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沪教版第1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乳化,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水溶液的某些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溶液
1.溶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注意:①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含有Cu2+) 为蓝色,FeSO4溶液(含有Fe2+) 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含有Fe3+)为黄色。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2. 溶液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3. 溶液的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和酒精也可以作溶剂。(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
4. 悬浊液、乳浊液
常见混合物有溶液和浊液两大体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浑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
二、乳化
1.乳浊液:一种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牛奶和豆浆。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2.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物质。
3.乳化现象:洗涤剂等乳化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现象。其中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4.乳化现象应用:生活中洗涤剂洗衣物、餐具等;农业上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注意:用乳化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剂的乳化作用;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渍用的是溶解原理;用氢氧化钠去油污利用的是氢氧化钠和油污能发生化学反应。
三、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固)、 浓H2SO4 (液)等。
2.吸热: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 (固)等。
3.吸放热不明显:有些物质在溶解时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如NaCl(固)等。
四、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①某些物质溶解于水,使水的导电性增强。水的导电性非常微弱,而加入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后形成的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的缘故;而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缘故;固体的氯化钠不导电的原因是固体内部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的缘故。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和OH
②少量固体物质溶解于水,使稀溶液的沸腾温度升高,凝固温度降低。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原因是乙二醇等物质使水的凝固点降低;寒冷的冬季,在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原因是盐类使水的凝固点降低;被沸腾的汤烫到会比沸水烫得更严重,原因是盐类使水的沸腾温度升高。
题型一:溶液
【例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豆浆 C.酸奶 D.医用酒精
题型二:乳化
【例2】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铁锈 D.食醋溶解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题型三: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例3】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题型四: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例4】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时伴随的能量变化和水溶液性质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可作冰袋
C.蔗糖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寒冷的冬季,人们有时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加快冰雪融化
1.(2022湖南株州中考)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C2H5OHB.KMnO4C.FeCl3D.CuSO4
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应是( )
A.均一、稳定的B.澄清、透明的C.久置不会分层D.混合物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是
A.钠离子B.水分子C.钠原子D.氯离子
4.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6.(2022年江西省中考)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蒸馏后可以转化为软水
B.电解水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D.将水注入浓硫酸配成稀硫酸
7.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水分子未画出)
A.B.C.D.
8.(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C. 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
D. 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9.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食盐
10.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铁锈 D.食醋溶解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溶液一定是无色、稳定的
12.要使如图所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实验时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组合不可行的是( )
A.氢氧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锌粒和稀硫酸 D.碳酸钙和稀盐酸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可多选)。
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硝酸铵
15
实验2
50 mL
氯化钙
28
实验3
X
氯化钠
21
实验4
50 mL
无
22
第01讲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一、溶液
1.溶液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注意:①溶液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无色。如CuSO4溶液(含有Cu2+) 为蓝色,FeSO4溶液(含有Fe2+) 为浅绿色,Fe2(SO4)3溶液(含有Fe3+)为黄色。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溶液必须是混合物。
2. 溶液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3. 溶液的组成
①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一种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②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和酒精也可以作溶剂。(一种溶液中的溶剂只有一种)
4. 悬浊液、乳浊液
常见混合物有溶液和浊液两大体系,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振荡后都呈浑浊状态,静置后都分为两层。
二、乳化
1.乳浊液:一种液体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牛奶和豆浆。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
2.乳化剂:能使乳浊液稳定性增强的物质。
3.乳化现象:洗涤剂等乳化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现象。其中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叫乳化作用。
4.乳化现象应用:生活中洗涤剂洗衣物、餐具等;农业上把不溶于水的液体农药配制成乳浊液。
注意:用乳化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剂的乳化作用;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渍用的是溶解原理;用氢氧化钠去油污利用的是氢氧化钠和油污能发生化学反应。
三、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固)、 浓H2SO4 (液)等。
2.吸热: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 (固)等。
3.吸放热不明显:有些物质在溶解时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如NaCl(固)等。
四、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①某些物质溶解于水,使水的导电性增强。水的导电性非常微弱,而加入硫酸、氢氧化钠等物质后形成的溶液,导电性明显增强。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的缘故;而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内部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缘故;固体的氯化钠不导电的原因是固体内部有离子但不能自由移动的缘故。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Na+和OH-
②少量固体物质溶解于水,使稀溶液的沸腾温度升高,凝固温度降低。冬天汽车水箱中加入少量乙二醇之类的化合物,以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原因是乙二醇等物质使水的凝固点降低;寒冷的冬季,在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以使冰雪很快融化,原因是盐类使水的凝固点降低;被沸腾的汤烫到会比沸水烫得更严重,原因是盐类使水的沸腾温度升高。
题型一:溶液
【例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蒸馏水 B.豆浆 C.酸奶 D.医用酒精
【答案】D
【解析】A.蒸馏水,属于溶剂。 B.豆浆,属于浊液。 C.酸奶 ,属于浊液。 D.医用酒精,属于溶液。
题型二:乳化
【例2】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铁锈 D.食醋溶解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答案】C
A、洗洁精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餐具的油污。此洗涤说法正确,故不选;
B、不溶于水的油渍却可以溶解于汽油,通过溶解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此洗涤说法正确,故不选;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该物质不能溶于酒精也不与酒精发生反应,所以,用酒精能洗去水锈的说法没科学道理,说法错误,故选;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能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该说法正确,故不选。故选C。
题型三: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例3】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 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C、浓硫酸和D、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都升高,故选B
题型四: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例4】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时伴随的能量变化和水溶液性质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B.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可作冰袋
C.蔗糖溶于水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D.寒冷的冬季,人们有时向公路上的积雪撒些盐,加快冰雪融化
【答案】
【解析】A、溶液的沸点高,所以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说法正确;
B、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可作冰袋,说法正确;
C、蔗糖溶于水以分子形式存在,不能增强水的导电性,说法错误;
D、溶液的凝固点低,寒冷的冬季,人们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加快冰雪融化,说法正确.
故选C
1.(2022湖南株州中考)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振荡,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C2H5OHB.KMnO4C.FeCl3D.CuSO4
【答案】A
【解析】A、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且形成的是无色溶液,故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高锰酸钾溶液呈红色,故选项错误。
C、氯化铁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氯化铁溶液呈黄色,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但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应是( )
A.均一、稳定的B.澄清、透明的C.久置不会分层D.混合物
【答案】D
【解析】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乳浊液都不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而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点,是澄清透明的,久置不会分层,观察选项,故选D。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中不存在的微粒是
A.钠离子B.水分子C.钠原子D.氯离子
【答案】C
【解析】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该溶液中没有的微粒是钠原子。
故选:C。
4.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两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答案】D
【解析】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误;B.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溶剂只有一种,故B错误;C.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密度相同,故C错误;D.溶液是稳定的混合物,如果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故D正确;故选D。
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C.溶液中只能含有一种溶质
D.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会析出固体
【答案】A
【解析】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中不是只能含有一种溶质,可以含有多种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稳定性,常温下蔗糖的水溶液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析出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6.(2022年江西省中考)下列与“水”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硬水蒸馏后可以转化为软水
B.电解水可以探究水的组成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乳化作用
D.将水注入浓硫酸配成稀硫酸
【答案】D
【解析】
A、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故硬水蒸馏后可转化为软水,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C、含洗涤剂的水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符合题意。
故选D。
7.蔗糖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液,下图能较好地反映溶液中蔗糖分子分布的是(水分子未画出)
A.B.C.D.
【答案】D
【解析】A、液体中的蔗糖分子有序的排列,而液态物质中分子应该是无序的,故选项错误;B、不均一,上多下少,选项错误;C、不均一,上少下多,选项错误;D、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蔗糖分子并不是有规律的排列,选项正确。故选D。
8.(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 硝酸铵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
C. 汽油和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相同的
D. 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答案】D
【解析】A、蒸馏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其是单质,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不符合题意;
C、汽油除油污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不符合题意;
D、白醋中的醋酸会与水垢中的碳酸钙等反应促使水垢溶解,符合题意。
故选D。
9.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硝酸铵B.小苏打C.生石灰D.食盐
【答案】A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选项A正确;
B、小苏打溶于水时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选项B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选项C错误;
D、氯化钠溶于水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选项D错误。故选A。
10.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洗洁精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酒精能洗去瓷砖上的铁锈 D.食醋溶解热水瓶胆内的水垢
【答案】C
【解析】
A、洗洁精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餐具的油污。此洗涤说法正确,故不选;
B、不溶于水的油渍却可以溶解于汽油,通过溶解去除衣服上的油渍。此洗涤说法正确,故不选;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该物质不能溶于酒精也不与酒精发生反应,所以,用酒精能洗去水锈的说法没科学道理,说法错误,故选;
D、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食醋能与碳酸钙发生反应,从而达到除去水垢的目的。该说法正确,故不选。故选C。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溶液一定是无色、稳定的
【答案】C
【解析】A、食用油不容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B错误;
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故C正确;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12.要使如图所示的小气球鼓起来,实验时使用的固体和液体组合不可行的是( )
A.氢氧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锌粒和稀硫酸 D.碳酸钙和稀盐酸
【答案】B
【解析】该实验装置中,气球在广口瓶外,气球鼓起,可能是物质溶于水放热或反应有气体放出或反应放热造成的。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A可行;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气球变瘪,不可行;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气球鼓起,C、D可行。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水、硝酸铵、氯化钙、氯化钠;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分别溶于水,另还有一个烧杯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数据分析)
(1)表中X为________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______。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
(反思评价)
(4)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_____(可多选)。
A 实验操作过程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 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 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50 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NH4NO3 A、B
【解析】(1)实验目的是探究NH4NO3、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水的量要控制,所以X=50mL。
(2)比较实验2与实验4,往水中加入氯化钙后,温度升高,因此可获得结论是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3)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溶解时吸热,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三种物质中氯化铵溶解时吸热。
(4)A.实验操作过程中若保温措施不行会影响实验效果,故A符合题意;
B.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则影响实验效果,故B符合题意;
C.探究的就是NH4NO3、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会影响实验,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硝酸铵
15
实验2
50 mL
氯化钙
28
实验3
X
氯化钠
21
实验4
50 mL
无
22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复习练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固体溶解度,固体溶解度曲线,结晶,气体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时训练,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密度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够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92×103kg/m3=0,9×103,9;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2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溶液的组成,溶液浓度的表示,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