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化学试题docx、化学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每题 3 分,共计 48 分)
1 .下列各项性质的比较,符合相关性质递变规律的是
A .还原性: Na Al B .碱性: NaOH Mg(OH)2
C .酸性: H2 CO3 >HNO3 D .非金属性: O > S
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2+O2 ⇌2SO3 ΔH=- 196.6kJ ·ml- 1 B .2H2(g)+O2(g)=2H2O(l) ΔH=-571.6kJ ·ml- 1
C .H2(g)+Cl2(g)=2HCl(g) ΔH=- 183kJ D .C(s)+O2(g)=CO2(g) ΔH=+393.5kJ ·ml- 1
3 .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Al(OH)3 ⇌A13++3OH- B .Al(OH)3(s) ⇌Al3+(aq)+3OH-(aq)
C .BaSO4(s) ⇌Ba2+(aq)+SO- (aq) D .BaSO4 ⇌Ba2++ SO-
4 .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6g 苯乙烯( )含有数目为NA
B .标准状况下, 4.48LCHCl 3 含有原子数目为NA
C . 7.8gNa2 O2 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A
D . 1L0. 1ml / LNaHCO 3 溶液中, HCO 和CO 离子数目之和为0. 1NA
5 .元素周期律为人类推测元素性质提供了依据。根据周期律推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大小: P > Mg B .酸性强弱: HClO4 H 2SiO3
C .碱性强弱: Mg(OH)2 > Be (OH )2 D .金属性: K Na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 .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C .硅的导电性介于金属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D .钙沸石 Ca(Al2 Si3O10) ·3H2O 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 CaO·Al2O3 · 3SiO2 ·3H2O
7 .下列关于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补血剂中含有+3 价铁元素 B .铁能被磁铁吸引可用于制作磁性材料
C .Fe2O3 常用于制造红色油漆和涂料 D .保存氯化亚铁溶液时,应加少量铁粉
8 .设 N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NO 与 11.2 L O2 混合后气体的分子数为 NA
B .2gH2 18O 和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
C .常温下,将 2.7 g 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3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0. 1NA
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FeCl3 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Fe3+=Cu2++Fe2+
B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C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OH-+2H2O=2AlO +3H2 ↑
D .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O+2H+=Fe2++H2O
10.2016 年 8 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中国的首个“氢经济示范城市”在江苏落户。用吸附了 H2 的碳纳米管
等材料制作的二次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放电时, 甲电极为正极,OH-移向乙电极
B .放电时,乙电极反应为 Ni(OH)2+OH--e-=NiO(OH)+H2O
C .充电时,电池的甲电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 .电池总反应为 H2+2NiOOH2Ni(OH)2
11.“类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化学知识有规律可循,但也存在“反规律”现象,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A .HCl 气体用浓硫酸干燥,HBr 气体也可以用浓硫酸干燥
B .碱金属元素单质熔点从 Li 到 Cs逐渐降低,碱土金属元素单质熔点从 Be 到 Ba 也逐渐降低
C .Al2 O3 是两性氧化物, B2O3 也是两性氧化物
D .实验室用 FeS 与稀盐酸反应制H2 S ,也可用 CuS 与稀盐酸反应制H2S
12.2016 年 IUPAC 将合成化学元素第 115 号 (Mc) 提名为化学新元素,Mc 的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是 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Mc 的原子核外有 115 个电子 B .Mc 与 N 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C .Mc 在同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D .中子数为 173 的 Mc 核素符号是Mc
13.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 IVA 族 B .H2Se 比 HBr稳定
C .硒的非金属性比 S 弱 D .硒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2SeO3
14. 由 CO2 、H2 、和 CO 组成的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中 CO2 、H2 、和 CO 的体积比为 ( )
A .29 ︰ 8 ︰ 13 B .22 ︰ 1 ︰ 14 C .13 ︰ 9 ︰ 29 D .26 ︰ 16 ︰ 57
15.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 ΔH= - 164.7 kJ/ml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ΔH= 41.2 kJ/ml
反应Ⅲ:2CO(g)+2H2(g)=CO2(g)+CH4(g) ΔH= -247. 1 kJ/ml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 1 ml CO2 和 4 ml H2 ,平衡时 CH4 、CO 、CO2 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 c(CO2 )c 44(H 2 )
B .图中曲线 B 表示 CO 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 .提高 CO2 转化为 CH4 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D .CH4(g)+H2O(g) =CO(g)+3H2(g)的ΔH= -205.9 kJ/ml
16. 以 CO2 、H2 为原料合成 CH3OH 涉及的反应如下:
c(CH )
反应Ⅰ: CO2(g)+3H2(g) = CH3OH(g)+H2O(g) ΔH1=-49kJ ·ml- 1
反应Ⅱ: CO2(g)+H2(g) = CO(g)+H2O(g) ΔH2=+41kJ ·ml- 1
反应Ⅲ: CO(g)+2H2(g) = CH3OH(g) ΔH3
在 5MPa 下,按照 n(CO2):n(H2)=1:3 投料,平衡时,CO 和 CH3OH
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及 CO2 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Ⅲ中反应物的总键能大于生成物的总键能
B .曲线 n 代表 CH3OH 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
C .该条件下温度越低,越有利于工业生产 CH3OH
D .图示 270℃时,平衡体系中 CO2 的体积分数为 20%
二、解答题 (共计 52 分)
17.(5 分) 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
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A 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
(2)B 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
(3)装置 C 和 D 的作用是________。
18.( 11 分) 化合物 A 、B 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阴阳离子可从表中选择.
(1) 若 A 的水溶液为无色,B 的水溶液呈碱性,A 、B 的水溶液混合后,只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及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
①A 中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 (填“离子键” 、“共价键”).
②A 、B 溶液混合后加热呈中性,该反应的离子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若 A 的水溶液为浅绿色,B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向 A 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 后溶液变黄,但 A 、B 的水溶液混合后无明显变化.则:
①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经分析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请用文字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 . .Ⅱ . .
③请用一简易方法证明上述溶液变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利用上述过程中溶液变黄原理,将其设计成原电池,若电子由 a 流向b ,则 b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 19.(14 分) 碘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海洋植物中富含碘元素。实验室模拟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
流程图如图:
( 1)设计“操作Ⅰ”的主要步骤:___。
(2)“试剂a”通常应具有一定的___性。利用 H2O2 完成“溶液 A”向“溶液 B”的转变,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KI+ H2O2= KOH+ I2
(3)为寻找 H2O2 的替代品,某同学将 O2 不断鼓入“溶液 A”中。设计实验,判断 O2 是否能代替 H2O2(简要说 明所用的试剂、现象和结论)___。
(4)由于“溶液 B”中 I2 的含量较低,“操作Ⅱ”能将“富集、浓缩”到“有机溶液 X”中。已知:I2 在以下试剂中的
阳离子
K+ 、Na+ 、NH4+ 、Fe2+ 、Ba2+ 、Cu2+
阴离子
OH ﹣ 、I ﹣ 、NO3 ﹣ 、AlO2 ﹣ 、HCO3 ﹣ 、HSO4 ﹣
溶解度都大于水,则“试剂 b”可以是___(选填编号)。
(5)“操作Ⅱ”宜选用的装置是___(选填编号) 。A . B . C . D.
(6)为回收“有机溶液 X”中的溶剂,并得到碘单质,可选用如图装置完成“操作Ⅲ”。
①装置 B 的名称是:___。
②装置 A 中,温度计所处的正确位置是___(选填编号)。
③指出该装置中一处明显的错误___。
20.(10 分) ( 1)在一定温度下,有 a .盐酸 b .硫酸 c .醋酸三种酸:
a .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用字母表示,下同)。
b .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 NaOH 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c .若三者 c(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d .将 c(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的三种酸,分别与等浓度的 NaOH 稀溶液反应至 pH=7 ,则消耗 NaOH 溶液 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
e .将 c(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 100 倍后,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当 H2S 浓度较低时常用纯碱溶液进行吸收。表为 H2S 、H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纯碱溶液吸收少量 H2 S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试剂
A .乙醇
B .氯仿
C .四氯化碳
D .裂化汽油
相关性质
与水互溶
不与 I2 反应
与水不互溶
不与 I2 反应
与水不互溶
不与 I2 反应
与水不互溶
与 I2 反应
电离平衡常数
Kal
Ka2
H2 S
9. 1×10-8
1. 1×10- 12
H2CO3
4.3×10-7
5.61×10- 11
(3)磷酸是三元弱酸,常温下三级电离常数分别是 Ka1=7. 1×10-3 ,Ka2=6.2×10-8 ,Ka3=4.5×10- 13 ,解答下列问 题:
a .常温下同浓度①Na3PO4 、②Na2HPO4 、③NaH2PO4 的 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b .常温下,NaH2PO4 的水溶液 pH_______ (填“>”“<”或“=”)7。
c .常温下,Na2HPO4 的水溶液呈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
21.(12 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水立方” ,在 2022 年冬奥会上华丽转身为“冰立方” ,实现了奥运场馆的 再利用,其美丽的透光气囊材料由乙烯(CH2=CH2)与四氟乙烯(CF2=CF2)的共聚物(ETFE)制成。回答下列问 题:
( 1)基态 F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2)图 a 、b 、c 分别表示 C 、N 、O 和 F 的逐级电离能Ⅰ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 。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 是_______(填标号) ,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 ;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_______(填标号)。
(3)固态氟化氢中存在(HF)n 形式,画出(HF)3 的链状结构_______。
(4) CF2=CF2 和 ETFE 分子中 C 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高于聚 乙烯,从化学键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
(5)萤石(CaF2)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含氟矿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 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若该立方晶胞 参数为 a pm ,正负离子的核间距最小为_______p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A卷,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LSO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东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B)卷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东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B卷化学答案pdf、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东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B卷化学试题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B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三化学B卷答案pdf、山西省运城市景胜学校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化学B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