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新疆哈密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新疆哈密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 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B. 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715N
C. 氯化镁的电子式: D.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2.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用分液漏斗不能分离的是( )
A. 四氯化碳和苯 B. 乙酸乙酯和水 C. 溴乙烷和水 D. 苯和水
3. 下列有机物不具有的官能团是( )
A. 醛基 B. 苯环 C. 酯基 D. 碳碳双键
4. 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CH3(CH2)3CH3
②CH3(CH2)4CH3
③(CH3)2CHCH2CH3
④C(CH3)4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③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②①④
5.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的有( )
①乙烷 ②苯 ③丙烯 ④乙烯
A. ②④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6.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 CH4+Cl2→光照CH3Cl+HCl
B. CH3CH2OH+CuO→△CH3CHO+H2O+Cu
C. CH2=CH2+H2O→一定条件CH3CH2OH
D.
7. 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8.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D. 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9.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乙基丁烷 B. 3,3−二甲基丁烷
C. 3−甲基−2−丁烯 D. 1,4−二甲苯
10. 可用来鉴别己烯、四氯化碳、苯的试剂是( )
A. 酸性高锰酸钾 B. 食盐水 C. 液溴 D. NaOH溶液
11. 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物质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可以进行消去反应
B. 该物质可以进行水解反应
C. 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H2反应
D. 该物质可以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12.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A. 乙醇
B. 乙烷
C. 乙炔
D. 乙烯
13. 以下物质:(1)甲烷;(2)苯;(3)聚乙烯;(4)苯乙烯(5)2−丁炔;(6)环己烷;(7)邻二甲苯.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 )
A. (4)(5)
B. (4)(5)(7)
C. (3)(4)(5)
D. (3)(4)(5)(7)
14.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B. 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
C. 用灼烧的方式鉴别真丝和人造丝(纤维素)
D. 糖类、油脂、蛋白质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15. 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一氯代物有3种 B. b是的单体
C. c可溶于水 D. 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1.0分)
16. 有下列各组物质:
①612C和 613C;
②石墨和足球烯;
③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
④正丁烷和异庚烷;
⑤和。
用序号填空:
(1)______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2)______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4)______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组两者是同一物质。
17. 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物质:有A、B、C三种烃,它们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A的名称是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8.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______,属于 ______反应。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 ______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 ______。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
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结晶
(5)用30克乙酸与46克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是 ______。
A.29.5克
B.44克
C.74.8克
D.88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19. 乙烯是石油裂解气的土要成分,它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电子式 ______。
(2)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是 ______(填序号)。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下列物质中,可以通过乙烯加成反应得到的是 ______(填序号).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4)已知2CH3CHO+O2→△催化剂2CH3COOH。若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可以生产一种重要的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反应类型是 ______。
20.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______。
(2)乙醇加浓硫酸加热到170°C:______。
(3)苯→溴苯:______。
(4)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______。
(5)实验室制乙炔:______。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 已知乙烯能发生如图转化:
(1)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2)D中官能团的名称:______。
(3)物质B可以被直接氧化为D,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
(4)②的反应类型 ______。
(5)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2. 某烃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0.lmolCO2和0.lmolH2O。该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式是 ______。要获得该物质的分子式,还需要进行测试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故A错误;
B.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质量数为8+7=15,原子符号表示为: 715N,故B正确;
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两个氯离子与镁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氯化镁的电子式表示为:,故C错误;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
故选:B。
A.书写结构简式,官能团不能省略;
B.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
C.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两个氯原子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阳离子电子式是阳离子符号,阴离子需要标注中括号和负电荷;
D.钠离子核外10个电子,分布在2个电子层,从内到外依次容纳2,8个。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构简式、结构示意图的书写、电子式的书写,结构式的特征应用,结构简式的书写方法等,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答案】A
【解析】解:A.四氯化碳和苯互溶,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A错误;
B.乙酸乙酯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B正确;
C.溴乙烷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C正确;
D.苯和水不溶,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分液漏斗可以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则分析选项中物质的溶解性即可。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难度不大,注意分液漏斗能分离的物质必须是互不相溶的液体。
3.【答案】B
【解析】解:有机物含有醛基、酯基和碳碳双键,苯环不是官能团,
故选:B。
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含有醛基、酯基和碳碳双键,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结构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双基知识的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①、③、④中碳原子都是5个,①无支链,③中一个支链,④中两个支链,其沸点:①>③>④;②中碳原子数为6,比①、③、④中碳原子数都多,则沸点较高,故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②①③④,
故选:B。
根据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的烃,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来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熔沸点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要注意结构对熔沸点的影响.
5.【答案】A
【解析】解:①乙烷含2个甲基,所有原子不能共面,故不选;
②苯环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均共面,故选;
③丙烯中含有1个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故不选;
④乙烯中碳碳双键为平面结构,所有原子共面,故选;
故选:A。
甲烷为四面体结构,苯环、双键为平面结构,以此来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共面问题,为高频考点,把握甲基、苯环、双键的结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有机物结构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A.CH4中H被Cl取代生成CH3Cl,属于取代反应,故A不选;
B.−OH转化为−CHO,属于氧化反应,故B不选;
C.为烯烃的加成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选;
D.为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A.甲烷中H被Cl取代;
B.为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C.碳碳双键转化为单键;
D.为酯化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及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3H8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取代,碳链上的3个碳中,两个氯取代一个碳上的氢,有两种:CH3−CH2−CHCl2(取代那面甲基上的氢原子时一样)、CH3−CCl2−CH3,分别取代两个碳上的氢,有两种:CH2Cl−CH2−CH2Cl(两个边上的),CH2Cl−CHCl−CH3(一中间一边上),共有四种。
故选:B。
可以根据有机物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写法来书写其所有的同分异构体,观察得出结论,还可以根据规律来推理获得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注意解题方法的掌握可以节省解题时间.
8.【答案】C
【解析】解:A.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了化学反应,为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控制物质的沸点分离混合物,无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蛋白质是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
C.乙烯用途广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故C正确;
D.淀粉与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为混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A.物质变化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B.蛋白质含N元素;
C.乙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变化、物质组成和分类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解:A.2−乙基丁烷,烷烃的命名中出现2−乙基,说明选取的主链不是最长碳链,该有机物最长碳链含有5个C,主链为戊烷,在3号C含有1个甲基,其正确命名为:3−甲基戊烷,故A错误;
B.3,3−二甲基丁烷,该命名不满足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说明编号方向错误,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2−二甲基丁烷,故B错误;
C.3−甲基−2−丁烯,该有机物主链为丁烯,碳架为:C−C=C−C,甲基的编号不是最小的,甲基在2号C,该有机物正确命名为:2−甲基−2−丁烯,故C错误;
D.为对二甲苯,系统命名法命名为:1,4−二甲苯,故D正确;
故选:D。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10.【答案】A
【解析】解:A.四氯化碳和苯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四氯化碳、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互溶,密度:四氯化碳>水>苯,所以四氯化碳、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混合分层,有色层在上层的为四氯化碳、有色层在下层的为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食盐水和己烯、四氯化碳、苯都不反应且不互溶,密度:四氯化碳>水,己烯和苯的密度都小于水,食盐水和乙烯、四氯化碳、苯混合时都分层,油层在下层的是己烯或苯,油层在上层的是四氯化碳,不能用食盐水鉴别己烯和苯,故B错误;
C.液溴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液溴褪色,四氯化碳、苯和液溴都互溶,不能用液溴鉴别四氯化碳和苯,故C错误;
D.NaOH和乙烯、苯、四氯化碳都不反应且不互溶,密度:四氯化碳>水,己烯和苯的密度都小于水,NaOH溶液和乙烯、苯、四氯化碳混合时都分层,油层在下层的是苯或己烯,油层在上层的是四氯化碳,不能用NaOH溶液鉴别苯和己烯,故D错误;
故选:A。
A.四氯化碳和苯都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四氯化碳、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互溶,密度:四氯化碳>水>苯,己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食盐水和己烯、四氯化碳、苯都不反应且不互溶,密度:四氯化碳>水,己烯和苯的密度都小于水;
C.液溴和己烯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液溴褪色,四氯化碳、苯和液溴都互溶;
D.NaOH和乙烯、苯、四氯化碳都不反应且不互溶,密度:四氯化碳>水,己烯和苯的密度都小于水。
本题考查有机物鉴别,侧重考查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有机物的官能团及其性质的关系、性质差异性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1.【答案】D
【解析】解:A.分子中只含有酚羟基,苯环性质稳定,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A错误;
B.分子中不含有能水解的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分子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有苯环和醛基,则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 molH2反应,故C错误;
D.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邻位含有氢原子,可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分子中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含有酚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和显色反应,含有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根据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B
【解析】解: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设其为1mol,消耗氧气3mol;
B.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3,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3+7O2− 点燃 4CO2+6H2O,设其为1mol,消耗氧气72mol,即3.5mol;
C.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CH+5O2− 点燃 4CO2+2H2O,设其为1mol,消耗氧气52mol,即2.5mol;
D.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3O2− 点燃 2CO2+2H2O,设其为1mol,消耗氧气3mol。
故选:B。
A.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设其为1mol,判断消耗氧气量;
B.写出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设其为1mol,判断消耗氧气量;
C.写出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设其为1mol,判断消耗氧气量;
D.写出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设其为1mol,判断消耗氧气量。
本题主要考查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之比,属于基本知识,基础题型,难度不大。
13.【答案】A
【解析】解: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物质是(4)苯乙烯、(5)2−丁炔、(7)邻二甲苯;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有(4)苯乙烯、(5)2−丁炔,所以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褪色的是(4)苯乙烯、(5)2−丁炔,故选A.
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或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直接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性质,注意只有苯环上的取代基中直接连接苯环的碳原子上含有氢原子时,苯的同系物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14.【答案】C
【解析】解: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丙三醇,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故A错误;
B.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能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故B错误;
C.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灼烧有燃烧纸张的气味,可以鉴别,故C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化合物,糖类中的单糖、油脂均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B.葡萄糖是单糖;
C.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D.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是高分子化合物。
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糖类不一定均能水解,其中单糖不能水解。
15.【答案】A
【解析】解:A.a中含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3种,故A正确;
B.聚苯丙炔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单体是,故B错误;
C.c中不含亲水基,只含憎水基,所以c不易溶于水,故C错误;
D.a、b、c的分子式分别是C8H6、C8H6、C8H8,a、b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所以a、b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A。
A.a中含有几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B.聚苯丙炔中含有碳碳双键;
C.c中不含亲水基,只含憎水基;
D.a、b、c的分子式分别是C8H6、C8H6、C8H8。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基本概念内涵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① ② ④ ③ ⑤
【解析】解:①612C和 613C为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
②石墨和足球烯为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③CH3−CH2−CH2−CH3和CH3−CH(CH3)CH3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正丁烷和异庚烷均为烷烃,二者结构相似,分子中相差3个CH2,二者互为同系物;
⑤因为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溴代物只有一种,因此和为同种物质;
(1)综上所述,①组两者互为同位素,
故答案为:①;
(2)综上所述,②组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故答案为:②;
(3)综上所述,④组两者属于同系物,
故答案为:④;
(4)综上所述,③组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故答案为:③;
(5)综上所述,⑤两者是同一物质,
故答案为:⑤。
同位素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分异构体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同系物指结构相似、分子中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化合物。
本题主要考查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的概念,为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答案】2−甲基−1−丁烯 2−甲基−2−丁烯 3−甲基−1−丁烯
【解析】解:烯烃A中,主链为丁烯,编号从左边开始,在2号C有1个甲基,双键在1号C,A的命名为2−甲基−1−丁烯;
烯烃B主链为丁烯,编号从左边开始,在2号C有1个甲基,碳碳双键在2号C,命名为:2−甲基−2−丁烯;
C主链为丁烯,编号从右边开始,在3号C上有1个甲基,碳碳双键在1号C,C的命名为:3−甲基−1−丁烯;
故答案为:2−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1−丁烯.
A、B、C三种烃均为烯烃,烯烃的命名中,选项含有碳碳双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编号从距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命名中必须最长碳碳双键的物质,据此完成本题.
本题考查了烯烃的命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熟练掌握常见有机物的系统命名原则,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8.【答案】 取代或酯化 催化剂 吸水剂 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 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B A
【解析】解:(1)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也是酯化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或酯化;
(2)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故答案为:催化剂;吸水剂;
(3)因为挥发的乙酸和乙醇都极易溶于水,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故答案为: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4)由于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醇能够溶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因此分类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分液,
故答案为:B;
(5)n(CH3COOH)=0.5mol;n(CH3CH2OH)=1mol;二者反应时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所以乙醇过量,反应按照乙酸来计算,由于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所以产生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0.5mol×67%×88g/mol=29.5g,
故答案为:A。
(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酸乙酯,该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也是酯化反应;
(2)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3)因为挥发的乙酸和乙醇都极易溶于水,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防倒吸;
(4)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醇能够溶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5)n(CH3COOH)=0.5mol;n(CH3CH2OH)=1mol;二者反应时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所以乙醇过量,反应按照乙酸来计算。
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侧重考查学生有机制备和分离提纯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19.【答案】 bd acd 2CH3CHO+O2→△催化剂2CH3COOH nCH2=CH2→一定条件下 加聚反应
【解析】解:(1)乙烯分子中存在4个C−H键、1个C=C键,乙烯的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a.甲烷和乙烯都不和稀硫酸反应,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错误;
b.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二者都不易溶于水,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c错误;
d.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乙烯可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3)a.乙烯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故a正确;
b.乙烯无论和哪种物质反应都不能得到CH3CHCl2,故b错误;
c.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故c正确;
d.乙烯和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Br,故d正确;
故答案为:acd;
(4)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结合已知信息知,B为CH3CHO,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A为CH3CH2OH,反应③的方程式为2CH3CHO+O2→△催化剂 2CH3COOH,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为加聚反应,
故答案为:2CH3CHO+O2→△催化剂 2CH3COOH;nCH2=CH2→一定条件下;加聚反应。
(1)乙烯分子中存在4个C−H键、1个C=C键;
(2)甲烷性质较稳定,乙烯较活泼,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乙烯中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
(4)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结合已知信息知,B为CH3CHO,乙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A为CH3CH2OH。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的关系、性质差异性、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0.【答案】CH2=CH2+HCl→△催化剂CH3CH2Cl CH3CH2OH→170℃浓硫酸CH2=CH2↑+H2O C6H6+Br2→FeC6H5Br+HBr CH3CH2Br→△氢氧化钠醇溶液CH2=CH2↑+NaBr+H2O CaC2+2H2O→Ca(OH)2+HC≡CH↑
【解析】解:(1)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生成氯乙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Cl→△催化剂CH3CH2Cl,
故答案为:CH2=CH2+HCl→△催化剂CH3CH2Cl;
(2)乙醇加浓硫酸加热到170°C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170℃浓硫酸CH2=CH2↑+H2O,
故答案为:CH3CH2OH→170℃浓硫酸CH2=CH2↑+H2O;
(3)苯与液溴,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6+Br2→FeC6H5Br+HBr,
故答案为:C6H6+Br2→FeC6H5Br+HBr;
(4)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Br→△氢氧化钠醇溶液CH2=CH2↑+NaBr+H2O,
故答案为:CH3CH2Br→△氢氧化钠醇溶液CH2=CH2↑+NaBr+H2O;
(5)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HC≡CH↑,
故答案为:CaC2+2H2O→Ca(OH)2+HC≡CH↑。
(1)乙烯与氯化氢的反应生成氯乙烷;
(2)乙醇加浓硫酸加热到170°C反应生成乙烯和水;
(3)苯与液溴,铁作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4)溴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生成乙烯、溴化钠和水;
(5)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侧重考查学生有机方程式书写的掌握情况,试题比较简单。
21.【答案】 羧基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解析】解:(1)乙烯中C、C之间存在双键,含4个C−H键,且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其结构式为,
故答案为:;
(2)D为乙酸,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
故答案为:羧基;
(3)物质B为乙醇,可以被直接氧化为D,需要加入的试剂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强氧化剂,
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4)②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故答案为:2CH3CH2OH+O2→△Cu2CH3CHO+2H2O。
CH2=CH2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为CH3CH2OH,B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为CH3CHO,B和D在浓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D为CH3COOH,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推断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见有机物的转化,题目难度不大。
22.【答案】CH2 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生成0.lmolCO2和0.lmolH2O,,则N(C):N(H)=1:2,则实验式为CH2,设分子式为(CH2)n,要求得分子式需要知道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答案为:CH2;相对分子质量。
生成0.lmolCO2和0.lmolH2O,则N(C):N(H)=1:2,即可得到该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式;要获得该物质的分子式,需要求得相对分子质量,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解答关键是能够正确分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关系,题目难度不大。
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mL时,曲线Ⅰ和Ⅱ刚好相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