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八单元第二节《谏太宗十思疏》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67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三节《答司马谏议书》课件+教案 课件 76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五节《阿房宫赋》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66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六节《六国论》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69 次下载
- 第八单元第七节《六国论》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7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精品课件ppt
展开1.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曾联系时事研经读史,注《孙子兵法》,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
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为了区别于杜甫,称其为“小杜”,又为了区别于李白、杜甫,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足见杜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保守消极。
2.诗歌方面,人称为“小杜”,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古文方面, 受“唐宋古文运动” 影响,用古文的写作方法作赋,形多为针砭时事的作品。在赋这种文体由骈骊(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押韵自由)的进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了区别于“汉赋”、“骈赋”和 “律赋”的独特文体“文赋”。
3.人物故事 (1)崔郾力荐
当时,崔郾侍郎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此时吴武陵——崔郾是柳宗元的老朋友——正任太学博士,也骑着一头老毛驴过来凑热闹。崔郾正在酒席上喝得高兴,吴武陵拍着崔郾的肩膀说:我老了,不能为朝廷排忧解难了,不如为你推荐一个贤士。杜牧所写的《阿房宫赋》。这篇文章写得真好,这个人也太有才了。崔侍郎你工作繁重,日理万机,恐怕没有闲暇去浏览这篇文章,不如让我为你诵读一下。
说到这里,吴老就字正腔圆地、摇头晃脑地将《阿房宫赋》读了起来。吴武陵乘热打铁,要求崔郾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将杜牧评为状元。崔郾面露难色,推辞道:状元已经被他人预定了。吴老穷追不舍,大声说道:如果真得当不了状元,就退一步,让杜牧以第五名进士及第。崔郾迫不得已,只好满口答应,回到酒席上,喝酒的同僚问吴博士来做什么。
崔郾回答说,吴老推荐了一个人为第五名进士。酒客连忙追问是谁,崔侍郎回答说是“杜牧”。旁边立刻有人接茬说:听说过杜牧这人,才气是大大的有,只是品行不太好,不拘小节,喜欢烟花风月,好出入娱乐场所。崔侍郎为难地说:我已经答应吴博士了。即使杜牧是个屠夫或卖酒的小贩子,我也不会改变了。
(2)杜秋娘诗
杜秋娘本是金陵美女,妩媚动人,能歌善舞,能联诗作曲,十五岁时,一曲《金缕衣》就俘虏了镇海节度使李锜: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听后,将之收为小妾,让她度过一段甜蜜时光。后来李锜起兵对抗朝廷,兵败被杀,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后宫为奴,继续充当歌舞姬。
杜秋娘再以这一曲《金缕衣》俘虏了年轻的唐宪宗,被封为秋妃。杜秋娘虽然总是唱同一首歌,但智商很高,经常不着痕迹地参与军国大事,甚得宪宗皇帝宠信。后来宰相李吉甫劝唐宪宗再选天下美女充实后宫,宪宗皇帝自豪地说我有一秋妃足矣。穆宗皇帝即位后,还任命杜秋娘为皇子李凑的保姆。也正是这一任命,让她卷入权力的角逐中。李凑失势被废,杜秋娘也被撵回老家。
到金陵出差的小杜,看见曾经光彩照人的杜秋娘如今又老又穷,便提笔写下了《杜秋娘诗》。这首诗当时脍炙人口,传唱大江南北。
杜牧临死之时,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但这篇短文写得却是平实无奇,丝毫不显文豪手笔。据《新唐书》载,墓志铭写就,杜牧闭门在家,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吩咐留十之二三
(4)自我评价:某比于流辈,疏阔慵怠,不知去向。惟好读书,多忘;为文,格卑。十年为幕府吏,每促束于簿书宴游间。”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
敬宗,名李湛(公元810-827年),唐穆宗长子,始封鄂王,徙封景王,长庆二年(822年)立为皇太子,长庆四年(824年)穆宗死,继皇帝位,时年16岁,在位3年(公元825-827年),好声色,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为宦官谋杀,葬庄陵,年号宝历。
染工暴动时,敬宗正在清思殿玩蹴鞠
在后宫当中,敬宗特制了一种纸箭,用纸做箭头,里面裹着麝香或龙涎香之类的粉末,在自己需要淫乐的时候便将嫔妃叫来,自己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张弓搭箭,往她们身上射箭,被射中的宫女嫔妃身上会沾有香粉末,但不会有任何的疼痛感,嫔妃身上会散发出浓烈的香味,这种纸箭被称作“风流箭”,以此选择宠幸对象。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这位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1.阿房宫
阿房宫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开始建造的一座宫殿,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阿房村。为建造这座宫殿,秦统治者曾征集劳动力70余万,开采了大批北山石料,砍伐楚、蜀的大批木材。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秦始皇嫌都城咸阳人多,而先王留下的宫殿太狭而筹建。宫未建成,始皇先逝,二世胡亥续建。至秦灭亡也未全部完工,故未正式命名。据说时人因其前殿所在地名阿房,故称“阿房宫”。
清代画家袁耀以绘画形式表现出了自己想象中的“阿房宫
2.“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有韵文体。《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的开先河之作,典范之作。
“赋”是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名称据说起于战国时荀子的《赋篇》,到了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注重铺陈排比、对偶夸张的形式,具有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托物言志的特点。
今人亦喜袭用,人们往往借它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标题,即把“赋”字放在所要抒写的事物名称后面以表示一种文章风格,如《茶花赋》《秋色赋》等,但这里的“赋”只是有“赞”、“颂”的意味,已不具古赋特点。
3.正音正字
缦回 màn 不霁何虹 jì 妃嫔媵嫱 pín yìng qiáng 焚椒兰 jiā 辘辘 lù 杳不知 yǎ 尽态极妍 yán 剽掠 piā 鼎铛 chēng 迤逦 yǐlǐ 锱铢 zīzhū 架梁之椽 chuán 在庾之粟粒 yǔ sù 横槛 jiàn 呕哑 ōu yā 参差 cēn cī 囷囷 qūn 鬟 huán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阿房宫的建筑风貌。 第二部分,极力渲染阿房宫中奢侈铺张的生活。 第三部分,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又自然地写到暴秦的灭亡。 第四部分,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谏当朝统治者。
1.疏通第一段字词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wù),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六王:六国。毕:完结,指被秦国灭亡。一:统一。兀:光秃。出:出现,意思是建成
隔离天日:遮蔽天日。北构:从北边建起。走:通达。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
缦:萦绕。回:曲折。牙:像鸟嘴一样。钩心斗角:(古今异义)建筑物相连,角相对
囷囷:曲折回旋的样子。蜂房水涡:像蜂房,像水涡。落:坐、所。
1.疏通第一段字词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龙:出现龙。霁:雨后初晴。虹:出现彩虹。冥迷:分辨不清。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像风雨交加那样。气候:天气。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六国覆灭了,天下统一了;蜀地山林被砍伐一空,阿房宫建成了。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高楼重阁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的北面建起,然后折向西,直通到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渭水和樊川两道河缓缓流淌,流进了宫墙。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腰带似的长廊像绸带迂回曲折,屋檐高高翘起像鸟嘴向空中飞啄。这些楼台亭阁,各自随着地势不同而建,宫殿群参差分布,彼此圆环掩抱,飞檐交错连接。盘旋着,曲折着,像蜂房那样密集,像水涡那样套连,巍峨矗立,不知道有几千万座。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怎会出现蛟龙?复道凌于空中,不是雨过天晴,怎么会出现彩虹?(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分不清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在一天之内,在同一座宫殿之中,气候冷暖却截然不同。
2.第一段是如何描写阿房宫建筑风貌的?
明确: “六王毕,四海一”揭示阿房宫建造的背景:秦王统一天下。“蜀山兀,阿房出”写出用材之多,耗费民力之大。 接着写阿房宫的全景。“三百余里”写占地之广,“隔离天日”写建筑之高。开篇至此,阿房宫整个建筑群宏伟壮观的气势便被勾勒了出来。
接着转入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描绘。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檐牙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的构造,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甚至写到了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以此来突出这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最后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写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笔法简练,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和富丽。 整段文字充分显示了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交代建造背景和巨大耗资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6.1 阿房宫赋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7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6.1 阿房宫赋获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161《阿房宫赋》PPTpptx、161《阿房宫赋》教案docx、161老师《阿房宫赋》文言知识集结docx、161学生《阿房宫赋》文言知识集结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图片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文探究,深入探究,动词支撑,名词谷仓,动词雨后初晴,动词攻占,名词空闲,课后作业,曲折回旋的样子,名词作状语乘辇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优质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 * 六国论)16.1 阿房宫赋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阿房宫赋第一课时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下阿房宫赋第一课时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