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1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2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7页。

    梅州市东山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

    九年级语文试题(五)(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

    一、基础(46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文天在《过零丁洋》一诗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国势危急和个人命运坎坷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选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5)遥看是君家,松柏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选自《十五从军征》)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选自《山坡羊*怀古潼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共8分,每空1分)

    (1)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 kuàng yuǎn( 旷远 )、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

    (2)我一急,把个枣儿 hú lún( 囫囵 )个儿吞下肚了。

    (3)读书时不可存心 jié nàn( 诘难 )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 chuī máo qiú cī( 吹毛求疵 )之人。

    (5)此时是福聚德的dǐng shèng鼎盛时期。

    6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huá zhòng chǒng哗众取宠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7)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 契合

    8)但是要想明了无言的 yùn意蕴宜从美术观点去研究。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B  )(3分)

    A 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B昌黎先生在自己处于贬谪失意之时,壮志难酬之际,仍惦着一方水土,一方百姓,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实写照.

    C . 好多明星正当壮年却身患不治之症,真是风烛残年,让人感慨万千.

    D 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答案:B壮志难酬:意思是伟大的愿望难以实现.符合句意,成语运用正确.

     A: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而后面又说影响深刻,前后矛盾

    C: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不符合句意,成语运用错误

    D:成语“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多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4.下面语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

    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小凯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北影了,感谢恩师多年的赐教。”小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令郎顺利考上理想大学,多谢大家关心!”小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生辉。”好朋友王源对小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登门造访。”

    A.赐教   B.令郎   C.蓬生辉     D.登门造访

    【解析】B项,“令郎”是敬辞,敬称别人的儿子。此处应改为“犬子”。

    5.下列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专家表示,从已公布的信息发现,死亡病例约75%在60岁以上,     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       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基础疾病加重后致死,还是直接致死,目前仍然不清楚。已经治愈出院的病例一定会产生抗体,      病毒入侵人体后,会激发人体的特有免疫,产生抗体,进而杀死病毒。

    A.虽然 然而 只要     B.并且 然而 因为

    C.并且 尽管 因为   D.虽然 尽管 只要

    【解析】B项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篇议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结构完整,是衡量其好坏的重要标准。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 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D.创新带来的成果和突破,解放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持续推动着高质量发展,让亿万人民共享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利好。

    答案.C。【解析】A.应分别在“正确”、“充分” “完整”后加“与否”。B.“由于”不删则此句无主语。D动宾搭配不当,解放应该改为释放

    7.综合性学习(16分)

    任务一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某校开展以“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近年来,我国从立法和资金投入两个方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第一部针对一个流域的专门法律长江保护法已实施,黄河保护法正加快推进立法进程。最近5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的数目达8779亿元。还青山以葱茏,复水以澄澈,国家掏出的是真金白银。

    材料二:黑龙江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2021年计划完成营造林100万亩,近年来新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龙江大地的人们用汗水浇灌和培育着共同的绿色家园,为“修复我们的地球”贡献了一份龙江力量。

    材料三:牡丹江市自然资源局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当天,市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在江滨公园设立宣传咨询台,向过往居民发放宣传单,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工作人员还向群众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普及自然资源管理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引导全社会增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认识,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

    (1). 请提炼上述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3分)

    【答案】1.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2). 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3分)

    示例:积极参与宣传,让人们了解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如低碳出行,节约用水等;不吃野生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等。  (答到2个点即可)  

     

    任务二  阅读《昆虫记》和《海底两万里》,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昆虫记》中还介绍了许多的昆虫,请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猜出它们分别是哪昆虫吧。(3分)

    生活习性   

    善建巢穴,管理家务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在地下“潜伏四年”

    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动物名称     

       蟋蟀

       螳螂

           

    蜘蛛

     

    (2) 阅读文段,完成下列题目。

        这场面只是瞬间的事。鲨鱼掉转头来,翻转身子,正准备把采珠人拦腰咬断。突然间,我觉得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忽地站直身子,举着匕首,朝那大怪物直扑过去,与它展开了顽强的搏斗。

        正欲咬死不幸的采珠人的鲨鱼,突然发现冒出个新对手,便翻过身子,迅速地冲着尼摩船长扑上来。

        我现在都还记得尼摩船长那勃发英姿。他立即俯下身体,以无比的沉着镇静等待着朝他猛扑讨来的那条可怕的大鲨鱼;待它扑上来时,船长敏捷地一闪,躲过了鲨鱼的攻击。与此同时,他将匕首刺中鲨鱼的腹部。但这只不过是人鲨大战的开端,恶战还在后面。

        可以说,那条巨鲨简直是在怒吼!鲜血从它那被刺中的地方喷涌而出,染红了周围的海水,海水变得混浊不清,我已什么都看不见了。

        我眼前一直这么模糊一片,直到海水突然稍稍清了一点,透出一点亮光,我才影影绰绰地看见,尼摩船长还抓住鲨鱼的一个鳍,同它进行着殊死搏斗。他一刀接一刀地往鲨鱼肚腹扎去,但一直未能使之毙命,也就是说,未能刺进它的心脏,给它致命的一击。鲨鱼挣扎着,疯狂地搅动着海水,被搅起的漩涡差点儿把我冲翻在地。

        我本想跑上去助船长一臂之力,但我像是被恐惧攫住了似的,钉在那儿,挪不动步。我直愣愣地看着这场人鲨大战。不一会儿,形势突变,鲨鱼张着它那好似巨剪似的血盆大口,向船长再次扑来,把他掀翻在地。船长生命危在旦夕。说时迟,那时快,尼德•兰手持捕鲸叉,如闪电般冲向鲨鱼,用锋利的捕鲸叉,叉刺中鲨鱼要害。船长得救了。

        海中顿时一片血红。鲨鱼像是气疯了似的,拼命地搅动着海水,弄得海里波涛汹涌,浪头不断。鲨鱼被尼德•兰一叉命中心脏,已奄奄一息,在不停地抽搐,拼命地挣扎,掀起的波浪把康塞尔也给掀翻了。

        尼德•兰找到了船长。船长没有受一点伤,他站了起来,径直走向采珠人,把拴着石头的绳子割断,把后者抱了起来,脚下一用力,便浮出了水面。

         我和我的同伴也跟着浮了上来。片刻工夫,我们便奇迹般地生还,上了采珠人的小船。

     

    ①..下列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 (3分)

    A.“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浪发电作为动力。

    B.《海底两万里》的结局是阿龙纳斯教授逃出“诺第留斯”号潜艇,回国后将旅行中所知道的秘密公之于世。

    C.尼摩船长在苏伊士地区给很多鱼套上铜环,放回大海;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捕捉到了这样的鱼。源此他发现了“阿拉伯隧道”。

    D.“诺第留斯”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经历了很多险情,曾在印度洋遭遇巨型章鱼,在红海追捕懦艮,在大西洋肉搏鲨鱼等。

    解析:“诺第留斯”号潜艇从太平洋出发,尼摩他们在印度洋肉搏鲨鱼,在大西洋遭遇巨型章鱼。

    ②、选段中体现了尼摩船长的同情弱者,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特点。联系原著,请你再简要写出表现尼摩另一个显著特点的故事。(故事和特点各2,共4分

    南极冰山脱险可看出他英勇顽强、不畏艰险、镇定沉着。

    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可看出他具有正义感和反抗压迫的精神。                        二、阅读(共54分)

    (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3分)

    【甲】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肉食者,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敢专也,必铲人。”对曰:“小惠未遍,民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敢加也,必以信。对“小信未孚,神福也。”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曰:  “未可。”齐人三鼓。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

    【乙】

    呜呼!士不以天下之重自任,久矣。言语非不工也,政事文学非不敏且博,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公(乐全先生)为布衣,则已有公辅。自少出仕,至老而归,未尝以言物,以色假人。虽对人主,必同而后言。毁誉不动,得丧若,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君者。

    (选自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有删改)

    【注释】:高大的样子。②公辅:三公首辅。③:追求。④假:看待、对待。⑤人主:君主。⑥毁誉:毁谤和称赞。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齐师败绩(大败)      B.公将之(驱车追赶) 

    C.夫,勇气也(作战)   D.夫大国,难也(测量)

    【参考答案】解析: D项,“测”指推测。

    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又何焉(参与)   B.必以(信用) 

    C.虽不能(明察)   D.小惠未(普及)

    【参考答案】解析B:“信”指实情。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虽不能察,必以(感情)   B.牺牲玉帛(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C.小大之(诉讼事件)       D.小信未(使信服)

    【参考答案】解析A:“情”指诚心。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A.衣食所/尔敢轻吾 

    B.也/万钟于我何

    C.然已有公辅之/先达德隆 

    D.真孔子所谓大臣以道君者/愚以为宫中之

    【参考答案】解析:A,安身/怎么;B,虚夸、夸大/好处;C,声望;D,侍奉/事情。

    1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

    【参考答案】然至于临大事/鲜不忘其故/失其守者/其器小也

    13.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1)肉食者,未能远谋。(2)

     

    (2)小信未孚,福也。(2)

     

    【参考答案】(1)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这只是)信用,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14.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说说曹刿与乐全身上有哪些共同品质?(4)

     

     

    【参考答案】曹刿与乐全虽出身平民百姓,地位低微,但他们都以国事为己任,具有卓越的才能,勇于担当。

    【参考译文】【乙】呜呼!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并非他们不擅长言语,政事文学也不是不敏捷而且广博,然而面临大事,很少有人不忘记平常所学、失去平日所坚持的志向,这些人的气度是狭小的。张公是一介平民,但仪表堂堂,已有三公辅相的声望。从年轻时为官,到老了还没有回来,从来不用言语讨好别人,用神色谄媚别人。即使面对皇帝,也一定要心理认同后再发言。毁谤和赞誉改变不了他,得到和失去也一样(坦然)对待,真正是孔子所说的用道义侍奉君王的大臣。

    (二)说明文阅读(15分)

                         人类的“黄金体温”

      ①我们都知道人类的体温是37摄氏度,其实人类的体温会因为身体部位和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②然而,恒定的体温并非理所当然。当体温高于环境温度,身体因为热传导与辐射持续丧失热量,且温差越大,热量损失越快。若要维持体温不变,就必须在体表建立有效的隔热层,同时在体内源源不断地制造热量,才能平衡损失。这意味着人类必须频繁地进食、进水,才能保证体温不会大幅变化。相比之下,对体温不那么讲究的变温动物,在相同的体重下,对能量的需求只有恒温动物的1/10,这让它们更加容易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③这样看来,变温动物的生存策略似乎更加高明。但实际情况是,奢侈消耗热量的哺乳类和鸟类,反而完全占据了大地与天空、高山与两极,它们才是当今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物种。

       这是因为,恒温动物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

      ⑤当气温太高,缺乏体温调节能力的变温动物必须躲藏起来,防止体温过高导致死亡;当气温太低,它们又需要寻找外部热源,或者进行休眠。恒温动物受气温影响更小,因而能适应更多变的环境,抢占更多生态位。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南北两极有很多哺乳动物和鸟类,却没有爬行动物。

      ⑥变温动物在外界气温变化较大时,还会行动缓慢、反应迟钝。这是因为动物体内控制所有生化反应速率的酶,对温度变化非常敏感,相差10摄氏度,都会带来23倍的变化。而恒温动物总是保持在自己的最佳温度,生化反应速率更高,因而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

      ⑦然而问题还没有解决,虽然恒温具有这些优势,人类为何会停留在37摄氏度?

      ⑧如果我们把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和沸点及其之间的温度,看作一条线段,那么就会发现,黄金分割的另一端是 382摄氏度,非常接近于我们的平均体温。大概这只是一个美妙的巧合。

      ⑨但生物学家卡萨德瓦利发现,黄金体温确实存在,而问题的关键与毫不起眼的真菌有关。

      ⑩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其中不乏致命的杀手。尽管能接触到超过4000种真菌,哺乳类动物却只会感染其中不到500种,大部分也不会致病。

      除了免疫系统的功劳,体温也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大多数真菌的活动温度在430摄氏度,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真菌能在37摄氏度以上的环境中存活。

      提高体温可以杀灭更多真菌,但是更高的体温也消耗更多热量,在不生病和饿死之间,人类或是其他动物必须选择一个平衡点,这是自然选择。卡萨德瓦利对这两者进行建模和计算,发现存在一个投入与收益的最优解:367摄氏度。体温低于这个“黄金体温”的哺乳动物,都更易感染真菌。

      于是,在残酷的自然选择和简单的数学原理之下,人类的体温就固定为37摄氏度。

    (摘编自《读者》2019年第9期)

    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身体的各个部分在任何时间都是37摄氏度。

    B.变温动物对能量需求更少、因而它们的生存策略更加高明。

    C.自然界存在着种类繁多的真菌,它们都是人与动物的致命杀手。    

    D.体温37摄氏度是人类在不生病和饿死之间选择的一个平衡点。

    16.从⑦—自然段来看,作者从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4分)

    17.⑤⑥两段中运用了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结合文段分析其中的作用。(4分)

     

                                                                                                                                                 

    18.根据全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下面信息整合任务。(每空2分,共4分)

    【材料链接】人体拥有很强大的调节系统和能力,对于普通健康人群来说,人体能够有效地控制调节体液酸碱度,使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无论你吃的食物无酸过的还是碱性的,进入到胃部,在胃酸的作用下呈现酸性;随后进入小肠,在碱性肠液作用下会呈现碱性。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某某是酸性体质”“某某是碱性体质”,其实,酸碱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而对于食物,我们也大可不必太在在意它的酸碱,应该注意的是选择多样化的食物,营养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人体在对待温度与酸碱度方面表现出的相同之处是:都能够依靠自身强大的(1           能力,使体温或体液酸碱度处于(2             状态。不同之处是:“黄金体温”有生物学研究和数学原理支撑,“酸碱体质”的说法却缺乏科学依据。

    答案:15.D

    16.从自然选择(不生病和饿死之间平衡点)和数学原理(黄金分割、建模计算)两个方面来说明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的现象。(从12段找答案)

    17.作比较(1)和列数字(1)⑤⑥两段中把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恒温动物具有的生存优势——拥有更加出色的反应和运动能力,具体深刻说明了人类的体温固定为37摄氏度这一特点(2)

    18.调节  平衡

     

    文学类阅读 (共16分)

                   远去了,母亲放飞的手(刘心武)

      ①从19501959年,我8岁到17岁。家里平时就我和母亲两人。回忆那10年的生活,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都是非同寻常的。

      ②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有得穿就行了;用的,如家具,也十分粗陋。但在吃上,那可就非同小可了,母亲做得一手极地道的四川菜,且不说她能独自做出一桌宴席,令父亲的那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交口称誉,就是她平日不停歇地轮番制作的四川腊肠、腊肉等,也足以叫邻居们啧啧称奇。有人就对我发出警告:“你将来离开了家,看你怎么吃得惯啊!”但是母亲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偶尔看见我吃果丹皮、关东糖之类的零食,她总是要数落我一顿。母亲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三顿正经饭,便可健康长寿,并且那话里话外,似乎还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只有吃“正经饭”才行得正,吃零嘴意味着道德开始滑落——当然很多年后,我才能将所意会到的,整理为这样的文句。

      ③母亲在饮食上如此令邻居们吃惊,被一致地指认为对我的“娇惯”和“溺爱”。但跟着还有令邻居们吃惊的事,那就是我家是大院中有名的邮件大户。如果那几十种报刊都是我父亲订的,当然也不稀奇,但我父亲其实只订了一份《人民日报》,其余的竟都是为我订的。就有邻居大妈不解地问我母亲:“你怎么那么舍得为儿子花钱啊!你看你,自己穿得这么破旧,家里连套沙发椅也不置!”母亲回答得很坦然:“他喜欢啊!这个爱好,尽着他吧!”

      ④1959年,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勉勉强强地去报了到。我感到“不幸中的万幸”,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我满以为,母亲会纵容我“依然故我”地那样生活。但是她却给我准备了铺盖卷和箱子,显示出她丝毫没有犹豫过。母亲不仅把我“推”到了学校,而且也不再为我负担那些报刊的订费,我只能充分地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和图书馆。

      ⑤1960年春天,有一个星期六我回到家中,一进门就发现情况异常,仿佛在准备搬家似的……果不其然,父亲奉命调到张家口一所军事院校去任教,母亲也随他去。我呢?父亲和母亲都丝毫没有犹豫地认为,我应当留在北京。问题在于:北京的这个家,要不要给我留下?如果说几间屋都留下太多,那么,为什么至少为我留下一间呢?但父亲却把房全退了,母亲呢,思想感情和父亲完全一致,就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应当开始完全独立的生活。父母迁离北京后的那周的星期六下午,我忽然意识到我在北京除了集体宿舍里的那张上铺铺位,再没有可以称为家的地方了!我爬上去,躺到那铺位上,采采地望着天花板上的一块污渍,没有流泪,却有一种透彻肺腑的痛苦,难以言说,也无人可诉。

      ⑥1966年春天,我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就在那个春天,我棉被的被套糟朽不堪了,那是母亲将我放飞时,亲手给我缝制的被子。它在为我忠实地服务了几年后,终于到了必须更换的极限。于是我给在张家口的母亲,写信要一床被套。这对于我来说是自然到极点的事。母亲很快寄来了一床新被套,但同时我也就接到了母亲的信,她那信上有几句话我觉得极为刺心:“被套也还是问我要,好吧,这一回学雷锋,做好事,给你寄上一床……”睡在换上母亲所寄来的新被套里,我有一种悲凉感:母亲给儿子寄被套,怎么成了“学雷锋,做好事”,仿佛是“义务劳动”呢?现在我才憬悟,母亲那是很认真很严肃的话,就是告诉我,既已将我放飞,像换被套这类的事,就应自己设法解决。她是在提醒我,“自己的事要尽量自己独立解决”。

      ⑦母亲将我放飞以后,我离她那双给过我无数次爱抚的手,是越来越远了,但她所给予我的种种人生启示,竟然直到今天,仍然能从细小处挖掘出珍责的宝藏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9. 文中一共写了母亲对“我”的三次“放飞”,“我”的情感也随之发生变化。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母亲的三次“放飞”

    “我”的情感变化

    第一次:儿子考上北京师专,母亲把儿子“推”到学校住读。

    意外

    第二次:         

    痛苦

    第三次:母亲把给儿子寄被套当作“学雷锋,做好事”。

     

    20. 结合上下文,写出第④段中加点词“不幸”和“万幸”分别指代的内容。(4分)

     

    21. 第①段中画横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22. 文中母亲的育子方法,你是否赞成?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19.①举家外迁,不给儿子在北京留下一间房   ②悲凉 

    20. 不幸:“我”自认为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或“我”被北京师范专科学校录取)

    万幸:北京师专就在北京市内,“我”每天晚上可以回家吃饭和睡觉。

    (或“这所学校就在市内,因此我觉得还可以大体上保持和上高中差不多的生活方式——晚上回家吃饭和睡觉”。

    21.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写母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对我的哺育;内容上表达了对母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22. 示例:赞成。①这位母亲注重孩子的饮食,对衣着和家中摆设却毫不讲究,这种做法大有把“身体好”放于首位之意,有利于培养孩子不慕虚荣的纯朴天性;②反对孩子吃零食,却十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不惜进行“巨额投资”,显然,这对刘心武日后成为一名有成就的作家是极有影响力的;③三次“放飞”仪子,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是高层次的父母之爱。

    示例二:不费成。①这位母亲在饮食上对孩子过于“娇惯”和“溺爱”,没有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不利于培养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习惯;②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方法有很多,不定要花巨资订报刊;③三次“放飞”孩子过于狠心。不利于培养母子情感。


     

    相关试卷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英文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英文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天省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天省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2023年湘乡市东山学校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2023年湘乡市东山学校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共14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