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上语文《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

    展开

    这是一份八上语文《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共3页。
     孟子三章理解性默写题集锦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理解性默写。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最后分析“得道者”与“失道者”的不同情况,从正反两面论证了“_____”的重要性,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是指:______________与“得道者”意思相同的一个词是_____ 2、理解性默写。1)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决定战争胜利的主要条件是______2)从上文来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__3)最能体现作者仁政思想(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性默写。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3)“战必胜”的条件是:___________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人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施行“仁政”   君子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2)得道  天下顺之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3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3)得道者多助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二、《富贵不能淫》1、用原文语句填空。1)景春认定公孙衍与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丈夫的做法(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丈夫的操守(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1)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确实是“大丈夫”,而孟子认为他们是“妾妇之道”,公孙衍、 张仪与“妾妇之道”的共同点是“_____”(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这里运用了______手法。2)文中哪句话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富贵不能淫》一文探讨的是何谓“________”的问题。景春提出他的观点,孟子反驳。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威力。而孟子则针锋相对,首先用一个反问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紧接着用“__________”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只不过是顺从君王的意志。接下来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条都做到了,才有资格称得上大丈夫。 二、《富贵不能淫》1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1)顺    类比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1)大丈夫  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妾妇之道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理解性默写。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阐述在思想上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 在生活上经受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行动上受磨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性默写。1)文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属于______论据。2)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性默写。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3)请写出与文章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相关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1)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1)事实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1)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2)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3)多难兴邦   玩物丧志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