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01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02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上)高二年级期未考试
    生物
    一、选择题:
    1. 蓝藻、酵母菌、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明显的区别,但也有相同的特点。下列属于它们的共同特点的是( )
    A. 都能在核糖体上进行转录和翻译
    B. 都能在细胞中合成酶和ATP
    C. 都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子细胞
    D. 都能在细胞内进行酒精发酵
    【答案】B
    【解析】
    【分析】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第一步,进行转录时,一个基因会被读取并被复制为mRNA,即特定的DNA片段作为遗传信息模板,以依赖DNA的RNA聚合酶作为催化剂,通过碱基互补的原则合成前体mRNA。翻译是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中的一部分,基因表达还包括转录)过程中的第二步(转录为第一步),翻译是根据遗传密码的中心法则,将成熟的信使RNA分子(由DNA通过转录而生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核苷酸序列)解码,并生成对应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的过程。
    【详解】A、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在蓝藻的拟核区、酵母菌和肌细胞的细胞核(或线粒体)中进行,不会在核糖体上进行转录,A错误;
    B、酶和ATP都能在细胞内合成,B正确;
    C、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特有的,蓝藻和肌细胞不会进行减分裂,C错误;
    D、蓝藻只进行有氧呼吸,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二者都不产生酒精,D错误。
    故选B。
    2. 物质甲的分子很小(能通过半透膜),物质乙的分子较大(不能通过半透膜),物质乙能和物质甲相互作用呈现深蓝色。如果将物质乙溶液加入一个下端用半透膜封住的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并将其放入盛有物质甲溶液的烧杯中,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会发生的变化是( )
    A. 漏斗内液面升高,不变色;烧杯内溶液变成深蓝色
    B. 漏斗内液面降低,变成深蓝色;烧杯内溶液不变色
    C. 漏斗内液面升高,变成深蓝色;烧杯内溶液不变色
    D. 漏斗内液面降低,不变色;烧杯内溶液变成深蓝色
    【答案】C
    【解析】
    【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一是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据题意“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可知,开始时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
    【详解】据题意“开始时漏斗内液面高度与烧杯内的液面相平”可知,开始时甲溶液浓度=乙溶液浓度,由于物质甲能通过半透膜,由烧杯扩散进入漏斗,与漏斗内的乙相互作用呈现深蓝色,而物质乙不能通过半透膜,不能从漏斗内进入烧杯,故烧杯内溶液不变色。物质甲能通过半透膜,由烧杯扩散进入漏斗,使漏斗内溶液浓度升高,大于烧杯内溶液的浓度,渗透吸水,使漏斗内液面升高。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 苏丹Ⅲ染液是一种橘黄色、脂溶性染液。某同学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清水,再加入1mL植物油,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最后加入苏丹Ⅲ染液,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
    A. 试管的溶液都呈均匀的橘黄色
    B. 橘黄色颗粒沉淀在试管的下方
    C. 试管上层无色,下层呈橘黄色
    D. 试管上层呈橘黄色,下层无色
    【答案】D
    【解析】
    【分析】苏丹Ⅲ染液是一种橘黄色、脂溶性染液,可以将细胞内的脂肪染成橘黄色。
    【详解】A、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mL清水,再加入1mL植物油,摇匀后静置一段时间,油层在上面,水层在下面,所以油层会出现橘黄色,A错误;
    B、油层在水层上面, 橘黄色颗粒在试管的上方,B错误;
    C、 试管上层橘黄色,下层呈无色,C错误;
    D、 试管上层呈橘黄色,下层无色,D正确。
    故选D。
    4. 为验证干旱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学们以士壤含水量80%为对照组,分别以土壤含水量65%、50%和35%为轻度干旱T1、中度干旱T2和重度干旱T3进行实验。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注:MDA是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产物,干旱胁迫可导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无须控制,不会影响幼苗的生长
    B. 根据实验方案可知,第5次测量干重的时间是第60d
    C. 幼苗净光合速率为0时,其叶片糖类的制造量等于消耗量
    D. 实验组3个测量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酶数量和活性、色素的种类和数量等属于内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和无机盐等属于外因。
    【详解】A、本实验中土壤湿度为自变量,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属于无关变量,也会影响幼苗的生长,必须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A错误;
    B、实验开始时需要测量一次干重,之后每15d测一次,每次的测量值与前一次进行对比,因此,第5次测量干重的时间是第60d,B正确;
    C、从幼苗整体来考虑,幼苗净光合速率为0时,其叶片糖类的制造量应该大于叶片的有机物消耗量,因为只有叶片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能进行呼吸作用的不只有叶片,例如根部,不进行光合作用,只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C错误;
    D、本实验要验证干旱胁迫对马尾松幼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在一定范围内,幼苗干重和光合指标会下降,而MDA是细胞膜过氧化损伤的产物,干旱胁迫可导致叶片中MDA含量增加,因此,实验组3个测量指标的总体变化趋势不一致,D错误。
    故选B。
    5. 下列细胞分裂示意图中,染色体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的时期对应于(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相互分离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属于有丝分裂后期,符合要求,A正确;
    B、属于有丝分裂中期,不符合要求,B错误;
    C、属于有丝分裂前期,不符合要求,C错误;
    D、属于有丝分裂末期,不符合要求,D错误。
    故选A 。
    6. 某植物茎的高矮分别由基因A、a控制,已知含基因A的雄配子和含基因a的雄配子存活比例是5:1,雌配子中存活率无差异。现取基因型为Aa的高茎植株进行测交实验,那么该实验的正反交后代中高茎植株:矮茎植株为( )
    A 5:1和5:1 B. 5:1和1:1 C. 1:5和1:5 D. 1:5和1:1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若基因型为Aa的高茎植株为母本,矮茎植株(aa)为父本,则母本产生配子为A:a=1:1,父本产生配子a,后代中高茎植株(Aa):矮茎植株(aa)为1:1;若基因型为Aa的高茎植株为父本,矮茎植株(aa)为母本,则父本产生配子为A:a=5:1,母本产生配子a,后代中高茎植株(Aa):矮茎植株(aa)为5:1。
    故选B。
    7. 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正常女子的叔叔和舅舅都是血友病患者,而她的父母及她丈夫都没有患此病,她很担心自己也会生育患此病的儿子。她是否需要担心及其理由是( )
    A. 需要担心,理由是她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B. 需要担心,理由是她肯定会携带致病基因
    C. 无须担心,理由是她母亲不携带致病基因
    D. 无须担心,理由是她肯定不携带致病基因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用b表示致病基因),一正常女子的叔叔和舅舅都是血友病患者,而她的父母及她丈夫都没有患此病,可以推知该女子的外祖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该女子的母亲基因型可能是XBXb,其父亲的基因型是XBY,则该正常女子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者XBXb,则与正常男子XBY结婚所生儿子的基因型有可能是XBY或者XbY。
    【详解】A、需要担心,理由是她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该女子的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者XBXb,A正确;
    B、需要担心,理由是她不一定会携带致病基因,B错误;
    C、需要担心,她母亲携带致病基因,她也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C错误;
    D、需要担心,理由是她有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
    故选A。
    8. 将若干株基因型为Aa的西瓜幼苗进行如下处理:一部分用秋水仙素处理,并待其长大成熟(甲组);一部分自然长大成热(乙组)。两组种植区分隔在不同区域,待两组植株成熟后,用乙组的花粉涂抹到甲组花的柱头上,待甲组结出西瓜后,收集其种子,理论上这些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有( )
    A. Aaa、Aa、AAa、aa B. AAa、aa、Aaa、AA
    C. AAA、AAa、Aaa、aaa D. Aaa、AA、aaa、Aa
    【答案】C
    【解析】
    【分析】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秋水仙素可以使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一部分用秋水仙素处理,并待其长大成熟(甲组为AAaa);一部分自然长大成热(乙组Aa)。
    【详解】甲组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其配子为AA、aa、Aa,乙组个体的基因型为Aa,乙组的配子为A、a,用乙组的花粉涂抹到甲组花的柱头上,下一代(种子)为AAA、AAa、Aaa、aaa,因此甲组西瓜中的种子里的胚的基因型为AAA、AAa、Aaa、aaa。C正确。
    故选C。
    9. 下表是新冠病毒(RNA病毒)突变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德尔塔突变株
    奥密克戎突变株
    刺突蛋白突变数量
    15个
    32个
    传播速度
    快,15天传五六代
    传播速度是德尔塔的2倍,每3天增长速度翻一倍
    传染性
    极强,无接触14秒可传播
    极强,使疫苗效果锐降70%
    毒性
    重型、危重型比例增加
    目前数据不足,无法确定
    症状
    1/3~2/3不典型,仅表现为乏力、嗅觉障碍、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疲倦,并伴有轻度咳嗽,非常口渴

    A. 宿主细胞基因突变导致刺突蛋白突变
    B. 奥密克戎突变株传播速度加快是病毒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 两种突变株的根本区别是核酸种类不同
    D. 新冠病毒一旦发生变异将导致原有疫苗完全失去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新冠病毒的RNA发生突变,导致刺突蛋白的突变,A错误;
    B、奥密克戎突变株传播速度加快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病毒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B正确;
    C、两种突变株的核酸都是RNA,根本区别是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C错误;
    D、新冠病毒发生的变异不一定导致其所有抗原发生改变,因此不一定导致原有疫苗完全失去作用,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B.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之一是其内环境处于稳态
    C. 若机体内环境处于稳态,则其必定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实现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
    (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
    (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
    (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A、细胞代谢的正常有序进行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正确;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正确;
    C、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内环境保持稳态的人也有可能患病,如遗传病、传染病等,C错误;
    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故选C。
    11. 研究表明,当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发生改变时,神经元膜电位(即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而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内外K+浓度差变小
    B. 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
    C. 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外的K+大量内流
    D. 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内的Na+大量外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所致;复极化则是由大量钾通道开放引起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
    【详解】动作电位发生时,细胞外的钠离子内流,引起细胞外的钠离子浓度减小,动作电位恢复时,细胞内的钾离子外流,引起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减小。
    故选B。
    12. 下列成语与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望梅止渴”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 “手舞足蹈”与小脑的调节有关
    C. “心惊胆战”与下丘脑和肾上腺素有关
    D. “昼伏夜出”涉及脊髓对昼夜节律的控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1、反射根据有无大脑皮层的参与,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2、小脑与身体平衡有关。下丘脑与生物节律有关。
    【详解】A、“望梅止渴”是一种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
    B、小脑与身体平衡有关,因此“手舞足蹈”与小脑的调节有关,B正确;
    C、“心惊胆战”是一种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下,通过下丘脑通过神经控制肾上腺,导致肾上腺素增多,C正确;
    D、“昼伏夜出”涉及下丘脑对昼夜节律的控制,D错误。
    故选D。
    13. 小丽在体检时,抽血检查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血糖
    胰岛素
    空腹
    结果
    14.1
    8.7
    参考值
    3.9~6.1
    4.03~23.5
    餐后1小时
    结果
    23.5
    19
    参考值
    3.89~11
    32.1~119.6
    餐后2小时
    结果
    24
    16.9
    参考值
    3.89~7.8
    20.1~96.3
    餐后3小时
    结果
    20.21
    12.1
    参考值
    3.9~6.1
    4.0~27.6

    A. 小丽的胰岛A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不敏感
    B. 小丽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不足
    C. 小丽因尿中有葡萄糖带走大量水分而出现多尿
    D. 小丽肝糖原、肌糖原和脂肪的合成能力较正常人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丽的血糖浓度过高,胰岛素分泌不足。
    【详解】A、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小丽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是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不敏感,A错误;
    B、小丽的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不足,故血糖浓度过高,B正确;
    C、小丽血糖浓度过高,会出现糖尿,尿中有葡萄糖会带走大量水分而出现多尿 ,C正确;
    D、胰岛素能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小丽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其肝糖原、肌糖原和脂肪的合成能力较正常人低,D正确。
    故选A。
    14. 下图是某情境下人体内渗透压和抗利尿激素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该情境指的是( )

    A. 饮水过多时 B. 在寒冷环境下
    C. 突然受到惊吓时 D. 饮水不足时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随着时间得推移,此人抗利尿激素浓度和渗透压逐渐升高。可能原因是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导致渗透压上升,渗透压上升导致抗利尿激素浓度上升。
    【详解】A、饮水过多,渗透压下降,A错误;
    B、在寒冷环境下,应该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浓度上升,B错误;
    C、突然受到惊吓时,应该是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浓度上升,C错误;
    D、饮水不足,渗透压上升,导致抗利尿激素浓度上升,D正确,
    故选D。
    15.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下列预防艾滋病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打击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倡导洁身自爱
    B. 消灭蚊虫,避免艾滋病病毒通过叮咬传播
    C. 不吸毒,避免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
    D. 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穿耳、文眉
    【答案】B
    【解析】
    【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其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详解】A、艾滋病可以通过性传播,因此打击卖淫嫖娼等丑恶行为,倡导洁身自爱能够预防艾滋病,A正确;
    B、蚊虫叮咬并不会使艾滋病传播,因此不需要消灭蚊虫,B错误;
    C、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因此不吸毒可以避免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C正确;
    D、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因此不使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穿耳、文眉,可以预防艾滋病,D正确。
    故选B。
    16. 在一些饼干等食品的包装袋上,经常会见到一些提示语,如“过敏原提示:本生产线还生产含有燕麦、鸡蛋、花生、牛奶、芝麻,大豆,海苔制品等产品”。下列有关过敏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敏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使人体产热量增加
    B. 过敏原会减弱效应T细胞的作用,使人容易患病
    C.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病
    D. 过敏原会引起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可能使人患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诱发过敏反应的抗原称为过敏原。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有些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上述反应如果发生在皮肤,则出现红肿、荨麻疹等;如果发生在消化道,则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个别病情严重的,可因支气管痉挛、窒息或过敏性休克而死亡。
    【详解】A、过敏原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上,释放一些物质,引起炎症反应,不会使产热增加,A错误;
    B、过敏原会增强辅助T细胞的作用,使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引起炎症反应,使人容易患病,B错误;
    C、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过敏原是引起炎症反应,不会引发自身免疫病,C错误;
    D、过敏反应被认为是体液免疫过强所致,过敏原会引起异常的特异性免疫,D正确。
    故选D。
    17. 在“探究不同浓度NAA(α-萘乙酸)对富贵竹生根的影响”的预实验中,某同学发现有两种浓度NAA溶液(A和B)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但他忘了记录这两种溶液对应的浓度大小,于是他分别向A、B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获得溶液a和b并重新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生根效果a>生根效果A,则溶液A浓度>溶液B浓度
    B. 若生根效果b>生根效果B,则溶液B浓度>NAA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
    C. 若生根效果a<生根效果A,则溶液A浓度 D. 若生根效果b<生根效果B,则溶液A浓度<溶液B浓度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生长素浓度与作用关系如图所示:
    图中AC段(不包括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起促进作用,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既不起促进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而大于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时起抑制作用。据图可知,在B点两侧,存在浓度不同但促进作用相同的点。
    【详解】AD、据题意,两种浓度NAA溶液(A和B)促进生根的效果相同,若溶液A浓度>溶液B浓度,则A浓度高于最适浓度,B浓度低于最适浓度,当向A、B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获得溶液a和b并重新实验,据图可知生根效果a>生根效果A,生根效果b<生根效果B,A正确,D错误;
    B、若溶液B浓度>NAA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当向B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蒸馏水获得溶液b并重新实验,据图可知生根效果b>生根效果B,B正确;
    C、若溶液A浓度 故选D
    18. 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豌豆茎段细胞伸长,物质甲浓度过高会促进豌豆茎段合成物质乙,物质乙含量的增加会反过来抑制物质甲促进豌豆茎段细胞伸长的作用;物质丙能促进种子萌发,物质丁则能促进种子休眠,且不耐高温。上述物质均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成熟果实中甲的含量明显升高
    B. 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物质乙
    C. 夏季高温大雨后,稻谷在穗上发芽与丙减少有关
    D. 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抑制是物质丁引起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激素指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物质甲可促进豌豆茎段细胞伸长,物质甲浓度过高会促进豌豆茎段合成物质乙,物质乙含量的增加会反过来抑制物质甲促进豌豆茎段细胞伸长的作用,其中物质甲是生长素,物质乙是乙烯。物质丙能促进种子萌发,物质丙是赤霉素。物质丁则能促进种子休眠,且不耐高温,物质丁是脱落酸。
    【详解】A、成熟果实中甲(生长素)的含量明显降低,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A错误;
    B、乙烯具有催熟的作用,乙(乙烯)的合成部位是植物体的各个部位,B正确;
    C、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 夏季高温大雨后,丁(脱落酸)减少,所以稻谷在穗上发芽与丁(脱落酸)减少有关,C错误;
    D、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发育受抑制是因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到侧芽,侧芽处甲(生长素)浓度过高,侧芽对生长素更敏感,生长受到抑制,D错误。
    故选B。
    19. 某兴趣小组调查学校附近河道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实验结果见下表。则该处河道中福寿螺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样方编号
    样方面积(cm×cm)/只
    30×30
    40×40
    50×50
    60×60
    1
    2
    8
    12
    18
    2
    1
    3
    8
    9
    3
    0
    4
    7
    13
    4
    4
    3
    9
    9
    5
    2
    2
    6
    12

    A. 12.2只/m2 B. 8.4只/m2 C. 33.6只/m2 D. 40.0只/m2
    【答案】C
    【解析】
    【分析】福寿螺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根据其大小和活动特性,选择0.5m×0.5m的样方进行统计,该样方中的种群数量更稳定,计算个样方均值即为估算结果。
    【详解】计算及过程为:[(12+8+7+9+6/(0.5×0.5)]/5=33.6只/m2,ABD错误,C正确 。
    故选C。
    20. 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乙、丙三种藻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丙藻之间互利共生关系
    B. 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J”型增长
    C. 第15天时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
    D. 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丙藻>乙藻>甲藻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干分析,某种螺捕食多种藻类,将该螺移走后玻璃缸中甲藻数量增加,乙藻藻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丙藻数量减少,甲藻成为优势物种。
    【详解】A、据图可知,乙、丙藻之间是竞争关系,A错误;
    B、据图可知,0~10天内甲藻的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
    C、据图可知,第15天时甲藻的增长率为0,说明甲藻的出生率约等于死亡率,C正确;
    D、据图可知,在移走螺之前(第0天)丙藻的数量>乙藻>甲藻,移走螺一段时间以后,甲藻的数量>乙藻>丙藻,说明螺的捕食喜好可能是甲藻>乙藻>丙藻,D错误。
    故选C。
    21. 宋代诗人梅尧臣用“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来描写民间桑麦种植的情景,这种现象属于( )
    A. 种群的空间特征 B. 种群的数量变化
    C. 群落的垂直结构 D. 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C
    【解析】
    【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
    【详解】“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表明了桑和麦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且两者是不同的物种,不属于同一种群,因此这种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故选C。
    2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民进城务工或者居住,大多数农田荒废后慢慢地长出杂草,开始出现的是一年生杂草,接着是多年生杂草,小灌木也开始扎根其中,再经过一段时间乔木开始出现。此种变化属于( )
    A. 群落的物种组成 B. 群落的种间关系
    C. 群落的初生演替 D. 群落的次生演替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落演替的类型:
    1、初生演替
    (1)定义: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过程(裸岩):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3)举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2、次生演替
    (1)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2)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
    (3)举例:如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详解】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弃耕土地上保留原有的土壤,在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过程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乔木林,其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故选D。
    23. 假如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多少用20cm×20cm的纸片表示,那么,按照能量传递效率为20%计算,其他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用多大的纸片(正方形或长方形均可)代表比较合适( )
    A. 初级消费者5cm×8cm,次级消费者2cm×2cm
    B. 初级消费者50cm×8cm,次级消费者20cm×2cm
    C. 初级消费者5cm×80cm,次级消费者40cm×2cm
    D. 初级消费者20cm×4cm,次级消费者4cm×4cm
    【答案】D
    【解析】
    【分析】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下一营养级同化量/这一营养级同化量 ×100%。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
    【详解】能量传递效率为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20%,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多少用20cm×20cm的纸片表示,那么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20cm×20cm×20%=20cm×4cm的纸片,次级消费者同化量为20cm×20cm×20%×20%=4cm×4cm的纸片。D正确。
    故选D。
    24. 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通过某些手段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不属于“某些手段”的是( )
    A. 燃烧秸秆 B. 垃圾分类处理 C. 植树造林 D. 使用风能
    【答案】A
    【解析】
    【分析】碳中和的措施: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植树造林、汽车燃料的改善、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对化石燃料的限制、开发替代能源、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处理。
    【详解】A、燃烧秸秆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属于“某些手段”,A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处理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某些手段”,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可以消耗二氧化碳,属于“某些手段”,C不符合题意;
    D、使用风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属于“某些手段”,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5. 东北豹国家公园是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公园横跨吉林、黑龙江两省,规划面积1406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7.74%,是我国东北虎、东北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和繁殖家族的地区。以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例中,与东北豹国家公园的保护措施相同的是( )
    A. 河南新乡市原阳麋鹿繁育基地
    B. 河南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
    C. 河南信阳市鸡公山植物园
    D. 河南洛阳市王城动物园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种保护优先选择就地保护,就地保护优点很多,可以保存生境中大部分物种,不会破坏生态环境潜在价值。某些野生动物因为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使物种生存和繁衍收到严重威胁。只能选择易地保护。
    【详解】结合题干信息可知,东北豹国家公园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与河南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相同,而河南新乡市原阳麋鹿繁育基地、河南信阳市鸡公山植物园 、河南洛阳市王城动物园都属于易地保护。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6. 新冠肺炎患者经常会出现发烧的现象,发烧时人会感觉到冷甚至打寒战,发烧的机理见下图;接种新冠疫苗可预防新冠肺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③表示热量变化,人体遇到寒冷时,②表示____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____。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这种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传出神经→骨骼肌收缩”这一生理过程发生时,传出神经末梢的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1年4月以来,我国按照“应接尽接”原则全面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接种新冠疫苗可使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细胞来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力。某人接种此疫苗后,若再次接触到新冠病毒,他体内的免疫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②. 增加产热 ③. 减少散热
    (2) ①. 分级调节 ②. 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
    (3) ①. 记忆 ②. 更迅速、更高效、免疫力更强(或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
    【解析】
    【分析】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小问1详解】
    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骨骼肌收缩,增加产热;血管收缩,体表温度下降,减少散热。
    【小问2详解】
    “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这种调节机制是分级调节,前面两种激素通过体液的运输一级一级地作用于后面一个腺体,使其分泌相应的激素;神经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以胞吐的形式释放神经递质。
    【小问3详解】
    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若再次接触到新冠病毒,免疫过的机体产生抗体更迅速、更高效、免疫力更强(或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免疫预防作用更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和免疫,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27. 为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某学校学生做了如下实验装置,连续实验8天,每天测量玉米幼苗的高度和倾角(幼苗与一根竖直放置的牙签形成的夹角)。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可在夜间对实验组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可预测该实验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为增加实验的严密性,还可再设置一个对照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想继续探究玉米幼苗的感光部位,可选用______________(填“实验组装置”或“对照组装置”),再选择幼苗适当的部位罩上锡箔罩即可。
    【答案】(1) ①. 是否有单侧光处理 ②. 夜晚打开台灯从小孔照光 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装置幼苗的高度逐渐增大,实验组幼苗倾角逐渐增大,对照组倾角一直为0° ④. 用均匀的光照处理玉米幼苗(连续8天)
    (2)单侧光照射后,玉米幼苗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实验组装置
    【解析】
    【分析】实验目的是验证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自变量为是否有单侧光处理,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玉米幼苗的高度和倾角。据图可知,实验组用单侧光照射玉米幼苗,对照组处于黑暗条件。
    小问1详解】
    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有单侧光处理。可在夜间对实验组进行打开台灯从小孔照光的处理,以延长单侧照光的时间,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实验组玉米幼苗在单侧照光的条件下,会向光弯曲(小孔的方向)生长,对照组处于黑暗环境中,玉米幼苗将直立生长。故预期结果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装置幼苗的高度逐渐增大,实验组幼苗倾角逐渐增大,对照组倾角一直为0°。为增加实验的严密性,还可再设置一个用均匀的光照处理玉米幼苗(连续实验8天)的对照组。
    小问2详解】
    由于单侧光照射后,玉米幼苗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从而造成向光弯曲,使玉米幼苗表现出向光性。
    【小问3详解】
    若想继续探究玉米幼苗的感光部位,可选用实验组装置,再选择在幼苗适当的部位罩上锡箔罩(尖端或尖端下面的伸长区),在单侧光照射下,观察幼苗是否出现向光性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向光性有关的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28.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美貌与邪恶并存”的植物,它的生态入侵会对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在营养极度贫瘠的环境中,根部微生物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成功入侵有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丛枝菌根真菌(AMF)可定植在大部分陆生植物的根部,优先利用土壤中的NH4+与加拿大一枝黄花交换有机物,改善植物对氮的吸收水平,这说明与AMF形成的______________关系是加拿大一枝黄花成功人侵的机制之一。
    (2)为了解极度贫瘠(用低浓度铵态氨处理模拟,单位:mmol·L-1)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生物控制实验,部分结果如下图(对照组处理10mml·L-1铵态氮):

    实验结果表明,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氨缺乏环境下能成功入侵的机制是促进____________(填“地上部分”或“地下部分”)的生长来扩大其吸收氮的面积,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3)为确定AMF在极度贫瘠的环境下是否也能助加拿大一枝黄花生长,科研人员在氮浓度为0.025mmol·L-1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测得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长速率(以生物量表示)如下表。研究结果表明,在极度缺氮环境下,AMF与加拿大一枝黄花之间存在____________关系,而固氮菌的存在可为____________提供氮营养而缓和该关系,最终使得加拿大一枝黄花人侵成功。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成功会使当地物种丰富度下降,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在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成功后,人们可发现当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这种现象并不能称为群落的空间结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
    生物量/g
    地上部分
    地下部分
    对照组
    0.08
    0.071
    AMF
    0.06
    0.071
    AMF+固氮菌
    0.10
    0.072

    【答案】(1)互利共生
    (2)地下部分 (3) ①. 竞争 ②. 加拿大一枝黄花 ③.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④. 群落的空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而当地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只是种群水平
    【解析】
    【分析】固氮菌是细菌的一科。菌体杆状、卵圆形或球形,能固定空中的氮素。氮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物质,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固氮菌擅长从空中取氮,它们能把空气中植物无法吸收的氮气转化成氮肥,源源不断地供植物享用。
    【小问1详解】
    丛枝菌根真菌(AMF)可为一枝黄花提供无机盐(NH4+),一枝黄花可以为AMF提供有机物,说明它们是互利共生的关系。
    【小问2详解】
    结合柱状图可知,低浓度铵态氨处理,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影响较大,因此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氨缺乏环境下能成功入侵的机制是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
    【小问3详解】
    结合表格可知,与对照组相比,有AMF的一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较对照组低,因此在极度缺氮环境下,AMF与加拿大一枝黄花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MF+固氮菌这一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量高于对照组,说明固氨菌的存在可为加拿大一枝黄花提供氮营养而缓和该关系;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个种群,不是群落,因此大大小小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不能称为群落结构。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机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
    29. “渔菜共作”是一种基于生态环保和全循环的规模化种养结合生产系统(见下图),该系统是在“鱼菜共生”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复合矿物基质协同微生物的水体养分转化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划分,微生物反应系统中的微生物属于____________。为了使绿叶作物能正常生长,智慧物联系统至少还需控制无土栽培系统中的____________条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龙鳅以绿叶作物的根系为食,请绘制出无土栽培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碳流动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反应系统将鱼类中的有机物转变成PO43-、NO3-;等离子,然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无土栽培系统中供绿叶作物使用,此过程需控制输送速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分解者 ②. 光照 ③. 该系统的物质可以自给自足,但是能量需外界提供
    (2)食用菌→绿叶作物→龙鳅
    (3)若输送的速度过慢,绿叶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无机养分会导致其长势不好;若输送速度过快,则会导致绿叶作物的根部所处溶液浓度过高,使其失水,也会影响其生长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能制造有机物的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2、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小问1详解】
    微生物反应系统中的食用菌等微生物能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由图可知,该微生物反应系统的物质可以循环,可以自给自足,但是能量需外界提供,而绿叶作物在有光照的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从而输入到生态系统中,因此智慧物联系统至少还需控制无土栽培系统中的光照条件。                       
    【小问2详解】
    食用菌分解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绿叶作物用以光合作用,则食用菌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到绿叶作物中,龙鳅以绿叶作物的根系为食,则绿叶作物的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到龙鳅中,因此无土栽培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碳流动的方向:食用菌→绿叶作物→龙鳅。
    【小问3详解】
    PO43-、NO3-等离子是绿叶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若输送的速度过慢,绿叶作物得不到足够的无机养分会导致其长势不好;若输送速度过快,则会导致绿叶作物的根部所处溶液浓度过高,使其失水,也会影响其生长,失水过多可能造成绿叶作物死亡,因此此过程需控制输送速度。

    【点睛】本题以“渔菜共作”生产系统为载体,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吸水和失水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物质循环的方向,能运用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解决生物学问题。
    相关试卷

    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