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第1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第2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第3页
    还剩7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一年级下册本册综合教案设计,共7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加与减,创设情境,学习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三十九……后面的数怎样数?,二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一、加与减(一)
    第1课时 买铅笔


    教材第2~3页的内容。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认真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会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对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15支铅笔、小棒、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8+7= 4+9= 16-5= 8+8=
    3.填一填。
    9+(  )=13    (  )+9=1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题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支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支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
    (师板书:有15支铅笔,我买9支铅笔,还剩几支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支?”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
    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
    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2)破十法 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
    师板书:10-9=1 1+5=6
    (3)平十法 把9分成5和4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
    师板书:15-5=10 10-4=6
    (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9+6=15,所以15-9=6
    师板书:9+6=15 15-9=6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9”,你是怎样算的?
    师板书:16-9=(7) 10-9=1 1+6=7
    3.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7-9=     12-9=
    请两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4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正确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买铅笔
    (十几减9)
    15-9=6(支)
    方法一:数数法
    方法二:破十法 10-9=1  1+5=6
    方法三:平十法 15-5=10 10-4=6
    方法四:想加法算减法 9+(6)=15 15-9=6



    第2课时 捉迷藏


    教材第4~5页的内容。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特性。

    学会正确地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掌握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计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减法,你们还记得计算十几减9的几种方法吗?(数数法、破十法、平十法、想加法算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这些方法来计算十几减8。
    二、 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幅图 ,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8人;那么计算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13-8=5(人)
    师:说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同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
    (2)平十法 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10-5=5
    (3)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8+5=13,所以13-8=5
    师板书:8+(5)=13 13-8=5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怎样算的?
    师板书:16-8=(8) 10-8=2 2+6=8
    4.尝试练习。(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    17-8=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谈论。
    2.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2~4题。
    让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5页“练一练”第5题。
    先算出卡片上算式的得数,然后再根据得数寻找苹果上的数,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捉迷藏
    (十几减8)
    13-8=5(个)
    方法一:破十法 10-8=2  2+3=5
    方法二:平十法 13-3=10 10-5=5
    方法三:想加法算减法 8+(5)=13 13-8=5



    第3课时 快乐的小鸭


    教材第6~7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2.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探讨“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棒、铅笔、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
    11-9=    13-9=    17-9
    12-8= 14-8= 16-8
    师: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十几减9、8,掌握了好几种计算方法,那么这些方法也能解决其他的减法问题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十几减7、6。(板书课题:快乐的小鸭)
    二、探究新知
    1.教师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一群可爱的小鸭子在河边的草地上玩耍,有一些小鸭子到河里快乐地游起泳来,他们玩的可真开心。
    2.投影出示第6页的主题图,认真观察,说一说图意:12只小鸭子一起在草地上玩,7只到河里游泳,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1)想一想,猜一猜,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2)列出算式,12-7。
    3.探究算法
    提问:12-7怎样计算呢?
    学生分组交流,并把教材上空格填写完整,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反馈,教师板书。
    方法一:
    12=10+2   10-7=3   2+3=5
    方法二:
    7=2+5 12-2=10 10-5=5
    方法三:7+5=12
    12-7=5
    7加5得12,所以12-7=5。
    4.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1)投影出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想一想应该怎样算。
    (2)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在书上先圈一圈,计算得数。
    (3)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说计算过程。
    5.算一算,摆一摆,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11-6,14-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
    (2)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得,理解算理。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2~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指名说说计算过程和方法。
    3.完成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5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片,说说原来有几个球,踢进去了几个,求什么问题?
    让学生尝试把图意完整地表达出来,再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7、6的问题,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练习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快乐的小鸭
    (十几减7、6)
    12-7=5(只)
        
    7+(5)=12    12-7=5



    第4课时 开会啦


    教材第8~9页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巩固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正确熟练地口算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能正确理解题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学具。

    一、复习引入
    出示口算卡片:
    13-6=  15-8=  17-9=  14-8=
    11-9= 14-6= 16-7= 12-7
    18-9= 14-7= 11-6= 15-9
    二、自主探索
    1.创设背景,导入新课。
    师:老师发现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结合图片,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有11人开会,只有7把椅子)根据你看到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下面老师带大家去看看班干部开会的情景。
    引入新课——开会啦
    2.引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人比椅子多几个?
    生2: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师:我们暂时把其他问题放入问题库中,现在我们来专心地解决生2提出的问题(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并说出你的方法。
    3.探究算法。
    师:学生有11个,椅子只有7把,还缺几把椅子?可以怎样想?把这个问题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说说你的想法。
    师:我们用“〇”表示人,用“△”表示椅子,可以把它们一一对应地摆一摆,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椅子差多少把了,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摆一摆,并汇报。

    师:一个〇对应一个△,〇多出来的部分就是△缺少的,那么缺几把椅子呢?
    生:还缺4把椅子。把11看成〇的总数,拿走和7个△相同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椅子缺少的部分。
    师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棒!那么除了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其他解答方式呢?学生可能会说7把再添上几把就够11个人坐了,那么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4.谁能列出算式?说明理由。11-7=4同桌间相互讨论一下,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1、2题。
    (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鼓励学生动手画一画、摆一摆)。
    2.完成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3~5题。
    (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开会啦

    11-7=4(把)




    第5课时 跳伞表演(1)


    教材第10~11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课件、小棒和圆片。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你们是否还记得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的呢?(画一画,一一对应)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新知识,也要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解决。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蓝天白云,天气清凉,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蜗牛举行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你们想看吗?(生答)
    现在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来欣赏小蜗牛的“跳伞表演”。
    2.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从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可能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
    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
    (3)你能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提个数学问题吗?
    (4)学生汇报所提出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5)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解决这类问题。
    3.探究算法。
    (1)现在老师用圆片来表示降落伞,谁愿意到黑板上来摆一摆。
    (学生板演)
    红色降落伞有14个,先摆14个红色的圆片表示,再摆6个黄色的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
    在摆的时候要注意两种颜色要一个对一个排整齐了。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是什么?(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多了几个?(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现在,你能根据所摆的圆片列出算式吗?
    板书:14-6=8(个)
    (2)刚才还有同学提出“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的问题,你们会解答吗?拿出课堂练习本,动手试试吧。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比一比,算一算”。
    让学生看图说说,再列出算式。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教师加以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观察图,想一想谁摘得多,多几个?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说说计算方法及各数表示的意义。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观察图,自己列式,说说计算方法及各数表示的意义。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要求两数相差多少,也用减法计算。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跳伞表演
    (十几减5、4、3、2)

    14-6=8(个)

    14-7=7(个)



    第6课时 跳伞表演(2)


    教材第11~12页的内容。

    1.结合农场鸡生蛋的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意义,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一、复习引入
    11-8=  13-6=  14-9=  12-6
    13-7= 15-9= 16-8= 15-6=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跳伞表演中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学习农场鸡生蛋的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农场鸡生蛋情境图)
    师:你能说说这道题目的意思吗?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从图中我们知道这些母鸡昨天生了11个鸡蛋,今天只生了5个鸡蛋。
    师:那么怎么计算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鸡蛋呢?
    生:用昨天生的鸡蛋的个数减去今天生的鸡蛋的个数,也就是11-5。
    师:11-5怎么计算呢?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
    生:先算10-5=5,再把5与1相加,得到6。
    2.教师小结。
    通过观察,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解决了这个数学问题,你们真了不起,请你们继续发扬这种探索精神。

    3.教材第11页“试一试”,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11-2=   12-3=  13-4=
    学生独立解答,得出:这三个算式的结果都等于9。这三个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都相应的加1,结果不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3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会得到什么结果?
    (2)根据情境图列出减法算式。
    2.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4题。
    先数出△、〇和□分别有多少个,再根据统计的内容列式计算,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6题。
    (1)说一说,用一句话描述一个数,教师出示14,可以怎么说?
    (2)换一个数再说说。
    4.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第7题。
    课件出示题图,让学生数一数,学生和老师各有多少人,求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再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另外一个数学问题并列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吗?老师和你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在玩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五、课后作业
    完成 《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跳伞表演
    昨天生了11个蛋,今天生了5个蛋,今天比昨天少生了几个蛋?
    11-5=6(个)



    第7课时 美丽的田园


    教材第13~14页的内容。

    1.初步发展从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的能力。
    2.巩固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正确并达到熟练的程度。
    3.初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4.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根据情境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材情境图(课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春天的景色多姿多彩,田园里的小动物们在悠闲地玩耍,让我们跟着笑笑和淘气的脚步,一起去观赏吧!
    田园里蕴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如果你们能开动脑筋,发现并解决它们,在游园结束时,老师还会送给你们一份特别的小礼物呢!大家有信心吗?
    (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二、探究新知
    (一)数一数,记录数据
    1.来到了郊外,走进美丽的田园,你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2.这些小动物都在哪儿呢?
    我们大家先来看一看,空中有几只小鸟?
    请你拿出图片认真数一数,填在方框里。
    你数了几只小鸟?你是怎么数的?
    (学生可能回答:按顺序数,做标记来数……)
    教师提示:你们刚才说的办法真好,让我们再来数一数树上的小鸟、岸上的小鹅、河里的小鹅、地上的白羊、黑羊分别有几只,我们比一比看谁数得对?
    3.集体订正:谁来说说你数的结果?
    谁数对了请举手,如果你数错了赶快再数一数改过来。
    (二)结合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我们的好朋友智慧老人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出示问题: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教师提问:
    (1)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2)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呀?
    教师出示信息表格,谁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了,大声地读出来。
    (3)你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读给全班同学听吗?
    (4)谁能列式解答?教师板书,追问:你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呀?
    2.谁还能像这样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
    你能把信息和你提出的问题完整地说一说吗?谁来列式解答?
    3.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会列式吗?
    4.我们的好朋友淘气也写了一个算式。(出示:8+6=)
    教师提问:你猜猜他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同学们真聪明,请你看着这些数学信息想好一个数学问题,把算式写在图片1下面的方格中。
    (1)老师找一个同学的算式,你能猜出他解决的是什么数学问题吗?
    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2)让同桌看着你的列式猜一猜你提出的是什么数学问题?
    追问:都谁猜对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1题。
    指名学生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先说清图意,再列式解答,集体讲评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美丽的田园
    一共有几只鹅?  8+6=14(只)
    树上的小鸟比空中的少几只?  11-5=6(只)



    第8课时 练习一


    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11-6=  12-8=  14-7=  13-7=
    13-8= 14-6= 11-3= 15-8=
    13-9= 12-9= 11-8= 11-9=
    12-6= 13-4= 15-7= 18-9=
    组织学生独立口算,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口答。个别题目说说计算方法。
    二、师生互动,完成练习
    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1~4题。
    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课件出示:13-6=(个) 15-9=(个)
    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剩下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画一画,填一填。
    课件出示:18-9=
    要求学生先在尺子上表示出“从18里去掉9”,再算出得数。
    集体交流、订正。
    第3题: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第一组算式。
    15-7=   15-8=   15-9=
    要求学生先计算,小组内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独立计算后面的三组算式。
    学生回答,汇报发现,独立完成剩余算式。
    第4题:小猫钓鱼。
    点名学生说明题意,然后算一算,看看哪只小猫钓到的鱼多,并连一连。
    学生计算并连线。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一第5题。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
    请来把他们的做题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一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一第7题。
    课件出示题图。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正确数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然后独立完成。
    4.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一第8题。
    从图上你能找出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你会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观察,列式计算,教师再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5.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一第9题。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不要求每个学生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出来。学生先独立解题,再在组内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练习一
    13-5=8   19-10=9   11-3=8
    17-8=9 13-7=6 16-8=8
    15-6=9 10-2=8 14-5=9



    第9课时 做个减法表


    教材第17页的内容。

    1.进一步巩固退位减法的思考过程,并能正确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发现算式间的规律,做个减法表。
    3.通过整理减法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对20以内的数进行归纳,找出规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研究与探索的过程。

    数字卡片、减法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快要学完了,你会算这些算式了吗?
    课件出示口算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卡片,学生口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情境图。
    师:这么多的算式,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一起来整理一下这些算式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个减法表。
    (板书课题:做个减法表)
    二、探究新知
    1.独立观察思考,探索整理算式的方法。
    教师选出几位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出现:按被减数整理,例如11-2,11-3,11-4……
    按结果整理,例如先写结果是9的,再写结果是8的……
    2.小组讨论,整理算式。
    通过交流比较,先选定一种整理方法,再明确每位小朋友的分工(谁说算式、谁找算式、谁摆算式、谁检查排列是否正确),最后打开信封拿出算式卡片整理。
    在学生讨论时老师巡视,明确整理的方法及小组的分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完成任务。请一个小组集体上讲台在大黑板上整理算式。

    (特别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讨论时间和整理时间)
    3.全班交流整理结果。
    以展示“小组整理作品”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作品,边展示边讲解整理的方法。
    4.根据整理结果探索减法表中的规律。
    组内交流:学生整理完,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减法表,说说有什么发现。
    组间交流:各组选派代表,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5.集体总结:出示一个完整的减法表,分别从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来展示规律。
    三、巩固练习
    1.从减法表中任意选算式,要求学生快速说出得数。教师选减法算式,学生口答。
    2.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要求学生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点名回答。
    (2)这些算式是怎样找的?为什么这样找?
    学生回顾找的过程,回答问题。
    3.练一练。
    请你快速地把得数是5的算式找出来;把得数是7的也找出来。
    小结:找得数相同的算式只要竖着找就行了。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减法表,回顾一下,自己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做个减法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表)




    二、观察物体
    第1课时 看一看(一)


    教材第18~19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后、左、右几个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实际操作,判断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单一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积极参与观察活动,在观察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

    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存钱罐、玩具熊。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是小红生日,妈妈带她到公园照相,她可高兴了,可是她看到照片后却不高兴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这些照片为什么没有照到小红的脸呢?)
    你能帮她解答吗?
    说得真不错!因为人或物体都有各个不同的面,要拍到或者观察某一面,就要找好位置才行。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怎样观察物体。(出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观察事物,探究新知
    1.本位观察。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存钱罐),请大家按自己现在的位置来观察,说说你在什么位置看,看到了哪一面,是什么样子,请和你的前后左右同学说一说。
    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存钱罐的哪一面?
    这是它的什么面?你在它的什么位置观察?
    师:现在你们能判断出小霞看到的是哪幅图吗?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小霞看到的是第二幅图,因为小霞坐在存钱罐的后面,看到的是塞硬币口。
    2.换位观察。
    下面,请同桌之间各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观察存钱罐,看看你们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同桌间说一说。
    对!我们要仔细观察物体,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物体的面也不一样。
    下面我们试一试,四个人一组来观察桌子上的小玩具。
    请你们四个人先从同一个方向观察,然后再换不同方向观察,最后再找一名代表来说一说你们的观察结果。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2题。
    要求学生说说哪幅图是小猴看到的,哪幅图是小猫看到的?
    3.完成教材第19页“练一练”第4题。
    师:小猫正在安全岛上指挥交通呢!请你想一想,说说每幅图分别是哪只小动物看到的,再连一连。
    通过实践模拟操作,学生合作完成此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些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看一看(一)
    从前面看  从后面看  从侧面看
    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



    第2课时 看一看(二)


    教材第20~21页内容。

    1.在对物体的实践观察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感受,能正确地辨认从前、后、左、右几个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能够看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理出物体各个面的形状。

    玩具车、书包。

    一、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已经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后、左、右)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本节课拓展到从上面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板书课题:看一看(二)]
    二、探究新知
    1.出示玩具汽车,学会观察物体。
    (1)观察玩具汽车,学生分别站在汽车侧面和后面两个不同的方向观察。
    (2)分别把玩具汽车的侧面和后面对着全班,让学生说一说这是谁看到的?
    (3)小结: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出示第20页观察警车模型的情境图。
    师:有三位小朋友也在观察汽车,同学们能不能说说他们看到的分别是汽车的什么部位,是第几幅图呢?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并说出怎样判断他们看到的是第几幅图。(小亮坐在车的后面,看到的是车尾,第一幅图是他看到的;小华坐在车的侧面,看到的是第二幅图;小明是站着从上面往下看的,看到的是车顶,第三幅图是小明看到的。)
    师:刚才,我们坐在座位上观察了玩具小汽车的前面、侧面和后面,还可以从什么方向去观察呢?
    生:还可以从上面看。
    师:你看到了什么?来给大家指一指吧。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所在的位置不同,看到车的形状也不同。也就是说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一样。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3.观察书包。
    出示教材第20页书包图。
    师:请你们看图,思考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书包的哪个面看到的。你能指出来吗?
    ①从书包的正面看,会看到哪幅图?
    ②从书包的背面看,会看到哪幅图?
    ③从书包的侧面看,会看到哪幅图?
    教师可拿一名学生的书包作道具,引导学生观察从各个方向看到的书包的形状。
    学生交流并反馈。
    学生汇报:第一幅图是从书包的正面看到的;第二幅图是从书包的背面看到的;第三幅图是从书包的侧面看到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题目。
    小组内交流、讨论,学生独立完成连线,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看图,分别指出哪幅图是淘气看到的?哪幅图是笑笑看到的?
    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3.完成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3题。
    师:笑笑和淘气在路上遇到了智慧爷爷,他们分别站在智慧爷爷的什么方向?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师:哪一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哪一幅图是淘气看到的?
    学生回答,试着连线,教师评讲。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看一看(二)
    (判断观察方向)
    前面  侧面  上面  后面



    三、生活中的数
    第1课时 数花生


    教材第22~23页的内容。

    1.结合多种数数活动,会数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2.在多样化的数数活动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感受数数的乐趣。
    3.通过数数培养数感,感受位值。

    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引导学生发现一列数的规律,并能加以运用。

    花生、小棒各10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探究新知
    1.数花生。
    教师把花生一个一个地拿出来,一边拿一边让学生数,一个一个的数。教师要注意指导二十九、三十九……后面的数怎样数?
    2.数得对吗?
    请一位同学两个两个地数,再数一次,验证两次数的结果是不是一样。
    3.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师:你还会用别的方法数吗?
    引导学生五个五个地数或十个十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五、十、十五……
    十个十个地数:十、二十、三十……
    小结:通过数数,我们认识了九十九后面是一百。在实际生活中怎样选择数数的方法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4.数小棒。
    师: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用你们准备的小棒代替花生,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小组活动,动手操作数小棒。
    提问:说说你们组是怎么数的?请几个小组代表到前面来边示范边数,其他同学跟着数。
    小组1:我们把二根小棒放一堆,一堆一堆地数,二、四、六、八、十……
    小组2:我们把5根小棒放一堆,一堆一堆地数,五、十、十五、二十、二十五……
    小组3:我们把10根小棒放一堆,一堆一堆地数,十、二十、三十、四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利用小棒代替花生进行数数,同桌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2题。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3题。
    教师指导:连续数数就是从这个数往后接着数。
    同桌两人一起完成练习。
    4.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4题。
    (1)小刚说他要送他们班每名同学一张他的照片,他把照片都准备好了,我们来看看,你知道他们班有多少名同学吗?请用你喜欢的方法数一数。
    (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
    5.完成教材第23页“练一练”第5题。
    数一数晴天阴天各有多少天?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比一比,看谁数得快。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数数,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还可以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口一致。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数花生
    (100以内数的数法)
    一个一个地数 两个两个地数
    五个五个地数 十个十个地数



    第2课时 数一数


    教材第24~25页的内容。

    1.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数的产生和发展,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理解并感知非整十两位数及100的意义。
    2.会读、写整十数,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正确数出100以内的数。

    数数的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是多少。

    小棒100根、课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数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数一数,老师手里一共拿了多少根小棒?(10根)
    学生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老师问学生:现在教师手里有10根小棒,我们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就变成了1个十。
    老师追问:“一捆小棒是几根?”(10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十根十根地数数的方法,来数一数小棒的根数。(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1.直观认识几十几。
    (1)摆一摆。
    谈话:请拿出10根小棒捆成1捆,这是几?(10)10个一捆成1个十。
    2捆是多少?(2个十)
    请同学们捆9捆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捆得又对又快。
    学生动手摆一摆。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导学生跟着数数。
    师:1捆是10根,2捆是20根,3捆是30根,……9捆是90根。
    (2)几十九添1。
    提问:9捆添上1根呢?(九十一)添上2根呢?(九十二)添上3根呢?(九十三)……
    讨论: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提问 :九十九根添上1根是一百,那么四十九添上1,五十九添上1……八十九添上1,各是多少呢?
    让学生从四十数到一百,同桌之间互相数着听。
    2.认识整十数和一百。
    谁来汇报你捆了几捆小棒?(教师相应贴出几捆小棒)
    学生交流:
    1捆是10根。
    2捆是几个十呢?(板书:2个十)2个十是多少?(板书:二十)
    3捆又是几个十,是几十呢?(板书:3个十是三十)
    4捆呢?(板书:4个十是四十)
    接下去的你会说吗?
    让学生两个人一组摆一摆,数一数,总共捆了几个十,是几十。
    让我们一起来十个十个地数一数:十,二十……一百。
    组织学生交流:那么10个十是多少呢?(10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几个十呢?(10个)
    3.教材第24页。
    (1)有多少个小方块?数一数。
    学生分小组讨论数法。
    小结:把10个小方块叠在一起(出示方块图),这样数起来比较方便。
    (2)圈一圈,数一数。
    用这种方法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几根?方块有几个?指名说出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1)课件出示左图,有多少根小棒?有几个是一捆的?有几个是一根的?(6个一捆,8个一根)
    6个十,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2)课件出示右图,这边的小棒有几个是一捆?有几个是一根的?(3个一捆,26个一根)
    让学生交流,说说怎样把零散的小棒变成捆?
    师小结:把零散的每10根再捆成1捆,剩余不足10根的单独放。
    2.完成教材第25页“练一练”第2~4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数一数
    (100以内数的数法)
    九十九再添上1是一百
    10个十是一百



    第3课时 数豆子


    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

    1.经历用计数器表示数的过程,会用拨数、画图、写数等不同的方式表示数,并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2.进一步体会各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感受100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数位、基数、序数概念的渗透。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豆子、计数器。

    一、创设情景
    师:今天我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有豆子,大家猜一猜上课用豆子干什么?
    学生猜一猜。
    师:用豆子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在今天的活动中希望大家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操作的时候一定要相互谦让,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
    二、实践活动
    1.活动一:同桌二人玩豆子。
    (1)一人抓一把豆子,另一人猜一猜有多少粒。
    (2)两人数一数有多少粒。
    (3)交替进行,看谁猜得最接近。
    2.活动二:数豆子,并交流“数”的方法。
    (1)师:老师手里有一把豆子,大家猜猜有多少粒。(学生思考)
    师:带着大家的猜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看看大家猜得对不对。
    师:一共是28粒,那么在计数器上该怎么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再请同学在老师的计数器上拨出来。
    (2)小组同学说一说计数器上个位是几,表示什么;十位是几,表示什么。
    3.活动三:说一说。
    (1)出示图片

    (2)请同学根据计数器上表示的意思,写出数来。
    (3)教师提问:这两个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十位的2表示2个十,个位的2表示2个一。)
    4.活动四:写一写。
    (1)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听老师读数,一人在计数器上拨数,一人在本上写出这个数。(老师在计数器上同时拨数)
    ①出示第26页“拨一拨,认一认”四幅图片。
    ②师:请大家观察第4幅图与前三幅图有什么不同,你知道了什么?
    师:同学们知道了个位和十位不同,那么右起第三位又是什么位呢?(百位)
    百位上的一个1表示100。
    教师板书:从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表示一个百。
    (2)师:请两个同学一组,一人写一个数,另一人在计数器上表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然后,一人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另一人写出这个数,说说这个数表示什么。
    (3)教师拨数,指名学生读并写出这个数。
    全班交流。(教师注意抓住对特别的数的处理,例如100,90,66等数)
    (4)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26页“想一想,试一试”及第27页“练一练”的第2题,对两位数的写法及数位的意义进一步巩固。
    三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的第1、3题。
    2.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的第4题。
    全班学生一起完成,进行交流,并在框中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数豆子
    (100以内数的读、写)
     22     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2个十和2个一



    第4课时 谁的红果多


    教材第28~29页的内容。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主题图、课件。

    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
    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请一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小猴和小熊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邀请你们去做客,你们愿意吗?(出示主题图)
    你从动物乐园里看到了什么?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
    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
    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
    2.怎样来比较谁拿的红果多呢?
    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生组内讨论,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请把你的比较方法和你们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
    谁愿意把你们找到的好办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可能找到的方法有:

    方法1:用数的顺序比较。(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18大,21>18)
    方法2:实物模型比较。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发现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
    方法3:借助中间数比较。(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大,即21>18)
    方法4:借助计数器比较。(先把21和18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即21>18)
    方法5:用数的组成比较。(21的十位是2,表示2个十,18 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答,即21>18)
    4.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写一写,比一比”。
    (1)先独立完成,再交流解决。
    (2)说一说比较两个数大小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比较大小?
    5.看着尺子比一比。
    (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长尺图。
    (2)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题。
    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器上的算珠,指名说出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
    2.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3题。
    让学生看图,读懂题意,独立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谁的红果多
    (比较数的大小)
    32<34    100>99



    第5课时 小小养殖场


    教材第30~31页的内容。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主题图、三杯水。

    一、情境导入
    数学城堡可美丽了,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呢,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不过想要进入数学城堡,必须闯过三关,大家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一些”说一句话。
    老师巡视指导。
    谁来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2.第二关。
    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养殖场里都养了些什么呀?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汇报成果。
    谁先来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听,别的同学说完之后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
    养殖场有92只鸭子、22只鹅,还有100只鸡。
    养殖场鸡最多,有100只。鹅最少,有22只。鸭子有92只,比鸡少,比鹅多。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比较两个数的关系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等来描述。
    3.第三关。(猜一猜:根据描述来猜一猜兔子的只数)
    18,26,90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
    兔子的只数比18多得多。
    想一想,你猜出了吗?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想一想,羊可能有几只?
    让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指导:“差不多”的意思就是和这个数的数量相差不大。
    学生交流后回答:26只。
    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一练”第1~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只要学生能说清理由,就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小小养殖场
    (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鸡100只   鹅22只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鸡100只   鸭92只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第6课时 做个百数表


    教材第32~33页的内容。

    1.在百数表上认识100以内的数。
    2.在百数表上进行数的定位练习,探究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理解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

    能运用百数表上行和列的编排规律,正确地填表。

    百数表。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数学王国开运动会了!娃娃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娃娃还没来吗?
    我们一起来学习隐藏在娃娃方队中的秘密吧!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分组观察。
    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现在请你们来找一找,看看表里藏着什么秘密。小组合作讨论。
    2.交流表上的数。
    看着这个表,你有什么问题?能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选一排读一读。(可以选横排,也可以选竖排)
    横看有什么规律?竖看有什么规律?斜看有什么规律?
    从左往右横着看:每一行横着的数的个位都是1,2,3,4,5,6,7,8,9,0。
    从上往下竖着看:每一竖行的数的个位上的数都一样,十位上的数是1,2,3,4,5,6,7,8,9。
    从左上往右下斜着看:每一斜行的数的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都比前一个数对应数位上的数大1(100除外)。
    55的前一个数是多少?后一个数是多少?
    谁还想考考大家?你还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探究,发现了百数表上行和列排列的一些小秘密,每行都是挨着次序排列的,从左往右依次大1。每列也是依次排列的,但它的次序是从上往下依次大10。
    3.大家在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棒!这里有一些“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中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中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小组里交流。
    (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百数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在百数表上涂一涂,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的要求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想法和体会。
    3.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3题。
    出示挂图后,着重引导学生看懂数轴。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做个百数表
    (数的顺序)
    横着看 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4,5,6,7,8,9,0。
    竖着看 上下两个数相差10。
    斜着看 每个数的个位和十位都依次比前一个数增加1(100除外)。



    第7课时 练习二


    教材第34~35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和写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
    4.通过具体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数的组成,巩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5.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实物展台。

    一、整理巩固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现在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都学过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师小结:数数、数的组成,读数与写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及数的大小比较,认识百数表等。
    二、解决问题
    1.数的组成。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二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同桌合作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二第2题。
    同桌两人一人拨数一人写数,完成后互换角色进行练习。
    2.数的大小比较。
    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二第3题。
    课件出示啄木鸟,让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图意,再比较谁吃得最多,谁吃得最少,并说明理由。
    3.数的排列规律。
    完成教材第34页练习二第4题。
    指导学生发现这4组数各自的规律,先判断出是顺数还是倒数,以及是几个几个地数,再填空。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4.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1)先让学生回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2)指导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二第6题。
    ①学生自由选择。
    ②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个数?另外几个数为什么不可以。
    5.写数。
    指导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二第7题。
    (1)师拔生写,同桌检查。
    (2)选几个数,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写?
    (3)拿出学具,同桌之间进行你拔我写,相互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二第5题。
    帮小鸟找家。让学生先自己连一连,然后指名汇报。
    2.完成教材第35页练习二第8题。
    同桌两人一人选取卡片一人负责写数,然后合作整理所写的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有关100以内数的认识,同时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练习二
    100以内数的认识——读数、写数
    百位   十位  个位
    10个十是一百。
    2个十和5个一是25。



    四、有趣的图形
    第1课时 认识图形


    教材第36~37页的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中体会“体”与“面”的联系和正确辨认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从“体”抽象出“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几个老朋友,他们是谁呢?请看:(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们的桌面上都有一个这样的物体,请你拿出桌面上的物体,跟着老师这样摸摸你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感知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滑滑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师:那我们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请到纸上呢?
    同桌讨论,说一说:你是准备怎么把这样平平的面搬到纸上?
    学生汇报,交流。
    2.搬一搬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纸,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手中物体其中的一个面搬到纸上,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巡视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作品)
    汇报:
    师:我想请几个同学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请你说说你是从哪个物体的哪个地方搬下这个图形的?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物体的一个面,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样的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揭示课题:认识图形)
    3.认一认(课件演示)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知道他们是叫什么名字吗?
    (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这几种名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了,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呢?
    (根据学生回答简要叙述这几种图形的特征)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摆一摆
    同桌合作用小棒摆出这些平面图形。(学生摆的同时指名两个学生上黑板演示)
    汇报:你摆出的是什么图形?你是用几根小棒摆出来的?
    2.认一认
    课件出示: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
    (学生在认的同时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3.找一找
    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展示)
    4.练一练
    完成教材第37页“练一练”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认识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第2课时 动手做(一)


    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

    1.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平面图形。
    2.从活动中体会一个图形可以分成不同的图形,感受对称的美。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经历对图形的折、拼、剪的过程,从过程中渗透美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1.认识各种平面图形。
    2.通过折、剪、拼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组合。

    感受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剪刀、胶水、图片等。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有关它们的知识。
    大家有没有玩过纸飞机,有没有哪位同学会折纸飞机?
    (学生自由回答)经过今天的学习,我相信大家都会折纸飞机。
    板书课题:动手做(一)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为了今天的学习,老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学具袋,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找出学习所需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1.操作体验(独立探究)
    请拿出正方形,你能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试一试。(学习试折)
    说说你的折法。(指定折法不同的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你怎么能肯定这两部分一样大呢?(剪下比一比)一起剪一剪,比一比。说明:这样的折法(折后没有剪,就已经重合)叫做对折。(可能有的同学能想到第三种方法:过中心点任意折。如果没有,引导观察:这两种折法都经过了一个点,再介绍:只要通过这个点任意折,形成的两部分都是一样的。)
    2.讨论分析(小组合作探究)
    现在如果请你把一张正方形纸片折成大小、形状相同的两部分,会了吗?会了吗?(加强语气重复问)那么有信心?你会几种折法?可是老师只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张长方形的纸,怎么办呢?(和同学合作)
    小组合作,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折了之后,也要剪下来比一比,看看是不是真的一样?
    组织汇报。
    3.折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后,现在再把圆和三角形也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很容易了?那动手吧!
    4.把你折的圆举起来,互相看看,是一样的吗?剪下来比比看!
    5.你们的三角形也折好了吗?怎么有的没有折好呢?难道三角形不能折成一样的两部分?一起找找是什么原因。(请没有折的孩子把三角形展示给大家看)引导观察:至少要有两条边一样长才能对齐,折叠。可是这几个三角形的每一条边都不一样长,所以无法对折了。
    三、拼一拼
    1.引导观察:通过刚才的折一折,剪一剪,原来的图形都变成了新的图形。这些新图形又可以变成什么呢?(示范拼蘑菇,房子)
    2.你也能变了吗?把你剪下来的新图形拼一拼吧!比一比,谁是拼图之星,看谁拼得又快又好,同时色彩搭配得又漂亮!
    3.展示作品,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学生评价:找出拼图之星)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39页“练一练”的第1~4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动手做(一)
    折一折  剪一剪  拼一拼



    第3课时 动手做(二)


    教材第40~41页的内容。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形四边形。
    2.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七巧板。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拼图游戏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玩拼图游戏(出示七巧板),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七巧板在我们民间流传最广,也是一种古典智力玩具。
    [板书课题:动手做(二)]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七巧板。
    课件出示七巧板图片: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玩具七巧板,你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让学生自由交流)
    自读教材第40页,了解七巧板的由来。
    2.七巧板的组成。
    (1)学生认真观察,七巧板由哪些图形组成?
    让学生自由交流,并汇报:三角形有5个,1、2、4、6、7号是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
    提问:3号图形你认识吗?
    师:我们把这个图形叫平行四边形。这么多的图形,让我们来分一分。
    (2)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七巧板。把七巧板的七块图形进行分类,并说一说是怎么分的。
    方法1:按图形分。1、2、4、6、7号是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3号是平行四边形,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方法2:按大小分。1、2号的比较大,剩下的比较小。
    (3)哪些图形同样大?
    让学生动手比一比。
    观察1号和2号,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一样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重叠在一起比较)
    指名演示比较的方法。
    还有大小相同的吗?找一找。
    让学生尝试寻找,汇报发现:4号和6号两个小三角形也是一样大小的。
    3.介绍七巧板
    七巧板是由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它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19世纪初,七巧板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并迅速传播开来,被称为“东方魔板”。
    只要我们动手又动脑,发挥我们的智慧,用七巧板就可以拼出多种多样的图形。
    4.试一试。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的正方形和三角形拼图。
    让学生独立动手操作, 同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4题。
    组织学生拼一拼,想一想;拼一拼,讲一讲,发挥想象力,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最喜欢的图形,并在小组内展示。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动手做(二)
    七巧板由三种图形组成:5个三角形、1个平行四边形、1个正方形。
    1号和2号图形、4号和6号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第4课时 动手做(三)


    教材第42~43页的内容。

    1.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欣赏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能从图案中找出图形,辨认图形。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维进行创作。

    彩笔、格子纸。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用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等图形可以组合成许多美丽的图案。在生活中,人们用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丽多彩。
    你能发现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吗?
    (学生举例说明:地毯、地板、窗帘、花布……)
    提问:你觉得这些美丽的图案和数学知识有联系吗?
    小结,揭示主题: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数学图形来设计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动手做(三)
    二、探究新知
    1.欣赏图案
    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风车、兔子、金鱼、万花筒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漂亮)图中有你认识的图形吗?请找出来。
    让学生欣赏图案,并从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小组交流。
    汇报预测:
    生1:风车的图案是由8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2:兔子的图案是由三角形、圆和半圆组成的。
    生3:金鱼的图案是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生4:万花筒的图案是由三角形和正方形组成的。
    ……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老师欣喜地发现咱们班的许多小朋友都有一双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现在老师很想知道在你们的胸膛里,是不是也都藏着一颗颗创造美的心灵呢?
    2.设计图案:
    出示活动要求:
    (1)确定设计方案,明确设计的对象,如:小猫、小狗、房屋……
    (2)利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拼出图案。
    (3)说说用到了哪些图形。
    让学生与同伴合作设计一个图案,再在班级内展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1题。
    (1)先仔细观察给出的图形是怎样涂色的,照样子,拿出彩色笔涂一涂,让学生独立完成。
    (2)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独立完成剩下的三幅图的涂色。
    (3)集体展示、交流。
    2.完成教材第43页“练一练”第2题。
    在点子图上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个图,说一说用到哪些图形。自己动手设计,设计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用到了哪些图形。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动手做(三)
    学生作品展示

    第5课时 整理与复习(1)


    教材第44~45页的内容。

    1.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2.通过引导与交流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能独立地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进而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整理所学知识。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主题图课件。

    一、复习回顾
    这学期通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小组内讨论,说一说。
    老师展示要复习的知识:
    总结:①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②观察物体;③100以内数的认识;④认识有趣的图形。
    二、我学到了什么
    1.比一比。(出示主题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小象和小猫在做顶盘子的表演,小象顶了15个盘子,小猫顶了6个。
    追问:如果想知道“小猫比小象少顶了多少个盘子”该怎样求?画图说明你的想法。
    学生尝试画图,用圆圈表示盘子。
    小象:○○○○○○○○○○○○○○○
    小猫:○○○○○○
    数一数,小猫比小象少顶了9个盘子。
    追问:你会列式计算吗?和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汇报交流。
    2.连一连。(出示主题图)
    师:谁能说说小兔子、小狗、小松鼠分别是在猴子的哪个方向观看的?他们看到的会是小猴子的哪些面呢?
    学生汇报:小兔子站在小猴子的正前面,看到的是小猴子的正面;小狗站在小猴子的侧面,看到的是小猴的侧面的一侧,小松鼠站在小猴子的后面,看到的是小猴子的背面。
    师:根据自己的观察,把每个动物看到的情境用线连一连,然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学生动手连线、反馈。
    3.说一说。(出示数字卡片100)
    你会用一句话来描述100吗?例如:100表示2个50。
    小组内讨论后再全班汇报。
    教师出示:100表示10个十;100表示100个一;100比99多……
    小组内随机找一个比20大的数,像这样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好。
    4.拼一拼。(出示小房子的图案)
    图中人物拼的是什么图案?用到了哪些图形?你能用七巧板拼出长方形吗?能拼出几种?
    学生小组内汇报交流,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我的成长足迹
    1.出示讨论题目:
    (1)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2)最有趣的数学问题。
    (3)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2.提出要求:
    请你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再进行集体交流,汇报与展示。
    四、我提出的问题
    出示课本第45页“我提出的问题”下的主题图。
    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整理和复习(1)
    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   观察物体
    100以内数的认识 认识有趣的图形




    第6课时 整理与复习(2)


    教材第46~47页“巩固应用”第1~5题、8~9题。

    1.进一步熟悉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算理,并进行熟练地计算。
    2.进一步熟练掌握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的实物的不同面的情况。
    3.进一步熟悉所学的图形,并应用这些图形拼出不同的图案。

    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己对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进行归纳、整理。

    课件。

    一、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1.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1题。
    要求: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
    小组交流答案并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2题。
    (1)出示直尺图,让学生理解题意。
    (2)在图上表示出算式16-8的计算过程,并写出答案。
    (3)小组内汇报交流。
    3.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4题。
    (1)先要求学生观察每组的算式,说一说每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前两组算式中的三个数相同,加法和减法算式是互为逆运算,后两组中的两个算式中,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和减数相互调换了位置)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小组内反馈自己的计算方法和结果。
    5.完成教材第46页“巩固应用”第5题。
    出示两幅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
    学生反馈:
    第一幅图中有16个樱桃,吃了7个,求还剩下多少个?
    第二幅图中有一盘樱桃,吃了7个后还剩下9个,求原来盘子里有多少个樱桃?
    提问:该怎样列出算式呢?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算式并写出计算结果。
    集体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复习观察物体和图形
    1.完成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8题。
    (1)让学生说说淘气和笑笑分别是从汽车的哪个面来观察的,他们分别看到的是汽车的什么。
    (2)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3)动手连线。
    2.完成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9题。
    (1)出示三幅漂亮的图案,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图案。
    (2)出示图案的名称,提问:你猜对了吗?
    (3)请同学们同桌合作,用七巧板拼出一个漂亮的图案,可自行设计,也可以仿照题中的图案拼一拼。
    (4)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拼的过程。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整理和复习(2)
    16-7=9(个) 9+7=16(个)



    第7课时 整理与复习(3)


    教材第46~48页“巩固应用”第6~7题,10~14题。

    1.在复习中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2.进一步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的含义。
    3.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数的有关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物展台。

    一、复习100以内的数
    1.100以内数的读写及组成。
    (1)完成教材第47页“巩固应用”第7题。
    教师出示数:13,55,70,100。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说一说计数器上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及每个数的组成。
    (2)完成教材第48页“巩固应用”第11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理解图意。
    提问:笑笑用这个图表示23,你能用其他同样的方法表示32吗?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汇报交流。
    2.100以内数的大小。
    (1)完成教材第48页“巩固应用”第12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信息。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三个数,想一想,比38多一些的数应该多少?画“√”表示。
    提问:你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这些词语举例说明数量之间的关系吗?
    (2)完成教材第48页“巩固应用”第13题。
    要求学生独立比较,然后汇报交流自己比较的结果和比较的方法。
    二、解决问题
    1.比寿命。
    课件出示图片。(教材第46页第6题例图)

    教师提问:在上面两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联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认真观察图后汇报。
    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都用减法计算。
    2.踢毽子。
    体育课上,小朋友在进行激烈的踢毽子比赛。
    课件出示图片。(教材第47页第10题图)
    谁能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学生根据得到的信息独立完成题目提出的问题,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教师小结:做这类题一定要认真观察图,看一看已知什么条件,让我们求什么。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再列式解答。
    3.植树。
    植树节到了,同学们一起去山坡上植树。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第14题图。
    教师提问: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1)柳树的棵树和杨树差不多,那么柳树可能有多少棵了?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
    学生分析:杨树有16棵,柳树和杨树差不多,就是和16接近,42比16多一些,81比16多得多,因此柳树是15棵。
    (2)柏树比松树多多少棵?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13-7=6(棵)。
    (3)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先分组讨论如何提出问题,并找一找解题的方法。
    (4)补充信息解答问题。
    我们又种了一些槐树……
    自己把信息补充完整。
    提问:松树和槐树相比,谁多?多多少棵?
    学生根据自己补充的信息进行解答,集体汇报。
    三、课堂小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五、加与减(二)
    第1课时 小兔请客


    教材第49~50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掌握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理解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小棒、小数器。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小白兔过生日,它请小动物们和它一起庆祝。小动物们已经早早地来到了草地上,瞧,小兔为大家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出示课件)
    二、探索新知,自主探究
    1.探索整十数相加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现在请小组内交流,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呢?(引导学生利用学具算出得数)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2)因为2+3=5,所以20+30=50
    (3)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
    (4)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
    (5)在计数器的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师:有这么多种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在这个加法算式中,每个数字除了有它表示的意义以外,还有自己的名称。(课件出示)在加法算式里,我们把“+”两边的数字叫做加数,把算出的得数叫做和。在30+20=50中,30叫加数,20也叫加数,50叫和。
    2.探索整十数相减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谁能说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能提什么问题?
    师:要求“还剩多少个水果”,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1)学生讨论,互相交流。
    (2)汇报: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我们小组是用50-10=40,用口算方法计算的,5个十减去1个十就是4个十,也就是40。
    ②我们小组是用50-(  )=10呢?拿来5捆小棒,每捆是10个,拿走了4捆,还剩10个,拿走的4捆就是40个。
    ③我们小组是看草地上还剩下几盘?还剩下4盘,每盘是10个果子,就是还剩下了40个果子。
    ……
    板书:50-10=40(个)
    (3)讲述: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面的数叫被减数,减号后面的数叫减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差。谁来说说50-10=40每个数字的名称呢?(课件出示)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一练”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今天我们通过小兔请客学会了整十的加减,你们都学会了吗?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小兔请客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0+30=50(个)  50-10=40(个)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减数 差
    第2课时 采松果


    教材第51~52页的内容。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减法。
    2.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及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课件、小棒。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松鼠卡片)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师: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特别的开心,因为松鼠妈妈带小松鼠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教材第51页主题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讲解一下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谁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问题一: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二: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三: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9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问学生4根小棒是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4个珠子是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上,为什么?
    (总结应该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4.出示数学卡片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
    5.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问学生是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拨计数器解决问题,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
    (总结应给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6.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学生这个问题的算式和上个问题的算式一样,算法也是一样。)
    7.揭示算理。
    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你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十位不变,只有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并解答。
    如:(1)一共有多少人?
    (2)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
    2.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3题的右图。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采松果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25+4=29(个)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
    25-4=21(个)



    第3课时 青蛙吃虫子


    教材第53~54页的内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计数器,小棒。

    一、谜语导入,创设情景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2.今天小青蛙想要出题考一考大家,怎么样,有信心接受小青蛙的考验吗?有信心的就坐正。
    3.看,有两只小青蛙正在干什么呢?生:比赛吃害虫。
    (板书课题:青蛙吃虫子)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青蛙图)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在说些什么?
    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
    板书:(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
    (2)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3)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2.探究第一个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板书:56+30=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能用你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请把你的想法与小组交流一下吧,一会儿由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生:小组汇报,交流。
    生1:口算:
    因为:5个十加3个十是8个十,8个十和6个一合在一起是86。所以:56+30=86。
    生2:摆小棒:
    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
    生3:拨计数器。
    师: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学生动手操作)和你的同桌说一下你是怎么拨的?
    生:到前面演示。边拨边说。
    先在计数器十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5个十。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6个一,合起来就是56;再在十位上拨3个珠子,表示3个十,是30。5个十加上3个十是8个十,最后等于86。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6+30=86(只)
    师强调: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30中的3要在十位上拨呢?
    生汇报:因为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小结: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两位数加整十数的题可以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的方法来计算。
    3.探究第二、第三个问题。
    师:谁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板书:56-30=26(只)
    师:请大家在你的计数器上拨一拨,拨完之后跟你的同桌说说是怎样拨的?(学生拨计数器、讨论)
    师: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把你的过程说给大家听。
    师引导:减30,这个3是在计数器的什么位上拨的,表示什么?最后结果是几?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4页“练一练”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青蛙吃虫子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56+30=86(只)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
    56-30=26(只)



    第4课时 拔萝卜


    教材第55~56页的内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认识竖式,学会用竖式进行加法计算。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运用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计数器,小棒。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拔萝卜”的儿歌好吗?会唱的可以一起跟着音乐去唱。
    (师鼓励学生大胆放开去唱,带领学生有节奏地击掌,给予学生轻松氛围,激活学习兴趣。)
    2.师:简要过渡,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拔萝卜)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根据刚才的动画情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生1:小白兔拔了36个萝卜,小灰兔拔了23个萝卜。
    生2: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师:同学们真棒!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
    学生交流讨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6+23=。
    3.在这时小白兔和小灰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怎么解决问题呢?
    三、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1.讨论、交流、探索算法。
    师:下面请你们四人一个小组,说一说你是怎么算36+23的。

    (1)小组交流。(交流时,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你是怎么算的?(各组代表上台演示)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生1:利用计数器:先拨36,再在上面拨23,得59。
    生2: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30+20=50,6+3=9,50+9=59。
    生3: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36+20=56,56+3=59。
    (3)教师小结:这些方法都很好,今天,老师告诉同学们另一种计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教师板书,介绍竖式。
    (1)书写格式:数位对齐,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前面,横线代表等号,写在第二个加数和加号的下面。
    (2)计算方法: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从个位加起。
    师: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呢?
    生:因为6和3都表示几个一,2和3在十位上,都表示几个十,所以要对齐。
    师:以上几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6页“练一练”第1~5题。
    学生独立做题,说说自己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拔萝卜
    (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36+23=59(个)



    第5课时 收玉米


    教材第57~58页的内容。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计数器,课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今天笑笑和淘气一起在玉米地里收玉米,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课件播放“收玉米”动画情节)
    (板书课题:收玉米)
    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
    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三、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
    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4,个位拨2)
    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①57-40=17 17-2=15
    ②50-40=10 7-2=5 10+5=15
    3.你们能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介绍用竖式计算减法的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向同桌或其他学生请求帮助)
    指名板演:

    个位上的“7”减个位上的“2”得5,十位上的“5”减十位上的“4”得1,合成15。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知道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列坚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4.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说一说,错在哪里?”。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最后讲评。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收玉米
    (两位数减两位数)
    57-42=15(个)




    第6课时 回收废品


    教材第59~60页的内容。

    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实际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掌握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掌握并熟练运用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瓶子,小棒。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环境的危害可大了,同学们说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板书课题:回收废品)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可乐瓶?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如何解答呢?
    我们先解决第1个问题: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师: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生1:(摆小棒)用1根小棒表示1个塑料瓶,先摆出13根小棒表示小林收集的瓶子数,再摆3根就是小红收集的瓶子数,是16个。
    生2:我是用一一对应画圈的方法表示,先画出了13个圈表示小林收集的瓶子数,比小林多3个,就是比13个圈多画3个圈,画16个圈即是16个。
    师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就是用加法,多了多少就加上多少。
    接下来我们解决第2个问题:小青收集了多少个?要知道小青收集了多少个,首先我们要找到有关小青的关键句,你能找出来吗?(小青说:“我收集的比小林少4个”。)
    师:小林是13个,比小林少4个,就是比13少4。你能用小棒摆出小青收集的塑料瓶的个数吗?
    学生动手摆,在小组内展示。
    师:那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指名学生回答,列出算式:13-4=9(个)
    师:为什么用减法呢?
    学生思考后,集体交流汇报。
    师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2.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3题。
    看图摆一摆,算一算。
    借助小棒或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3.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4题。给希望小学捐书。
    根据已给的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
    学生理解题意,讨论,说一说怎样解答。47-12=35(本)
    4.出示口算卡,完成“练一练”第5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回收废品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3=16(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4=9(个)


    第7课时 练习三


    教材第61~63页的内容。

    1.在具体的情境和习题中,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等知识点进行巩固。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巩固。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实物展台。

    一、复习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数学知识, 我们先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虫子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个位和个位相加。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练习巩固
    第1题,用计数器拨一拨动手操作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计算。
    第3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5题,先计算再连线。
    第6题,分别算左边与右边,再比较。
    第7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
    第8题,男孩:22+6=28(元)
    女孩:买一个游泳圈还差3元。
    23-20=3(元)或20+3=23(元)
    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
    如: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足球比游泳圈便宜多少钱?……
    第10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27+10=37,49-12=37等。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11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12题,(选作)其中后两题答案不唯一。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想出更多的算式。
    第13题,数学游戏,神奇的算式。
    11+11=22    22-22=11
    12+21=33 33-21=12
    13+31=44 44-31=13
    14+41=55 55-41=14
    15+51=66 66-51=15
    16+61=77 77-61=16
    17+71=88 88-71=17
    18+81=99 99-81=18
    鼓励学生发现算式更多的特点。如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练习三
          (1)22+6=28(元)
    (2)23-20=3(元)
    (1)22+36=58(节)
    (2)22-12=10(节)




    数学好玩
    第1课时 分扣子


    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

    理解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

    口袋、纽扣。

    一、创设情境
    教师:新年快到了,妈妈给笑笑和淘气做了两件新衣服。瞧,这是妈妈给新衣服准备的扣子,笑笑和淘气不小心给弄乱了,你看,这么乱,等妈妈回来,笑笑和淘气肯定要挨批评的。同学们,你能帮他们整理一下吗?
    课件出示散乱的扣子。

    二、分扣子
    活动一
    拿出1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再动手试一试。
    1.小提示:
    (1)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一种分法指的是什么?是分的过程中某一步吗?)
    (3)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
    2.学生汇报。
    (1)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
    (2)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3)再请一组同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记录过程。
    (4)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
    拿出2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再动手试一试。
    1.小组讨论。
    (1)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2)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安排学生分别进行动手操作。
    (3)学生根据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65页“想一想”第2题。
    (1)学生独立整理,同桌交流。
    师:可以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形状、扣眼、颜色)
    师小结:同学们,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能发现很多物体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有的可以分成两类,有的还可以分成三类、四类等。
    (2)尝试分类,集体交流。
    2.提问:按不同的标准分扣子,一直分下去,结果一样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发现:按不同的标准将扣子分类,结果是一样的。
    四、课堂小结
    1.师小结: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不仅帮助笑笑和淘气分出了扣子,还想出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你们真聪明!
    2.这节活动课你学得怎么样?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5页“自我评价”表,并在小组内交流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并说明要如何改进。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分扣子
    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按形状分  按扣眼数分



    第2课时 填数游戏


    教材第66~67页的内容。

    1.经历填数游戏活动,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2.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正确分析题意,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

    一、谈话导入
    森林学校的小动物们最近很喜欢玩填数游戏,今天小羊、小狗和小兔各自都带来了一个游戏,咱们也一起参加吧。
    二、组织游戏
    1.活动一:合作闯关。
    课件出示表格及游戏规则:
    (1)每个空格中只能填1、2、3中的一个。
    (2)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数字都不能重复。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学生细致地了解游戏规则。学生试着在教材上填一填,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
    师小结:在九个方格的正方形中,每个小方格填入1、2、3三个数中的一个。由图可知,首先,每一竖行都有数字“1”,因此“1”在其他方格中都不能出现。最后一横行中已有两个数字“2”“1”,那么这一横行的空格只能填“3”,以保证数字不重复。其次,第一竖行现在可知已有“1”与“3”,因此中间的空格只能填“2”;再以此类推,可知第二横行最后一个空格只能填“3”;第一横行的中间空格填“3”,最后一个空格填“2”。
    2.活动二:更上一层楼。
    (1)出示游戏规则。
    ①每个空格只能填1,2,3,4,5中的一个。
    ②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数字不能重复。
    (2)我们在纸上自己先试一试,开始吧。我看到同学们都先填这三个5,5,3,为什么?
    (3)小组讨论:剩下的这四个空怎么填呢?
    (4)全班汇报。
    三、巩固练习
    数字迷宫。
    按照从51到100的顺序走走看,遇到★要填一个数才能通过。
    同学们自己看图,说出题目的意思,你知道怎样填数才能走出迷宫吗?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并尝试填数,教师巡视指导,并出示答案:随箭头依次是56、75、84、91、95。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们学得愉快吗?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学习了填数游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有趣的迷宫问题。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填数游戏
         (数字游戏)
    游戏规则:
    (1)每个空格中只能填1、2、3中的一个。
    (2)每一横行、每一竖行的数字不能重复。
    1
    3
    2
    2
    1
    3
    3
    2
    1




    六、加与减(三)
    第1课时 图书馆(1)


    教材第68~69页的内容。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与比较中优化出适合自身的算法。
    2.感悟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体会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培养同学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在学习活动中养成动手操作、明确表达、认真倾听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计数器、小棒。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学校的图书馆又进了一批新书,你们想去看吗?(生:想)
    师: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学校的图书馆看一看又进了什么好书,顺便解决以下图书馆里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图书馆)
    二、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们能提几个数学问题吗?(同学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
    3.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你们会计算吗?(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算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一般有以下三种算法。)
    算法一: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然后从4根中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把它捆成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28+4=32。
    算法二:看算式直接口算。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根据同学的表述,教师用彩色笔在横线下标出考虑过程。)
    算法三:用竖式计算。(同学说竖式计算方法,教师写竖式。)
    师:8+4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同学讲,教师板书“满十进一”。)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计算28+4=32。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4.理解进位加法。
    《童话世界》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请同学们先动手摆一摆小棒,然后说一说思维过程。
    教师板书:

    你能列竖式计算吗?
    教师出示竖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讲评。
    2.完成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位学生板演。中间如果有错误,加以纠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图书馆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童话世界》和《丛林世界》共有多少本?
    28+4=32(本)
    方法一:数小棒
    方法二:8+4=12 20+12=32
    方法三:28+2=30 30+2=32
    列竖式:
    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1。




    第2课时 图书馆(2)


    教材第69~70页的内容。

    1.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2.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培养学生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

    课件、小棒。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从(  )位加起。
    (2)笔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  )位进一。
    2.算一算。
    36+7   45+8   38+7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69页“试一试”。
    1.看图理解图意。
    第一层有13本书,第二层比第一层多8本,第三层比第一层多9本。
    2.根据这些条件,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1)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用圆表示第一层的书,画13个圆。那么第二层画几个圆?
    学生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列算式是:13+8=21(本)。
    (2)第三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让学生先画一画,再算一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列算式是:13+9=22(本)。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3题。
    师:同学们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兔妹妹摘了37个;兔哥哥比妹妹多摘了8个。
    师:那你能列式求出兔哥哥摘的个数吗?
    生:能,37+8=45(个)。
    2.完成教材第70页“练一练”第5题。
    找三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师第70页“练一练”第7题。
    出示图,明确题意和图意,根据条件算出这一排共有多少人。
    让学生明白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把说话的女孩也算上
    4.在里填上“>”“<”或“=”。
    26+830  6+4780  39+958
    735+68 8376+7 56+56+55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图书馆
     (1)第二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13+8=21(本)
     (2)第三层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13+9=22(本)



    第3课时 摘苹果


    教材第71~72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道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探索精神和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课件、小棒。

    一、创设情景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又大又红的苹果散发着诱人的香甜。同学们,你们想吃吗?为了能使更多人分享到这美味的苹果,淘气和笑笑一大早就赶到果园去摘苹果,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摘苹果)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摘苹果主题图。
    师:笑笑和淘气到果园里摘苹果,笑笑摘了38个,淘气摘了17个,用一个可以装60个苹果的箱子来装这些苹果,请你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师指名汇报结果。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装得下。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装得下。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装得下。
    师:用整十数来估算很方便。像这样把17和38看作整十数来进行计算的方法,叫估算。
    2.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师:我们的估算是否正确呢?还是我们一起列式算一算吧!
    教师边说边板书: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提问: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后,独立列式:17+38=。
    追问:怎样计算呢?
    引导:上节课,我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你能继续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17+38吗?
    先让学生动手摆动小棒,再指名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摆得很好!下边我们再用拨算珠的方法计算。
    师生共同操作。
    师:最后我们再用竖式计算38+17。出示竖式:

    教师强调个位上满十要向十位进1,加十位的数时,十位上不要漏加满十进的1。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3.算一算,说一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练习用竖式计算下面习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2页“练一练”第1~5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17+38=55(个)




    第4课时 练习四


    教材第73~74页内容。

    1.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实物展台。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35+4=   98-3=    61+7=
    45+5=   90-80=   30+48=
    78-60=   55+30=   25+60=
    49-6=   67+9=    8+48
    学生口算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进行口算和哪些地方容易出错,然后师生共同总结。
    口算时要注意:
    (1)相同数位相加减;
    (2)口算进位加法时,不要忘记加上进到十位上的1。
    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4+16=   58+17=   28+35=
    笔算时,可请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笔算。
    学生计算后,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计算的,然后师生共同总结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笔算两位数加法:
    (1)相同两位数对齐;
    (2)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二、复习计算
    1.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1题。
    找3位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2题。
    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3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弄清题意。
    (2)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把得数相同的小动物连在一起。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3页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然后互相交流算法。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四第6题。
    (1)出示题目:淘气套中了两个,共得了42分,他套中的可能是哪两个?
    (2)让学生独立估算。
    (3)全班交流:怎样很快知道套中的是哪两个?
    (4)明确:先要计算个位的两个数的和是不是2或12,再进一步确认。
    2.完成第74页练习四第7题。
    (1)出示题目:填什么数才能打中?
    (2)学生独立思考,再填写算式。
    (3)全班交流:横线上可以填写哪些数?为什么?
    3.完成教材第74页练习四第8题,数学游戏。
    两人轮流选数。
    (1)出示游戏要求:
    ①每人每次要选两个数相加,结果要小于100。
    ②填表并把选过的数划掉。
    ③比较两人的得数,把大的得数圈起来。
    ④连续玩5次,用过的数不能再用,谁的“圈”多谁就获胜。
    (2)开始游戏。
    (3)全班交流:每组派代表读出本小组的算式,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第5课时 阅览室(1)


    教材第75~76页的内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位当十来继续计算。

    小棒、计数器、主题图课件。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阅览室看书,好不好?
    1.出示:“阅览室”的主题图。这就是阅览室阿姨统计的一份表格,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请学生观察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A.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B.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C.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4.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提的问题中就有阅览室阿姨请你们帮着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算一算好吗?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以“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为例。
    (1)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
    (3)10-7=3,20+3=23。
    (4)

    注意:用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减被借走的“1”,教学时要结合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写竖式时,一定要把被借走的“1”点在十位上,这样才不容易忘记。
    3.问题:“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用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说明口算和笔算的道理。
    (2)计算“25-8”遇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方法。
    (3)结合竖式计算,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看到退位点,你想到了什么?”

    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的2借走了1还剩1;借1当十,个位上的5加上10得15;15减8得7,合起来就是1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3题。
    出示题目,让四名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答案。
    提醒学生注意:在退位以后,被减数的十位应该减去1。
    四、课堂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阅览室(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30-7=23(本)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25-8=17(本)



    第6课时 阅览室(2)


    教材第76~77页的内容。

    1.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2.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课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50-9=   22-4=   78-50=
    76-7= 61-6= 9+45=
    86-8= 36+5= 38+27=
    41+9= 75-15= 42-8=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试一试”情境图)
    (1)师:秋天到了,玉米熟了,熊哥哥和熊妹妹正在帮妈妈收玉米呢!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1:熊妹妹收了35个玉米。
    生2:熊哥哥比熊妹妹少收8个。
    提出问题:熊哥哥收了多少个玉米?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35-8=)
    这道题得数是几?你是怎样计算的?
    (2)说一说,下面的计算对吗?如何修改?

    上面的计算都算错了,个位上是5,不够减8,应从十位借1,借1当十,15减8得7,十位上的3借走了1还剩2,故结果是27,竖式如下:

    提问: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退位以后,被减数的十位应该减去“1”)
    (3)淘气的算法。

    师介绍:淘气是这样算的,他先在数轴上找到35,然后将8分为5和3,将35退5格得30,再将30后退3格得27,求得35减8的结果是27。即:
    35-5=30   30-3=2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一练”第4题。
    提出要求:找出这些题的错处,说说错在哪里,怎样修改。
    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集体纠错,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点。
    2.完成教材第77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口答结果,教师进行必要的纠正。
    3.完成教材第77页“练一练”第7题。
    先算出每个动物手中牌子上算式的得数,然后和小汽车上相应的得数连起来。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7页“练一练”第8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弄清题意,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并让学生交流解题思路,最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阅览室(2)
    熊哥哥收了多少个玉米?
    35-8=27(个)




    第7课时 跳绳(1)


    教材第78~79页的内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2.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反复检验的好习惯。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图片、实物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境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2.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
    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根据算式,合理进行估算。
    师:请你估计一下,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以四人一组的形式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计算“40-18”?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算法,师巡视,注意对学生运用不同方法加以辅导。
    小组反馈,优化算法。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的讨论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反馈,教师根据反馈进行板书:
    ①40-20=20,20-8=12。
    ②10-8=2,30+2=32,32-20=12。
    ③用计数器拨。
    ④竖式计算。

    3.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该如何列式?(32-28=)
    (2)如何计算:学生交流计算方法,指名汇报。
    方法一:32-20=12 12-8=4
    方法二:

    4.完成教材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
    指名说说用竖式计算时的注意事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再减;计算十位时被减数的十位要记得减1)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跳绳(1)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小亮比小东多跳多少下?




    第8课时 跳绳(2)


    教材第79~80页的内容。

    1.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   91-3=   34-22=
    23-5= 56-34= 42-9=
    47-27= 72-7= 61-8=
    2.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79页的“试一试”。
    1.提问:100-48=?他们的做法你能看懂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整理。
    2.请大家用计数器拨一拨。
    课件出示:

    师介绍:1个百相当于10个十,在计算器的十位上拨10个珠子;减8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继续减,10减8得2;十位上借走1,还剩9,9减4剩5,合起来就是52。

    3.用竖式算一算。

    提醒学生注意:连续退位时一定要注意每一位上应该是几,然后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第2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弄懂题意,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5题。
    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口算完成,教师适时纠正错误。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小动物,比比看,谁最先过河。
    学生独立做题,然后反馈。
    4.完成教材第80页“练一练”第7题。
    可以让学生找出每种动物运动员的数量,思考怎样分配合适。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做减法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生: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跳绳(2)
    100-48=52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

    第9课时 练习五


    教材第81~83页的内容。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实物展台。

    一、计算复习
    1.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再用竖式算一算。
    90-47=  57-19=  100-28=
    (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五第2题。
    (1)学生独立找出错误,再订正。
    (2)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五第3题。
    师:有几只小鸟飞累了,想回家,却找不到哪个家是自己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它们吗?(出示主题图)你们知道该怎样帮助它们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二、解决实际问题复习
    1.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五第4题。
    (1)出示题目。
    (2)谈话: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3)提问:要算还剩多少个松果?应该怎样列式?
    (4)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42-25=17)
    (5)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五第5题。
    (1)出示题目。
    (2)谈话:从图中你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3)提问:要算小象出生时,象妈妈多少岁应该怎样列算式?[24-9=13(岁)]
    (4)学生独立列式并完成计算。
    (5)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五第6题。
    (1)出示题目:画出跷跷板。
    (2)先独立计算出得数,再画出跷跷板。
    4.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五第7题。
    (1)从图中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怎样列式解答题目所提出来的问题?晶晶有多少张邮票?
    (2)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全班交流。
    5.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计算三道算式结果,再比较大小。
    (2)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6.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五第9题。
    (1)交流:你准备买哪些东西?花了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7.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五第10题。
    师:从它们的肚皮上,你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甲:第一个数比38大17。
    学生乙:第二个数减去13就是60。
    学生丙:第三个数加上20就是52。
    师:大家获得的信息还挺多的,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我们看哪个小组最先猜出这三个数。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四、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练习五
     7.(1)乐乐有多少张邮票?
    100-16=84(张)
    (2)晶晶有多少张邮票?
    84+9=93(张)



    总复习
    第1课时 有趣的图形


    教材第85页、90页的内容。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复习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

    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一、复习认识图形
    我们在这本书中认识了哪些图形?
    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
    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最容易混淆?
    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呢?
    长方形整个图形要长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
    请同学们翻开书,用你们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区分一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然后把这些图形的个数填在横线上。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图中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全班集体订正。

    二、互动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第2题图。
    这些美丽有趣的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学生互相说一说。
    2.完成教材第90页“图形与几何”第1题。
    看图,统计机器人图和小车图里各种图形的个数。说说机器人图里有哪些图形?
    独立统计,说说怎样统计不会重复和遗漏。让学生独立统计小车图。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统计,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90页“图形与几何”第3题。
    让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一折。
    (1)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
    (3)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学生独立折一折,请学生上台演示折法。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材第90页“图形与几何”第4题。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图形。
    引导学生读题,组织学生讨论。
    用学过的图形拼一拼。
    1.仿照教材上的拼法动手拼图。
    学生动手拼图,集体反馈。
    2.自己创作一幅美丽的图形。
    学生自主创作拼图。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新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有趣的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2课时 观察物体


    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及第85页,第90页的有关内容。

    1.通过观察实物的前面、后面、侧面,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学会正确辨认从前面、后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分析想象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从小就能仔细观察物体、认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

    发展学生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一、复习观察物体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教师:要知道一个物体的全貌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应该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教师:怎样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物体呢?
    (从物体的前后、左右、上下去观察,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形状不同。要感知一个物体的全貌,应从不同的位置去观察)
    二、互动探究
    1.完成教材第85页第4题。
    说说它们分别看到了什么?连一连。
    学生动笔连一连。
    小男孩看到小狗的背面,小女孩看到小狗的侧面。
    2.完成教材第90页“图形与几何”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说说每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看图后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讨论,教师给予讲评。
    三、巩固练习
    1.
    是(  )看到的。
    是(  )看到的。
    2.
    是(  )号拍的。
    是(  )号拍的。
    是(  )号拍的。
    3.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连一连。


    4.下面的图形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第3课时 生活中的数


    教材第84页“数的认识”第1~3题,第86页“数与代数”第1~3题。

    1.复习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比较大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思维。

    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数序、比较大小等。

    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一、谈话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笔,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二、读数和写数的复习
    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是从哪个数位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数的复习
    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再从它往后数5个。
    请个别学生起来读。
    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
    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
    2.小动物也在数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瞧:出示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
    四、数的组成的复习
    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
    (师板书该数)
    2.你能用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
    3.请几个学生来介绍。老师板书数字。
    五、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猜个数。
    (用“大一些”“少一些”“大的多”“少的多”提醒学生。直到猜对为止,并板书这个数:87)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除了用刚才“多一些”“少一些”“多的多”“少的多”,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4.黑板上有这么多的数,你能用“>”或“<”把它们连起来吗?
    ( )>( )>( )>( )>( )
    ( )<( )<( )<( )<( )
    六、巩固迁移
    1.完成教材第86页“数与代数”第1~3题。
    第1题:按顺序写出小动物身上的数,并读一读。
    第2题:观察图片,独立填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第3题:判断数的范围,并把蝴蝶连到花上。
    逐步让学生完成,集体订正。
    2.补充练习。
    在里填上“>”“<”或“=”。
    6556 9899 4746
    3个十和4个一43
    9个一和6个十69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七、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八、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生活中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4个十和3个一组成43



    第4课时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材第84页“数的运算”第1~3题,第86~87页“数与代数”第4~8题。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计算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激发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功的愉悦。

    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旧知巩固
    1.出示口算卡片,抢答,快速说出得数。
    14-5=  16-9=  13-4=  14-7=
    12-8= 11-6= 9-6= 15-9=
    3+5= 7+4= 5+8= 13-6=
    2.完成教材第86页“数与代数”第4题。
    教师在学生计算时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订正。
    随机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数的计算。
    二、复习计算
    1.我能笔算。
    (1)你会笔算吗?笔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加法要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减法也要从个位算起,不够减,向十位借1当十继续减)
    学生回答。
    (2)完成教材第87页“数与代数”第5题。
    ①分组练习,每一组对应完成1小题。
    ②每小组派代表上台板演,并说说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
    学生计算,集体讲评,教师及时找出典型错误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练习竖式计算。
    指名上台演示,边操作边说方法。
    把经常出错的题目写下来,和大家一起说说为什么容易出错?如何避免?
    (3)笔算小能手。
    定时比赛。
    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出算得又好又快的学生,授予“笔算小能手”称号。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评价他人的完成情况。
    2.我能比较大小。
    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数与代数”第6题。
    (1)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让学生尝试计算,比较大小。
    (2)组织学生集体验证比较结果是否正确,并交流反馈。反馈时,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7页“数与代数”第7题。
    读题,说说所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教材第87页“数与代数”第8题。
    (1)让学生找规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
    ①15+16=31,25+26=51;下面两个数的和比上面两个数的和多20。
    ②15+25=40,16+26=42;左边两个数的和比右边两个数的和少2。
    ③15+26=41,16+25=41;斜对角两组数的和相等。
    学生同桌间相互说一说,汇报规律。
    (2)让学生独立圈出四个数试一试。
    学生圈数,算一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


    教材第84页第4题,第88~89页“数与代数”第9~14题。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理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情境导入
    1.出示教材第84页第4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图中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2.我们这节课复习用数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互动探究
    1.完成教材第88页“数与代数”第9题。
    提醒:做题时,不要忽略“每队有3位老师”这一信息。
    分析:参加夏令营的人数中包括两个班的学生数和两个班的老师数,47+43=90(人),90+6=96(人)。
    一辆车坐50人,一辆车坐不下,两辆车能坐50+50=100(人),所以需要2辆车,还有100-96=4(个)空位。
    学生观察图片,独立完成。
    2.完成教材第88页“数与代数”第10题。
    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鹅有18只。
    教师小结:
    (1)兔有几只?37+6=43(只)
    (2)羊比鹅多几只?37-18=19(只)
    (3)兔比鹅多几只?43-18=25(只)
    (4)鹅比兔少几只?43-18=25(只)
    ……
    3.完成教材第88页“数与代数”第11题。
    让学生看图,理解题目意思。
    说说图片告诉我们什么?(一共有90根木头,第一次运走34根,第二次运走38根)
    出示问题,逐题解决。
    指导学生完成,交流反馈。
    4.完成教材第88页“数与代数”第12题。
    课件出示第12题表格图。
    指导学生看懂表格。
    解决问题:
    (1)第一种和第二种一共有多少张?
    (2)第三种有多少张?
    (3)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三、巩固迁移
    1.完成教材第89页“数与代数”第13题。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奇思说:我得了42分。笑笑说:我得了60分。妙想说:我得了第二名。)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汇报交流。
    (2)根据奇思和笑笑说的话,推算他们各套中哪两个?
    汇报预测:
    奇思套中小鹿和小熊猫(12+30=42)。
    笑笑套中小象和小企鹅(28+32=60)。
    (3)妙想可能套中哪两个?
    妙想可能套中小鹿和小企鹅,也可能套中小象和小熊猫。
    2.完成教材第89页“数与代数”第14题。
    课件出示记录表。
    学生观察表格,完成练习。
    从这张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1)你能把他们的名次排出来吗?
    (2)最多的跳几下?最少的跳几下?相差几下?
    (3)第二名比第三名多跳几下?
    (4)第四名再跳几下,就和第三名的同样多?
    集体交流订正。
    (5)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堂点睛》相关练习。

    相关教案

    四年级下册优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册优化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当堂训练,畅谈收获,全课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四年级下册密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四年级下册密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联系生活,感受密铺,操作探究,体验密铺,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本册综合教案,共10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活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