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01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02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4页。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嗖赋”、“朦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邺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B.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献诗,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C.《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朦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B.子晨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D.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B.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C.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伐檀》的原意。
    D.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中国“深海勇士”深潜器搭载母船“探索一号”完成2020年首次科考任务。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们在本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伴随着“鲸落”一词迅速登上热搜,也让更多人认识了这种奇特的生态现象。
    何为鲸落?从字面含义来看,它描述的是逝去的鲸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解消耗这样一个过程。生物学意义上,它也可以是一个名词,指的是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而当这样一个独特的生态现象进入公众的视野,人们惊叹于大自然的瑰丽奇幻,更被“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触动。不少人将鲸落视作“献给大海的浪漫”,赋予其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对鲸落的关注或许有想象的成分,但透过鲸落,人们的确可以窥见神秘深邃的海洋世界一角。深海幽幽、不见天日,生物稀少、有机质匮乏,对觅食者来说,鲸落无异于天降馅饼,是一场巨量、短暂的食物补充。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孙栋副研究员举例,一条40吨的鲸沉降到海床,大约相当于同等面积至少2000年间自然沉降的有机质。同时,从科学角度来看,鲸落对于维系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有着独特而重大的意义。
    研究发现,鲸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摄食鲸的身体,仅仅是这场饕餮盛宴的开始。当大块的肉被掠食干净,深海鲨鱼、鼠尾鱼等食腐动物就会心满意足地散去。随后,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会蹑手蹑脚地聚拢过来,它们直接利用鲸骨及附近营养丰富的沉积物生活,快速繁殖、扩张。慢慢,鲸的身体在深海厌氧分解过程中悄悄释放出硫化物,依赖硫化物生活的细菌将其转化为有机质,造就了依赖这些化能自养微生物而存在的生物群落。最终,鲸骨的遗骸作为礁岩成为生物欢腾的乐园。整个过程严丝合缝、环环相扣,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一头鲸的死亡,造就了一个深海生态系统。”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当一头鲸用这样的方式反哺大海,不仅支撑了大批深海生物的生存和繁殖,成为黑暗荒芜里的一座灯塔,它的身躯还化作一个可靠温暖的落脚点和加油站,帮助深海生物停下来、歇歇脚,继续远距离扩散和迁移。大自然有其规律,如果没有鲸落,一些依赖它生存的物种或许就会受到威胁,深海的生物多样性也会受到影响。一鲸落,万物生,对于漆黑的深海而言,鲸落无疑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
    鲸落对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生却有很大偶然性。直到现在,人类发现的现代自然鲸落的数量,不超过50个。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鲸被捕杀或者由于受到声呐干扰而搁浅的数量增多,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也变得稀少。深海生物对于环境变化的抵抗能力较浅海和近海更低,一旦潜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
    自古,人们为落叶有情、春泥护花掉泪,当看到鲸落这样一座庞大繁茂的“生命绿洲”滋养生者,有谁能不为之动容呢?不妨记住这种感慨。愿鲸落这个温柔的词语,能唤起更多人对海洋生物的爱与呵护。要知道,万物相依相存、共生共荣,人类也是其中一员,保护海洋就是保护自己。
    这正是:沉于大海作养分,万物相伴共与成;渺渺孤舟何所栖?守住平衡是本真。
    (选改自刘诗瑶《一鲸落万物生,珍惜这份大自然的温柔》)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对“鲸落”的发现,是我国深海科考的一次重大发现,也让“鲸落”这一现象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B.鲸落在一定意义上维护了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为一大批深海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
    C.海洋中鲸类数目急剧减少,鲸落现象也变得稀少了,这是潜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已经被打破的具体表现。
    D.从鲸落这样一座滋养生者的庞大繁茂的“生命绿洲”上,人们应当意识到,保护海洋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鲸落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但“一鲸落而万物生”的故事也触动了人心,人们赋予了它温柔而又诗意的内涵。
    B.作者引用孙栋副研究员所举的例子,说明对待自然现象应有科学态度,分析问题要运用科学数据,而不应凭借想象。
    C.从深海食腐动物到海洋微生物,都可以在鲸身上摄取营养,但各类生物摄食并非同时进行,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
    D.本文通过生动的语言,围绕“鲸落”,从概念、意义等层面做了较全面的介绍,渗透了保护自然、守护家园的情怀。
    6.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鲸落”过程是怎样体现“一鲸落而万物生”的?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望北哨所
    石钟山
    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
    望北这个名字,她已经很熟悉了,他分配到部队后的第一封来信,地址上就写着“望北”两个字。望北在她的心里如诗如画,再加上哨所,她莫名地会想到辛弃疾的某些诗句,有着大气、苍凉、凄美之感。他在信中也是如此描绘望北哨所的:高原,陡峭的山石,呼啸的山风,洋洋洒洒的落雪。虽然凄凉了一些,却是那么有韵致。望北哨所,就像她喜欢的他,粗犷、冷峻。
    他们是同学,高中毕业,他上了军校,她上了一所本省大学。她从小就对军人充满敬仰,青春、热血和英雄这些令她心动的字眼,一直和军人密切相关。也许正是因为他是全班唯一考上军校的同学,呼啦一下,他走进了她的心里。他们就是从那会儿开始通信的,她欣赏他把青春献给了部队。他在信中说:军人就是牺牲,奉献,戍边保家……他描绘了未来的艰苦,也明里暗里地告诉她,未来生活可能会很辛苦和艰难。但她心中的诗意一直澎湃着,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
    自从他军校毕业,去了叫望北的哨所,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有手机,却没有信号,他们的联系只能通过信件。有时到了冬天,哨所和山下邮路不通,到了春天,她会一口气收到他写给她的几十封信。她知道,他也是如此。读信的顺序只能依据邮戳的时间,这样读信,时常让她有种时光倒流之感:前一封信他还在描述哨所上看到的夕阳、界碑、边境线,下一封信又是满山大雪,混沌一片了。几十封信,让她在不同的世界里穿梭着,恍若两个世界。
    他也会出现在她的梦里,便越加魔幻了:他走在崎岖的巡逻线上,刚才还阳光明媚,转过一个山头就暴雪漫天了。一个战士因缺氧晕倒在巡逻路上。哨所的后山上,他们新建的蔬菜大棚正长出油绿绿的蔬菜……她在梦中醒来,心就像荡秋千,高低视线,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她知道,自己做的不是梦,只是还原他信里描述的不同场景而已。有时她觉得离他很近,有时又很远。
    她最近一次见到他,是他探亲休假,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他解释说,哨所人不多,消息又闭塞,信息少,大脑的某根神经就沉睡了,话语自然就少了。
    假期快要结束时,他似乎才适应了这个嘈杂的世界,粗黑的皮肤也开始变细变白,与人交流的话语也流畅自然了起来。他才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风趣、幽默、刚毅。两人计划了他们的人生大事,春节一过,就是两个人的“本命年”了。他们要在这一年完成他们的终身大事。她对望北充满了渴望,她还学会了当年流行的一首歌: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他们计划好了,就在秋天,藏北最美丽的季节,格桑花开遍在雪山脚下,她去望北哨所找他。然后他休假,带她去看神秘的布达拉,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
    她终于来了,先是飞到了日喀则,又坐上了兵站的长途运输车,目的地是望北哨所。公路在悬崖峭壁间盘绕,她果然看到了山间草地上盛开的格桑花,一片又一片,像怒放的生命之火。她的心便也随之燃烧起来。车队在盘山公路上越驶越高,她感到头疼恶心,视线也模糊起来,司机是个老兵,拿出氧气袋让她吸,告诉她,望北哨所的海拔比此地还要高出一千多米。她吸着氧,思绪似乎清晰了一些。
    雪山一直在她眼前不远不近的地方。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眼前没了路,到处都是皑皑白雪。老兵在车里失望地告诉她,望北哨所去不成了。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雪消融之时,才是他们上山的时候。山下还是格桑花盛开的季节,望北哨所已经提前进入了冬天。
    她绝望地站在车下,顺着老兵的指引,看到了山顶一排石头房子,在视线里遥远而又模糊。“那就是望北哨所”,老兵的话也仿佛变得遥远模糊起来。她看见石头房子外聚集了一排士兵,他们一起向山下招手。她知道,他一定会在人群中。之前他们已经说好了,她在秋天会上山来看他,然后开启他们的新婚之旅。她想起了她的腰带,这是“本命年”买的腰带,红绸布制作的,是上次他探亲回家时,她买的。两条红腰带,每人一条。春节一过,她给他写信还提醒过他:把红腰带系上。红色代表着喜庆、成功、忠勇和正义。她从腰间解下那条红色的绸带,冲着山上挥舞着,在大雪皑皑的一片白色中,那条红绸带是那么醒目鲜艳。突然,她看到山上人群中也飘起了一条红绸带。两人隔着雪地,一个山上,一个山下,就那么挥舞着。
    那一次,她“无功而返”,尽管哨所近在咫尺。她回去后,给他写了很多信,却没收到一封回信。她知道,大雪仍然封山,他们的信都在邮路上。
    她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雪已经融化了,一封电报却先期而至。他在巡逻路上……
    她再次来到望北哨所时,只看到了他的墓地。守护边防,是他心之所向。他将长眠于此,守护着这里,他在践行自己的理想追求。她来了,他却失约了。不,他在履行自己的约定,永远在望北哨所等她。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她第一次来望北哨所”,小说开头点题,由望北哨所自然引出下文的故事,最后一段再次写“望北哨所”,首尾呼应。
    B.“他变黑了,变瘦了,说话也惜字如金”,通过她的观察交代了他在驻守边防后的变化,他很难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了。
    C.“她终于来了……她果然看到了山间草地上盛开的格桑花……她的心便也随之燃烧起来”,通过心理活动写出了她对望北哨所的向往。
    D.“两天之后,车队终于行驶到雪山脚下。眼前没了路……大雪封锁了他们的去路”,交代了望北哨所极其艰苦的生活环境。
    8.小说运用了插叙的叙述方式,请简要分析插叙的情节的作用。,
    9.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世贞,字元美,太仓人,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年十九,举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世贞好为诗古文。官京师,入王宗沐等诗社,又与李攀龙辈相倡和,绍述何、李,名日益盛。屡迁员外郎、郎中。奸人阎姓者犯法,匿锦衣都督陆炳家,世贞搜得之。炳介严嵩以请,不许。杨继盛下吏①,时进汤药。其妻讼夫冤,为代草。既死,复棺殓之。嵩大恨。
    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世贞解官奔赴,与弟世懋日蒲伏嵩门,涕泣求贷。嵩阴持忬狱,而时为谩语以宽之。两人又日囚服,跽道旁,遮诸贵人舆,搏颡乞救。诸贵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兄弟哀号欲绝,持丧归,蔬食三年,不入内寝。既除服,犹却冠带,苴履葛巾,不赴宴会。
    隆庆元年八月,兄弟伏阙讼父冤,言为嵩所害,大学士徐阶左右之,复忬官。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母忧归,服除,补湖广,旋改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卿。张居正枋②国,以世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贞不甚亲附。所部荆州地震,引京房占,谓臣道太盛,坤维③不宁,用以讽居正。居正积不能堪,会迁南京大理卿,为给事中杨节所劾,即取旨罢之。后起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起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就。久之,所善王锡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贞为副都御史及大理卿、应天尹与侍郎,品皆正三。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其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而藻饰太甚。
    (选自《明史·王世贞传》,有删改)
    [注]①杨继盛下吏:杨继盛因奏劾严嵩十大罪状被诬告下狱。②枋:权柄。③坤维:指西南方。张居正是西南荆楚人,王世贞借言以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B.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C.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D.比擢南京刑部尚书/御史黄仁荣言世贞先被劾/不当计俸/据故事力争世贞/乃三疏移疾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授给、给予官职,除此之外,“拜”“陟”“左除”均为授予官职。
    B.阙:本意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来借指朝廷;“伏阙”指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上奏事。
    C.母忧:母丧的婉辞。文言文中常有“丁父忧”和“丁母忧”的说法,即遭逢父亲丧事和遭逢母亲丧事。
    D.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古代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世贞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在京城做官时参加诗社,与李攀龙等人进行诗歌唱和,并且承袭前辈的文学主张,声誉日隆。
    B.王世贞奉公守法,阎姓奸人犯法躲在陆炳家,陆炳凭借严嵩之势去请求说情,王世贞不肯徇私;杨继盛被诬告下狱,他不时为杨继盛送汤药。
    C.王世贞恪守孝道,父亲因滦河失事将处死刑,王世贞兄弟跪求显贵救父;兄弟俩守孝三年后为父申冤,大学士徐阶的手下为其父恢复了官职。
    D.王世贞才华横溢,他认为文章一定要效法西汉,诗歌则须以盛唐为楷模,唐大历以后的书不要去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忬以滦河失事,嵩构之,论死系狱。
    (2)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二十年。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③
    白居易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注:①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②帝王州:指都城长安。③原诗是一首七律,作者时任翰林学士。元九即诗人元稹,当时被贬湖北江陵。
    14.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首诗中,“喧喧车骑”直接表现了唐代都城长安节日之夜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热闹场景。
    B.“羁病”交代了作者滞留长安期间的个人境况,而“无心逐胜游”则明确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隐忧。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禁中独直”表明作者写此诗时正在翰林院值班,“忆”是全诗的题眼。
    D.作者是写月的高手,他在多篇诗作中借月抒发感情,比如“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5.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
    (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
    七、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段时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应用爆红,成为这两年最流行的一种新文化形态。这些短小的表演以模仿流行歌曲等的“秀”作为基础,形式随意,花样繁多,虽① ,但却成为现在最流行的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地“表演式”展开生活记录,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短小的片断并不追求很深的意义,而注重某种片刻的“感觉”。比如今天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爽”或“萌”。这当然说不上是高雅的趣味,( ),其中展现出来的活力② 。它所表现的一些积极内容、所传播的“正能量”,能够与主流文化相兼容,也能让青少年群体③ ,对他们的社会认同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方面,文艺精致化提升的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草根文化的滋养和丰富也④ 。“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是文化和文艺发展 的必然。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B.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表达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C.它通过片断式、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D.它通过瞬间性的生活记录的“表演式”展开,片断式体现草根个体对趣味性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瑕瑜互见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至关重要
    B.鱼龙混杂 不容置疑 乐此不疲 不可或缺
    C.鱼龙混杂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至关重要
    D.瑕瑜互见 不容小觑 喜闻乐见 不可或缺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它确实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
    B.因为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C.但这种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确实已经突然兴起
    D.因为这已经是一种突然兴起并确实有着某种“主流化”趋势的现象发展的必然。
    八、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消费者选择无糖饮料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认为①___________,占比超过78%。另有一部分消费者本身需要控制糖分的摄入,如减肥或患有糖尿病,实际上也是为了身体健康。但是,②___________?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如果每百毫升饮料中碳水化合物不高于0.5克,可以在产品标签中注明“0碳水化合物”或者“0糖”。多款无糖饮料其实是用甜味剂代替了白砂糖等添加糖。甜味剂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不过,科学界对“无糖”饮料健康与否也有争论。据国外研究数据显示,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加了甜味剂,那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非没有本质区别。相反,在导致糖尿病方面,无糖饮料未必比含糖饮料危害小。
    研究者这样认为,无糖饮料中的“甜味剂”虽然零热量,但长期摄入会导致胰岛素内分泌失衡,使人体新陈代谢紊乱。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③___________,这更是会适得其反。不仅食用无糖饮料与预防糖尿病无关,北京疾控中心还曾对希望靠无糖饮料来减肥的说法进行辟谣:不甜≠“0糖”,“0糖”≠健康。喝“0糖”饮料能减肥纯属欺骗大脑。对“无糖食品”要认清配料标签,不迷信不盲从。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请对第二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九、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仰视:向上,可以放眼星河,又或者顶礼膜拜
    俯视:向下,可以俯瞰大地,又或者居高临下
    平视:向前,可以平等对话,又或者视野狭窄
    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整体上或任选一个角度立意,明确文体,自报标题;不得套作、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B 6.(1)食腐动物掠食鲸的身体(2)多毛类和甲壳类动物利用沉积物生活(4)细菌将硫化物转化、自养(4)生物把鲸骨遗骸化作的礁岩作为乐园。
    7.B 8.①插叙部分叙写了他和她交往的经历,交代了她为什么要去望北哨所,使小说情节更加完整。②写他和她通信的艰难,为她去望北哨所路上遭遇大雪封山的情节做了铺垫。③再现了他们昔日的一些生活场景,有助于塑造他奉献青春、献身边防的形象特点。④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有波澜,结构富于变化。 9.①他们相约在本命年完成终身大事,秋天在望北哨所相见,然后开启新婚之旅。如今,她如约而来,他却牺牲了。②他将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边防事业,他将长眠于望北哨所,永远守护着这里,践行着自己的理想追求,他将永远在这里等着她。
    10.C 11.A 12.C 13.(1)王世贞的父亲王(在抵御外敌时误中敌计)致使滦河失守,被严嵩罗织罪名而身陷大牢,等待处决。
    (2)王世贞最初与李攀龙轮流主持文坛,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自主持文坛二十年。
    14.B 15.①第一首诗主要运用对比手法。京城元宵之夜,明月春风热闹非凡,“万人行乐”;而诗人却因“羁病”无心游玩而“一人愁”,显得格外孤单、愁苦。②第二首诗主要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作者实写自己在中秋之夜,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好友;同时,诗人以己心理推“故人心”,想象对方此时也在月下思念自己,又设想江陵潮湿,担心对方不能和自己同见“清光”。诗作虚实结合,表现了元、白二人千里同思的深厚友情。
    16.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 摐金伐鼓下榆关 旌旆逶迤碣石间
    17.C 18.D 19.A
    20.①无糖饮料更健康 ②无糖饮料真的健康吗 ③要靠无糖饮料预防糖尿病 21.示例一:国外研究数据显示,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加了甜味剂,那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
    示例二:据国外研究数据,长期喝无糖饮料,如果它加了甜味剂,那它和含糖饮料在导致糖尿病发生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 22.示例:①长期摄入甜味剂会导致人体新陈代谢紊乱(引起疾病);②无糖饮料与预防糖尿病无关;③无糖饮料不能减肥;④认清无糖食品配料标签,不迷信不盲从。
    23.例文:
    俯仰之间,平视人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雅集,衣袂飘飘、醉意沉沉的王羲之,游目骋怀,思考人生的真谛;所以,他才能心存悲悯,平视人生,告诉那个时代的智识者:一死生,齐彭殇,为虚诞。
    仰视,俯视,平视,既是一个人面向世界的三种姿态,不可或缺;也是三段人生面向同一事物的三种姿态,不可逾越。惟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恰当运用,才可抵达人生的胜境。
    王羲之在兰亭曲水侧,写下天下第一行书,此时,他有才力睥睨群伦,俯视书艺。他采取这种姿态了吗?没有!王家的墨池依然墨香浓郁,王家的白鹅依然曲颈向天高歌。他依然仰望浩瀚星空、苍茫历史,心存敬畏,一笔一画地写着对现实人生的感怀。把握每一次狼毫触在宣纸上的那一刻,就是把握平视着人生视野中一切。这是“书圣”选择的姿态。
    仰视,是迎接甘霖的姿态,卑微的人生因为加入人类高贵而纯粹的精神合唱而沐浴圣光,孔子,屈原,杜甫,辛弃疾,牛顿,华盛顿,爱因斯坦,等等。一系列璀璨的大星,足以照亮你的眼睛,让你眼睛里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选择。
    俯视,是面向流逝的岁月的一种反思,粗浅的人生因为躬身自省而获得智慧的启迪。岁月带走泥沙也带走金粒,唯有俯下身子去淘洗,披沙拣金,才能给予仰视时刻足够的力量,也能给予平视时刻足够的勇气。
    平视,是立足此岸,面向此生的一种姿态,平凡的人生面对平凡的日子,是一种默默的承担和坚忍的耕耘。“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所说的奋斗和牺牲,就是平视的内涵。平视就是直面,就是要正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三种人生的姿态,运用恰当,持之以恒地保持恰当,着实不易。唐人李绅写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对民生疾苦的平视,感同身受的悲悯情怀,让人动容。这也是“仁者爱人”的儒家传统精神的体现。然而,当他解褐为官,其生活奢华,与“锄禾日当午”的遥远记忆相悖,曾令人感奋的“平视”,已经变成了“俯视”,而没有温度的“俯视”,往往又蜕变为“漠视”。
    恰当运用三种姿态,有一个发展的历程。眉山脚下孩童苏轼,在苏老泉的谆谆教诲下,书声琅琅,此时他人生的姿态是仰望,仰望先贤,仰望典籍。而汴京中举,青年才俊头插鲜花,誉满天下,他更多的是平视,研究问题,平视士林,践行政治主张,书写着对一个时代的思考。而乌台诗案,牢狱之灾,贬谪黄州,长江水一下子澡雪清澈他的眼睛,他开始俯视人生,静悟事理,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大星。
    仰视,俯视,平视,是同时而共在的。在不同的阶段会各有侧重,这是一个主动选择。在同一个阶段,对不同的人和事物也会有所偏重,这依然是个选择。也唯有运用恰当,人生才会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大地苍茫,站在任何一个立足点,或者对着任何一个对象,积极有所作为,智慧总是如繁花盛开,因为你正确的关注视角和人生的姿态。
    相关试卷

    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B 【解析】原句二处不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青海省西宁市湟川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6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