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展开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滕王阁序》中的名句。很多赏析这一名句的文章多从色彩、形态、方位、虚实等方面入手,将重点放在了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词语的阐释上,常忽略掉两个重要的字——“齐”和“一”。要知道,这两个字虽不涉及具体意象,但体现了整幅画面的协调统一,更提示了这一写景名联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和谐。
和谐是一种整体美,本句为写景名句,这种整体美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的和谐,即组成画面的各景物之间或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却总能完美组合,构成一致的整体;二是情与景的和谐,即诗中物象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情感,达到了写景与抒情的完美交融,对于诗歌的写作与赏析来说,这一层面显得尤为关键,也应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因语文的根本矛盾是言与意的矛盾,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破解学生言不及意的难题。写景服务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大凡被广为传诵的名句。其景与情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课堂上对经典诗文的揣摩,也要围绕如何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准确传达心中情意而展开。披文以入情,着重从情景和谐一致的角度解读王勃的这一名句,方能实现美学品味和课堂教学的双重价值。
霞,色彩绚烂,实为美景,落霞,就是晚霞,南朝梁简文帝有“落霞乍续断”(《登城》)的诗句,本篇中用一“落”字亦有“飘落”之意,好景不长,更可联想起诗人的落魄。鹜,就是野鸭,《礼•曲礼•疏》毛氏云:可畜而不能高飞曰鸭,野生高飞曰鹜。雄性头呈绿色,翅膀上有纹理,雌性为黄斑色,也有纯黑色和纯白色。孤鹜,为失群无伴之鹜,喻作客他乡、辗转河流。如此,“落”“孤”意义相近,“霞”与“鹜”正好配合,所以是“齐”飞。诗人年少才高,声名早露,如绮丽之霞,高飞之鹜,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也正如这一只孤鹜、几道落霞。“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离骚》),大凡才华绝世之人,未免带有孤高无匹之气,而诗人此时辗转于江湖之间,这里既有才华绝世之孤,也有志士失路之孤,更有有感于生于天地之间的渺小,恰如后文中天高地迥,宇宙无穷,盈虚有数的感叹。好在霞与骛毕竟还能相伴“齐飞”,使这幅画面不是那么凄凉,孤而不独。
孔子说过,“知者乐水。”秋水清,清而凉,清入骨,凉凝神,前人有“空山为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试上高楼清入骨”(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等诗句,古人用秋水比喻人的眼,传达人的神韵,如“望穿秋水”,“秋水为神玉为骨”(杜甫《徐卿二子歌》)。秋水使人神气清明,显得不俗,并且深沉,可见诗人年纪虽轻,但笔力老成。“长天”一词中并未着色,只说水天一色,却特用一“长”字写天的开阔。秋水与长天相互映衬,秋水因长天更见其清,长天因秋水更显其广,二者融为一体,是为“一”。秋水恰似诗人神态,长天犹如诗人胸怀,王勃虽说一时失意,但毕竟正当英年,来日方长,并无颓废迹象。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仍有不坠青去之志,对未来满怀期待,适度的怨愤及时得到排解,哀而不伤。联想到他送别诗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句子,可知这种豁达乐观精神并非篇中才有,《旧唐书》中称王勃“词情英迈”于此可见一斑。
所以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通过物体之间形、色、声的配合,刻画出一幅丽而不俗的优美画面。更为重要的是,这两句表现了王勃内心蕴藏的复杂情感,情与景浑然一体,作者鲜明的个性也跃然纸上,堪称“和谐美”的典范。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的“齐”和“一”两字,常常被很多赏析文章忽略掉,但是这两个字却能够提示这一写景名联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和谐。
B. 和谐作为整体美,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的和谐;一是情与景的和谐。对于文学欣赏来说,后一层面更为关键。
C. 语文有言与意的矛盾,所以课堂上对经典诗文的揣摩,也要围绕如何使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准确传达心中情意而展开,大凡被广为传诵的写景名句,景与情的关系必然是和谐的。
D. 解读王勃的这一名句,也要从文章的语言入手,探讨作者在作品中的“情感”,着重从情景和谐一致的角度来解读。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南朝梁简文帝在《登城》诗句中用的“落”字有“飘落”之意,寓意好景不长,可以认为是作者当时落魄心情的写照。
B. “落”“孤”意义相近,“霞”与“鹜”正好配合,从形象到感情互为衬托,相互辉映,带来了“齐”飞的整体和谐感。
C. 一只孤鹜、几道落霞,寄托了王勃孤高无匹之气,志士失路之孤,以及对人生渺小短暂的感叹,所以王勃这一名句的画面充满凄凉孤独之感。
D. “空山秋气清”“试上高楼清入骨”等诗句表现的是秋水清凉入骨的特点,而“望穿秋水”“秋水为神玉为骨”等句则是用秋水比喻人的眼,传达人的神韵,使人显得不俗且深沉。
3.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水”使人神气清明,“长天”中用“长”字写出天的开阔,两者互相映衬,融为一体,让人联想到诗人的神态和胸怀,境界开阔。
B. 王勃用“秋水”一词营造意境,用词不俗且深沉,可以看出诗人当时虽然年轻,但文章中已流露出一种老成世故之气。
C. 《旧唐书》中称王勃“词情英迈”,主要是指他的诗歌虽然也表现一种失意、孤独或者怨愤,但没有陷入颓废,也传达着一种达观向上的精神。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通过物体之间形、色、声的配合,刻画出来的画面丽而不俗,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鲜明,情与景和谐相融,堪称典范。
【答案】1. B 2. C 3. 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有调查显示,29.5%的00后会“因喜爱的明星推荐而购买一件商品”,在9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为8.8%。明星推荐对千禧一代的购物决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与时尚打交道的服装行业,粉丝经济的重要性更加明显。从事服装行业多年的张燕表示,光鲜靓丽的明星天生具备“带货能力”,合适的代言人对企业业绩的带动非常明显。近年发展势头良好的海澜之家,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双十一”当天海澜之家官方旗舰店交易金额超4亿。业内认为,海澜之家代言人林更新不仅拯救了海澜之家的审美,也带动了该品牌的业绩增长。
此外,有的服装品牌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粉丝群,这些自带的“流量”对企业业绩的贡献也非常明显。江南布衣在2017财年财报中指出,报告期内集团拥有会员账户逾200万个,会员(粉丝)所贡献的零售额占其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62.6%,且仍处于增长态势。
(选自《新快报》)
材料二:
(选自艾瑞咨询发布<《2017年中国音乐粉丝白皮书》>)
材料三:
粉丝经济想要不断茁壮成长,必须建立在明星与粉丝间良性、健康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之上。就在不久前,部分粉丝为追逐自家偶像严重打乱机场秩序,导致航班延误超过两小时,惹来其他乘客的极大不满。一些粉丝对偶像的“无脑”追捧也常被人诟病。不管偶像的“三观”与行为是否正确,部分粉丝都无法容许其他声音出现,以至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公共平台上的“讨伐”屡见不鲜。可见,粉丝经济并非存在于真空中,只有在保证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求得发展。
同时,如今粉丝的低龄化倾向愈加明显。他们并不具备独立的经济能力,心理不够成熟,判断能力也较弱。粉丝们的付出与牺牲一旦逾越合理的区间,只会给粉丝经济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效应。但是,要约束,控制粉丝狂热的追星举动,仅靠自律是不现实的。平台方面是否能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限制未成年粉丝的消费额度与频率,值得关注。
由此看来,粉丝经济本身不该受到非难,但它确实还不具备在大众平台上大肆渲染炒作、大力推广的现实条件。看好粉丝经济前景的同时,更期待规范化,合理化的管理措施早日出台。
(选自《齐鲁晚报》)
材料四:好教育云平台()
近年来,粉丝经济的能量越来越大,其营销筹码就是粉丝对该明星的好奇心与情感粘性。在直播间里刷礼物、付费阅读等,与明星偶像的死忠粉、后援团一样,都是粉丝经济市场上“愿打愿挨”的样本。各路明星偶像纷纷苦心打造卖点,让粉丝心甘情愿为之买单。未来一段时间,利用粉丝经济带来的社群效应来实现宣传与营销,仍将是一种趋势,但我们也应警惕一些平台和企业利用粉丝的热情与非理性,变相谋取不当利益。
当粉丝经济变成了一些平台和企业的圈钱游戏时,就容易构成对粉丝忠诚度、消费者好奇心的挥霍。在“得粉丝者得天下”的注意力经济下,无论是平台还是企业,抑或明星偶像,不仅要会造粉,能吸粉,更应懂得珍惜、善待粉丝,把更多实惠和温暖留给粉丝,而不能让粉丝充当“摇钱树”“冤大头”,甚至让粉丝经济成为“不道德的经济”。
粉丝经济满足了一部分人群尤其是年轻人追求新鲜、美好、快乐的享受和体验,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只是作为一种群体性消费行为,粉丝经济如何避免可能产生的泛娱乐化倾向,提升其文化含量和内在价值,不仅关系到粉丝经济能走多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风气的走向。其间离不开相关方面必要的监督和引导,也有待消费文化的日渐成熟。
从点赞、打赏、送礼物,到买会员、刷数据、勤推广,一众粉丝沉溺于对偶像的“情感寄托”与“群体归属感”中,让“我虐粉丝千百遍,粉丝待我如初恋”一次次上演。未来,附着在粉丝经济背后的红利是否会持续,取决于粉丝文化能否健康发展。这对商业浪潮下各方的智慧与良知也是一种考验。
(选自《工人日报》)
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音乐粉丝为偶像的月度花费多少不一,既有100元以下的,也有5000元以上的。
B. 音乐粉丝为偶像的月度花费大多数在500元以下,说明大部分粉丝还是比较理性的。
C. 音乐粉丝为偶像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与偶像有关的纪念品、偶像的唱片以及为偶像打榜。
D. 音乐粉丝真正有机会参与粉丝群组活动的并不是很多,说明这些活动组织不够得力。
5.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粉丝经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对与时尚打交道的服装行业业绩的带动非常明显。
B. 因为粉丝心理都不够成熟,所以他们的付出容易逾越合理区间,会给粉丝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效应。
C. 粉丝经济满足了年轻人追求新鲜、美好、快乐的享受和体验,所以粉丝经济的能量定会越来越大。
D. 粉丝经济作为一种群体性消费行为,离开相关方面必要的监督和引导,就会成为“不道德的经济”。
6. 粉丝经济想要健康发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好教育云平台()
【答案】4. D 5. A
6. ①要在明星与粉丝间建立良性、健康的互动关系。②平台方面应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限制未成年粉丝的消费额度与频率。③应避免可能产生的泛娱乐化倾向,提升其文化含量和内在价值。(意对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黔小景
沈从文
三月间的贵州深山里,雨总是特别多。
官路上,这时节正有多少人在泥里雨里奔走。有送递文件的公门中人,有向远亲奔差事的人,有骑了马回籍的小官,有正行法事的男女巫师。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
春雨一落后,路上就难走了。于是路旁的许多小客舍里,天黑前就有了商人落脚。
客舍主人便忙碌起来,预备水,预备火,照料一切,客人好吃喝时,还得为他们备酒杀鸡。客人把饭吃过后,就在火堆边烘着,谈到各样撒野粗糙的故事。过一会儿,有人想到明早赶路的事,打了哈欠,光也渐渐熄灭了,外面雨声或者更大了一点,或者已经停了,于是这些人觉得应当到了睡觉时候了。
有一天,有那么两个人,落脚到一个孤单的客栈里。
他们因为在路上耽误了些时间,掉在大帮商人后面,落雨天气照例昏黑又极早,所以不到黄昏,两人就停顿下来了。
主人是一个孤老,头发全是白的,走路腰弯弯的如一匹白鹤。今天是他的生日,这老人白天一个人还念叨这生日,想不到晚上就来那么两个客人了。
两个客人一面洗脚,一面问有什么吃的。
这老人站到一旁笑着说:“除了干豇豆,什么也没有了。”
年轻的那个商人说:“你们开铺子,用豇豆待客吗?”
“平常有谁肯到我这里住?到我这儿坐坐的,全是借一个火吃一袋烟的过路人。我这干豇豆本来留着自己吃的,你们是我这店里今年第一批客。对不起你们,马马虎虎凑合吃一顿吧。我们这里买肉,远得很,隔寨子还有二十四里路,下了雨路也走不得。”
门外边雨渐渐已止住了,天上有些地方云开了眼,云开处皆成为桃红颜色,在黄昏里明媚如画,看那样子明天会放晴了。
坐在门边的主人,好像十分快乐,像小孩子的神气自言自语说着:“晴了,晴了,我昨天做梦,也梦到天会晴。”他望着客人把脚洗完了,赶忙走到房里去,取出两双鞋子来。那个年青一点儿的客,一面穿鞋一面说:“怎么你的鞋子这样同我的脚合式!”
年长商人就笑了:“这兆头是中在你讨媳妇的,我应当喝你的喜酒。”
“我媳妇还在吃奶咧。”两人于是大声笑着。
那老人在旁边听到客人的调笑,也笑着。但这两双鞋子,却是他在冬天刚死去的儿子的。两个商人正谈到家庭儿女的事情,年青人看到老头子孤单单地在此住下,生了好奇的心。
“老板,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我一个人。”说了又自言自语似的,“嗳,就是我一个人。”
“你儿子呢?”
这老头子正因为想到死去的儿子,有些地方很同面前的年青人相像,本来要说“儿子死了”,又改口说:“儿子上云南做生意去了。”
两个商人穿了鞋子,到门边凳子上坐下,望到门外黄昏景致,望到对过路旁一些小小菜圃,油菜花开得黄澄澄的,好像散碎金子;踏得稀烂的那条山路,怕是晴过三天还不会干。
这时老板在屋里,本来想走出去,望到两个客人用手指点对面菜畦,以为正指到那个土堆,就不出去了。那土堆下面就埋着他的儿子。
慢慢地夜就来了。
屋子里已暗得望不分明物件,在门外边的两个商人,回头望到灶边一团火光,老板却痴坐在灶边不动。年青人就喊他点灯。这老人近来一到夜时就睡觉,不用灯火有两三月了。
吃过晚饭后,老人就在锅里洗碗,两个商人坐在灶口前,把干松枝塞到灶肚里去,看那松枝着火时,訇然一轰,觉得十分快乐。
洗完了碗,只一会儿,老头子就说,若客人不睡,他想先睡。说是要睡,已走到自己房里睡去了,不过一会儿,却又走出来,说是不想就睡,傍着两个商人一同在灶边坐下了。
几个人谈起话来。他们问他有六十几,他说应当再加十岁去猜,又问他住到这里有多久,他说并不多久,只二三十年。他们问他还有多少亲戚,他就像在哄骗自己,把一些多年来已毫无消息的亲戚一一数着,且告诉他们,这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他们问他那个上云南做生意的儿子,要多久回来一次,他打量了一下说:“冬天快过年了回来一次,还送了云南出的大头菜。”
说了许多他自己都不甚明白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话可说,使他自己也觉得今天有点奇怪。平常他就从没有想到那些亲戚熟人,也从不想到同谁去谈这些事,但今天是不必谈到的也谈到,近于自我安慰的谎话也说了很多。
夜深了,两个商人先后睡去了。老头子一面答应着明天喊他们早起,一面还是坐在灶边,望着灶口的闪烁火光,没有起身。
第二天天明以后,他们起来时,屋子还黑黑的,到灶边去找火煤燃灯,稀奇得很,怎么老板还坐在那凳上,什么话也不说。开了大门再看,才知道这人半夜里死了。
这两个商人跑到最近的小村子里,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里人。那么老的一个孤人,自然也很应当死掉了,好有人知道,不然死后到全身爬满蛆时,恐怕还不会被人发现。村里人这么打算着,这两个商人自然就不会再有什么理由被人留难了。在路上,他们又有其他新事情,很自然地也就把这件事忘掉了。好教育云平台()
一九三一年十月十日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为“黔小景”,作者只叙写了贵州深山一个小客栈里发生的故事,意在借此表现当时贵州特定人群的生活面貌。
B. 小说多处写到春雨,但它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希望与惬意,而是使故事一开始就带着阴沉的色调,此外,它也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折射。
C. 小说写商人看门外的黄昏景致时,说盛开的油菜花像散碎金子,既贴合商人的视角,也寄寓了对他们漠视老人不幸遭遇的批判。
D. 小说在主要情节展开之前,先介绍贵州三月深山官路上往来奔走各色人等,为后面两个商人的见闻设置了一个比较明晰的背景。
8. 文中的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小说写到客栈老板深夜死去时,故事已经结束,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之笔。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7. C 8. ①孤独无依。他独守位置偏僻、罕有人到的客栈,年过七旬又失去了相依为命的儿子。
②渴望关爱。他在生日当天迎来两位客人,与他们深夜长谈,甚至编造谎话来安慰自己,间接表现了对受人关爱的渴望。
③心地善良。他因为年轻商人与自己死去的儿子相像,便不忍心讲出儿子已经死去的实情。
9. 示例一:不同意。
①商人上路是因为还有其他事情要忙,很快把老人的死忘记了,与开篇“最多的是小商人,长年从不休息,在这官路上来往”形成呼应。
②村里人觉得老人去世是自然而然的事,甚至为他死时能被人发现感到庆幸,表现了底层人群卑微的生存状态,强化了小说的现实表现力。
③村里人和商人都把老人的去世看作很平常的事,与小说冷静、克制的叙述相融合,更能表现人们对生命的冷漠、麻木,暗示当时社会的苦难之深重。
④老人向客人倾诉后死去,而人们的生活还要继续下去,都要为了生存奔走,表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示例二:同意。
①小说主要情节从老人生日当天迎来新年第一批客人开始,到老人生日当夜去世结束,首尾完整。
②小说写到老人死去时戛然而止,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更有余味。
③老人在生日当夜孤独地死去,反差强烈,更能表现他的不幸处境。好教育云平台()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试秘省校书郎,出知婺州义乌县。至则开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一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州录事参军。还,赴铨部,引对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春榜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丁内艰。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焉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内珰乘传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遂徙延州。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钦若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曰:“被旨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绛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道,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B. 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C. 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
D. 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好教育云平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对,又称“赐对”,指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
B. 春榜,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也称春闱。考中者张榜公布,故名。
C. 丁内艰,又称丁内忧,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一般情况下,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
D. 服章,用来表示官员的品阶身份,“服”指服饰;“章”指玉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绛才干卓著,勤政爱民。他担任义乌知县时,专门营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爱戴。
B. 马绛慧眼独具,荐举英才。他发现莱州蔡齐是难得的奇才,不顾其年轻无名,与之订交,并荐举他赴京应试。
C. 马绛性情刚直,守正不阿。他因王钦若做事多苟且顺服、没有原则而拒绝与之同流合污。后来马绛被举荐做御史时,遭王钦若再三阻挠。
D. 马绛淡于名利,重于义节。他在官场虽然屡屡受挫,但志向不改。面对当政者的直言劝告,他不为所动。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
(2)被旨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
【答案】10. C 11. D 12. A
13. (1)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的污辱,不如保全自己的志节。
(2)奉命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
参考译文:
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令举荐乡贡,很多举子都推荐马绛参加考试,太守亲自动员他前往,于是考中进士第一名。初入仕途,担任秘省校书郎,出任婺州义乌知县。马绛到任后打开县衙大门,凡是打官司的人都可以直接进入庭堂,马绛给他们辨别是非对错,并乘机用道义教化勉励他们,百姓都服从判决而离开,没有再告状的了,社会安定,太平无事。十年以后,父老乡亲中还有称赞马绛的。又调任寿州录事参军。回京后,到吏部候选,被皇帝召见答问,选派职事官位,授予莱州防御判官。当时蔡齐在读书学生中间,没有名声。马绛一见他说:“海滨之地竟有这样的奇士俊才!”结为忘年交,每天与他交游,很是快乐。这一年,马绛主试乡试,首先选送蔡齐。会试张榜,蔡齐位居天下举无之首,马降因此赢得慧眼识人的名声。任期满,改任著郎佐郎。遭遇亲丧回乡守制。结束后,调任秘书丞、梧州知府。马绛性情刚直,不屈服于上司,以同流合污为耻,因此官位一直得不到升迁。马绛曾说:“我的性情不合时宜,与其遭受乞求接纳之辱,不如保全自己的志节。”因而在鄠、杜两县间的终南高峰之下、靠近水边竹林处营造别墅,作为隐居之地。等到从岭南归来,称疾辞官,愤然有隐居山林的志向。前宰相王曙尚在任上,平素了解马绛,蔡齐也在翰林院,多次勉励马绛出仕回朝,一起举荐他,于是凭借太常博士的身份担任秦州通判。当时,河阳相王钦若担任秦州知州,做事多是一味顺服、毫无原则,马绛持法公正,刚直不阿,王钦若很不高兴。手下对马绛说:“应该姑且顺和。”马绛说:“坚守正道叫做和,朝廷设置官吏,怎能把苟且顺应作为和呢?我只懂得一心奉公。”太监奉命出使回奏边境事务,为迎合王钦若旨意,暗中诬陷中伤马绛,于是被调往延州。返回朝廷,出任坊州,赐穿五品服饰。蔡齐拜受御史中丞,奉诏令举荐御史,于是把马绛的名字呈上,当时王钦若做宰相,三次奏请三次被拒绝。蔡齐怀揣诏令到中书省说:“奉命举荐御史,据我所知道,没有能替代马绛的。朝廷如果不能任用,请收回这诏令。”当权者不得已,授予马绛殿中侍御史之职,不久,改为侍御史。马绛素来严谨自守,出任监察之职,正言正行,不惧惮权威。当时在御史台,王曾、吕蒙正担任宰相,看重马绛方正耿直有操守,私下与马绛聊天说:“正直而温和,宽厚而庄重,是成就德望的原因。你的做事的原则稍微变通一下,不就很宽裕了吗?”马绛说:“优良的农夫能够耕种却不一定能收割。读书人本有原则,违背原则来求取名声,不是我的追求。”他像这样爱惜名节。庆历八年六月去世,享年七十五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江城子
苏轼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①。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②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注]①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在老友的帮助下求得东门外东坡故营地数十亩。开垦耕种,自号东坡居士。②陶渊明50岁游斜川,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做斜川诗。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似无理而实妙,开篇即具有奇句夺目之效,言说唯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
B. 词的下阕暗含东坡雪堂之景似当日斜川之景,既引出苏轼对陶渊明斜川之游的向往,又饱含着深沉的感慨。
C. “吾老矣,寄余龄”,既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又表达了苏轼纵情山水,渴盼终老于此的心愿。
D. 本诗写景富于立体感,鸣泉、山亭、远峰等景物,声色相映,错落有致,写出了田园景物的恬静与清幽。
15. 词的第二句写“只渊明,是前生”,请结合全词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分析苏轼和陶渊明在人生境遇和情感上的异同点。
【答案】14. C 15. 相同点:(1)都是躬耕田园,表达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恬然自适的满足。(2)都有对官场的失望、无奈和人生迟暮的悲叹。
不同点:(1)原因不同:苏轼因遭贬谪而躬耕东坡,陶渊明因不满现实辞官归隐。(2)情感不同:苏词有对宦海浮沉的感慨,而《归》充满了对归家生活的欣喜与期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认识到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唯有把握当下和未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然形象地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3)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答案】 ①. 悟已往之不谏 ②. 知来者之可追 ③. 云无心以出岫 ④. 鸟倦飞而知还 ⑤. 渔舟唱晚 ⑥. 响穷彭蠡之滨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将《水浒传》翻译为英文,介绍给世界。在确定英文版书名时,这位在江苏度过人生最重要年华的美国女作家把书名译为“四海之内皆兄弟”(All Men Are Brthers),引得汉学家们 。的确,梁山上的好汉来自 ,而不是很多人所认为的:他们个个都是“山东大汉”。《水浒传》明确交代了大部分好汉们的出身和籍贯,山东人固然最多,但也有十多位来自今长三角地区的人。
( )。比如,“南京人”石秀正直刚烈,尚义任侠。在祝家庄,他充当斥候,英勇机智,探听盘陀路的秘密;在大名府,他跳楼劫法场,孤身营救卢俊义。石秀有血性、重义气、敢担当,契合了 南京人的集体性格。此外,“白净俊俏”的郑天寿,骁勇善战的项充和李衮,也反映了施耐庵眼中的苏州人和徐州人的不同面貌。
的好汉是《水浒传》最为吸引人的看点,但随着情节的转换,空间的演进,也次第描写了大宋帝国不同地区的山川胜迹和民俗风物的古朴,犹如展开了一幅“清明上河图”。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击节叫好 五湖四海 古往今来 快意恩仇
B. 击节叫好 三江五湖 古今中外 除暴安民
C. 拍手称快 五湖四海 古今中外 快意恩仇
D 拍手称快 三江五湖 古往今来 除暴安民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山东人,施耐庵因为曾在长三角地区生活过,所以更加广泛了解长三角地区百姓的性格
B. 施耐庵了解各地百姓的性格,这从他作品中刻画的人物身上可以看出,因为他曾流浪于全国各地
C. 施耐庵对于江南和江北百姓性格的熟悉反映在《水浒传》中,因为他曾在江南和江北都生活过好教育云平台()
D. 施耐庵在江南和江北都生活过,广泛了解不同地区的百姓性格,这种熟悉亦反映在《水浒传》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随着情节的演进,空间的转换,也次第描写了大宋帝国不同地区的山川胜迹和民俗风物的古朴
B. 但随着情节的演进,空间的转换,施耐庵也次第描写了大宋帝国不同地区的山川胜迹和民俗风物
C. 但随着情节的转换,空间的演进,施耐庵也次第描写了大宋帝国不同地区的山川胜迹和民俗风物
D. 但随着情节的演进,空间的转换,施耐庵也次第描写了大宋帝国不同地区的山川胜迹和民俗风物的古朴
【答案】17. A 18. D 19. B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水果成熟之前都是绿色的,但随着果实慢慢成熟,颜色就会发生改变。那么, ① ?科学家研究发现,当水果果实还很小的时候,由于叶绿素的含量非常高,果皮的颜色多呈绿色,但随着果实不断长大, ② 。与此同时,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量则会逐渐增加。各种水果成熟后能够呈现出什么颜色, ③ 。如果最终叶绿素的含量高,则呈绿色;如果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则呈黄色或橙黄色;如果花青素含量高,则呈红色、蓝色或淡紫色。正是由于不同种类的水果成熟后其内部各种色素的含量不同,使我们看到了颜色各不相同的水果。
吃水果时,我们往往会舍弃水果皮,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无知的浪费,水果皮完全可以变“废”为“宝”。有一部分水果的果皮富含某些特有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葡萄中含有白藜芦醇,它具有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作用,而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葡萄皮中。此外,一些果皮还具有药用价值,比如我们常吃的橘子的皮,将它处理干净后和冰糖一起煮水服用,可以缓解咳嗽、多痰等症状。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好教育云平台()
21. 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答案】20. ①水果为何会有变色的现象 ②叶绿素的含量会相应减少 ③取决于不同色素的最终含量
21. 由于有些水果的果皮含有独特的营养物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值得珍惜,不应舍弃。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举世瞩目的东京奥运会进行期间,国人正以一种更新的态度看待奥运;更有甚者,奥运期间,热搜上“奥运会狠狠修正了大家的审美”这个词条也深入人心。对于体育之美的认识不再只是金牌:因为中国运动员在世界舞台展现出的风貌,大众审美也在走向多元化……谈到奥运选手,我们不再只是“苦、累、拼”三个字的单一维度,也有“笑、美、爱”的丰富色彩。我们珍视领奖台上的荣誉,但同样珍视每一个运动员为金牌的不懈付出;我们对于体育健儿的关注不只限于赛场,而是开始尝试全方位了解这些体育偶像关注他们健康、阳光、自信的形象和坚毅、拼搏的内在。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好教育云平台()
【答案】【例文】
为奖牌而欢呼,更要为精神而感动
7月26日,东京奥运会第三个比赛日,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结束,中国代表团以四银三铜收官。
女子100米蝶泳,张雨霏憾负0.05秒;男子双人十米跳台,陈艾森/曹缘惜败1.23分;女子55公斤级举重决赛,中国选手廖秋云输掉1公斤;乒乓球混双决赛,刘诗雯/许昕与日本的水谷隼和伊藤美诚战至第七场,无奈输球。
原本较有优势、被颇为看好的比赛项目和选手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爆冷、憾失、不敌、无缘……这是媒体对于比赛的描述;冲金失败、夺冠失手、梦之队全倒、0金收官……是一些自由评论者对于26日赛果的观点。
媒体或许对赛况已尽到客观描述的责任,但标题带有消极意味的动词更抓人眼球。网友也并非不关注比赛过程,乒乓球混双决赛后,网上关于日本选手猜测、贬斥诸多,但关于规则是否违反、赛程是否公平,相信在场运动员和裁判比观众更专业。
值得一提,赛后名为“无论结果,你们都是中国骄傲”“每一块奖牌都来之不易”的话题冲上热搜,得到众多网民认可。这表明中国媒体和网友愈加正确和积极的金牌观。
从历史的角度看金牌。113年前,我国还未取得举办奥运的资格,但我们企盼金牌;89年前,刘长春只身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空手而归,我们渴望金牌;37年前,许海峰一枪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辉光乍现;13年前,我们举办奥运,金牌数达到世界第一,举国欢腾,却逐渐陷入对金牌的“魔怔”;16年里约,中国金牌数大幅下滑,舆论哗然;如今,中国队金牌失落,拒绝反感者有之,亦不乏鼓励安慰之声。
金牌的确重要。它是中国运动员优秀的表征,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望、是民族自豪和自信的来源,亦是一定程度上国家强大的体现。
但金牌也不重要。如今我国国力增强,政治实力、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不必再为奥运会上得几块金牌而揪心。我们应更享受奥运的过程,更接近奥运精神的本真。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获得成功,奥林匹克精神诞生。奥林匹克精神目的在于促进人类精神发展,以此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意图为教育人,锻炼性格,培养道德,使其达到古希腊人的理想——“美丽、健康”。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对象不只是参加体育运动的选手,还包括人民大众。运动员取得成绩、呈现优秀、为国争光,观众则了解人类极限、领会体育魅力进而投入健身运动。
我们盼望金牌,那是至高荣誉;我们关注奖牌,那是国家总体成绩。但比起简单功利的结果,奥运更希望人们铭记精彩的过程、讨论每一个项目的技巧,更沉浸式地感受、理解体育的要义,更真切地领悟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
奥运,从来不是部分人的事。曾经我们狂热地追逐金牌,现在我们意识到金牌大国并不等于体育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应是惠及全体人民的事业,我们发展体育、参与奥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促进全民健身,使更多人自觉自愿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理由对国人也对世界说,我们看重荣誉,同样重视参与;我们为奖牌欢呼,也为精神感动。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神木中学、府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共13页。
陕西省神木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神木市神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选择题,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