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结构思路-分析行文思路、线索、语段的作用 202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散文的结构思路-分析行文思路、线索、语段的作用 2023高中语文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文思路,材料的组织,结构安排,解题通法,迁移运用,线索的类型,线索的作用,句段作用,开头句段的作用,2中间句段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角度一 分析行文思路
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分析行文思路就是分析作者的构思布局。
散文的“形”是“散”的,即写入散文前的材料是零散的,因此在写作时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把多个孤立的材料组织起来。常用的组织方式有以下五种: 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 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 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 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1.分析行文思路“3法”
直接考查型①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②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空间、作者见闻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厘清了行文思路。间接考查型③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首先要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来分析,然后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组织成合理的先后顺序。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提取,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
2.解答分析行文思路类题“3步骤”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审清是要求梳理行文思路,还是要求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根据题目要求和文本具体内容,或侧重划分层次,或侧重找寻线索,或侧重梳理心理(感情)变化。梳理时要注意勾画圈点关键词或关键句,尤其是梳理心理(感情)变化题,要注意提炼出“心理词(感情词)”。
依据以上两步获取的信息点,按题干要求分条概括,规范作答。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过程”“简要分析”,由此可见,该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分析。
从第2步来看,作者先写童年时对音乐的感受,再写学吹笙的过程中对音乐的了解和对社会生活的感悟,最后写成年后对音乐深沉的思考。
(2021•北京卷)阅读《心灵的呼吸》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作者写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逐渐深入的过程,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这一过程。(6分)
第2段:作者对音乐的意义已有所感悟。第4~7段:作者了解到不同乐器有不同的特点。第8段:写作者对自乐班的感受,感受到音乐背后的人生与社会。第9段:作者对音乐的感悟从乐曲延伸到现实
①作者因偶然听到父亲吹箫,初步地感受到音乐对于生命的意义。②作者学习吹笙时对不同乐器在音乐上的特点有了更具体的了解。③“自乐班”的演奏使作者的理解延伸到音乐背后的社会和人生。④作者成年后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声响也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命题角度二 分析线索的作用
贯穿全文,连缀人物和事件的内容叫线索。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1.通过“四看”定线索
2.从“两方面”析作用
3.解答分析线索作用题“3步骤”
逐字细读题干,看清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首先按照上面讲到的“四看”找线索,然后从“两方面”分析线索的作用。
作答时,要紧扣第2步分析,结合具体内容阐释,分条陈述。
“临终遗言”“本文的钥匙”——线索作用“简要分析”
(3)从主旨上看,本文要表达的主旨情感,就是通过普希金人生悲剧,抒发对痛苦与人生的思考。
作答时,要紧扣第2步分析,结合具体内容阐释。
(2021·全国甲卷)阅读《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9.普希金的临终遗言是理解本文的钥匙,请简要分析。(6分)
普希金的遗言:“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了!”
(1)从内容上看,这句话说明普希金去世时,是各种痛苦压倒了他对生命和自由的热爱……(2)从结构上看,这句话与标题“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相呼应。
故而他们往往比庸人承担多得多的痛苦,故而他们的生命往往是那样的短暂而璀璨。人们是喜欢天才的命运还是庸人的生活呢?
①临终遗言是理解普希金人生悲剧的线索,它将普希金个人不幸与时代痛苦联系起来,揭示出他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②临终遗言是统摄全篇的“文眼”,文章的标题由此而来,作者的情感抒发、思想表达也都与遗言有密切关系。
阅读《火车穿越的身与心》完成1——2题。1.简要分析文中“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文章的?试简要分析。
①兴奋欣喜。在青藏路上追赶火车,感受力量和速度的冲击,因新事物的出现而激动。②眷恋忧虑。停宿纳木错湖边,选择的理性与本能的感性带来撕裂的隐痛,为遭逢现代文明的古老文化担忧。③欢快高亢。回到青藏线上,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可逆转,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变化。
①本文是以双线交织的形式组织文章的。②从叙事上讲,以“我”的旅途为线索;从抒情上讲,穿插着“我”的心理活动变化。③从格尔木到唐古拉山,“我”的心情是兴奋喜悦的;到纳木错湖,“我”又眷恋和担忧;回到青藏线上眼望拉萨,“我”的情绪欢快而高亢。
命题角度三 分析句段的作用
句段的作用,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情感和观点态度上的作用。
(1)中间句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只有在结构上的作用:①承上启下(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呼应结尾;③转换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折点;④引领或引起下文的作用。(2)中间句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或论述的与情感有关的事情,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结构上是承上启下或照应前文的作用。
(1)首尾呼应(照应),结构严谨;揭示并深化主旨或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2)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3)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②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③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④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增添意境美和文采。⑤名言:表明……观点,具有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丰富文章内容。
1.分析句段作用“3角度”
首先要看准句段在文中处于什么位置;其次要弄清句段写了什么,主要表达什么意思。
第1步 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2.解答句段作用题“2步骤”
第2步 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根据“[必备知识]”中讲到的句段在文中的不同位置的作用和上面“分析句段作用‘3角度’”,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即可。
结尾部分。最后一段具有议论性质,那么就要分析引用林徽因的故事证明了什么;再结合这一故事处于文末这样的特殊位置,分析其在表现主旨上的作用。
明确句段位置,读懂句段内容
确定分析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参考“结尾句段作用”,主要从内容、主题角度思考,并结合文本分析。
内容角度①由原文“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可知,这个例子是证明线条可以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线条是蕴含着人的主观精神的。②文中引用林徽因的事例,很生动地诠释了观点,并给文章注入文化内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主题角度:作者通过对林徽因事例的分析,借线条这一象征符号来寄托对新生共和国的美好期待,由此深化了本文的主题。
阅读《线条之美》思考:18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4分)
阅读《再游北戴河》思考:文章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①交代了居住在北戴河风景区西部的中国人待别是中国女子的表现。她们虽然生活在西方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北戴河风景区,但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都很斯文,就是恋爱的男女,也十分差涩。②写出作者看到的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表现了居住在那里的部分中国青年在社交上的自由与管束。③照应文章开头作者提到的“洋化”“时髦”问题,首尾照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二第1讲分析散文结构思路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C,答案D,续上表,线索的类型,区分三对答题术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突破易错难点:散文—结构思路分析找不到切入点,句段作用分析不透彻-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突破技巧讲练(全国通用)课件PPT,共60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思路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散文的结构思路线索,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散文的三类线索,散文的明暗线的作用,分析句段作用,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