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2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2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第1页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2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第2页
    【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7.2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常见的酸和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性
    7.2 常见的酸和碱(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2022·山西·大同一中九年级阶段练习)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锌、镁 B.铜、锌 C.锌、铁 D.铝、镁
    2.(2022·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乡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释的是
    A.利用灼烧法区分黄金和铜锌合金 B.铜的应用历史比铝长两千年以上
    C.将白醋倒在铁制品上有气泡产生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3.(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阶段练习)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金属都没有剩余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C.c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质量相同
    D.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4.(2022·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所示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5.(2022·河北·秦皇岛市第七中学九年级期中)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金属反应剧烈程度: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6.(2022·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乡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物质不能直接由金属和稀酸反应制取的是
    A.FeCl2 B.ZnSO4 C.CuCl2 D.MgSO4
    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等质量的金属铁、锌、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A.锌最多 B.镁最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将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均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t s时间段内,乙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甲快
    B.若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
    D.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相等
    9.(2022·河南许昌·二模)将等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图不可能的是
    A. B.
    C. D.
    10.(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关于盐酸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在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C.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D.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11.(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12.(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棉衣不小心沾上浓硫酸,立刻变黑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13.(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4.(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
    (1)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白雾”现象的是____填名称,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__填名称。
    (2)它们有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
    (4)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
    (5)实验Ⅲ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三、实验题
    15.(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镁、锌、铁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
    ②分别将过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镁、锌、铁三种金属粉末,放入相同的气球中。
    ③小心的把三个气球分别套在各个试管口上,如图所示。

    ④分别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气球膨胀最快的是_____。(填“A或B或C”)
    (3)铁粉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____。
    (4)步骤④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该操作应该注意的是: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6.(2017·江西·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做出猜想】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设计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Ⅰ】为探究猜想a,小组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写出锌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Zn________(选填“<”“=”或“>”)Fe。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为探究猜想b,小组同学设计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表: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表中实验Ⅱ数据分析,请解释锌与盐酸反应最后变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2022·山西·大同一中九年级阶段练习)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A.锌、镁 B.铜、锌 C.锌、铁 D.铝、镁
    【答案】D
    【解析】A、若甲、乙分别为锌、镁,镁比锌活泼,镁应该先反应完全,即镁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根据反应方程式,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每65份质量的锌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镁比锌产生的氢气多,故不符合题意;
    B、若甲、乙分别为铜、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若甲、乙分别为锌、铁,锌比铁活泼,锌应该先反应完全,即锌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故不符合题意;
    D、若甲、乙分别为铝、镁,镁比铝活泼,镁应该先反应完全,镁反应所需的时间短,根据反应方程式,则每54份质量的铝能生成6份质量的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每24份质量的镁能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故等质量的铝产生氢气比镁多,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乡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解释的是
    A.利用灼烧法区分黄金和铜锌合金 B.铜的应用历史比铝长两千年以上
    C.将白醋倒在铁制品上有气泡产生 D.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
    【答案】D
    【解析】A、铜锌合金在加热条件下颜色会变黑,是因为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黄金不与氧气反应,所以灼烧颜色不会变,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金,用灼烧法可以区分,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此选项正确;
    B、铜的应用历史比铝长两千年以上,铝的活动性强于铜,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程度越难,影响了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此选项正确;
    C、将白醋(主要成分为醋酸)倒在铁制品上,铁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前,醋酸和铁反应生成醋酸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此选项正确;
    D、铝的活动性大于铁,铝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锈疏松多孔,水分子氧分子能穿过空隙,继续与氧气反应,直至全部被锈蚀,不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此选项错误。
    故选D。
    3.(2022·江苏扬州·九年级阶段练习)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金属都没有剩余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
    C.c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质量相同
    D.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答案】D
    【解析】A、a点时,装金属锌烧杯中的酸过量,因为在c点上方拐点时氢气不再增加,此时锌已经反应完;而装镁烧杯的酸恰好完全反应,金属镁完全消耗没有剩余,说法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
    B、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不相同,因为在c点上方拐点时锌已经反应完,即使酸加到b点时,氢气的质量也不再增加,而镁在c点时没有反应完,酸加到b点时,氢气的质量也不断增加,所以b点出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锌生成的氢气质量,说法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c点时,金属锌和金属镁都没有消耗完,此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由加入的硫酸质量决定,而此时两烧杯内的硫酸质量相同,所以生成的氢气质量也相同,说法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该图像中,当横坐标为时间时,图像越陡金属越活泼,该图像横坐标不为时间,无法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说法错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2·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九年级期中)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所示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都能生成+2价的盐,且酸足量,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由金属质量决定;
    设金属的元素符号为M,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r,金属的质量为m,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所以金属的质量相同,分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小,根据镁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依次为:24,56,可知金属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生成氢气的质量。
    A、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可知镁活泼性强于铁,所以镁比铁反应速率更快,同时由上述计算可知,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故不符合题意;
    B、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由于镁活泼性强于铁,所以镁比铁反应速率更快,镁的反应时间更短,故不符合题意;
    C、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镁生成氢气的质量较铁多,且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相对较短,故符合题意;
    D、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与铁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由上述计算可知,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铁,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2·河北·秦皇岛市第七中学九年级期中)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同时放入三份浓度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金属反应剧烈程度:乙>甲>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C
    【解析】A、观察纵坐标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正确;
    B、由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至完全反应,乙用的时间少,甲其次,丙用的时间多,由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则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乙>甲>丙;正确;
    C、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正二价金属硫酸盐和氢气,由于化合价相同,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产生氢气质量越多,说明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则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来源于硫酸中氢元素的质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则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正确。
    故选C。
    6.(2022·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大巫岚乡中学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物质不能直接由金属和稀酸反应制取的是
    A.FeCl2 B.ZnSO4 C.CuCl2 D.MgSO4
    【答案】C
    【解析】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铁和盐酸反应制的氯化亚铁,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锌和硫酸反应制的硫酸锌,故B不符合题意;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铜和盐酸不反应,不能用铜和盐酸反应制取的氯化铜,故C符合题意;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排在氢的前面,能用镁和硫酸反应制的硫酸镁,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等质量的金属铁、锌、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A.锌最多 B.镁最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金属铁、锌、镁与稀盐酸反应后,生成物中铁、锌、镁的化合价均为+2,假设金属M能与盐酸反应且生成物中M的化合价为+2,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M的质量为x,M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则: 通过式子可知, 当等质量的金属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所以等质量的铁、锌、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锌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少。
    故选B。
    8.(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将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均没有剩余。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t s时间段内,乙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甲快
    B.若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稀硫酸的质量相等
    D.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相等
    【答案】C
    【解析】A、0~t时间段内,乙反应需要时间短,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甲快,该选项说法正确;
    B、如果形成的化合物中两种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生成氢气越多,则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因此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生成氢气来自于硫酸,生成氢气质量不相等,因此反应消耗H2SO4的质量不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因此反应消耗金属的质量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2022·河南许昌·二模)将等质量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图不可能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设金属质量都为10g。



    酸的质量小于15.1g,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A正确;
    酸的质量介于17.5g和15.1g之间时,镁=铁>锌,C正确;
    酸的质量介于17.5g和40.8g之间,或酸的质量大于40.8g时,镁>铁>锌,B正确;
    故选D。
    10.(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关于盐酸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在实验室用作干燥剂
    C.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D.实验室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
    11.(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O2
    B.浓硫酸可使纸张炭化
    C.实验室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答案】C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可用于干燥O2 ,选项正确;
    B、浓硫酸有脱水性,可将某些有机物中的氧、氢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2(水)的形式脱出来,称为“碳化”,故可使纸张炭化,选项正确;
    C、实验室不可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备CO2 ,因硫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附着在石灰石的表面,会使反应逐渐停止,选项错误;
    D、稀硫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选项正确。
    故选C。
    12.(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下列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棉衣不小心沾上浓硫酸,立刻变黑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答案】C
    【解析】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够体现酸的通性;
    B、稀盐酸显酸性,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能够体现酸的通性;
    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棉布碳化,不能体现酸的通性;
    D、稀硫酸显酸性,能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能够体现酸的通性。
    故选C。
    13.(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一开始无气体产生,后氢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待镁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B、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一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由于生成了氢气,溶液质量增加的幅度变小,待镁完全反应后,由于不断滴加稀盐酸,故溶液的质量一直增加,不会不变,不符合题意;
    C、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的质量一直增加,待镁完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D、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盐酸先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待氧化镁完全反应后,盐酸再与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最后稀盐酸过量,氯化镁显中性,盐酸显酸性,故一开始pH=7,待完全反应后,随着稀盐酸的加入,pH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4.(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盐酸、硫酸是两种常见的酸。
    (1)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白雾”现象的是____填名称,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的是_______填名称。
    (2)它们有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3)实验Ⅰ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__。
    (4)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__。
    (5)实验Ⅲ中,在试管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答案】     浓盐酸     浓硫酸     H+     a     节约药品     澄清石灰水     红色固体减少,溶液变黄     Fe2O3+3H2SO4=Fe2(SO4)3+3H2O
    【解析】(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小液滴在空气中漂浮形成白雾,即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白雾”现象的是浓盐酸,故填浓盐酸;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够吸收气体中的水分,可用作干燥剂,故填浓硫酸。
    (2)盐酸与硫酸溶于水后均能够解离,且解离后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即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使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氢离子的符号为H+,故填H+。
    (3)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红,故填a;
    使用点滴板使用的药品比较少,能够节约药品,但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故填节约药品。
    (4)含有碳酸根的盐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根沉淀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选择澄清石灰水,故填澄清石灰水。
    (5)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于水后溶液呈黄色,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减少,溶液变黄,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溶于水后溶液呈黄色,观察到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减少,溶液变黄,故填红色固体减少,溶液变黄;
    试管②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三、实验题
    15.(2022·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为了探究金属镁、锌、铁与酸反应的快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A、B、C三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浓度相同的盐酸。
    ②分别将过量的、颗粒大小相同的镁、锌、铁三种金属粉末,放入相同的气球中。
    ③小心的把三个气球分别套在各个试管口上,如图所示。

    ④分别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实验预测与分析】
    (1)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气球膨胀最快的是_____。(填“A或B或C”)
    (3)铁粉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_____。
    (4)步骤④是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你认为该操作应该注意的是:______。
    【答案】     Zn+2HCl=ZnCl2+H2↑     A     黑色固体表面冒气泡,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同时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分析】该实验实在控制好盐酸浓度和金属的表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进行相同的操作,
    【解析】(1)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故填:Zn+2HCl=ZnCl2+H2↑。
    (2)因为镁的活动性比锌强,锌的活动性又比铁强,所以在控制好盐酸的浓度以及金属的表面积的情况下,活动性越强的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我们会看到A试管中的气球膨胀最快,其次是B锌,最后是C铁。故填:A。
    (3)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黑色的铁粉遇到稀盐酸之后,黑色固体表面会产生气泡,且随着反应的进行,铁粉的量会逐渐减少,但不会消失,因为金属是足量的,同时反应会放出热量,溶液会由无色会变为浅绿色。故填:黑色固体表面冒气泡,固体逐渐减少(但不消失),放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4)本实验是通过气球膨胀的快慢来判断反应速率的,所以步骤④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要同时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以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造成实验误差。故填:同时将三种金属粉末倒入试管中。
    四、科学探究题
    16.(2017·江西·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做出猜想】a.可能与金属本身的性质有关;b.可能与盐酸的浓度有关。
    【设计探究】实验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
    【实验Ⅰ】为探究猜想a,小组同学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相同质量的锌片和铁片,然后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写出锌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验现象可判断金属活动性:Zn________(选填“<”“=”或“>”)Fe。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的活动性与反应的剧烈程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为探究猜想b,小组同学设计如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注射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用药品、实验数据如表: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与盐酸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根据表中实验Ⅱ数据分析,请解释锌与盐酸反应最后变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Zn+2HCl===ZnCl2+H2↑     >     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     通过注射器往右移动的体积测得生成氢气的体积     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
    【解析】【设计探究】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放锌片的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放铁片的试管中只产生少量气泡,因此金属活动性强弱为:Zn>Fe;
    得出结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金属本身性质有关(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
    实验(2)注射器的作用是通过注射器往右移动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
    得出结论: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盐酸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反思评价】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速度先加快后变慢,因为锌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所以开始时温度升高,产生气体速度加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不断被消耗,浓度降低,产生气体速度变慢。

    相关试卷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溶液酸碱度,溶液酸碱性与生命活动的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练习,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溶液的酸碱性,9~3,3~6,0;泡菜3,5~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常见的酸和碱,84g/cm3;水的密度为1,4     3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