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8170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8170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8170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五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淡水水域被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下列关于蓝细菌和绿藻结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含有由DNA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染色体B.均含有叶绿体,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C.均由线粒体为其生命活动提供大部分能量D.均在核糖体中合成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蛋白质
【答案】D
【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A、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染色体,A错误;
B、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错误;
D、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绿藻属于真核生物,两者均有核糖体,在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2.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nm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易位子既可把多肽链运进内质网,也可把多肽链运出内质网
B.内质网运到高尔基体的蛋白质也是通过易位子进入高尔基体内
C.易位子对于运输的物质具有识别作用
D.核膜上核孔蛋白与易位子有相似的运输功能
【答案】B
【分析】内质网对核糖体所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肽链经盘曲、折叠等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机制保证肽链正确折叠或对错误折叠的进行修正。
【详解】A、易位子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若多肽链在内质网中未正确折叠,则会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因此易位子既可把多肽链运进内质网,也可把多肽链运出内质网,A正确;
B、经内质网加工后的蛋白质(正确折叠的)是通过囊泡运送到高尔基体的,未正确折叠的蛋白质通过易位子运回细胞质基质,B错误;
C、易位子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说明易位子具有识别作用,C正确;
D、易位子是一种位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中心有一个直径大约2nm的通道,能与信号肽结合并引导新合成多肽链进入内质网,说明易位子和核孔一样,具有运输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能力,D正确。
故选B。
3.人体的多项生命活动由ATP提供能量。剧烈运动时ATP很快消耗殆尽,此时肌肉细胞中的磷酸肌酸和ADP反应可以形成ATP和肌酸,以应急供能,此反应是可逆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磷酸肌酸中能量可以直接为肌肉细胞供能
B.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可以直接把能量贮存在磷酸肌酸中
C.剧烈运动可使人体内环境的PH有所下降
D.剧烈运动过程中,人体的耗氧量等于CO2释放量
【答案】D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A-P ~ P ~ 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合成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详解】A、磷酸肌酸中储存着能量,但ATP才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A错误;
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部分能量储存在乳酸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数储存在ATP中,B错误;
C、剧烈运动时,部分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释放到血液中,由于血液中有调节酸碱平衡的物质,pH变化不大,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由于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剧烈运动过程中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D正确。
故选D。
4.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甘蔗含糖量丰富,又近于白色,故可用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
B.用黑藻叶片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可用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用洋葱根尖观察有丝分裂时,可观察一个细胞的分裂情况来判断细胞周期的长短
D.用蝗虫的卵巢做成装片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
【答案】B
【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详解】A、甘蔗中富含蔗糖,而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实验,A错误;
B、利用黑藻叶肉细胞观察细胞质流动时,可用叶绿体的移动作为标志进行观察,且不需要染色,B正确;
C、利用洋葱根尖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由于经过解离过程细胞已死亡,不能通过观察一个细胞的分裂情况来判断细胞周期的长短,C错误;
D、用蝗虫的精巢做成装片是观察减数分裂的良好材料,而蝗虫的卵巢进行减数分裂时不连续且配子产生的数量少,一般不选卵巢来观察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B。
5.某实验小组将玉米幼苗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测定温度对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用容器内CO2的变化量表示),结果如下表(“+”表示增加,“-”表示减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宜光照和黑暗下测得的数据分别表示玉米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B.在适宜光照下,30℃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C.根据实验数据不能得出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的结论
D.在黑暗情况下,叶肉细胞内无ATP的形成
【答案】D
【分析】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增加反应的是呼吸强度,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变化反应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真光合强度=净光合强度+呼吸强度,所以表中反映35℃时呼吸作用最强,30℃时真光合作用强度最强。
【详解】A、植物的呼吸作用可释放二氧化碳,净光合>0时,密切环境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故黑暗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增加反应的是呼吸强度,在适宜光照条件下,二氧化碳的变化反应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A正确;
B、据表可知,适宜光照下,30℃时CO2是减少的,说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B正确;
C、适宜光照强度下,表中30℃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35+35=70,但不能得出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的结论,还应在30℃左右缩小温度梯度,进一步进行实验,C正确;
D、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可通过呼吸产生ATP,D错误。
故选D。
6.某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用3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素分别标记该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的A、a、B基因,再检测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细胞的荧光标记。检测到分裂进行到①②③时期的三个细胞中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数量,结果如图。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这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①时期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
C.②时期的某细胞中可能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
D.③时期的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2、3三种可能
【答案】D
【分析】1、细胞如精原细胞,经过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
2、图中黑色柱子为染色单体,只有它的数量会变为0。白色柱子为染色体,横条纹柱子为DNA。①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初级精母细胞)。②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的细胞(次级精母细胞)。③表示精细胞。A、a为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常染色体)。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A、结合图示③分析,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易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二次分裂都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故这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正确;
B、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①时期核DNA和染色单体数量为16,染色体数为8,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此时精原细胞经过了DNA复制,细胞中含有2个A基因,含有2个a基因和2个B基因,故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6个荧光位点,B正确;
C、②时期含有染色单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若①时期A、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交叉互换,可导致②时期的细胞含有A、a基因,由于性染色体与A、a基因所在染色体自由组合,所则②时期的某个细胞中可能含有AaXBXB、AaYY;若是XY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不影响基因的组合,②时期的细胞中的基因组成可能为:AAXBXB、AAYY、aaXBXB、aaYY,所以此时期某个细胞中可出现3种颜色的4个荧光位点(AaXBXB),C正确;
D、③时期的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大于4条,为精细胞,由于②时期的染色体数正常,所以应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则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AAY、aaXB、aaY、AXBXB、aXBXB、AYY、aYY,所以③时期的这个精细胞中荧光素的种类有1、2共二种可能,D错误。
故选D。
7.雌鸟和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W和ZZ。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仅位于Z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羽毛为黑色,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灰色,其余情况为白色。一只纯合灰色雄鸟与一只白色雌鸟杂交,F1代出现2种颜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Z和W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和性别无关
B.自然条件下黑色雌鸟的基因型有4种,黑色雄鸟的基因型有2种
C.亲代白色雌鸟的基因型是AAZbW或AaZbW
D.F1代表现型及比例是黑色:灰色=1:1
【答案】D
【分析】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其中B、b 仅位于Z染色体上.A和B同时存在时羽毛为黑色(A_ZB_),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灰色(aaZB_),其余情况为白色(A__ZbZb、A_ZbW、aazbZb、aaZbW);
【详解】A、位于Z和W同源区段上的基因的遗传和性别有关,例如ZbZb和ZbWB杂交,子代雄性全是ZbZb,表现为隐性,雌性全为ZbWB,表现为显性,A错误;
B、自然条件下黑色雌鸟的基因型有4种(AAZBZB、AaZBZB、AAZBZb、AaZBZb),雌性有2种(AAZBW、AaZBW),B正确;
CD、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纯合灰色雄鸟的基因型为aaZBZB,白色雌鸟的基因型可能是__ZbW,而一只纯合灰色雄鸟与一只白色雌鸟杂交,F1代出现了2种颜色,根据基因型判断这只白色雌鸟的基因型应该是AaZbW,它们的后代的基因型及表现型是AaZBZb黑色、aaZBZb灰色、AaZBW黑色、aaZBW灰色,灰色:黑色=1:1,如果亲代雌鸟的基因型是AAZbW,则子代基因型是AaZBW和AaZBZb,全部表现为黑色,C错误,D正确;
故选D。
8.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2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
C.形成子代T2噬菌体所需的模板、原料均来自于寄主细胞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主要遗传物质
【答案】B
【分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用32P和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噬菌体在细菌内繁殖的过程为: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详解】A、T2噬菌体的寄生具有专一性,只能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不能在肺炎链球菌中复制和增殖,A错误;
B、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中,32P标记的是DNA,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释放出来,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会增强,B正确;
C、形成子代T2噬菌体所需的模板来自亲代噬菌体,C错误;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非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9.下列关于双链DNA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B.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可能相同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结合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
D.游离的磷酸基因一定位于每条链的5′端
【答案】A
【分析】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A、DNA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
B、DNA分子中A=T,G=C,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即A+T与C+G的比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B正确;
C、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它们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保证了DNA分子空间结构的相对稳定,C正确;
D、双链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每条链中游离磷酸基团那一端称作5′端,D正确。
故选A。
10.科学家把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使DNA双链均被15N标记(试管①),转至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每30min繁殖一代,取出每代DNA样本,离心分层。②、③、④、⑤试管是模拟可能出现的结果,下列相关推论正确的是( )
A.如果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②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B.如果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③是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的结果
C.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90min
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离心出现的结果如试管⑤所示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亲代DNA为重带(15N/15N),对应于试管①,则这一代DNA均处于中带(14N/15N),对应于试管③;子二代DNA一半处于轻带,一半处于中带,对应于试管④。
【详解】A、若DNA复制是全保留复制,则子代DNA应是15N/15N和14N/14N,即两条带分别处于轻带和重带,与②不符,A错误;
B、如果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则转入14N培养基中复制一代后DNA均处于中带(14N/15N),对应于试管③,B正确;
C、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④是复制二代的结果,因此出现④的结果至少需要60分钟,C错误;
D、给试管④中加入解旋酶一段时间后DNA双链打开,离心出现的结果应该是出现1/4DNA单链(15N)和3/4DNA单链(14N),与试管⑤所示不符,D错误。
故选B。
11.中心法则表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下图是经过科学家补充完善以后的中心法则图解。下列关于中心法则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标号所指的所有过程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B.②④所示的过程只能在某些病毒体内发生
C.③过程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实现了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间的传递
D.⑤过程进行的场所一定是核糖体,其上有两个tRNA结合位点
【答案】B
【分析】据图可知,图中①是转录,②是逆转录,③是DNA分子复制,④是RNA复制,⑤是翻译。
【详解】A、图示过程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等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方式所有不同,A正确;
B、②是逆转录,④是RNA复制,逆转录和RNA复制只发生在少数被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而非某些病毒体内,B错误;
C、③是DNA分子复制,DNA复制一般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实现了遗传信息在亲子代细胞间的传递,C正确;
D、⑤是翻译,翻译的场所一定是核糖体,核糖体与mRNA结合时,有2个tRNA结合位点,D正确。
故选B。
12.表观遗传是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而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与活性的各个环节导致细胞与个体表型改变的现象。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表观遗传可由某些碱基的甲基化引起,发生的表型变化可以遗传给后代
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用表观遗传来解释
C.吸烟会使人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D.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发生甲基化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答案】D
【分析】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详解】A、表观遗传可能是由某些碱基的甲基化引起,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A正确;
B、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主要是由于环境中的温度的影响,属于表观遗传,B正确;
C、吸烟会使人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升高,碱基的甲基化可以遗传给后代,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C正确;
D、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发生甲基化,会抑制了基因的表达,D错误。
故选D。
13.下列有关科学家所做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设计中控制自变量用到了加法原理
B.摩尔根和学生的果蝇实验结果能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C.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结构时构建了物理模型
D.萨顿假说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答案】A
【分析】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亲代将白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子一代全为红眼,将了一代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子二代中雌性全为红眼,雄性既有红眼,又有白眼。
【详解】A、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设计中控制自变量用到了减法原理,A错误;
B、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C正确;
D、萨顿假说提出了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D正确。
故选A。
二、多选题
14.为研究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设计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若干(已知密闭小室内的CO2充足,光照不影响温度变化),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测量每个小室中的气体释放量绘制曲线如图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始终是O2
B.若距离s突然由0时变为a,光照强度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
C.K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D.IK段表示该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KL段表示呼吸作用逐渐增强
【答案】ABD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
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
【详解】A、s表示光源与密闭小室的距离,距离越大光照强度越小,光合作用速率越小,当s=c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当s>c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植物释放的气体是CO2,在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五校联考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邢台市六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