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小明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溶液的pH值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图像正确表示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是( )
A.B.
C.D.
2.将稀HCl分别滴入NaOH溶液和NaCl溶液中,充分混合后均无明显现象。混合后相关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间均未发生化学反应B.都属于化学变化
C.混合后溶液酸碱性都不变D.图甲可表示酸碱反应的实质
3.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下列据图分析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B点时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时加入的溶液的质量和另一种溶液的质量一定相同
4.经测得生活中一些常用食物的pH如下:
人体疲劳时,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使体内pH减小,欲缓解疲劳,需补充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豆浆
5.向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与反应有关的变化关系用下图表示。错误的是( )
A.B.C.D.
6.下图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的pH随时间变化曲线,有关分析错误的( )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C.b点表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a点到b点的曲线变化证明该反应放热
7.某同学在实验室做酸、碱性质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三支试管的液体集中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废液呈蓝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废液呈碱性
B.废液中只存在2种溶质
C.废液中不存在盐酸和硫酸
D.废液中含有硫酸钠、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8.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下列能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适量CuCl2溶液,溶液变蓝,但无沉淀生成
B.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的个数比为2:1
C.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D.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9.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CuSO4、KClB.KNO3、Ba(OH)2、NaCl
C.H2SO4、Ba(NO3)2、AlCl3D.MgCl2、AgNO3、Na2SO4
10.某科学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酸和碱的反应放热,使用了甲、乙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甲装置右瓶的导管有气泡冒出可以说明此反应放热
B.通过乙装置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说明此反应放热
C.甲装置左瓶试管中右导管是为了使稀硫酸更容易流进去
D.甲、乙均使用氢氧化钠溶液,未使用氢氧化钠固体,是为了更充分的反应
11.电导率是衡量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电导率与离子浓度(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数)成正比。如图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电导率曲线,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导率减小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离子数量逐渐减小
B.M点时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中的离子数大于P点
D.该实验证明溶液中始终含有带电的粒子
12.盐酸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的实质符合“H++OH-=H2O”的是( )
A.B.
C.D.
二、填空题
13.如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
(1)根据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m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
(2)根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4.某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进行实验,如题图。
(1)能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填写反应后D粒子的符号__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证明滴加的稀盐酸过量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CuO B.AgNO3 C.CaCl2 D.pH试纸
15.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K2SO4与BaCl2反应为例)
①已知:K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2KCl+BaSO4↓
②把易溶于水、易离解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K+++Ba2++2Cl-=BaSO4↓+2K++2Cl-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 =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请回答: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13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
A、Na+、Mg2+、Cl-、 B、Na+、K+、Cl-、OH-
C、Na+、Cu2+、Cl-、 D、Na+、K+、Cl-、
(2)写出稀硫酸和碳酸钠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Ag++Cl-=AgCl↓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6.胃酸过多的病人可以遵医嘱服用复方氢氧化镁片,它的主要有效成分是Mg(OH)2,其中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______(填微粒符号);镁原子和镁离子在原子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______(合理即可)。
三、探究题
17.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稀盐酸与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测定溶液pH的变化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1)如图1,用pH传感器测定两溶液混合时pH的变化曲线,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a点溶液中所含溶质为NaOH
C.b点到c点的变化过程中,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往c点溶液中加入Cu(OH)2,观察到无明显变化
【方案二】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2)小金同学在不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
(3)小华同学提出,该现象不足以证明NaOH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方案三】利用图3实验证明二者发生化学反应
(4)实验过程中均无明显现象,则步骤Ⅱ中所加试剂为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8.科学处理工业污水,呵护衢州绿水青山。含盐酸的废水不能直接排放,可用于制备氯化钙,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化灰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O+H2O=Ca(OH)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2)工作时,“反应锅"内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现有100吨含盐酸质量分数为1.46%的废水,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多少吨?
食物
豆浆
牛奶
葡萄汁
苹果汁
pH
7.4-7.9
6.3-6.6
3.5-4.5
2.9-3.3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C
6.D
7.B
8.B
9.B
10.D
11.A
12.D
13. NaCl 2NaOH+SO2=Na2SO3+H2O
14. 溶液的红色褪去 H2O AD
15. BD +2H+=H2O+CO2↑ AgNO3+HCl=AgCl↓+HNO3
16. OH- 镁离子比镁原子少了一个电子层
17. AC 红墨水向右移动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使红色墨水向右移动 无色酚酞溶液
18.(1)化合反应
(2)使石灰浆和盐酸充分接触,加快石灰浆和盐酸的反应
(3)解:设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的质量为x
x= = 2.22t
答:理论上最多可生产氯化钙2.22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节 能量的获得优秀巩固练习,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章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7节 核能精品综合训练题,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探究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