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备课素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8176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7《呼风唤雨的世纪》 备课素材
展开7 呼风唤雨的世纪备教材教法文本解读1.内容简说《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透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2.结构特点课文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一句话概括了主要内容。第2自然段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指出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第3、4自然段列举具体事例进行对比,展现出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5自然段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3.写作特色课文以简短的篇幅,展现了跨越时空的丰富生活场景,人类正不断从依赖自然走向主动创造,在20世纪一百年间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无数奇迹,改善了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课文列举“程控电话”“因特网”等技术,形象说明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引用唐诗赞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用名人话语强调是科学技术创造着人类的美好生活。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本课同样在课文旁边和课文后面呈现了学习伙伴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角度丰富,有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也有从得到的启示角度提出的;有针对局部提出的,也有针对全文提出的。编排学习伙伴的问题,旨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展开多角度思考,提出更多的问题。4.插图说明课文插图描绘的是一位宇航员在浩瀚的太空中漫步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5.习题运用课后第一题和第二题让学生仿照问题清单,分类整理提出的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学习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清单中列举了三个问题,每个问题旁边都有一句学习伙伴讨论时说的话,引导学生发现,有的问题对理解课文的帮助不大,有的问题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的问题是对课文内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能从大量问题中筛选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提高学生提问的水平。省略号旨在启发学生提出更多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第三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句子。教学策略1.认写字词本课要求会认的字,可以采用随文识记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5个,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个别生字的易错笔画,如“纪”的右边是“己”,不是“已”;“亿”的最后一笔是横折弯钩;“核”的右边两撇中第一撇长,第二撇短。2.阅读理解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进行提问。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从这些问题中梳理出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交流。3.积累表达课文第3自然段中的“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这句话,可以紧扣“纷纷”一词,引导学生说说过去人们都有哪些幻想,你对未来有什么憧憬,发散学生的思维。4.类文迁移教学时,在最后一个板块可迁移类文《未来的月球——地下城》,旨在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提问策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进而筛选问题,提出更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文章。使运用阅读策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潜移默化中走进学生心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备教学资源人物简介 伯特兰·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原理》《西方哲学史》《哲学问题》《心的分析》《物的分析》等。他在哲学上的主要建树是在数学逻辑方面。在哲学上,早期为新实在论者,20世纪初提出逻辑原子主义和中立一元论学说。在数学上,从事过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研究。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