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249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249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249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武强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武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于盐酸:CO+2H+=CO2↑+H2OB.铜与稀盐酸反应: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OH-+H+=H2OD.向溶液中滴加MgCl2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2OH-+Mg2+=Mg(OH)2↓【答案】D【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拆,A错误;B.铜不活泼,不能和盐酸反应,B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D.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OH-+Mg2+=Mg(OH)2↓,D正确 ;故选D。2.下列四组物质中,任意两种物质之间均能发生反应的是A.HCl、AgNO3、NaCl B.NaOH、MgSO4、BaCl2C.CO2、CaO、H2O D.Fe、Na2CO3、H2SO4【答案】C【分析】复分解反应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等弱电解质;【详解】A.盐酸和氯化钠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反应,A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氯化钡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不能反应,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C符合题意; D.铁和碳酸钠不能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得电子越多,其氧化性越强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要完成的转化,必须加入氧化剂D.可描述所有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答案】C【详解】A.得电子的多少与氧化性无关,应利用得电子的难易程度比较氧化性的强弱,故A错误;B.元素化合价为最高价只有氧化性,最低价只有还原性,阳离子中元素的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故B错误;C.要完成S2-→SO的转化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氧化剂,故C正确;D.不能代表所有的酸与碱之间的中和反应,因为不是所有的酸和碱都能完全溶于水,也不是所有生成的盐都完全溶于水或者不会分解;故答案选C。4.在做碱金属钾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仪器用不到是A. B. C. D.【答案】C【详解】钾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的仪器有坩埚、泥三角、三角架、酒精灯;A为三角架,B为泥三角;D为坩埚;所以不会用到C;故答案选C。5.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变化是A.HClO→Cl2 B.HNO3→NO C.MnO2→MnSO4 D.KI→KIO3【答案】D【详解】A.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氯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A项错误;B.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一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B项错误;C.二氧化锰中锰元素化合价为+4价,硫酸锰中锰元素化合价为+2价,化合价降低,需要加入还原剂,C项错误;D.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碘酸钾中碘元素为+5价,化合价升高,需要加入氧化剂来实现,D项正确;答案选D。6.对于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KClO3是氧化剂 B.每生成1个Cl2时,转移6个电子C. KClO3中的氯元素被还原 D.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答案】B【详解】A.在反应中,KClO3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作氧化剂,A正确;B.在反应中,KClO3中的Cl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则每生成3个Cl2时,转移5个电子,每生成1个Cl2时,转移个电子,B不正确;C.KClO3中的氯元素由+5价降低到0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C正确;D.氧化剂KClO3得电子后生成Cl2,HCl失电子后生成Cl2,所以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正确;故选B。7.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①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②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等量氧气时,转移电子数相等③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④Na2O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⑤Na2O2与水反应,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④⑤【答案】B【详解】①Na2O2由构成,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故A错误;②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氧气,氧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为0,生成等量氧气转移电子数相等,故②正确;③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Na2O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溶液先变蓝,后褪色,故③正确;④Na2O2与酸反应放出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④错误;⑤Na2O2与水反应,Na2O2中氧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⑤正确;正确的是②③⑤,选B。8.根据下列反应:(1)2Fe3++2I-=2Fe2++I2;(2)Br2+2Fe2+=2Br-+2Fe3+,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r->I->Fe2+ B.I->Fe2+>Br-C.Fe2+>I->Br- D.Br->Fe2+>I-【答案】B【详解】反应2Fe3++2I-=2Fe2++I2中,I-是还原剂,Fe2+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I->Fe2+;反应Br2+2Fe2+=2Br-+2Fe3+中,Fe2+是还原剂,Br-是还原产物,则还原性Fe2+>Br-;从而得出还原性I->Fe2+>Br-,故选B。9.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②酒精和氯化氢都是非电解质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④Na2O是碱性氧化物⑤硝酸可作氧化剂 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稀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⑤⑦【答案】D【详解】①粗盐和酸雨中都含有多种成分,所以都是混合物,故正确;②酒精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化氢在水溶液中本身能电离出离子导电是电解质,故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二氧化碳,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故正确;④Na2O与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故正确;⑤硝酸具有氧化性,可作氧化剂,故正确;⑥纯碱为碳酸钠,属于盐熟石灰为氢氧化钙,属于碱,故错误;⑦稀豆浆和雾均具有胶体的性质,都是胶体,故正确;故选D。10.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是A.KClO3溶液 B.KCl溶液C.液态HCl D.NaCl固体【答案】B【详解】A.氯酸钾溶液中含有氯酸根离子,没有氯离子,故A错误;B.氯化钾溶液中含有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的氯离子,故B正确;C.液态HCl,只有氯化氢分子,故C错误;D.氯化钠固体中含有氯离子,但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睛】电解质的电离只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进行,电离后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本题易错选项是A,注意氯酸钾电离出氯酸根离子而不是氯离子。11.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的一种。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具有丁达尔效应C.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答案】C【详解】A.不同分散系是以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来划分的而不是丁达尔效应,A错误;B.胶体的本质特征是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B错误;C.雾是一种气溶胶,属于胶体,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C正确;D.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律的,D错误;答案选C。 二、多选题12.已知在太阳光作用下,植物体内的叶绿素能将水、CO2转化为葡萄糖。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碳循环是无机物之间的循环B.该碳循环中涉及1种氧化物C.该碳循环中涉及4种盐D.该碳循环中涉及反应Na2CO3+CaCl2=2NaCl+CaCO3↓【答案】CD【详解】A.循环中涉及到的水、二氧化碳、碳酸盐均为无机物,葡萄糖为有机物,A错误;B.循环中涉及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B错误;C.该碳循环中涉及到四种盐,为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钙和碳酸钙,C正确;D.碳循环过程中发生了Na2CO3+CaCl2═2NaCl+CaCO3↓,D正确。故答案为:CD。13.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B.同素异形体:活性炭、C60、石墨、金刚石C.电解质:乙酸、氯化镁、氧化铝、食盐水D.混合物:胆矾、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答案】CD【详解】A.干冰、冰水混合物、烧碱、小苏打由两种及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符合化合物概念,A项正确;B.活性炭、、石墨、金刚石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C. 乙酸、氯化镁、氧化铝都是电解质,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C项错误;D.纯净矿泉水、盐酸、大理石是混合物,胆矾是是纯净物,D项错误;答案选CD。 三、填空题14.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 +16HCl(浓)=2KCl + 2MnCl2 + 5Cl2↑ +8H2O(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是_______。(3)KMnO4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_______(选填“强”或“弱”)。(4)若反应中转移了2个电子,则产生的Cl2_______个。(5)配平下列氧化还原方程式_______。 Fe2+ + Cl2= Fe3+ + Cl-(6)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CuO + H2 = Cu + H2O【答案】(1)(2)1:5(3)强(4)1(5)2Fe2++Cl2=2Fe3++2Cl-(6) 【详解】(1)反应中锰元素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生成锰离子,HCl中Cl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生成氯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2)该反应中的高锰酸钾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16分子HCl中有10分子参与氧化反应,故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之比是2:10=1:5;(3)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故KMnO4的氧化性比Cl2的氧化性强;(4)根据(1)分析可知,5Cl2~10e-,若反应中转移了2个电子,则产生的Cl2为1个;(5)反应中亚铁离子失去电子、氯气分子得到电子,根据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得:2Fe2++Cl2=2Fe3++2Cl-;(6)反应中氧化铜中铜得到2个电子生成铜、氢气分子失去2个电子生成水,表示为。15.按要求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2SO4 :______________NaOH :_____________Na2CO3 :_______________(2)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溶液 ②干冰 ③ 液态HCl ④铜 ⑤BaSO4固体 ⑥ 蔗糖⑦Na2O ⑧NaOH固体 ⑨盐酸 ⑩NH3。其中能够导电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3)写出实验室制取Fe(OH)3胶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答案】(1) H2SO4=2H++SO NaOH=Na++OH- Na2CO3=2Na++CO(2) ①④⑨ ③⑤⑦⑧ ②⑥⑩(3)Fe3++3H2OFe(OH)3(胶体)+3H+ 【详解】(1),, 都是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2)能够导电为NaCl溶液,铜,盐酸;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则为液态HCl,,,NaOH固体;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则为干冰,蔗糖,;(3)实验室制取胶体是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5~6滴饱和氯化铁溶液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则离子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16.钠、碳及它们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1)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用方程式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2)利用图,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物质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要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供氧剂。采用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用做供氧剂。已知:A中加入碳酸钙和稀盐酸,B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C中加入Na2O2,D中加入NaOH溶液,E中加入水。回答下列问题:①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C中Na2O2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E中收集到的气体成分为_______。【答案】(1)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或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2) NaHCO3 2NaHCO3Na2CO3+H2O+CO2↑(3)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NaHCO3+ HCl=NaCl+H2O+CO2↑ 2Na2O2+2CO2=2Na2CO3+O2 吸收没有反应的CO2 O2 【分析】本实验的目的,证明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所以装置C中发生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装置E用于收集O2。A中加入碳酸钙和稀盐酸制取CO2,但CO2中混有HCl,B中加入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气体,C中加入Na2O2与CO2反应制取O2,但制得的O2中混有未反应的CO2,D中加入NaOH溶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CO2,E中加入水,用排水法收集O2。【详解】(1)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2Na+2H2O=2NaOH+H2↑,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SO4+2NaOH=Cu(OH)2↓+Na2SO4或2Na+2H2O+CuSO4=Na2SO4+Cu(OH)2↓+H2↑;(2)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放在套管的小试管中,小试管内温度更低都可以分解而温度更高的外管中碳酸钠都还并未分解从而证明热稳定性,故甲为NaHCO3;若要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3)①该反应制备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故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HCl=NaCl+H2O+CO2↑;②过氧化钠可与二氧化碳反应,发生自身的歧化反应生成氧气:2Na2O2+2CO2=2Na2CO3+O2;③D中加入NaOH溶液,可以和二氧化反应,D的作用是吸收没有反应的CO2,氧气在E中收集。 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7.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中的几种离子。(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2)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___。(3)向(2)的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4)、、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答案】(1)(2) (3)(4)、 【分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中的几种离子,铜离子为蓝色,故不存在;【详解】(1)由分析可知,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2)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白色沉淀为AgCl,可知溶液中存在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AgCl↓;(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可知溶液中存在Mg2+;(4)Ag+与Cl-结合生成沉淀,Ag+、Mg2+均与OH-反应生成沉淀,均与硝酸根离子不反应,则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l-、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北华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魏县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