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浉河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浉河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14分)1. 随着考试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这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2.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所以热空气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3. 如图是某变频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图。气态“冷媒”通过压缩机加压进入冷凝器变成液态,液态“冷媒”经铜管B进入蒸发器变成气态,同时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媒”在冷凝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冷媒”在蒸发器中______ 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降低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4. 人眼好像一架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小丽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利用______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5. 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则他与平面镜中的像距离______ m。若小明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则平面镜中的像相对小明以______的速度运动。远离过程中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6.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______填合适的单位,已知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则该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______。
二、选择题(共16分)7. 某同学在测量时忘记给测量结果写上单位,下列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m( )A. 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B. 一位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C. 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大约为
D.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厚度大约为8. 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靠在站台上,某一乘客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该乘客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乘客坐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 B. 与乘客并排的列车一定开始前进
C. 一定有一辆列车开始运动 D. 两辆列车一定都开始运动9. 小红同学利用爷爷不用了的老花眼镜的一片镜片做凸透镜成像实验,肯定不能得到( )A. 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的虚像 C. 倒立的实像 D. 放大的虚像10. 小华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关于“冷气”和“热气”的形成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都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后者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 前者是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后者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1. 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缓慢地注水,水面逐渐升高未到水槽口,在此过程中( )A. 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的位置保持不变
B. 光的折射角不断减小,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C. 光的折射角不断增大,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右移动
D. 光的折射角保持不变,光斑从O点不断的向左移动
12. 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某小组提出的做法如下: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④将蜡烛靠近透镜,你认为可行的是( )A. ①和④ B. ②和④ C. ①和③ D. ②和③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与原来的相同
B.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 铜的密度是,表示铜的质量为
D.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14.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和水的密度之间的关系是( )A.
B.
C.
D.
三、作图题(共4分)15. 小亮在用激光笔S照亮水槽底部的点A时,发现水槽左边内壁的某一点B也被照亮,请你画出发光点S同时照亮A、B两点的光路图。 16. 如图所示,AB为遮光板,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请画出:
光源S的位置;
光线EF的入射光线;
光线EF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四、实验题(共18分)17. 晓雨和晓雪分别做“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下面是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装置是______ 。
晓雪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请你找出丙图像中错误的是______ 段,水沸腾时的温度如图乙所示是______ 。
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晓雨发现冰熔化过快,为了减小冰熔化速度,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18.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 调整选填“上”或“下”,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 。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cm;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 、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利用这一原理原理制成______ 。 19. 为了预防病毒,小红的妈妈采购了消毒液进行日常杀菌,为了则量某消毒液的密度,小红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图1甲是小红在调节天平平衡时的情景,请你指出她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______;改正错误后,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要使天平平衡,应将______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适量消毒液的总质量为,将烧杯中的消毒液倒出一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消毒液液面位置如图2所示,则量筒的中消毒液的体积为______。
用天平测出剩余消毒液和烧杯的质量时,小红依次将两个20g、1个10g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后,继续向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天平平衡后,所使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则量筒中的消毒液的质量为______ g;消毒液的密度为______。
分折以上步骤,你认为小红所测消毒液的密度______选项“偏大”、“偏小”或“准确”。
如图4是她在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的情景,其中操作不规范的是______。五.计算题(共18分)20. 有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全程96m,前一半路程用时24s,后一半路程用时16s,则:
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21. 现有甲乙两个完全一样的瓶子,空瓶的质量为200g,甲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700g,乙瓶子装满某液体后总质量为600g,求:
该瓶子的容积为多少;
乙瓶中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现在往装满水的甲瓶子里轻轻放入一个密度为的A物块,在装满某液体的乙瓶子里轻轻放入一个密度为的B物块。结果甲瓶子的质量为乙瓶子质量的倍。已知 A、B两物块质量相等且都全浸没,求A物体的质量的大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信息 声源 【解析】解:随着开考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得到开始考试的信息,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监考老师在巡视过程中始终保持稳步轻声,是防止发出较大的声音,影响学生答题,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信息;声源。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考查了减弱噪声途径和声音的应用等知识的考查,声学基础题。
2.【答案】小 上升 【解析】解:点燃蜡烛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吹动扇叶转动。
故答案为:小;上升。
密度大小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气压、状态。
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
在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的水除外。
在相同条件下,针对气体来讲,气压越高,体积越小,密度越大。
在相同条件下,固态的密度>液态的密度>气态的密度水除外
气体的密度受压强的影响比较大。液体和固体物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物质的种类。
3.【答案】液化 汽化 【解析】解:“冷媒”在冷凝器中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冷媒”在蒸发器中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汽化吸热。
故答案为:液化;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液化需要放热;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汽化需要吸热。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是一道基础题,难度不大。
4.【答案】照相机 近视眼 凹透镜 【解析】解: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图可知,物体成像在了视网膜的前面,这是近视眼的特征;
近视眼是眼睛的晶状体会聚能力变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如果要让成像在视网膜上,需要将光线发散些;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利用凹透镜进行纠正。
故答案为:照相机;近视眼;凹透镜。
眼睛和照相机类似,可以将2倍焦距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是因为成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看不清楚,需要利用发散透镜进行纠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眼睛的理解以及矫近视眼的正确方法的掌握,是中考的热点。
5.【答案】6 4 不变 【解析】解:小明距离平面镜3m,此时他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则他到像的距离是6m;
若小明以的速度远离镜子,像也以的速度远离镜子,但此题以人为参照物,所以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
远离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6;4;不变。
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来解答此题。由像与物到镜子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可知物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平面镜,物以多大的速度远离平面镜,像就以多大的速度远离平面镜。
不论是镜子移动还是物体移动,都要记住平面镜成的像到镜的距离与物到镜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在分析像的位置和像的速度是一定要注意题中问的是以物为参照物还是以是以镜为参照物。
6.【答案】 【解析】解: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人的密度约为水的密度为,
根据可得,该中学生的体积大约为:
。
故答案为:kg;。
根据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填写单位;利用密度公式计算该中学生的体积。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对中学生质量的估测要正确。
7.【答案】C 【解析】解: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个别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地板砖的边长为60cm,成年人走一步的距离略大于此数值,在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中学生的食指宽度约7mm,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厚度与此差不多,在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进行长度的估测时,我们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分子的直径在左右,地球的半径在6400km左右,等等。
8.【答案】C 【解析】解:该乘客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说明两列火车之间的位置一定发生了变化,则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可能有一辆列车开始运动,另一辆列车静止,可能是乘客坐的列车开始前进,也可能是与乘客并排的列车反向前进;
②两辆列车可能都开始运动,且两辆车的速度大小不同。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要首先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了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参照物,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判断相对静止与相对运动的方法即可正确解题。
9.【答案】B 【解析】解: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实像。
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虚像,
综上所述,不能成倒立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首先明确老花镜是凸透镜,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解答。
此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做到灵活应用。
10.【答案】A 【解析】解: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出热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人的眼睛是无法直接看到水蒸气的,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本题需要注意无论“冷气”和“热气”都是人眼看见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11.【答案】D 【解析】解:
BC、由于水面是水平的,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故AB错误;
AD、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点;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故D正确,A错误。
故选:D。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称为光的折射。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做题时画图,更加直观,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12.【答案】C 【解析】解: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给凸透镜“戴”上远视眼镜,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当取下远视眼镜时,像会远离凸透镜,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要远离凸透镜;若光屏位置不变,需要减小像距,增大物距,即将蜡烛远离透镜,故①③正确。
故选:C。
远视眼镜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提前会聚。当取下凸透镜时,像会远离凸透镜。
正确理解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窄,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平行光会聚成点,发散的光线变为平行光或发散小一些的光线。
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是使原来的光路变宽,会聚的光线错后会聚,平行光线变得发散,发散的光线变得更散。
13.【答案】AC 【解析】解: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每块砖的材料并没有改变,即砖的密度与原来的相同。此选项正确;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不能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因为铁和铝体积大小不知,质量无法确定。此选项错误;
C、铜的密度是,表示铜的质量为此选项正确;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体积不确定,质量的大小不能确定,即有可能相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A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是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与物体密度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其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其密度一般不同;密度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此题考查了对密度概念和单位的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是一般不变的量;在比较质量或体积大小时,不能只考虑密度一个因素。
14.【答案】BC 【解析】解:
由图像可知,当时,,,
则a、b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
;
比较可知:,,,故AD错误,BC正确。
故选:BC。
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当体积时a的质量是,b的质量是,利用密度公式求出a、b两物质的密度,然后和水的密度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简单计算以及对图像的理解,看懂图像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15.【答案】解:先通过水平面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即为S的像;连接交平面镜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连接OA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S的像;再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点知,反射光线所有的反向延长线都会过S的像;连接像点与A点,则与水平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即可。
本题考查和折射光路图的画法,掌握平面镜成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是解答此题关键。
16.【答案】解:通过平面镜作出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
连接S与入射点E,则SE即为光线EF的入射光线;
由图可知,光线EF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则该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光源S的位置;
连接光源S与入射点补出入射光线;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此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原理来完成光路,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综合性较强。
17.【答案】甲 CD 96 移去酒精灯。 【解析】解: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水的沸腾实验可将水直接放入烧杯加热,并不需要放入试管中加热。
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在水的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会再上升,显然CD段不符合上述要求;图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液柱指在上面第6个小格上,因此温度计示数为。
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可以暂停加热、增加冰或水的质量。具体措施:移去酒精灯。
故答案为:甲;;96;移去酒精灯。
根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要求可以对装置做出选择。
在进行温度计的读数时,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液柱上表面指示位置进行读数;在水沸腾时,温度不再变化,但是仍需吸热;
要减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从怎样让烧杯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慢一些入手。
本题要注意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和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的区别以及沸腾的特点。还要注意区分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图像的区分。
18.【答案】下 同一高度 左 缩小 照相机 【解析】解:由图可知,光屏的位置偏高,在此实验中,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因此应将光屏向下调整。
故答案为:下;同一高度。
根据题意,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说明此时满足,所以;
故答案为:。
当使烛焰向左移动5cm,则,即物距增大,那么像距要减小
则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左移到某一位置,这样在光屏上才能得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利用这一原理做成的是照相机。
故答案为:左;缩小;照相机。
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需要调节烛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不成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19.【答案】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平衡螺母 右 60 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准确 直接用手拿砝码 【解析】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该同学未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读图1甲可知,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稍大,左盘低右盘高,因此,应将平衡螺母向右侧移动,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由图2所示量筒可知,量筒中消毒液的体积:;
继续向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说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偏大,应取下5g的砝码,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由图3所示可知,烧杯和消毒液的总质量:,
则量筒中消毒液的质量,
消毒液的密度:
量筒中消毒液的体积测量是准确的,质量是准确的,故消毒液的密度测量值是准确的;
直接用手取放砝码,手上的汗渍会污染砝码,时间长了会使砝码发生锈蚀,为了保护砝码不被侵蚀,所以不能直接用手取砝码,应该用镊子夹取。
故答案为: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平衡螺母;右;;取下5g的砝码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72;;准确;;直接用手拿砝码。
调节平衡前,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在调节天平时,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调节,使天平的横梁平;
由图示量筒读出消毒液的体积;
测量过程中通过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使天平平衡,若指针偏左说明物体重,可以通过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指针偏右说明砝码重,需要减砝码,然后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的质量,然后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消毒液的密度;
量筒中消毒液的体积测量是准确的,质量是准确的,故消毒液的密度测量值是准确的;
取放砝码时,为了砝码不受侵蚀,不能直接用手去拿,应该用镊子夹取。
本题是一道关于密度测量的实验题,主要考查了天平、量筒的使用和读数以及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本能力的检验,难易程度适中。
20.【答案】解:已知全程,一半路程为,
则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由题知全程所用的时间为:,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答: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全程平均速度为。 【解析】由题得出一半的路程大小,已知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利用求出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利用求出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先求出全程所用的时间,再根据求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解题关键是要知道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21.【答案】解:
瓶子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
由可得瓶子的容积:
;
瓶子装满某液体时,液体的质量:
,
液体的体积:
,
则液体的密度:
;
已知,,::2,A、B两物块质量相等,
根据可知,A、B的体积之比是2:5,
假设A物块体积为,那么B物块体积为,
现在往装满水的甲瓶子里轻轻放入一个密度为的A物块,排开水体积为,
那么甲瓶子的质量为,
在装满某液体的乙瓶子里轻轻放入一个密度为的B物块,排开液体体积为,
那么乙瓶子的质量,
已知,即,
代入数据为:,
解得:,
则有:。
答:该瓶子的容积为;
乙瓶中液体的密度为;
物体的质量的大小为250g。 【解析】知道瓶子装满水时的总质量和空瓶的质量可求水的质量,根据求出水的体积即为瓶子的容积;
瓶子装满某液体时的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相等,根据求出液体的密度。
已知 A、B两物块质量相等且都全浸没,已知A、B两物块的密度,所以根据密度公式可以求出A、B的体积关系,然后根据甲瓶子的质量为乙瓶子质量的倍来
列等式,计算出A的体积,然后再计算出A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密度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同一个容器的容积不变,即装满不同液体时液体的体积和自身的容积相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1),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2022-2023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物理,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