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西路片七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西路片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无机盐和水对于细胞行使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下列关于细胞中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子成熟期可能会导致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增大
    B.结合水可以参与细胞内化合物的构成,也可以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C.经常偏食会导致贫血,可能是体内缺乏合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大量元素Fe
    D.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
    【答案】D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①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② 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离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③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种子成熟期代谢速率降低,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减小,A错误;
    B、结合水可以参与细胞内化合物的构成,不参与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自由水可参与生化反应,B错误;
    C、Fe属于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C错误;
    D、钙离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D正确。
    故选D。
    2.细胞学说作为十九世纪三大自然科学之一,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深入到分子水平
    B.根据魏尔肖的研究可以推论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细胞的有丝分裂
    C.细胞学说暗示了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且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答案】C
    【分析】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压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2、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物体的认识由器官、组织水平进入到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A错误;
    B、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做了重要补充,但是没有提出有丝分裂,B错误;
    C、细胞学说中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老细胞由更老的细胞产生,如此上溯,现代生物的细胞都是远古生物细胞的后代,小小的细胞内部凝聚着数十亿年基因的继承和改变,因此细胞学说暗示了每个细胞都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C正确;
    D、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D错误。
    故选C。
    3.下列有关利用葡萄酿制葡萄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葡萄酒时,酵母菌应先在有氧条件下增殖
    B.葡萄酒的颜色是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中形成的
    C.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分解
    D.酒精积累是导致发酵液中细菌数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答案】C
    【分析】葡萄酒制作是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先适当通气可促进酵母菌的繁殖;酒精发酵过程中,酒精逐渐积累,抑制发酵液中细菌的繁殖。
    【详解】A、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有利于酵母菌增殖,故制作葡萄酒时,酵母菌应先在有氧条件下增殖,A正确;
    B、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具有了一定的颜色,B正确;
    C、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只能分解丙酮酸,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C错误;
    D、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酒精积累会抑制细菌的繁殖,故酒精积累是导致发酵液中细菌数量降低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C。
    4.下图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经酶水解后的产物是合成DNA的原料之一
    B.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C.ATP的水解和合成是可逆反应
    D.ATP—ADP的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可以大量储存ATP
    【答案】B
    【分析】分析题图: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嘌呤,P代表磷酸基团,;图示过程左代表ATP的合成,向右代表ATP的水解。
    【详解】A、ATP经酶水解后的产物可以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原料之一,A错误;
    B、、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化学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和ADP,B正确;
    C、ATP的水解和合成不是可逆反应,其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C错误;
    D、ATP在细胞中的量很少,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故选B。
    5.科研人员将分离出的类囊体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质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O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自然状况下CO2的固定不需要消耗能量
    B.该实验由于人工提供了16种酶,所以可以不利用光合色素即可完成光反应
    C.ADP和Pi在类囊体薄膜形成ATP后,会进入到类囊体腔
    D.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只有CO2
    【答案】A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NADPH)与氧气,合成ATP。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 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详解】A、自然状况下CO2是被C5固定,需要酶的催化,不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色素不起催化作用,酶不能代替色素,光反应需要色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B错误;
    C、ADP和Pi在类囊体薄膜形成ATP后,会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C错误;
    D、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除了CO2还有水,D错误。
    故选A。
    6.下列有关中心体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中心体会进行两次复制
    B.植物细胞中不具有中心体
    C.中心体在分裂期复制,每组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分别来自亲代和子代
    D.所有动物细胞分裂,均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答案】A
    【分析】中心体是无膜结构的一种细胞器,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以及低等的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分裂过程有关,在细胞分裂的前期从细胞的两极发出星射线用于形成纺锤丝,而在无丝分裂的过程中则不涉及染色体与纺锤丝的形成,中心体主要由微管蛋白组成,可被蛋白酶分解。
    【详解】A、动物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经历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在这两次分裂过程中都需要中心体的参与,所以中心体需要复制两次,A正确;
    B、中心体是无膜结构的一种细胞器,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以及低等的植物细胞中,B错误;
    C、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包括间期,而中心体是在间期进行复制的,C错误;
    D、动物细胞在分裂增殖的过程中不仅有有丝分裂,也有无丝分裂,例如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的过程中则不涉及纺锤丝的形成,所以不需要中心体的参与,D错误。
    故选A。
    7.外泌体是一种由细胞产生并释放的胞外囊泡,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内部含有脂质,蛋白质、mRNA等物质。研究表明,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迁移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外泌体的形成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外泌体的研究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C.外泌体释放后可能被其他细胞吞噬并被溶酶体降解
    D.大多数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与外泌体的释放方式相同
    【答案】A
    【分析】外泌体是由细胞释放的,内部脂质、蛋白质mRNA等物质,它广泛存在于体液中,正常细胞和癌细胞都可以分泌,外泌体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细胞膜内陷和细胞多囊体的形成,细胞内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后,以囊泡形式释放到细胞外。
    【详解】A、据图可知,外泌体形成的过程包括胞吞和胞吐的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A错误;
    B、肿瘤早期细胞会产生一些特殊物质比如甲胎蛋白等,这样形成的外泌体就会携带有母细胞特有的蛋白质和mRNA等特征,用于肿瘤的治疗,B正确;
    C、外泌体释放后可能被其他细胞识别并吞噬,如肿瘤细胞形成的外泌体可能被吞噬细胞吞噬,并被溶酶体降解,C正确;
    D、多数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是胞吐,与外泌体释放方式相同,D正确。
    故选A。
    8.小鼠的正常体型对矮小体型为显性,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在小鼠体型的遗传过程中,有一种有趣的“基因印迹”现象,即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矮小体型的小鼠一定是纯合子
    B.具有“基因印迹”现象的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只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不能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
    D.若“印迹”基因A来自父本,父本一定是正常体型
    【答案】B
    【分析】小鼠的正常体型对矮小体型为显性,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A、a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且基因印迹会使Aa中的A不表达而表现出隐性性状。
    【详解】A、正常体型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不一定是纯合子,矮小体型的小鼠不一定是纯合子,若基因型Aa小鼠的A基因被“印迹”而不能表达,则表现为矮小体型,A错误;
    B、基因型为Aa的雌雄小鼠交配,后代基因型比例为AA:Aa:aa=1:2:1,若来自某一亲本的基因A被“印迹”而不能表达,即Aa中有一半表现为矮小体型,故子代性状分离比为1:1,B正确;
    C、可通过测交实验判断被“印迹”基因A来自哪个亲本,若♂Aa×♀aa的子代性状比例为1:1,则来自父本的基因不被“印迹”,若♂Aa×♀aa的子代全为矮小体型,则来自父本的基因被“印迹”,,C错误;
    D、若“印迹”基因A来自父本,其父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父本的基因A可能被“印迹”而表现矮小体型,D错误。
    故选B。
    9.对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能会出现二倍体或四倍体细胞
    B.在显微镜视野内不能观察到连续的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
    C.在制作临时装片时要低温诱导后再制片
    D.剪取根尖后要利用95%的酒精来固定细胞的形态
    【答案】D
    【分析】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过程是:低温诱导→卡诺氏液固定细胞→95%酒精洗去卡诺氏液→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染色体数目。
    【详解】A、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并不会所有细胞都加倍,可能会出现二倍体或四倍体,A正确;
    B、实验过程中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需要解离,经过解离处理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连续的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B正确;
    C、低温诱导后制片,通过观察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来判断染色体加倍情况,C正确;
    D、固定细胞形态的试剂使卡诺氏液,95%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卡诺氏液,D错误。
    故选D。
    10.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连续自交可以用来选育显性纯合子,而测交则不能
    B.在进行杂交实验前,孟德尔已经规定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C.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答案】A
    【分析】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生物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根据自己的假说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这一步是“演绎”过程。萨顿将基因的行为与染色体的行为进行类比,根据其一致性,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需要注意,类比推理的结论不具有逻辑必然性,还需要观察和实验的检验。
    【详解】A、连续自交如Aa自交后代是AA、Aa、aa,淘汰aa,保留AA、Aa,连续自交,使AA的比例逐渐上升,可以用来选育显性纯合子,而测交如Aa和aa测交,子代是Aa、aa,则不能选育显性纯合子,A正确;
    B、在进行杂交实验前,孟德尔不知道相对性状的显隐性,通过子代才能判断出来,B错误;
    C、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外来花粉的授粉,C错误;
    D、假说中具有不同基因型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不能体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A。
    11.下图为一家四口关于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电泳图谱,其中1、2为亲代,3、4为子代。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等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1、2为正常的父母,则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1、2为患病的父母,则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一定为1/2
    C.若3、4均为正常的子代,则该病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若3、4均为患病的子代,则1、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一定为1/2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1号和3号为杂合子,2号和4号为纯合子,其中一个为隐性,另一个为显性。
    【详解】A、若1、2为正常的父母,则第二条电泳带(从上到下)为显性基因,用基因A表示,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则亲代基因型为:Aa×AA,无法得到aa的子代4,所以该假设不成立;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亲代为:XAXa×XAY,3的基因型为XAXa,4的基因型为XaY,所以该病一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若1、2为患病的父母,则第二条电泳带(从上到下)为显性基因,该病一定为显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亲代基因型为Aa×AA,无法得到aa的子代4;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亲代为:XAXa×XAY,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B正确;
    C、若3、4均为正常的子代且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第一条电泳带(从上到下)为显性基因A,由图可得亲代基因型为XAXa×XaY,3的基因型为XAXa,4的基因型为XAY,与题图符合,C错误;
    D、若3、4均为患病的子代,则第一条电泳带(从上到下)为显性基因: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亲代基因型为:Aa×aa,3的基因型为Aa,无法得到AA的子代4;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亲代为:XAXa×XaY,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一定为1/4,D错误。
    故选B。
    12.色木槭叶片颜色鲜艳,具有观赏价值,木材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但是种子存在休眠现象。为探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色木槭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分别用0、100、200、300、400、500mg/L的赤霉素浸泡六组种子24h,观察种子萌发情况,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保存色木槭种子时,应尽量降低脱落酸的含量
    B.生产中赤霉素促进色木槭种子发芽的最适浓度一定是200mg/L~300mg/L之间
    C.用赤霉素处理色木械种子,可以促进种子中淀粉的水解
    D.种子休眠是色木械在长期进化中定向变异的结果
    【答案】C
    【分析】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主要是加速细胞生长,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可用于蔬菜,棉花,葡萄,使之提前成熟,提高产量,还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
    【详解】A、脱落酸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在保存种子的过程中应尽量提高脱落酸的含量,A错误;
    B、由图可知,浓度为200mg/L 的赤霉素是在此次实验中,促进色木械种子发芽的较适宜浓度,促进色木槭种子发芽的最适浓度应在100mg/L~300mg/L之间,B错误;
    C、赤霉素可诱导种子大量合成淀粉酶,从而促进种子中淀粉的水解,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色木械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C。
    13.强光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强光照射可以使视网膜内某些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并将兴奋通过如图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抑制疼痛相关脑区丙和丁的活动,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神经①~④中,如果只有一条是发挥抑制作用,最可能是①
    B.在神经①~②的传递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
    C.强光照射使视网膜内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③、④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丙、丁脑区是疼痛反射的效应器
    【答案】B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A、根据题意,视网膜内某些神经细胞产生兴奋,经传导和传递后,最终抑制疼痛相关脑区丙和丁的活动,如果只有一条是发挥抑制作用,发挥抑制作用的最可能是②,释放出抑制性递质,从而兴奋不能传到丙和丁,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A错误;
    B、视网膜内某些神经细胞感受强光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以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在突触中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在神经①~②的传递中,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B正确;
    C、视网膜内神经元兴奋时,Na+顺浓度梯度内流,膜外Na+浓度始终高于膜内,C错误;
    D、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③、④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丙、丁脑区是形成疼痛感觉的部位,不属于效应器,D错误。
    故选B。
    14.艾滋病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关注热点,下列关于艾滋病病毒(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
    B.接种艾滋病疫苗可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HIV
    C.获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将其接种在营养物质齐全的培养基上培养
    D.艾滋病病人往往是因为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导致死亡
    【答案】D
    【分析】HIV进入人体后,攻击T细胞,随着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
    【详解】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但最初HIV侵入机体时,细胞免疫仍可发挥作用,当体内的T细胞全部死亡后,人体才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A错误;
    B、疫苗接种的作用主要是预防,接种艾滋病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但不能消灭侵入人体内的HIV,B错误;
    C、HIV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存活,不能在培养基上直接培养,C错误;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D正确。
    故选D。
    15.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其囊膜的刺突蛋白可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蛋白结合,然后入侵人体细胞,而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是人体内一种参与血压调节的蛋白,在肺、心脏、肾脏和肠道细胞中广泛存在。下列有关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能够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吞噬
    B.病毒特异性侵染人体肺部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参与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病毒经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D.康复的病人体内会有相应的记忆T、B细胞
    【答案】D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借助于活细胞才能代谢和繁殖;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流感病毒、SARS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等。病毒只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不含有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各种酶和场所;病毒进入细胞后,利用自己的核酸作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酶、场所、能量合成自己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
    【详解】A、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的能力,A错误;
    B、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膜,病毒特异性侵染人体肺部细胞不能体现细胞膜参与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错误;
    C、病毒与细胞表面特定蛋白质结合,一般通过胞吞进入宿主细胞,C错误;
    D、病毒进入机体后,引起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T、B细胞,二次免疫时快速发挥作用,D正确。
    故选D。
    16.图甲表示突触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将神经纤维置于高K+液体环境中,图乙的①可能会下移
    B.图甲中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都是以胞吐的形式释放至突触间隙
    C.图乙④处的形成是因为动作电位产生后的Na+外流
    D.如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动作电位可能不会形成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后膜,其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特异性受体,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图乙的①是静息电位的最大值,静息电位主要与钾离子外流有关,如将神经纤维置于高K+液体环境中,细胞内外的钾离子浓度差减小,图乙的①可能会上移,A错误;
    B、图甲中a处释放的神经递质的方式主要是胞吐,气体以扩散的方式释放,B错误;
    C、图乙④处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该过程形成是因为K+外流,C错误;
    D、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如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钠离子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可能不会形成,D正确。
    故选D。
    17.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一般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阶段→多年生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B.退耕后的农田上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C.若第二年就人工种植乔木,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会提前
    D.退耕还林后,该地区的抵抗力稳定性是上升趋势
    【答案】A
    【分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后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详解】A、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是一种优势取代,一般不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A错误;
    B、退耕后的农田上保存有土壤,可能有植物的种子,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B正确;
    C、若第二年就人工种植乔木,人类活动改变了演替的速度,可能不会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阶段,使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会提前,C正确;
    D、退耕还林后,该地区的食物网更加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是上升趋势,D正确。
    故选A。
    18.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但是在个别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实施手段与目的不相符合的现象,下列哪些生态保护措施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
    A.种植挺水植物,可以治理因污水排放引起的水华污染
    B.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可以使长江物种多样性得以提高
    C.为了使养分还田,可以将植物秸秆适度焚烧处理
    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可以作为肥料,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
    【答案】C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A、水体中N、P元素严重超标,会引起藻类疯长造成水华,挺水植物可以对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进行吸收,可以治理因污水排放引起的水华污染,A不符合题意;
    B、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减少了人为的捕捞,提高了环境的容纳量,使长江物种多样性得以提高,B不符合题意;
    C、通过焚烧的方式来处理秸秆,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弊大于利,不符合生态保护措施,C符合题意;
    D、 沼液和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使物质多级利用,并能够循环利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细胞间信息交流有关的信号分子必须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才能完成信息传递
    B.因为细胞膜能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而能保证生物体的健康
    C.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D.所有物质进出细胞都必须穿过细胞膜
    【答案】C
    【分析】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嵌入、覆盖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细胞膜表面有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具有识别的作用,但信号分子的受体不一定都在膜表面,有的受体在细胞内。
    【详解】A、信息分子的受体有的在细胞膜的表面,有的在细胞内,如甲状腺激素受体在细胞内,A错误;
    B、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如病毒、病菌也可能进入细胞,B错误;
    C、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支架,生物膜的功能主要与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膜的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正确;
    D、物质进入细胞可通过胞吞方式,不属于穿膜的运输方式,D错误。
    故选C。
    20.科学家研究发现,在正常条件下,H2S能提高拟南芥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在干旱条件下,H2S还可以促进RCA(参与二氧化碳固定的酶)的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一定范围内提高H2S的含量,可以有利于拟南芥光合作用的进行
    B.正常条件下,施用H2S和含镁的肥料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
    C.在保证CO2供应充足的条件下,随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会一直增加
    D.在干旱条件下,施用H2S组比对照组拟南芥的长势要好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效率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内光合作用的强度,即光合速率;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矿质元素和水等。
    【详解】A、分析题意,H2S能提高拟南芥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而叶绿素能够吸收传递、转化、利用光能,故在一定范围内提高H2S的含量,可以有利于拟南芥光合作用的进行,A正确;
    B、H2S能提高拟南芥叶肉细胞中的叶绿素含量,而镁离子参与构成叶绿素,故正常条件下,施用H2S和含镁的肥料可以促进叶绿素的合成,B正确;
    C、光合作用不会随之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一直增加,达到光饱和点后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影响因素可能是酶等制约,C错误;
    D、在干旱条件下,H2S还可以促进RCA(参与二氧化碳固定的酶)的合成,通过促进暗反应而提高光合速率,故在干旱条件下,施用H2S组比对照组拟南芥的长势要好,D正确。
    故选C。
    21.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C.染色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互换,不一定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答案】B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具有随机性、普遍性、不定向性、少利多害性和低频性。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
    B、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可突变为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如A可突变成a、A1、a1等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是随机性,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变异,C正确;
    D、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D正确。
    故选B。
    22.我国的体育发展计划包括两个方面:全民健身与奥运增光。目前跑步运动已经成为了全民健身的主要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主要以无氧呼吸方式进行呼吸
    B.跑步时肌细胞中肌糖原可以分解为葡萄糖以补充消耗的血糖
    C.快速跑步时会产生大量乳酸,人体可以通过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来维持酸碱平衡
    D.长跑时机体会出汗散失大量水分,从而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水分散失
    【答案】C
    【分析】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详解】A、在剧烈运动时,机体供氧不足,肌细胞主要进行的仍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作为补充,A错误;
    B、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B错误;
    C、快速跑步时机体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如H2CO3、HCO3-),以此来维持酸碱平衡,C正确;
    D、长跑时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加强,尿量减少,水分散失减少,D错误。
    故选C。
    23.某同学欲在已经弃耕一年的菜地中开展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记重捕法调查
    B.随着土层的加深,生物类群会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不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分布及数量
    D.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的生物种类也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B
    【分析】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2、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A、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丰富度,A错误;
    B、随着土层的加深,小动物的生存环境恶化,生物类群会逐渐减少,B正确;
    C、人类活动会影响土壤小动物的分布及数量,C错误;
    D、取样深度不同,土壤中的生物种类也不同,这是垂直方向上的结构,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
    故选B。
    2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是在保护物种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C.禁止开发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
    D.自然保护区的美景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属于其直接价值
    【答案】D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是生态价值;直接价值包括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美学价值、研究价值等;潜在价值是目前不清楚的价值。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方面,如湿地可以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
    【详解】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是在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只是保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反对盲目开发和利用,而非禁止开发自然资源,C错误;
    D、直接价值包括美学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研究价值等,D正确。
    故选D。

    二、综合题
    25.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会受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高温环境中植物会通过蒸腾作用使叶片降温,但在夏季中午12时左右,叶片气孔开度会减小从而引起CO2供应不足,净光合速率降低,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1)为进一步探究小麦产生“光合午休”的具体原因,科研人员测定了同一株小麦大小相同但向光角度不同的两种叶片(接收直射光照面积不同)在12时左右的部分指标,结果如下表(叶片温度与气孔开度有关)。

    净光合速率相对值
    叶片温度(℃)
    胞间CO2浓度(mmol/L)
    直立叶
    12.9
    37.5
    250
    平展叶
    8.8
    37.7
    264

    经分析认为,气孔开度减小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小麦“光合午休”的唯一原因,判断依据是:_____。
    (2)小麦“光合午休”现象还与叶片中的D1蛋白(调节光系统Ⅱ活性的关键蛋白)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水杨酸(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请以长势相同的小麦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此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
    (3)植物真正光合速率一般用单位时间内同化CO2的微摩尔数表示。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定CO2浓度,得到如下图数据。

    ①在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中ADP的移动场所是从_____移动到_____。
    ②据图说明该种植物在27℃、28℃、29℃三种温度情况下,真正光合速率是否相同:_____。
    【答案】(1)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说明二者的气孔开度基本相同,平展叶胞间CO2浓度较高,但平展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直立叶
    (2) 实验思路为:将红花金银花分成3组,编号A、B、C,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处理,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     叶绿体基质      类囊体薄膜     不相同,暗处理后的变化是呼吸消耗量,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变化量是1h真正光合产生量-2h呼吸消耗量。在27°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即总光合速率=60+2×20=100微摩尔/小时;28°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即总光合速率=60+2×40=140微摩尔/小时;29°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即总光合速率=60+2×60=180微摩尔/小时在27°C、28°C和29°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不相同

    【分析】1、光合色素主要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提取光合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分离色素常常使用纸层析法。2、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内因有色素的含量和酶的活性等,外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温度等因素。气孔导度可以影响细胞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暗反应速率,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详解】(1)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直立叶和平展叶叶片温度无明显差异,因此二者的气孔开度基本相同,但平展叶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直立叶,而胞间CO2浓度是平展叶高于直立叶,说明气孔开闭引起的胞间CO2浓度不足不是造成“午睡”现象的唯一因素。
    (2) 首先确定该实验目的为验证“强光照会导致D1蛋白含量下降,而水杨酸 (SA)能减小D1蛋白含量下降的幅度”,再确定实验的自变量为强光照下水杨酸的有无,因变量为D1蛋白含量的变化,为了观察D1含量有下降和减小下降幅度的变化,且为了满足对照原则需要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同时需将红花金银花分成3组,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SA)处理和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D1蛋白的含量,并比较得出结论。即实验思路为:将红花金银花分成3组,编号A、B、C,分别在强光照、强光照加水杨酸处理,适宜光照三种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3)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ADP产生于暗反应,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DP是光反应的原料,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故ADP移动场所是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②暗处理后的变化是呼吸消耗量,光照后与暗处理前的变化量是1h真正光合产生量-2h呼吸消耗量。在27°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即总光合速率=60+2×20=100微摩尔/小时;28°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即总光合速率=60+2×40=140微摩尔/小时;29°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即总光合速率=60+2×60=180微摩尔/小时在27°C、28°C和29°C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不相等。


    26.现有某种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两个纯合的单基因矮茎突变品系甲和乙。研究者将甲品系和乙品系分别与正常高茎纯合子杂交,F1均为高茎;F1自交,F2均出现高茎和矮茎,且分离比约为3∶1.请回答:
    (1)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若这两种突变体分别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的特点。
    (2)现欲研究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不考虑其他变异情况,请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实验方案:_____。
    预期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
    ②若_____,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_____,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答案】(1)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     随机性
    (2)     甲品系和乙品系进行杂交得F1,F1进行自交得F2,观察F2表现型及比例     F2全为矮茎性状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1:1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9:7

    【分析】有关基因突变,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
    3、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4、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5、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详解】(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的随机性是指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由题干可知,这两种突变体分别是不同基因突变的结果,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2)要探究甲、乙的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实验方案:甲×乙→F1,F1自交→F2,观察F2表现型及比例。
    ①假设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等位基因,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1、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a2,控制高茎的基因是AA。则甲的基因型是(a1a1),乙的基因型是(a2a2),高茎眼基因型为AA。则甲×乙→F1,F1基因型为a1a2;F1自交→F2,F2基因型为a1a1、a1a2、a2a2,即F2全为矮茎性状。
    ②假设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b,则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甲(aaBB)×乙(AAbb)→F1全为高茎(AaBb);F1自交得到F2,后代基因型为AAbb、AaBb、aaBB,比例为1:2:1,高茎:矮茎=1:1。
    ③则甲、乙两个品系的突变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甲突变体的基因是a、控制乙突变体的基因是b,则甲的基因型是(aaBB),乙的基因型是(AAbb),甲(aaBB)×乙(AAbb)→F1全为高茎(AaBb);F1自交得到F2,后代基因型为A_B_:(aaB_:A_bb:aabb)=9:7,高茎:矮茎=9:7。
    27.新型冠状病毒仍在肆虐全球,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病毒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免疫系统除该功能外,还具有_____功能。
    (2)科研人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表面抗原研发出灵敏性高的抗体诊断试剂盒,采一滴血仅十分钟就可以得出检测结果。抗体诊断试剂盒能检测出抗原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临床上抽取血样还可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原因是_____。
    (3)接种新冠疫苗是阻断新冠病毒流行的主要手段之一、经研究表明,在接种第二针疫苗6个月之后,抗体浓度逐渐降低至保护浓度之下,应及时接种加强针,过早或者延迟注射加强针对抗体浓度的提升效果都不明显,过早注射效果不明显可能是由于_____;而延迟注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1)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
    (3)     疫苗(抗原)被抗体大量结合     体内部分记忆B淋巴细胞已经凋亡

    【分析】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通常是病原体中的蛋白质;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沉淀,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详解】(1)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病毒会被吞噬细胞吞噬,这属于吞噬细胞参与的第二道防线,属于免疫防御功能,除此之外,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功能。
    (2)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蛋白质,抗体诊断试剂盒能检测出抗原利用的免疫学原理是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因而抽取血样也可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过早或者延迟注射加强针对抗体滴度的提升效果都不明显,过早注射可能是由于体内抗体浓度较高,疫苗(抗原)被抗体大量结合,刺激B淋巴细胞(或者刺激记忆B细胞)的概率会下降;而延迟注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由于注射的太迟,体内部分记忆B淋巴细胞已经凋亡。
    28.小花蔓泽兰是一种繁殖力很强的恶性入侵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入侵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生态系统后,会迅速繁衍,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造成巨大的生态经济损失。科研人员发现,随着小花蔓泽兰入侵程度加强,昆虫种类数及碳储量变化如下表:
    群落类型
    未入侵
    轻度入侵
    重度入侵
    昆虫(种)
    110
    75
    55
    碳储量(吨/公顷)
    植被
    60.2
    48.6
    35.7
    凋落物
    2.1
    3.8
    4.8
    土壤
    180.9
    151.0
    122.8

    (1)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____。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该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_____。
    (2)小花蔓泽兰入侵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生态系统后,数量会迅速增加,从种群数量特征考虑,其种群密度增大的直接原因是_____,小花蔓泽兰长势参差不齐、有高有矮,这_____(填“体现”或“不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3)从上表可知随小花蔓泽兰入侵程度的加强,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_____,依据是_____。
    (4)从上表可知小花蔓泽兰入侵造成昆虫种类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
    【答案】(1)     负反馈调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
    (2)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不体现
    (3)     增强     凋落物碳储量增加,土壤碳储量减少
    (4)小花蔓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和数量下降,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分析】1、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使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较长时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取决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但这个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被破坏,很难恢复。
    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性别比例能够影响种群的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机制,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该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制程度。
    (2)根据题意,小花蔓泽兰入侵适合其生长繁殖的生态系统后,会迅速繁衍,数量会迅速增加,从种群数量特征考虑,导致其种群密度增大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使得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小花蔓泽兰长势参差不齐、有高有矮,这是一个种群不同个体的表现,未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随小花蔓泽兰入侵程度的加强,凋落物的碳储量增加,而土壤的碳储量减少,说明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增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花蔓泽兰入侵后使昆虫种类减少,可能是小花蔓泽兰与当地植物之间形成竞争关系,使得本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导致昆虫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相关试卷

    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