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二课时 压强(教案)
展开期末总复习
第二课时 压强
教学过程
一、核心知识梳理
压力 | 定义 | 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
产生 条件 | (1)两个物体必须接触 (2)物体间要有挤压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 | |
与重力区别 | 压力不是重力,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大小,压力的方向也不一定与重力方向相同 | |
实验 探究 |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装置图
a.一块砖平放在海 b. 两块砖叠放在海 c.一块砖竖放在海 绵状泡沫塑料上 绵状泡沫塑料上 绵状泡沫塑料上 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1)在a、b两次实验中,控制了接触面积相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2)在a、c两次实验中,控制了压力相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转换法:本实验利用了海绵状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 |
压强 | 定义 | 物体所受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 |
计算 公式 | ||
增大压强方法 |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 | |
减小压强方法 |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 | |
液体压强 | 实验 探究 | 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检查盖在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连接用的橡皮管及各连接处是否漏气。检验方法:用手轻按橡皮膜,观察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则不漏气;若不变化,则漏气。需检查原因,加以修整。 (2)明确实验所使用的液体是什么。 (3)不能让压强计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过大,以免使部分有色液体从管中流出,如果流出了,要把连接用的橡皮管取下重新连接。 物理方法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是同一种液体,探头方向相同,改变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 转换法: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 实验结论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
计算 公式 | ||
分析 | (1)各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应统一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2)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中,h表示液体的深度,而不是高度或长度。 (3)液体压强只与液体密度ρ和深度h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容器的形状及底面积无关。 | |
应用 | 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 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液压机,液压千斤顶 | |
大气压强 | 实例 | 塑料吸盘、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 |
测量 | 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实验分析:玻璃管倒置后,管内汞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汞面的上方是空气,是大气压支持760 mm高的汞柱不下落,故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汞柱产生的压强,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 实验结论: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3×105 Pa 注意:汞柱的高度是指管内外的竖直高度差,不是管内汞柱的长度,这个高度只与外界大气压有关,与管的粗细、形状、是否倾斜都无关。 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减小,沸点降低;大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 |
应用 | 高压锅、活塞式抽水机、离心式抽水机 |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关系 | 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
飞机的升力 |
|
二、高频考点归纳
考点一 压力的作用效果
例1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刚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研究方法称为 。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甲、丁两图,小刚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解析:(1)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是转换法。(2)对比甲、乙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海绵的凹陷程度不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对比甲、丁两图,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不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答案:(1)转换法 (2)受力面积 (3)错误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一定
考点二 压强的计算
例2 ( •上海)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为0.08m,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1)若水的质量为2kg,求水的体积V水。
(2)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
(3)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Pa。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解:(1)由可得,容器A中水的体积为:==2×10﹣3m3;
(2)容器A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gh=1.0×103kg/m3×9.8N/kg×0.08m=784Pa。
(3)当容器A内加水至与容器B液面相平时,设此时水深为h1,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p1+△p=784Pa+196Pa=980Pa;由p=ρgh可得此时水的深度:h1===0.1m;由题知,原来容器A、B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即p乙=p水=784Pa;由p=ρgh可得,液体乙的密度:ρ乙===800kg/m3。
考点三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例3 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成队形,而不采用“并排”形成列队。下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盆景中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C.锅炉水位计 D.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解析:舰艇并排行驶时,舰艇带动其周围的水随舰艇向前运动,结果使舰艇内侧之间的水流速度大于舰艇外侧的水流速度;因此舰艇内侧水的压强小于舰艇外侧水的压强,水的压强差使舰艇靠近,进而发生碰撞,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舰艇护航编队在较近距离时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A不符合题意。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大气压可以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瓶中水面能高于盆内水面不会流出来,正是因为盆景中的水与大气相通,是大气压支持着瓶内的水不会流出来,B不符合题意。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C不符合题意。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因此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D符合题意。
答案:D
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四课时 机械与人(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四课时 机械与人(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高频考点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三课时 浮力(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三课时 浮力(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一课时 力与运动(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下 期末总复习 第一课时 力与运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梳理,高频考点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