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2301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230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2301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 在时,可逆反应,01ml/L的溶液中滴加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太康三高2022-2023学年上期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2. 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化学健496243431463则的为( )A.+125kJ⋅mol B.125kJ C.-118kJ⋅mol D.-118kJ3. 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②使用催化剂③增大反应物浓度④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⑤增大压强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 在时,可逆反应.时,向恒容密闭容器内充入、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为化学平衡状态B.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逆向进行C.此反应的初始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正向进行D.无法判断此反应的初始状态是否为化学平衡状态5. 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浓度为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②石灰水③NaCl溶液④溶液⑤溶液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①④⑤ B.①④ C.②⑤⑥ D.②③⑥6. 醋酸钡晶体[]是一种媒染剂,下列有关0.1mol·L-1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A.B.C.D.7. 磷酸铁对热稳定,较易循环利用,可用于农药,电动汽车电池电极材料。常温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在悬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可以转化为沉淀B.常温下要除去溶液混有的,可通过加入NaClO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4,然后过滤,即可除去C.分别缓慢地向浓度为0.01mol/L的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溶液和NaOH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沉淀D.磷酸铁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极材料,是因为其对热稳定,较易循环利用8. 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铂合金为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B.电池工作时,向镁合金电极移动C.电池工作时,需要不断添加次氯酸盐以保证电解质的氧化能力D.若电解质溶液为、硫酸和NaCl的混合液,则正极反应为9. 钠离子电池有巨大的市场前景,某水系钠离子二次电池总反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充电时a极上电极反应式:C.当电路中有通过时,通过交换膜的离子数目为0.1D.放电时,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10. 深埋在潮湿土壤中的铁管道,在硫酸盐还原菌作用下,能被硫酸根腐蚀,其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下列与此原理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正极反应为B.输送暖气的管道不易发生此类腐蚀C.这种情况下,Fe腐蚀的最终产物为D.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是一种温室气体,其存储能量的能力是的12000~20000倍,在大气中的寿命可长达740年,如表所示是几种化学键的键能:化学键F—FN—F键能941.7154.828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程放出能量B.过程放出能量C.反应为放热反应D.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12. 治理汽车尾气排放的NO、CO的办法是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NO与C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原理:,在298K、100kPa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为熵减小的反应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该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其他条件不变时,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方向13. 25℃时,向1L的溶液中滴加盐酸或NaOH溶液,溶液中的及HA的浓度的对数值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表示与pH的关系曲线B.的数量级为C.P点溶液中D.滴加盐酸或NaOH溶液的过程中均增大14. 如图为某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导线都是离子导体B.电子的流动方向为:锌→导线→铜→稀硫酸→锌C.在铜电极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D.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15.(12分)为了探究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纯固体物质X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发生化学反应),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发现U形管内红墨水的液面高度如图所示。①若如图1所示,则发生的反应(假设没有气体生成)是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X可能是_____(填化学式,两种即可)。②若如图2所示,发生的反应(假设没有气体生成)是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以下选项中与其能量变化相同的是_____(填字母)。A.炭的燃烧反应B.的分解反应C.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2)如图3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在试管中放入小铝片,再滴入5mL稀Na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铝片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②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16.(12分)控制变量法是研究化学变化量的重要思想方法。请仔细观察下表中50mL稀盐酸和1g碳酸钙反应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碳酸钙状态溶液温度/℃碳酸钙消失时间/s反应前反应后1块状0.520394002粉末0.52040603块状0.620412804粉末0.82040305块状1.020401206块状1.0305040(1)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2)实验5、6表明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说明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3)根据实验1、3、5可以得出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是________。(4)从本实验数据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能表明这一规律的实验序号是________。17.(14分)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中的x值。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草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可以用酸性溶液进行滴定: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③用浓度为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记录消耗体积。(1)滴定时,将酸性标准液装在如图中的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滴定管中。(2)滴定时,左手操作滴定管,右手轻轻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____。(3)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学习小组共进行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待测液/mL25.000.009.9525.001.0511.1025.000.5013.50通过上述数据,可知消耗的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_ mL,求得____________。(5)讨论: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_。18.(14分)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生成,逐渐溶解。通电一段时间后,完全溶解。
①a是电源的 ______极(填“正“”或“负”)。
②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 ______色。
③写出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④电路中转移电子的数目至少是 ______。
⑤要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需向溶液中加入 ______填化学式。
(2)特斯拉全电动汽车使用的是钴酸锂()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的高分子材料。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电池反应式为:,则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充电时电极B应与电源的 ______极(填“正”或“负”)连接,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化学反应中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故A正确;B.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没有关系,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故B正确;C焓变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对应,则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成正比,故C错误;D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故D正确;故选:C。2、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可知,上述反应的=(496+4431-4463-2243)=-118,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选C。3、答案:C解析:4、答案:C解析:该反应初始状态的浓度商,故该反应的初始状态不是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将正向进行,C项正确。5、答案:B解析:要使指示剂显红色,则应使增大,平衡应该逆向移动,根据电离平衡可知,增大浓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加溶液应呈酸性,只有盐酸和溶液中可以产生,故选B。6、答案:C解析:A.根据溶液电荷守恒可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二者结合可得:即:,故A正确;B.由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电荷等于阴离子所带电荷,故,故B正确;C.CH3COO-离子水解程度较小,水解后溶液呈碱性,由可知:,正确的顺序应为,故C错误;D.由溶液中的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故D正确;故答案选C。7、答案:B解析:A.常温下,在悬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NaOH足够多时,沉淀可以转化为沉淀,A正确;B.加入NaClO溶液将氧化,不符合除杂要求,B错误;C.根据和得知,比更难溶,分别缓慢地向浓度为0.01mol/L的溶液中滴加0.01mol/L的溶液和NaOH溶液,先产生的沉淀是更难溶的沉淀,C正确;D.磷酸铁可用于电动汽车电极材料,是因为其对热稳定比较安全,较易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应和保护环境,D正确;故选B。8、答案:D解析:过程中Mg失去电子,故镁合金是负极,则铂合金是正极,由图示知,正极反应式为,正极附近增多,溶液碱性增强,A项正确;电池工作时,移向负极,即镁合金电极,B项正确;因为正极反应物是,故电池工作时必须不断添加次氯酸盐,C项正确;若电解质溶液是、NaCl的酸性溶液,则正极反应式是,D项错误。9、答案:C解析:由总反应方程式知,放电时b极上转化为,故应由a极区(负极区)移向b极区(正极区),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A项正确;充电时a极上转化为,B项正确;通过交换膜的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与电路中转移电子数相等,通过交换膜的离子为,当电路中有0.2mol通过时,通过交换膜的离子数目为,C项错误;放电时b极为正极,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D项正确。10、答案:C解析:C、因存在还原菌所以铁最终是亚铁,而不是,故C错误;A、正极是硫酸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硫氢根离子,所以电极反应式为:,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钢铁制造的暖气管道外常涂有一层沥青,使钢铁与空气和水隔离,不能形成电化学腐蚀,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D、管道上刷富锌油漆,锌比铁活泼,所以腐蚀锌保护铁,所以管道上刷富锌油漆可以延缓管道的腐蚀,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11、答案:BC解析:根据断键吸热,成键放热以及反应的=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分析判断。为化学键的断裂过程,应该吸收能量,故A错误;为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放出能量,故B正确;反应的,属于放热反应,故C正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吸收能量后如果没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则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12、答案:CD解析:13、答案:BC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微粒浓度的对数越大离子浓度越大,随着pH的增大,溶液碱性增强,酸性减弱,则氢离子浓庋逐渐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c表示的浓度对数值逐渐减小,为变化曲线;d表示的浓度对数值逐渐增大,为浓度变化曲线;pH小于4.75时,a表示的浓度对数值不变,pH>4.75时,随pH增大,a表示的浓度对数值减小,应该是的变化曲线;pH<4.75时,b表示的浓度对数值随pH的增大而增大,b为的变化曲线。根据上述分析,a表示与pH的关系曲线,A错误;的表达式为,pH=4.75时,,,数量级为,B正确;P点时,,P点的电荷守恒式为,变式为,根据题中信息,的溶液中,,则溶液中,C正确;滴加盐酸或NaOH溶液的过程中,,,,、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滴加盐酸,减小,,D错误。14、答案:CD解析:A.稀硫酸溶液是离子导体,导线是电子导体,故A错误;B.高装置是原电池,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电子不能通过溶液,故电子从锌→导线→铜,故B错误;C.锌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发生氧化反应,在铜电极上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而放出氢气,故C正确;D.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若有13g锌被溶解即0.2mol,电路中就有0.4mol电子通过,故D正确;故答案为CD。15、答案:(1)①放热;、CaO(合理即可);②吸热;B(2)①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出现白色浑浊;②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解析:(1)①若如图1所示,体系内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体系内气体膨胀,反应放热,遇水反应放热的物质X可以是、CaO等;②若如图2所示,体系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说明体系内气体体积缩小,反应吸热,碳的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盐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放热反应。(2)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向试管中放入小铝片,再滴入5mL稀NaOH溶液,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烧杯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白色浑浊。16、答案:(1)放热(2)温度;温度越高(3)其他条件一定,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反应物接触面积;1,2
解析:(1)通过表中数据,对比反应前后温度变化可知,反应后溶液温度升高,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2)由实验5和6的实验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碳酸钙消失所用的时间越少,反应速率越快。(3)实验1、3、5固体的形状相同、反应前的温度相同,但反应物的浓度依次增大,碳酸钙消失所用的时间依次减少,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实验1、2反应温度相同、盐酸的浓度相同,但固体的形状不同,实验数据表明粉末时的反应速率大于块状,则可说明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从本实验数据中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反应物接触面积。17、答案:(1)甲(2)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3)当最后一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时,溶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4)10.00;2;①偏大;②偏小解析:18、答案:(1)负;红;;;(2);正;解析::(1)①石墨电极Ⅰ为阴极,故a为负极,
故答案为:负;
②石墨电极Ⅱ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
故答案为:红;
③阳极区生成氢离子,透过质子交换膜与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④当完全溶解时,消耗氢离子,转移电子,
故答案为:;
⑤石墨电极Ⅰ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氯离子透过阴离子交换膜进入电解池中间部分,要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浓度,需向溶液中加入,
故答案为:;
(2)放电时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充电时B极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故答案为:;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1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03ml•L-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3 ml,5可除去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