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同步创新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828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21 古代诗歌五首游山西村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句写了什么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蕴涵的哲学道理。
3.读好诗句,整体把握,诵读赏析,领悟情感,拓展延伸。
4.体会诗人在诗歌中所流露出的强烈情感。
重点难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重点)
2. 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诗歌中的哲理意蕴。(重难点)
教学过程
在我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永开不败。有这样一位诗人,他胸怀大志,博览群书;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领略中华古诗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一道去诗中探秘……
目标导学一:知人论世,朗读感知
1.解诗题,知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动乱、人民苦难的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老师示范朗读,学生自由朗读,根据注释明晓诗歌内容。
目标导学二:分析研讨,明晰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读诗,正音。
3.集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不懂?教师进行指导。
4.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二句的大意是什么?客人是谁?哪个字尤其可看出农家饭食“丰盛”?表现了什么?
明确:山西村农家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客人是诗人,也许还有他的游伴,以及主人请来的陪客。“足”字可看出饭食的丰盛,表现了农家的热情和朴实。
(2)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地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诗人已被山民这份纯朴,这份热情深深地打动了,郁闷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内心充满喜悦。
(3)第三、四句写什么?这“又一村”指什么?
明确:写作者回忆来时路上的经历。重重叠叠的山岭,弯弯曲曲的流水,远远望去好像前面已经无路可通了,可是,走到近前,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突然又出现了一带村庄。“又一村”指山西村,即诗人此刻所在的村庄。(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
(4)第五、六句写了什么画面?
明确:写村中所见所闻。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戴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这两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
(5)最后两句诗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意思是说,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这里,不仅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非常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目标导学三:背诵诗歌,迁移拓展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的。
课堂小结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图,表达了诗人沉醉于纯朴的农村生活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游山西村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诗人,解题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及时代背景简介,学习目标,探究新知,课堂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案,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