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西南师大版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教案整册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活动3 我们来交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活动3 我们来交流教案,共3页。
《即时通讯》教案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并不复杂,操作也较简单,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自我实践活动来完成,其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知识、促进学习、传递友谊,而不要不时间耗费在无谓的闲聊之中。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能力,在小学阶段和校外已经初步接触到了因特网的应用;并且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材分析《即时通讯》本节课不仅是本章的重点,甚至应作为本门学科的重点之一。同时,本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及情感教育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即时通讯的优势所在。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查找、添加“好友”。能够使用某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与“好友”进行基本的文字交流。过程与方法以学习或思想交流为线索,掌握即时通讯的文字交流技巧,体验即时交流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引导学生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知识、促进学习、传递友谊,加强自控力,不要沉湎于网络交友与无谓的聊天中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树立健全的人格,加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控制上网时间和交流内容,慎重择友,让网络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教学重点与“好友”进行文字交流。教学难点查找和添加“好友”,交友与防范之间的对立统一。教学策略本节内容并不复杂,操作也较简单,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和自我实践活动来完成,其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即时通讯工具交流知识、促进学习、传递友谊,而不要不时间耗费在无谓的闲聊之中。教学环境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教学素材网络教室腾讯qq 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新课我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什么时候教我们使用qq啊?这节课,我就满足大家的愿望,好不好啊?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因特网的发展史。其中,即时通讯软件的诞生,掀起了因特网上交流方式的一次革命。它使亲友的沟通突破时空界限,使陌生人的沟通突破环境界限,使我们与外界的沟通突破心理界限……这节课我们就以qq为例,一起来体验即时通讯所带给我们的惊喜与振奋吧! 学生回答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上网经历,而且初一的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愿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自己。通过交流,活跃一下气氛,学生容易进入到学习状态。二、 探究新知1、添加联系人。Qq中“好友”是我们即时交流的联系人。只有将对方加为“好友”,才能互发信息。如果要将自己的同学、亲友加为“好友”,需要先获得对方qq的帐号或昵称;再通过“查找”功能,找到相应的帐号或昵称,然后使用“精确查找”的方式,才能添加为“好友”。请看大屏幕,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qq号和一个qq昵称,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尝试着添加好友。注:此时可适当补缺,告诉学生怎样免费申请qq号码。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试一试下面的几个操作:(1) 通过“看谁在线上”查找自己喜欢的网友[来源:学科网](2) 通过“高级查找”添加好友。请一位操作较好的学生讲解演示操作步骤,老师适当加以纠正或补充。总结:通过“查找/添加好友”功能,我们可以方便的查找并添加qq在线用户。2、收发信息通过发送文字实现与对方的实时交流,是即时通讯的基本功能。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对着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可能当面表达自己的想法会非常困难,但在网上用文字叙述出来则比较轻松?而且还能得到即时回复呢!一开始可能会被动些,只是简单地回答别人的问话。慢慢地,就懂得如何与别人对话、沟通了。现实中,可能也会变得更健谈和开朗。现在,大家尝试着用qq和好友进行文字交流吧。第一步,登录qq,从在线“好友”中选择联系人。[来源:Zxxk.Com]第二步,双击“好友”头像,进入对话窗口。第三步,在“对话输入窗口”输入文字,单击“发送”按钮发送给对方,同时会显示在上面的“对话显示窗口”;同样,对方发送过来的文字也会出现在“对话显示窗口”。同学们表现得不错,已经能够熟练使用qq收发信息了,请大家再试一下“对话输入窗口”上部的快捷工具,看看它们都有什么作用。此外,如果你个不在线的好友发送了信息,信息会被qq的服务器暂时保存,等“好友”上线时服务器会自动把消息转发给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即时通讯行业竞争的加剧,即时通讯的功能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如图片发送、文件传输、语音及视频交流、与手机短信互通、网络会议等,从而把即时通讯软件打造成了一个综合型的交流平台。 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怎样通过帐号或昵称查找/添加“好友”。 一生讲解演示。 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来源:学科网ZXXK] 学生讨论自己的上网经历,以及上网以来自己的心理变化。[来源:学§科§网Z§X§X§K] 学生自主学习。有困难可共同探究或查阅课本。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较大,求知欲望高,所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查找/添加“好友“的方法。 学生在小学时学过部分因特网方面的知识,在课余接触过部分即时通讯工具,所以让学生自主探究通探究查找/添加好友的方法。 [来源:Z|xx|k.Com]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学习。 。三、 巩固练习大家前面学习添加的是老师的qq,现在请每位同学给老师发送一句话“我会使用qq啦”,要用宋体10号字,后面加一个微笑的qq表情。 收发信息相对容易,前面提过的快捷工具的用法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四、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然而,网络上的靓丽与潇洒是很容易虚构的,因此,在网上交流一定要慎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把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有关个人身份的信息及个人照片泄露给他人,以免身心受到伤害。 自由发言谈收获。 初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他人,对网络认识不够深刻,应该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以免受到伤害。板书设计略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活动3 我们来交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建立Q群,如何加入指定Q群,生加入Q群后修改群名片,组织学生利用QQ围绕主题发言,活动展示,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活动1 申请账号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微课,找小老师来帮忙,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作品展示,登录账号,延伸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活动2 穿越时空的祝福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信息技术应用思路200字,教学流程设计,教学特色200字左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