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8321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2课时 声的世界(课件+教案)
展开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解析】发声的音叉振动较弱,不易观察,但可以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就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故选C。【答案】C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例2 夏商时期,已有铜制的铃和皮质的鼓。人耳能分辨出铃声和鼓声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解析】人能辨别出是铜制的铃和皮质的,是因为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人们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来辨别钟声和鼓声。故选C。【答案】C【误区警示】(1)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不是指声音的大小,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如在音乐中,同一音阶中1、2、3、4、5、6、7的音调逐渐升高。(2)物体振动的频率由物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松紧、大小等因素决定。在相同情况下物体越短、越细、越紧时,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
考点三 噪声的防治例3 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解析】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减弱传入入耳的噪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选C。【答案】C
考点四 声的利用例4 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解析】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是因为地面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故A选项错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利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故B选项正确;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选项错误。【答案】B
考点五 声的波形图像例5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响度相同 B.甲、乙、丁的音调相同C.丙的音调最低 D.甲、乙的音色相同【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振动的幅度相同,只有丁振动的幅度小,故选项A说法正确;相同时间内,甲、乙、丁振动的次数相同,频率相同,所以它们的音调相同,故选项B说法正确;相同时间内,丙图振动的次数最小,频率最小,所以丙的音调最低,故选项C说法正确;甲、乙相同,波形的形状不同,说明它们的音色不同,故选项D说法错误。【答案】D
1.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调节收音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3.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B.用金属丝代替细棉线听到的声音更大些,这是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对方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5.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C.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
6.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7.实验设计是有“技术”的。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拨动两条紧的橡皮筋,先拨动细橡皮筋,再拨动粗橡皮筋,观察先后再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表:根据记录表格可知:该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___________(即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实验结论是:发声体振动得快,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该实验中通过改变发声体的___________从而改变频率的。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000Hz,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科学推理,真空不能传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三章声的世界课件,共10页。
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课件+教案): 这是一份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 第6课时 熟悉而陌生的力(课件+教案),文件包含总复习第6课时pptx、沪科版物理八上期末总复习第6课时熟悉而陌生的力教学详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