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克州一中考试试卷
    七年级生物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C   )
    ①阳光 ②松树 ③空气 ④细菌 ⑤金鱼 ⑥水 ⑦病毒 ⑧土壤 ⑨珊瑚虫
    A.①③⑤⑦⑨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⑦⑨ D.①③⑥⑧
    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钟乳石不断长高 B.雨后春笋
    C.葵花向阳 D.种子萌发
    3.当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此事例说明(   )
    A.生物能生长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4.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营养 B.呼吸
    C.遗传 D.变异
    5.有几个同学讨论生物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
    C.动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植物也能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6.“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怕…”,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7.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应激性 B.生长 C.繁殖 D.新陈代谢
    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特有的是(        )
    ①雄狮发现猎物迅速追击;②看家狗听到陌生声音狂吠;③看家狗看到主人欢叫;④推动小车,小车向前滑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9.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有的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你认为这种生物是
    A.玉米 B.蟋蟀 C.木耳 D.病毒
    10.下列各项探究活动中,属于调查法的是(        )
    A.玉米的杂交育种 B.观察猎豹的捕食过程 C.人口普查 D.测量同学们的身高
    11.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这种方法是
    A.抽样检测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2.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       )
    A. B.
    C. D.
    13.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土壤 C.温度 D.杂草
    14.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依赖环境
    C.环境改变生物 D.生物改变环境
    15.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和玉兰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A.非生物部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6.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长白山林区的全部动物 B.鄱阳湖 C.锡林郭勒草原 D.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17.洪泽湖不仅风光秀丽,而且盛产多种鱼类,所以自古就有“日出斗金”的美誉,下列组成洪泽湖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
    A.莲 B.鲤鱼 C.草鱼 D.细菌和真菌
    18.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C.自动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D.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19.植被大面积减少给生物圈带来了许多问题.下列各种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植被减少引起的是( )
    A.水俣病 B.酸雨 C.沙尘暴 D.赤潮
    20.如图是显微镜的一些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2、3号是目镜,4、5、6号是物镜 B.1、2、3号是物镜,4、5、6号是目镜
    C.1与6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 D.3与4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
    21.字母“pqbd”在显微镜下的像为(        )
    A.pbdq B.pbqb C.pqbd D.bpqd
    2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  )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23.炒苋菜时汤会变红,红色物质主要来自于细胞的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 D.细胞核
    24.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25.王萍同学要鉴别一个细胞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她应该检查该细胞有无(        )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壁
    二、判断题
    26.植物可以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
    27.能够运动的物体就是生物。_____
    28.生物的生存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 )
    29.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
    30.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
    3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2.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 )
    33.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     )
    34.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
    35.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到细胞。 ( )
    三、综合题
    36.下图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②是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________而影响观察。
    (2)________(填序号)表示染色的步骤。
    (3)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读数分别是“10×”和“10×”,则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__倍。
    (4)绘制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结构图时,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________来表示。
    37.下图为某一野外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环境中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2)该环境中的食虫鸟和昆虫之间存在______关系。
    (3)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_____。
    (4)可按照______将图中的生物归类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38.三位志愿者从生活了105天的“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标志着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实验获得成功。“月宫一号”是一个人工密闭舱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可以在该系统内循环再生。如图是“月宫一号”密闭舱内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注:①和②表示气体),请据图回答:

    (1)密闭舱内的三名志愿者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2)由图中箭头可知,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呼吸都可产生②,则②指_______气体。
    (3)人能在密闭环境中生存,是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人提供了食物和①_____。
    (4)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题
    39.下图是小杰在进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现象,请根据他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切洋葱时,小杰流眼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___。
    (2)小杰从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表皮做成的玻片标本叫_____,常用的玻片标本还有__和___。
    (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小杰在视野中看到了许多排列整齐的近似长方形的结构,这些结构是_____。在每一个近似长方形的结构中,都有一个被染成深黄色的球状物,这是____。
    (4)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细胞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成熟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还具有______;有些植物细胞内还具有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①阳光、③空气、⑥水、⑧土壤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②松树、④细菌、⑤金鱼、⑦病毒、⑨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A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故选A。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表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应激性.如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熟记生物的特征,并能结合实例进行理解掌握。
    4.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考点:生物的特征。
    5.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动物体内无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A错误;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也能进行呼吸,B错误;生物都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C正确;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6.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提出问题后,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
    【详解】
    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就是在非洲森林这种自然状态下记录了黑猩猩的生活,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符合题意。
    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不符合题意;
    D 、测量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问题(量表)来测验某种心理或者品质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掌握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本题解题关键。
    7.C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一株水稻结了许多种子,水稻能用种子繁殖后代,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繁殖。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的特征。
    8.B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①雄狮发现猎物迅速追击;②看家狗听到陌生声音狂吠;③看家狗看到主人欢叫;属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正确。
    ④推动小车,小车向前滑动,属于力的作用使物体运动,错误。
    故选B。
    9.D
    【解析】
    【分析】
    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详解】
    ABC.玉米是植物、蟋蟀是动物、木耳是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BC不符合题意。
    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了解常见生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C
    【解析】
    【分析】
    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详解】
    A.玉米的杂交育种属于实验法,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
    B.观察猎豹的捕食过程属于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B不符合题意。
    C.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故C符合题意。
    D.测量同学们的身高不属于调查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A
    【解析】
    【分析】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
    【详解】
    A.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这种方法属于抽样调查,即抽样检测,A正确。
    B.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与题意不符,B错误。
    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与题意不符,C错误。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与题意不符,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方法。
    12.B
    【解析】
    【分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
    对照试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水分,其它条件都相同。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但是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影响、干扰的实验结果,A不符合题意。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实验变量是水分,说明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B符合题意。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另一侧是干土,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C不符合题意。
    实验装置内一侧是湿土,另一侧是干土并在该侧上盖上纸板,这样实验变量是水分和光照,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设置对照实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干扰。
    13.D
    【解析】
    【分析】
    解答时可以从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方面来切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ABC、水分、土壤、温度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错误。
    D、杂草属于环境中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正确。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4.A
    【解析】
    【详解】
    体态与岩石相似,这是一种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5.B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详解】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桂花树和玉兰树都是植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
    【点睛】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
    16.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只有生物或只有环境都不叫一个生态系统。
    【详解】
    A.长白山林区的全部动物仅包含了生物部分的消费者,A错误。
    B.鄱阳湖是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B正确。
    C.锡林郭勒草原包含了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C正确。
    D.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也同样包含了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属于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A。
    17.D
    【解析】
    【详解】
    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莲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A错误;鲤鱼、草鱼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不是分解者,BC错误;细菌和真菌是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分解者,D正确。
    18.C
    【解析】
    【分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所有生物共有的家园。
    【详解】
    A.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A正确。
    B.生物圈中,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改变、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B正确。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如果外来破坏超过一定限度,这种稳定性就会被破坏,C错误。
    D.生物圈能为其中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条件,所以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D正确。
    故选C。
    19.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水俣病、酸雨、赤潮是环境污染的恶果.
    故选C
    考点: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0.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可知,镜头1、2、3无螺纹,是目镜,4、5、6有螺纹,是物镜;目镜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的1<2<3,物镜的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是4>5>6。
    【详解】
    镜头1、2、3无螺纹是目镜,4、5、6有螺纹是物镜,A正确,B错误;目镜中1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中6放大倍数最小,因此1与6组合放大倍数最小,C正确;目镜中3放大倍数最大,物镜中4放大倍数最大,因此3与4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D正确。
    故选B。
    【点睛】
    对于物镜和目镜的辨认及放大倍数与视野细胞体积大小、细胞数目、视野亮度之间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1.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显微镜下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详解】
    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qbd”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pqbd”。
    故选C。
    22.A
    【解析】
    【分析】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详解】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因此,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光线太暗,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3.C
    【解析】
    【分析】
    植物细胞的液体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另外细胞液里还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带甜味、辣味的物质。据此解答。
    【详解】
    细胞膜是一层薄而透明的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
    细胞壁位于植物细胞的最外层,起保护和支持作用,B不符合题意。
    液泡在细胞质里,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苋菜的液泡中有红色的物质,做汤时细胞破裂,红色的物质流出来使汤变红,C符合题意。
    细胞核里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和控制中心,D不符合题意。
    【点睛】
    关键是掌握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
    24.C
    【解析】
    【详解】
    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5.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详解】
    A.叶绿体虽然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是叶绿体这个结构植物的表皮细胞、根等处都不具有,A错误。
    B.液泡随着植物细胞的成长而变化,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因为还是在发育着的细胞所以细胞器都没有发育完全,液泡还没有成型,所以没有中央大液泡,其实植物的生长的细胞都没有大液泡,B错误。
    C.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共有结构,C错误。
    D.与动物细胞相比,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特有结构,D 正确。
    故选D。
    26.对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详解】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点睛】
    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知识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要好好理解和掌握。
    27.错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能作为判断生物和非生物的依据。故说法错误。
    【点睛】
    关键点是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28.错误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据此解答。
    【详解】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因此单一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具有片面性,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环境的含义。
    29.错误
    【解析】
    【分析】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详解】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故本题说法错误。
    【点睛】
    此题考查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难度小。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要求低。
    30.正确
    【解析】
    【分析】
    生物的生活要适应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生活的过程中,也会对外界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详解】
    生物只有适应了一定的环境才能生存,为此生物的生活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生物对于其生活的外界环境,不仅仅只有适应,生物也能反过来影响环境。故本判断是正确的。
    【点睛】
    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错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 ,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32.错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生物图的画法和要注意的事项有:
    (1)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
    (2)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
    (3)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
    (4)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的指示线,然后注字,
    (5)在图的下方写上所画图形的名称。
    故题干的叙述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绘图,解答此题需要熟记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33.对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洋葱鳞片叶属于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结构。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存在于植物体的任何部位的活细胞中,而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只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
    考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34.正确
    【解析】
    【详解】
    对光时,要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故显微镜使用中,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故答案为正确。
    35.错误
    【解析】
    【分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实验材料要薄而透明有利于观察。
    【详解】
    临时装片就是将要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临时做成的装片,是从生物体上撕取或挑取的材料制成的,制成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要薄而透明有利于观察到细胞,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
    理解掌握临时装片制作的要求及正确的使用显微镜。
    36.(1)气泡
    (2)③
    (3)100
    (4)点上细点
    【解析】
    【分析】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
    (1)
    在“盖”这一步,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2)
    如图中所示:①是“展”,把洋葱鳞片叶在水滴中展平,防止细胞重叠;②是“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③是“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3)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10×”,则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4)
    绘图时应该注意:①图形大小、位置要适当;②较暗的部分用铅笔点细点表示;③标注名称时,一般在图的右侧引出水平指示线;④一般在图的下方写出所画结构的名称。
    37.(1)     阳光     空气     温度     水分
    (2)捕食##吃与被吃
    (3)禾谷类
    (4)形态结构特点
    【解析】
    【分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所以,影响该环境中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所以,该环境中的食虫鸟和昆虫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3)
    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结合题图可知,兔取食禾谷类,故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禾谷类。
    (4)
    生物的归类:按形态结构特点可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等;按生活环境分: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等;按用途分:作物、家畜、家禽、宠物等。
    38.(1)消费者
    (2)二氧化碳
    (3)氧气
    (4)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
    (1)
    密闭舱内的三名愿者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2)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呼吸都可产生②,则②指二氧化碳。
    (3)
    绿色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身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因此,人在密闭舱内能够生存,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食物和①氧气。
    (4)
    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39.(1)液泡
    (2)     装片     切片##涂片     涂片##切片
    (3)     细胞     细胞核
    (4)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液泡     叶绿体
    【解析】
    【分析】
    液泡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内有水、糖类等酸、甜、苦、辣、咸味的物质就在液泡中;玻片标本包括切片、涂片和装片,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
    液泡里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多种物质,洋葱中含有刺激眼睛的物质,就存在于液泡的细胞液中。
    (2)
    玻片标本包括切片、涂片和装片,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时,是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取的一小块透明的薄膜(内表皮),不能长时间保存,属于临时装片。
    (3)
    植物细胞是许多排列整齐的近似长方形的结构,所以视野中看到了许多排列整齐的近似长方形的结构,这些结构是细胞;植物的细胞近似长方形,其中的细胞核最容易被染色,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每一个近似长方形的结构中,都有一个被染成深黄色的球状物,这是细胞核。
    (4)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主要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的内面,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一般位于细胞的中央,里面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粘稠物质是细胞质,有的细胞没有液泡,如刚分裂产生的细胞,但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质内含有液泡;有些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相关试卷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七年级生物试卷pdf、七年级生物答题卡pdf、七年级生物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5页。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