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初三上下册-知识点汇总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183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初三上下册-知识点汇总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183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初三上下册-知识点汇总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183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初三上下册-知识点汇总
展开物理-初三上下册(要点)
● 第十三章 内能
●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 物质的构成
● 分子、原子
● 分子热运动
●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
● 分子间的作用力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斥力
● 第2节 内能
● 内能
●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越大,它们的动能也就越大
● 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类似弹簧形变时的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这种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 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 各种形式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 物体内能的改变
●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焦耳)
● 改变内能:热传递、做功
● 第3节 比热容
● 比热容
● 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 c 单位: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 °C)
● 比热容大的物质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 热量的计算
●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 第1节 热机
● 热机
● 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传给水和水蒸气(热传递);
● 塞子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动能(做功)
●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汽油机、柴油机)
● 汽油机
●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 柴油机
● 第2节 热机的效率
● 燃料的热值
●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焦每千克、J/kg)
● 热机的效率
● 浪费的热量:不完全燃烧、热量散失
●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 第3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 能量的转化
● 能量守恒定律
●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 第1节 两种电荷
● 两种电荷
●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 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相互吸引也可能一个物体带电,一个不带电)
● 电荷单位:库伦、库、C
● 原子及其结构
● 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
●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 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 导体和绝缘体
● 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
● 有的物体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
● 在金属中,部分电子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
● 第2节 电流和电路
● 注意事项
● 要想让小灯泡亮、电动机转、蜂鸣器发声,必须要有电池,还要用导线将它们与电池连接成闭合的回路
● 电流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按照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 电路的构成
● 物理学中将电池这类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将灯泡、电动机、蜂鸣器等这类消耗电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 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 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 电路图
● 几种常用的元件及其符号
● 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 通路 断路 短路
● 人们把正常接通的电路, 即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叫做通路。电路中如果某处被切断,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流过,这种情况叫做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做短路。
● 如果电路是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这种情况叫做该用电器被短接(电流流经外加导线而绕过了用电器)
● 第3节 串联和并联
● 串联和并联
● 两个小灯泡依次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小灯泡是串联的
● 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
● 并联电路中两个用电器共用的那部分电路叫干路,单独使用的那部分电路叫支路
●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位置的改变并不影响它对用电器的控制作用。在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能控制其所在支路的用电器
● 生活中的电路
● 第4节 电流的测量
● 电流的强弱
●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是电流,通常用字母 I 表示,它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符号是A。
● 电流的测量
● 电流表(两个量程、正负接线柱)
● 第5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 第1节 电压
● 电压
●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大约是1.5伏;家用供电电压是220伏
● 要让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 通常用字母 U 表示电压,它的单位是伏特 ,简称伏,符号是 V 。
● 电压的测量
● 电压表(两个量程、正负接线柱)
● 第2节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 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 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 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 第3节 电阻
● 电阻
●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 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R 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
●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 第4节 变阻器
● 变阻器
● 滑动变阻器
● 变阻器的应用
● 使用前应将电阻调节到最大(防止电流超过最大值)
●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 第2节 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 U的单位为伏特(V),R的单位为欧姆(Ω), I的单位为安培(A)
●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 伏安法测电阻
● 为了减小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的值,根据每次电压及电流的值算出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 第十八章 电功率
● 第1节 电能 电功
● 电能
● “度”是电能的单位,它的学名叫做千瓦时,符号是kW · h
● 电能的计算
● 电功
● 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即电功是多少
● 当电路两端的电压为 U ,电路中的电流为 I ,通电时间为t时,电功W(或者说消耗的电能)为
● 第2节 电功率
● 电功率
● 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电功率用 P 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dai。
● 将W=UIt代入,得:P=UI
● 额定电压 额定功率
●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 电功率的测量
●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第4节 焦耳定律
● 电流的热效应
●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 焦耳定律
● 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 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 第1节 家庭电路
● 家庭电路的组成
● 现在一般用空气开关取代保险丝
● 火线和零线
● 手指不能碰到笔尖
● 控制用电器的开关要连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 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 左零右火上接地
● 漏电保护器:人不小心接触火线时,起保护作用
●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
●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 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
●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短路
● 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造成短路、电线绝缘皮被刮破或烤焦、绝缘皮破损或老化
● 保险丝的作用
● 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
● 电流过大时,它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 第3节 安全用电
● 电压越高越危险
● 常见的触电事故
● 电弧触电(跨步电压)
● 安全用电原则
● 注意防雷
● 第二十章 电与磁
●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 磁现象
● 磁体吸引能力最强的两个部位叫做磁极
● 能够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个磁极叫做南极或S极,指北的那个磁极叫做北极或N极
●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做磁化
● 磁场
● 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 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 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可以方便、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 地磁场
●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
● 第2节 电生磁
● 电流的磁效应
● 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 安培定则
●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 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 电磁铁
● 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我们把这种磁体叫做电磁铁
● 电磁铁的磁性
● 电流、匝数
● 电磁继电器
● 通过低压控制电路,开启闭合高压工作电路
● 第4节 电动机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
● 电动机组成:能够转动的线圈(转子)和固定不动的磁体(定子)
● 后半周停止供电、后半周改变电流方向(换向器)
● 第5节 磁生电
● 什么情况下磁能生电
●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 发电机
●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 第1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 贝尔,电话
● 电流把信息传到远方
● 话筒把声音转换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转换成了声音
● 电话交换机
● 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 电话信号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 第2节 电磁波的海洋
● 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
● 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产生)电磁波
● 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
● 电磁波是怎样传播的
●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为c
● 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电磁波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
● 微波炉用电磁波来加热食品的,它的波长在无线电波中较短,叫做微波
● 第3节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 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产生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 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
●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
● 移动电话
● 移动电话用电磁波把讲话的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 移动电话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转接,这种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 第4节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 微波通信
● 微波的性质更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此,必须每隔50 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把上一站传来的信号处理后,再发射到下一站去
● 卫星通信
● 光纤通信
●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
● 激光,光导纤维
● 网络通信
● 第二十二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第1节 能源
●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 化石能源、一次能源(直接获取)、二次能源(电)
● 21世纪的能源趋势
● 风能、水能、核能(核反应堆)
● 第2节 核能
● 核能
● 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发生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有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
● 裂变
● 用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发生裂变,放出能量
● 用中子轰击铀235原子核,铀核分裂时释放出核能,同时还会产生几个新的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轰击其他铀核……于是就导致一系列铀核持续裂变,并释放出大量核能,这就是裂变中的链式反应
● 核反应堆(可控制的铀核裂变)
● 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不加控制的
● 聚变
● 如果将某些质量很小的原子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也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把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 氢弹利用的就是聚变在瞬间释放的能量(聚变还没实现可控)
● 第3节 太阳能
● 太阳——巨大的“核能火炉”
● 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聚变,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 大部分太阳能以热和光的形式向四周辐射
● 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
● 今天,我们开采化石燃料来获取能量,实际上是在开采上亿年前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
● 太阳能的利用
● 集热器、太阳能电池
● 第4节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的方向性
● 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性、不可逆的,消耗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
●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 汽车尾气(城市热岛效应)
● 二氧化碳(地球的温室效应)
● 酸性气体(酸雨)
● 烟尘废气(污染大气)
●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不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