于突触小体中,是线粒体,能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所以结构①能为其提供能量,A正确;
B、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会引起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
C、神经递质经③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为胞吐过程,C错误;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故选AD。
18.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既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又能催化代谢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是协助扩散
C.生长素与赤霉素协调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具有协同作用
D.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推广使用不会存在任何负面影响
【答案】ABD
【分析】1、在极低浓度下,即可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
2、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各种植物激素相似,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叫作植物生长调节剂。
【详解】A、植物激素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但不能催化代谢,催化代谢的是酶,A错误;
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即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此外,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其他方式的运输,B错误;
C、协同作用主要表现为一类植物激素的存在可以增强另一类植物激素的生理效应,所以生长素与赤霉素协调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具有协同作用,C正确;
D、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但不当使用膨大剂的西瓜在成熟过程就会“爆炸”开裂,D错误。
故选ABD。
19.某实验小组探究了脱落酸和乙烯利对香蕉硬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对照组可用自来水浸泡
B.本实验需要再设置单独使用脱落酸和乙烯利的组别
C.脱落酸和乙烯利混合使用最终能使香蕉更加软糯
D.香蕉在不同时间段内硬度下降速率存在差异
【答案】BD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脱落酸和乙烯利对香蕉硬度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处理时间及脱落酸和乙烯利的处理情况,因变量是硬度相对值,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实验的对照组应用蒸馏水进行浸泡,A错误;
B、本实验目的是探究脱落酸和乙烯利对香蕉硬度的影响,故为明确两种激素的作用,还需再设置单独使用脱落酸和乙烯利的组别,B正确;
C、据图可知,脱落酸和乙烯利混合使用可使香蕉硬度在短时间内变软,但最终的香蕉软糯程度与对照组无差别,C错误;
D、据图可知,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香蕉在不同时间段内硬度下降速率存在差异,D正确。
故选BD。
三、实验题
20.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30倍左右,其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0000倍左右,与神经细胞一样,也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能引起胰岛B细胞和组织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1所示。图2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分析可知,葡萄糖以_____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在细胞质基质和_____(填细胞结构)中彻底氧化分解,细胞内ATP/ADP比值升高,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胰岛B细胞兴奋,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触发Ca2+通道打开,促进胰岛素分泌。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_____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另一方面能促进细胞内_____的合成加快,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据图2分析,与抗体②引起的糖尿病相比,抗体①引起的糖尿病的症状较_____,原因是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通过_____(填“注射”或“口服”)胰岛素来治疗。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_____病。
(4)某同学想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实验方案为如下表所示,请完成下表。
【答案】(1) 协助扩散 线粒体 负电位→正电位
(2) 葡萄糖转运蛋白 蛋白质、糖原和脂肪(写全给分)
(3) 轻 注射 自身免疫病
(4)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相同且适宜 高于
【分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其过程为,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降低,同时下丘脑再会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调节血糖;当血糖浓度过低时,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是升高血糖,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血糖,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下丘脑再通过相关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或肾上腺等,调节血糖。
【详解】(1)据图1分析可知,胰岛B细胞胞外葡萄糖含量对于胞内,膜上有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则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在线粒体,故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胰岛B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内正外负。故此时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为负电位→正电位。
(2)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会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组织细胞摄入葡萄糖;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如蛋白质、糖原和脂肪。
(3)抗体①是抑制葡萄糖与胰岛B细胞上受体结合,减弱胰岛素的产生,原因是抗体1引起的糖尿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本质:蛋白质多肽类)来治疗;而抗体②是抑制胰岛素与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抑制作用更强。人体内的正常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但当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出现自身免疫病。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自身免疫病。
(4)低糖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取适当滤液(保持血糖浓度等不变)培养胰岛B细胞。用等量低糖动物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两组细胞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实验组胰岛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四、综合题
21.新型冠状病毒(SARS-CV-2),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这是因为病毒囊膜表面刺突蛋白S能与呼吸道或肺部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ACE2)结合,囊膜与细胞膜融合,病毒核酸和相关的酶进入细胞,过程如图1所示。图2是机体对入侵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其中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细胞,Th 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a~g 代表不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囊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病毒核酸侵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_____功能。
(2)图2表示的是_____免疫过程,物质d、e、f表示_____,细胞Ⅲ是_____。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由于_____(填数字)细胞的存在,使得二次免疫更快更强,人体消灭侵入体内的新冠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功能。
(3)新型冠状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制成的疫苗是我国进行新冠预防接种的主要类型,病毒灭活处理可使其失去致病性但保留_____,注射疫苗属于_____(填“主动”或“被动”)免疫,但通常需要多次接种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_____。
(4)现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有若干只健康的实验动物、高纯度新冠疫苗、接种物(用于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疫苗制剂的溶液)、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实验材料。
①对照组具体操作为接种_____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检测新冠病毒抗体水平。
②根据下表信息,得出接种新冠疫苗的较佳方案为组别_____。
【答案】(1) 脂质和蛋白质 信息交流
(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 细胞因子 (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Ⅵ和Ⅳ 防御(防卫)
(3) 抗原性 主动 抗体
(4) 等量不含新冠疫苗 4
【分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详解】(1)新冠病毒囊膜来自宿主细胞的细胞膜,主要化学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病毒与细胞的受体结合,将核酸注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图2中有抗体产生,说明存在体液免疫,还有被感染的细胞,说明有细胞免疫;物质d、e、f均是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物质d可以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Ⅲ是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被感染的细胞结合;由于记忆细胞(Ⅵ记忆B细胞和Ⅳ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的存在,当遇到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新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人体消灭侵入体内的新冠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3)病毒灭活处理可使其失去致病性,但抗原成分还在,因此保留了抗原性,能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注射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以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多次接种以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增强免疫力。
(4)①为检测疫苗接种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实验组为疫苗组,对照组为接种等量不含新冠疫苗的接种物。
②第4组抗体水平最高,因此接种新冠疫苗的较佳方案为组别4。
22.我们吃辣的食物,嘴巴会有灼热感。这是怎么回事呢?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戴维·朱利叶斯和阿代姆·帕塔博蒂安为我们提供了该问题的答案,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食用辣椒时,辣椒素与热痛感觉神经元末梢上的TRPV1结合,图中所示的离子通道打开,导致感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兴奋,最终传至_____产生热、痛感,即辣觉。热刺激也可开启TRPV1的离子通道,吃辣椒时喝热饮会_____(填“加重”或“不影响”或“减轻”)痛觉,该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人摄入辣的食物后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传出神经支配皮肤血管_____(“舒张”或“收缩”),血流量_____(“增大”或“减小”),嘴巴通红,同时汗腺分泌,散热增加,大汗淋漓。
(3)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除了化学突触外,还存在电突触。图2表示通过化学突触进行兴奋传递的过程(Ach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图3表示通过电突触传递兴奋的过程,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前后膜之间有离子通道连接,依赖带电离子传递电信号。
①图2中神经细胞储存Ach的突触小泡是由_____(细胞器)产生的,Ach分泌到突触间隙经过了_____层膜。如果钙离子不能运入神经元或神经元周围缺乏钙离子,则对化学突触传递兴奋的影响是_____(“增加”或“减少”)神经递质外排。
②从图3可以看出,电突触是通过_____运输离子而进行的一种信号传递方式,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速度较慢,原因是_____。
【答案】(1) 大脑皮层 加重 不属于
(2) 舒张 增大
(3) 高尔基体 0 减少 离子通道 化学突触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且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到突触后膜
【分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器官;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
【详解】(1)热、痛感是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的;吃辣椒时喝热饮会开启TRPV1的离子通道,导致感觉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加重痛觉;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
(2)人摄入辣的食物后产热增多,因此经传出神经支配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散热增加。
(3)①突触小泡是由高尔基体断裂产生的小泡;Ach分泌到突触间隙为胞吐,因此跨0层膜;结合图示可知,钙离子可以引起神经递质外排,因此如果钙离子不能运入神经元或神经元周围缺乏钙离子,则会减少神经递质外排。②图3表示通过电突触传递兴奋的过程,电突触是通过离子通道运输离子而进行的一种信号传递方式;化学突触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且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通过扩散到突触后膜,因此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速度较慢。
23.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调节性物质,人类对于植物激素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下图是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揭示了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影响植物根系生长的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可以由_____(一种氨基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据图分析,_____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合成的因素有_____;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_____调节。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离体的水仙花茎切段为材料,用溶液培养法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①图中“?”处理方法是_____。据上图推断IAA和GA3混合使用后具有_____作用。
②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原因是生长素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进行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_____(填“会”“不会”或“不一定”)减少。
【答案】(1) 色氨酸 非极性
(2) 生长素 生长素含量上升、细胞分裂素含量上升 (负)反馈
(3) 加等量蒸馏水(或不加激素) 协同 极性 不一定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1)生长素是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是由色氨酸经过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由图可知,生长素含量上升会促进根系的生长;生长素含量上升以及细胞分裂素的上升会促进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合成;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会反过来降解细胞分裂素,使得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因此细胞分裂素与细胞分裂素氧化酶之间的平衡调控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
(3)该实验中,激素属于自变量,除激素的因素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称无关变量。图中“?”组为对照组,处理方式是不加激素(加等量蒸馏水)。由于生长素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即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故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由于不能确定生长素的最适浓度,故低于m浓度时的生长素的作用可能高于或低于m浓度的促进作用,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减少。
24.科学研究证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间相互协调,构成人体复杂的调节网络。下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信息分子存在着_____(填“单向”或“双向”)调节作用。图中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各自产生的信息分子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____。
(2)人遇到紧急情况时,下丘脑释放的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增多,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和_____(填结构名称)。应激状态下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
(3)研究表明,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引发癌症。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焦虑、紧张等应激刺激使下丘脑分泌的CRH升高,促进垂体分泌的_____激素含量升高(填名称),最终导致血液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浓度_____,使免疫功能受抑制,使机体难以及时_____体内的癌变细胞。因此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用于以下_____(填字母)的治疗。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 c.过敏反应 d.器官移植 e.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答案】(1) 双向 神经递质 激素 细胞因子 稳态
(2) 效应器 神经—体液
(3) 促肾上腺皮质 升高 监控和清除 acd
【分析】1.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都存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寒冷环境中,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抵抗寒冷。下丘脑调节垂体的分泌,垂体调节甲状腺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存在负反馈调节。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特异性结合。
【详解】(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调节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通过细胞因子影响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三大系统互相配合,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相对稳定,即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紧急情况刺激相应的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相关的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到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下丘脑中既有相关的神经中枢也有神经内分泌细胞作为效应器细胞。CRH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增多,该过程中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据图,下丘脑分泌CRH升高,由于分级调节,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促进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监视功能降低,监控、清除癌细胞的能力降低。因此糖皮质激素可治疗免疫功能过强的免疫失调疾病,如a自身免疫病、c过敏反应、d器官移植。be是免疫缺陷病。
【点睛】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调节图情境,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免疫失调疾病。
实验步骤
简要操作流程
实验组处理
用低糖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①_____,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取适当滤液(保持血糖浓度等不变)培养②_____。
对照组处理
用等量低糖动物培养液培养胰岛B细胞
实验条件的控制
两组细胞置于③_____的环境条件下培养。
结果检测
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组胰岛素含量明显④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对照组。
组别(40只)
浓度(单位:VP)
剂量(支)
间隔时间(周)
抗体水平(相对值%)
1
4×105
2
2
94.43
2
5×105
2
2
96.26
3
4×105
2
4
97.56
4
5×105
2
4
98.87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