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50g镁,已知X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测试 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完整解释对应实验现象的是( )A.将小块钠颗粒投人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B.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S2O一十2H=S+SO2↑+H2O C.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D.溶液中通入过量,产生白色沉淀:2、已知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且还原性:。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B.C.D.3、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使的溶解度减小,氯气逸出导致了溶液中浓度减小B.光照过程中,氯水pH减小的同时,溶液中的浓度也不断减小C.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是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D.对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漂白性没有变化4、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每千克海水中氯化物含量如图所示,其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A. B. C. D.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的氧化物有、、,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B.、的混合物可能是灰绿色C.鉴别中混有的,可先加入氯水,再加入溶液D.生铁含碳量低于钢6、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使用了大量新材料,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探测器结构材料——镁铝合金B.太阳能电池材料—一单质硅C.隔热组件材料——二氧化硅纳米气凝胶D.柔性可伸缩材料——形状记忆聚合物7、50g镁、锌、铝的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三种盐的混合溶液,然后加热、蒸发、结晶得晶体(不含结晶水)218g,则反应中得到的质量为( )A.2g B.3g C.3.5g D.4.5g8、的半衰期很短,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人工合成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中子数为2B.X、Y互为同位素C.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D.自然界不存在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9、已知X、Y、Z、W四种元素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能按如图反应生成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W的质子数等于Z质子数的两倍再加上X的质子数;Y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一种营养元素。四种元素不在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的氧化物形成的水化物是强酸 B.化合物甲可以与化合物乙反应C.化合物丙的比例模型: D.化合物甲的沸点高于化合物丁10、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所有氢化物分子中都存在氢键C.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D.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1、铅丹(Pb3O4)可作防锈用的涂料,其中铅的化合价为+2价和+4价,它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浓盐酸反应时,作氧化剂B.物质的氧化性:>C.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当上述反应中消耗1mol时,转移电子数为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2、1943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其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为已知:极易溶于水生成,可电离产生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侯氏制碱法制备,利用了物质的溶解度差异B.流程中先通入,再通入,可达到同样的效果C.若实验室进行第③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分液漏斗和玻璃棒D.生成NaHCO3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13、某兴趣小组将过量Cu与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将KSCN溶液滴加到清液中,瞬间产生白色沉淀,局部出现红色,振荡试管,红色又迅速褪去。已知:①(白色)速率很慢②速率很快③是拟卤素,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KSCN溶液检验时,的存在会对检验产生干扰B.局部出现红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被空气中氧化成C.白色沉淀为,是溶液中与反Cu应生成的D.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与发生反应②,使平衡向移动14、硫代硫酸钠()可作定影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物中的常用于切花保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基态Na+的核外电子存在10种运动状态B.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中心原子S的杂化方式为C.欲测定切花保鲜液中的浓度,可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D.NaBr的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每个周围有8个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4分。15、(12分)现有某无色透明溶液,只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每种离子的个数相等:。现各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查资料知有存在();实验3:第三份加入足量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全部溶解。(1)由实验1能否确定有存在?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2)实验3中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沉淀溶于盐酸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综合上述实验,能否确定有存在?_______(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_。16、(14分)如图是实验用密度为,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与制备纯净的氯气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 ______,利用该装置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C中溶液的试剂是 ______,D的作用是 ______,
(3)装置F的作用 ______,涉及的主要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
(4)氯气有多种用途,其中一种用途用于制84消毒液,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溶液。某家庭主妇误将84消毒液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混用,导致反应产生氯气而中毒,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17、(16分)已知铁氰化钾溶液呈黄色,可以与反应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因而在实验室中常用于鉴别溶液中是否存在。I.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具有氧化性,可被还原生成。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的相关性质。(1)实验一:向饱和溶液中滴加几滴的溶液,溶液出现黄色浑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2)实验二:向滴有淀粉的饱和KI溶液中滴加几滴的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Ⅱ.小组同学提出问题:能否将Fe氧化成?设计并实施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三取少量的溶液于试管中,加人适量铁屑无明显现象实验四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溶液中出现蓝色浑浊(3)指导老师指出实验中需要用煮沸后再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配制的溶液,并且往试管中的溶液上加入少量煤油,其目的为________。(4)①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②反思现象:乙同学认为实验三和实验四现象不同的原因是铁屑表面有一层金属氧化膜,阻止了反应进行,加入NaCl的作用为_________。③深度探究:为证明不同现象是由而不是Na造成的,可向实验三的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填化学式),观察是否出现蓝色沉淀。(5)拓展实验:按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组装仪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Fe电极表面的电极方程式为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装置是否能有效防止Fe发生腐蚀:_________。18、(12分)两个化学兴趣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Ⅰ.第一小组同学探究元素Cl、Br、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实验现象和离子方程式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橙色乙中溶液____离子方程式甲:_______乙: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Ⅱ.第二小组同学探究元素C、Si的非金属性强弱,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3)球形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4)该小组同学用盐酸、和溶液,按图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试管C中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甲同学认为非金属性C>Si。但乙同学认为此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改进措施:在B、C两装置之间接一个盛有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将小块钠颗粒投入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的离子方程式为,A项错误;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B项正确;向滴有酚酞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C项错误;溶液中通入过量,产生白色沉淀:,D项错误。2、答案:A解析:3、答案:C解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氧气,使得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小,A错误;B.光照过程中,次氯酸分解生成HCl和氧气,氯水pH减小的同时,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B错误;C.溶液酸性增强的原因是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C正确;D.随着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次氯酸不断分解,氯水漂白性减弱,D错误;答案选C。4、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故,,故可知的物质的量最大,同一溶液,故体积相同,故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故答案为:B。5、答案:B解析:A.为黑色粉末,为红棕色粉末,为黑色晶体,故A错误;B.氢氧化亚铁为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铁为红褐色沉淀,根据氢氧化亚铁被氧化转化为氢氧化铁的现象是由白色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的事实可推知,两者混合有可能是灰绿色,故B正确;C.先加入氯水,会将氧化成,会对实验产生干扰,应加溶液,如果溶液显红色,说明含有,故C错误;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高于钢,故D错误;故选B。6、答案:A解析:A.金属单质和合金均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B.单质硅为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二氧化硅为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D.形状记忆聚合物为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有机材料,D错误;故答案选A。7、答案:C解析:生成晶体增加的质量为的质量,,来源于与金属的反应,故的物质的量即为的物质的量,,。答案选C。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原子中相关数值的关系、同位素等。由人工合成反应可知,,,,,故X的中子数为4,A项错误;同理可得,Y的中子数为2,与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项正确;由于的半衰期很短,故不可用作示踪原子,C项错误;自然界不存在是因为的半衰期很短,易发生核变化转化为其他原子,与其化学键不稳定无关,D项错误。9、答案:D解析:A.Y的氧化物形成的水化物不一定是强酸,比如亚硝酸,故A错误;B.化合物甲可以与化合物乙(NO)不反应,故B错误;C.不是化合物丙的比例模型,氮原子比Cl原子半径小,故C错误;D.化合物甲的沸点高于化合物丁,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10、答案:C解析:A.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水分子之间,水分子内没有氢键,A项错误;B.一般情况下,只有当H与O、F、N结合的时候才会有氢键产生,B项错误;C.分子间形成了氢键,除了要克服分子间力外,还必须提高温度破坏分子间的氢键,所以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C项正确;D.氢键不是化学键,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说明了氧的非金属性很强,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无关,D项错误;答案选C。11、答案:AD解析:A.反应中部分Pb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降低到+2价,故作氧化剂,A正确;B.反应前后Cl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升高到0价,HCl(浓)作还原剂,氯气为氧化产物,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可得物质的氧化性>,B错误;C.因为铅丹中Pb的化合价为+2和+4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错误;D.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消耗1mol时,有1molPb由+4价降为+2价,转移电子数为2,D正确;故选AD。12、答案:BC解析:A.的溶解度较小,析出时的化学方程式为,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加热分解为碳酸钠,A正确;B.极易溶于水生成,可电离产生和,溶液呈碱性。先通氨气,更有利于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的吸收,B错误;C.第③步操作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错误;D.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则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选BC。13、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Cu与的反应,涉及铁离子的检验、亚铁离子的还原性、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等。用KSCN溶液检验时,根据,存在会对的检验产生干扰,故A正确;红色物质是,为拟卤素,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说明也具有氧化性,溶液中的可能被氧化成,故B错误;Cu与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由于已知反应②速率很快,加入KSCN溶液后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CuSCN,故C错误;Cu和反应生成,会与反应,故红色褪去是因为溶液中的被消耗,从而使平衡逆向移动,故D正确。14、答案:CD解析:A.基态有10个核外电子,所以存在10种运动状态,A正确;B.的结构可以看做硫酸根中的一个氧原子被硫取代,结构和硫酸根类似,中心硫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为0,价层电子对数为4,所以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中心原子S的杂化方式为,B正确;C.中银离子与形成配位键,无单独的银离子,不能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C错误;D.氯化钠晶体中每个周围有6个,每个周围有6个,NaBr的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则每个Br-周围有6个,D错误;故选:CD。15、答案:(1)不能;加入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生成的沉淀可能为或,溶液中不一定含有(2);(3)能;因为该溶液中每种离子的个数相等,已判断出含有,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确定还含有解析:由溶液无色透明可知,溶液中不含;根据实验1生成白色沉淀可知,溶液中含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实验2可知,溶液中含;根据实验3可知,加入足量溶液生成的是沉淀,即原溶液中含。再结合各离子个数相同,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且一定不含。(1)结合上述分析可知,根据实验1无法确定是否含,因为均能与反应生成沉淀。(2)实验3中生成的是沉淀,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和溶液中各离子数目相等可知,溶液中一定含。16、答案:(1)分液漏斗;(2)饱和食盐水;干燥(3)吸收多余,防止污染空气;;(4)解析:(1)仪器A为分液漏斗,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2)C中溶液为饱和食盐水,用于吸收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D中盛放为浓硫酸,用于干燥,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干燥;
(3)氯气有毒,多余的氯气需要用F中的碱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发生反应为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一上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