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01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02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四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每题3分,共42分。)

    1.(3分)水蒸气是无色有味的气体。      (判断对错)

    2.(3分)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     (判断对错)

    3.(3分)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判断对错)

    4.(3分)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判断对错)

    5.(3分)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判断对错)

    6.(3分)空气不具有一定的质量。      (判断对错)

    7.(3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判断对错)

    8.(3分)空气受热后会下降,变冷后会上升。      (判断对错)

    9.(3分)空气是会流动的。      (判断对错)

    10.(3分)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规律。      (判断对错)

    11.(3分)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判断对错)

    12.(3分)各种形态的云在天空中是千姿百态的。      (判断对错)

    13.(3分)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判断对错)

    14.(3分)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判断对错)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42分。)

    15.(3分)(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A.冰 B.水 C.温度

    16.(3分)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固定的形状 B.都是液体 

    C.都是无色的

    17.(3分)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  )

    A.不同的 B.一样的 

    C.有时不同有时一样的

    18.(3分)通过搅拌和(  )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A.降低水的温度 B.提高水的温度 

    C.增加食盐

    19.(3分)分离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的时候不需要利用(  )

    A.蒸发装置 B.水 C.空气

    20.(3分)水的三种状态是(  )

    A.气态、水态、固态 B.气态、液态、固态 

    C.水气态、液态、固态

    21.(3分)空气的特征是(  )

    A.无色、透明、有气味 

    B.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 

    C.无色、透明、无味、不会流动

    22.(3分)压缩的空气具有(  )

    A.弹性 B.重量增加 C.重量减少

    23.(3分)(  )是风形成的原因。

    A.空气的流动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中的氧气

    24.(3分)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B.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 

    C.空气不可以帮助燃烧

    25.(3分)下面气温计读作:零摄氏度,写作(  )

    A0 B.﹣0 C+0

    26.(3分)要想知道下了多少雨,可以使用(  ) 测量。

    A雨量器 B气温计 

    C风向袋

    27.(3分)根据(  )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

    A.风量 B.雨量 C.云量

    28.(3分)从“(  )”上可以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A.风的统计表 B.降雨量柱状图 

    C.气温柱状图

    四、综合题。(10分)

    29.(10分)记录天气。

    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记录为:     

    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记录为:     

    三、在生活中,找出类似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请你举出两个例子。(6分)

    30.(6分)在生活中,找出类似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如纸被折叠

    1     

    2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四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每题3分,共42分。)

    1.(3分)水蒸气是无色有味的气体。  × (判断对错)

    【分析】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体积,有一定的质量。

    【解答】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水蒸气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分)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 √ (判断对错)

    【分析】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解答】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液态水吸热就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3分)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 (判断对错)

    【分析】加热水时,水温的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

    【解答】根据对水的沸腾现象的认识,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后水面上有很多“白气”,水中出现许多气泡,达到沸点后加热温度不会继续升高。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对水沸腾特点的认识解答。

    4.(3分)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 (判断对错)

    【分析】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解答】根据对冰融化的认识,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冰融化的认识,注意是冰的温度升至0℃时才开始融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3分)冰在融化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 (判断对错)

    【分析】冰在融化过程中,向周围吸收热量,使得周围温度变低。

    【解答】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冰在融化过程中,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得周围温度变低。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冰融化,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6.(3分)空气不具有一定的质量。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

    【解答】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我们可以借助简易天平、气球和轻小物体来证明。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对空气具有质量的认识解答。

    7.(3分)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解答】空气可以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缩。题干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了解空气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3分)空气受热后会下降,变冷后会上升。  × (判断对错)

    【分析】热空气上升是因为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冷空气下降是因为冷空气比同体积的热空气重。

    【解答】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题干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认识。

    9.(3分)空气是会流动的。  √ (判断对错)

    【分析】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

    【解答】根据对空气特点的认识,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空气能流动,没有固定的体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空气会流动的特点的认识。

    10.(3分)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规律。  √ (判断对错)

    【分析】天气就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力、风向等。

    【解答】影响天气变化的三个要素:风、水、来自太阳的热。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规律。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天气的主要特征,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1.(3分)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 (判断对错)

    【分析】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解答】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降水形式的认识。

    12.(3分)各种形态的云在天空中是千姿百态的。  √ (判断对错)

    【分析】天空中漂浮的云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解答】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无数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

    故答案为:√。

    【点评】结合云的形成及类型解答。

    13.(3分)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 (判断对错)

    【分析】天气的主要特征基本的有气温、风向、风力、降水概率等等。比如今天晴,2028度,南风3级等。

    【解答】天气变化影响人类活动,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都会对我们人类带来灾害,要根据预报提前应对,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4.(3分)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 (判断对错)

    【分析】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例如,今天天气很好,风和日丽;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例如,昆明四季如春。

    【解答】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即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变化不大,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变化不大,包括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气温和降水。题目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天气和气候的相关知识点。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写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42分。)

    15.(3分)(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A.冰 B.水 C.温度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故C正确,AB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影响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因素的认识。

    16.(3分)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  )

    A.都有固定的形状 B.都是液体 

    C.都是无色的

    【分析】水蒸气是气态,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的体积,有一定的质量。水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看得见、摸得着,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

    【解答】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都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有一定的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不同点:水是液体,水蒸气是气体;水能摸得着,水蒸气摸不着,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结合教材知识点记忆解答此题。

    17.(3分)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  )

    A.不同的 B.一样的 

    C.有时不同有时一样的

    【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解答】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依据课本内容解答即可。

    18.(3分)通过搅拌和(  )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A.降低水的温度 B.提高水的温度 

    C.增加食盐

    【分析】根据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可以通过提高水温、搅拌和碾碎的方法,让溶解达到最快。

    【解答】搅拌、加热、碾碎能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通过用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的方法,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故选:B

    【点评】掌握加快物质溶解方法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3分)分离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的时候不需要利用(  )

    A.蒸发装置 B.水 C.空气

    【分析】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也要学会分离混合物。

    【解答】食盐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通过过滤和蒸发,分离沙子和食盐。我们先把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让食盐充分溶解;再用滤布过滤,这时我们会看到滤布上有沙子;过滤后使用蒸发装置,我们把滤液再放入蒸发皿中,再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这个过程中水会蒸发到空气中,食盐会留在蒸发皿里,分离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的时候不需要利用空气。

    故选:C

    【点评】掌握混合物的分离等知识,是解决这类题目解答的关键所在。

    20.(3分)水的三种状态是(  )

    A.气态、水态、固态 B.气态、液态、固态 

    C.水气态、液态、固态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故B正确,AC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水的三种存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3分)空气的特征是(  )

    A.无色、透明、有气味 

    B.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 

    C.无色、透明、无味、不会流动

    【分析】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解答】A.空气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的,故A错误;

    B.空气是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的气体,故B正确;

    C.空气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和固定体积,故C错误。

    故选:B

    【点评】该题难度较小,正确理解掌握空气的特征,是解答该题的关键。

    22.(3分)压缩的空气具有(  )

    A.弹性 B.重量增加 C.重量减少

    【分析】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

    【解答】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具有弹性。篮球、充气的轮胎等都能说明压缩空气有弹性。

    故选:A

    【点评】了解压缩空气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3分)(  )是风形成的原因。

    A.空气的流动 B.空气占据空间 

    C.空气中的氧气

    【分析】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

    【解答】根据风形成的认识,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A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A

    【点评】结合空气的冷热不均导致空气流动形成风的知识解答。

    24.(3分)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B.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不可再生的能源 

    C.空气不可以帮助燃烧

    【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改变。

    【解答】A、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选项观点正确;

    B、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选项观点错误;

    C、空气可以帮助燃烧,选项观点错误。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空气的作用,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5.(3分)下面气温计读作:零摄氏度,写作(  )

    A0 B.﹣0 C+0

    【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人们用温度计是测量物体的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解答】人们用温度计是测量物体的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零摄氏度写作:0℃。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气温的测量,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26.(3分)要想知道下了多少雨,可以使用(  ) 测量。

    A雨量器 B气温计 

    C风向袋

    【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解答】根据对气象观测工具的认识,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是雨量器,气温计用来测量空气温度,风向袋测量风向。

    故选:A

    【点评】掌握对气象观测工具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3分)根据(  )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多云和阴。

    A.风量 B.雨量 C.云量

    【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解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故选:C

    【点评】掌握对云量多少与天气关系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8.(3分)从“(  )”上可以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A.风的统计表 B.降雨量柱状图 

    C.气温柱状图

    【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一天的气温变化是从低到高逐渐上升,然后再从高到低逐渐下降。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日出前。

    【解答】我们在做气温统计表时,要记录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也要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才有利于明确当地的气温特征。从“气温柱状图”上可以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气温的测量,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四、综合题。(10分)

    29.(10分)记录天气。

    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

    记录为: 晴天 

    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

    记录为: 多云 

    【分析】“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解答】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所以观察云量时看到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这时是晴天。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是多云。

    故答案为:晴天;多云。

    【点评】掌握对云量多少与天气关系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在生活中,找出类似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请你举出两个例子。(6分)

    30.(6分)在生活中,找出类似水的三态变化的例子,请你举出两个例子。

    如纸被折叠

    1 铁块融化成铁水 

    2 铝片融化成铝水 

    【分析】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

    【解答】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

    1)生活中与水的三态变化相似的例子:铁块融化成铁水;

    2)铝片融化成铝水与水的三态变化相似。

    故答案为:(1)铁块融化成铁水;(2)铝片融化成铝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及生活中与其相似实例的认识。

     

    相关试卷

    新疆克州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克州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8,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58,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1页。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共4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