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在试管中加入一段纯净的镁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镁条表面迅速覆盖一层疏松的固体物质;②镁条表面有明显的气泡现象。经检验,固体物质中有单质银,气泡中有氢气;对于上述实验现象,分析错误的是( )
A.镁投入硝酸银溶液中只发生:2AgNO3+Mg=Mg(NO3)2+2Ag
B.镁跟硝酸银溶液反应会生成氢气
C.镁能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银
D.根据该实验可判断镁比银化学活动性强
2.一般地说,金属越活泼,冶炼越困难,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迟。如图为铁、铜、钠、锌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则甲代表的金属是( )
A.铁B.铜C.钠D.锌
3.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反应组合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4.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利用镁和四氯化钛制取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5.如图所示,两只燃烧匙里装有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锌粉,分别在空气中加热燃烧。根据燃烧难易及剧烈程度不同,可推测镁与锌具有不同的( )
A.颜色
B.熔点
C.金属延展性
D.金属活动性
6.钡是很活泼的金属,跟水的反应类似钠和钾。它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Ba+2H2O=Ba(OH)2+H2↑,该反应类型属于(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7.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A.向左偏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
8.下列与Na2O+H2O=2NaOH属于同一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H2O+CO2=H2CO3B.Zn+2HCl=ZnCl2+H2↑
C.NaOH+HCl=NaC1+H2OD.2H2O2H2O+O2↑
9.小明在清理完厨房后未将铁锅中的水渍擦干(如图),放置过程中最先生锈的部位为( )
A.①B.②C.③D.④
10.一定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两种金属的活动性:M>NB.两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M=N
C.两种金属消耗稀硫酸的质量:M=ND.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的质量:M=N
11.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渐滴入装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A.铝片B.表面被氧化的铝片
C.铜片D.表面被氧化的铜片
12.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
B.生成H2的质量M<N
C.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
D.产生H2的速率N>M
二、填空题
13.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现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和有关金属,实验讨程如下:请回答:
(1)金属B是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4.小舟归纳了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符合图中转化规律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最早发明使用湿法炼铜,其原理是:第一步用硫酸将铜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铜,第二步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其中利用了图中转化规律⑧的是第___________步。
15.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___________;
(2)金属C是___________;
(3)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16.2021年6月,嘉兴市有轨电车T1线示范段正式开通。
(1)列车轨道由锰钢制成,锰钢属于________材料(选填“合金”或“有机合成”)。
(2)已知锰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镁和锌之间,通过实验来比较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下列试剂中可以选用的是________。
A.Fe、Mn、ZnSO4溶液
B.Fe、Mn、CuSO4溶液
C.Cu、FeSO4溶液、MnSO4溶液
三、探究题
17.小金在网上发现了一种神奇的取火方法,将包口香糖的“锡纸”剪成中间窄、两端宽的条状,并将其两端搭在电池的正负极上(有一定危险,请不要模仿),过一会儿,“锡纸”中间部分燃烧起来,如图所示。
(1)“锡纸”燃烧揭秘
“锡纸”在中间部分能燃烧是由于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该处产生的热量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锡纸”成分揭秘】
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实验探究:取包口香糖的“锡纸”,将有金属的一面打磨后,朝上放在点滴板上;并向其表面滴加氯化锌溶液,观察到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实验分析】
(2)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锡纸”是___________(选填“锡”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
(3)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探究实验的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硫酸铜 B.稀盐酸 C.硫酸亚铁 D.氯化镁
四、简答题
18.如图所示,在细木棒AB的两端分别悬挂两个相同的小铁环,把细线系在木棒的中点O,并悬挂起来,使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将铁环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现察到什么现象?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A
7.D
8.A
9.C
10.D
11.B
12.A
13. 铜 Mg + H2SO4 =MgSO4 + H2↑
14. 2Mg+O22MgO(合理即可) 二
15. A>B>C 银 蒸发
16. 合金 A
17. 见解析 铝 去除表面氧化膜 C
18.左边铁环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右边铁环表面析出一层红色固体,小木棒A端上升,B端下沉,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和铜前面,铁能和左边烧杯中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能和右边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转换出红色的铜,左边铁环质量变小,右边铁环质量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F左L左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置换反应,金属的分类及性质,合金,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冶炼,金属与盐的反应,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