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大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docx
    • 高一地理答案.pdf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第3页
    高一地理答案第1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大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大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无答案docx、高一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分第 Ι卷 (选择题) 和第 Ⅱ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 钟。
    第 Ι卷 选择题 (共 8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共 35 小题,其中 1~25 每题 2 分,26~35 每题 3 分,共 80 分,每道 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022 年 5 月 10 日 01 时 56 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 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 10 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 (图 1) 。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正式 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全面建造的序幕。据此完成 1~3题。公众号高中试卷资料下载
    图 1
    1 .在轨运行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不属于(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进入预定轨道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利用的能源主要是( )
    A .核能 B .风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3 .下列现象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数据回传地球干扰最大的是( )
    A .太阳黑子 B .太阳耀斑 C .太阳辐射 D .太阳引力
    披毛犀 (图2) 是活跃在亚欧大陆北部的哺乳动物,全身长满浓密的长毛,厚厚的毛 皮及脂肪用来抵御严寒, 已在一万年前灭绝,是最晚灭绝的史前犀。 图 3 为“主要地质 年代特征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图 2
    图 3
    4 .末次冰期后,随着气候转暖,披毛犀 ( )
    A .向高纬迁移
    C .向内陆迁移
    5 .披毛犀繁育的时期 ( )
    A .重要的成铁期
    C .被子植物繁盛
    B .向低纬迁移
    D .向沿海迁移
    B .恐龙称霸地球
    D .联合古陆形成
    2022 年 9 月 5 日 12 时 52 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 6.8 级地震,震源深度 16 千米。中国地震预警网震后 6.2 秒产出了预警信息,并通过预警终端、手机 APP、村村响 应急广播以及第三方平台等发布渠道,给康定市提前 7 秒预警,雅安市提前 20 秒预警, 成都市提前 50 秒预警,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下图是“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路径示 意图 (图4) ”和“手机终端预警信息图 (图5) ”。据此完成6~7 题。
    图 4 图 5
    6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
    A .内核 B .外核 C .地幔 D .地壳
    7 .成都能够成功预警本次地震,是基于 ( )
    ①电磁波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②横波和纵波传播介质的差异
    ③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④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的差异
    A .①② B .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高一地理试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图 6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图 7 为“大连市区某年 12 月 15 日、16 日天气示 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图 6 图 7
    8 . 白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9 .从大气受热过程来看,与 15 日相比,16 日气温日变化较大的原因是 ( )
    A .①减弱,③增强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②增强,④增强 D .②增强,④减弱
    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很多,植被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图 8 为“植被对河流流量 的影响示意图” 。据此完成 10~11 题。
    图 8

    10.下列关于植被对河流流量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有植被的流域洪峰低、来得早
    B .有植被的流量季节变化小
    C .无植被的流域洪峰高、来得早
    D .无植被的流量季节变化大
    11.导致图示河流流量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 )
    A .蒸发 B .蒸腾
    C .下渗 D .地下径流
    斑海豹一般在温带和寒温带生活,身体浑圆肥壮,体重约 100 公斤,具有洄游产仔 的习性。每年 12 月,斑海豹进入黄、渤海,1~3 月份繁殖,在结冰区卧冰产崽、“晒娃”, 每个家庭通常占据着一块浮冰 (图9) 。当冰融化之后,幼崽才开始独立在水中生活。图 10 为“某年 1 月 15 日渤海湾海冰预警图” 。据此完成 12~13题。
    图 9 图 10
    12.下列地区最有可能成为斑海豹集中产崽基地的是 ( )
    A .莱州湾 B .渤海湾 C .滦河口 D .辽东湾
    13.斑海豹选择该地产崽的主要原因是 ( )
    ①浮冰分布广 ②结冰时间长 ③冰体厚度大 ④海水深度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图 11 为“北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 14~15题。
    图 11
    14.下列海水等温线图中能正确表示图中洋流 M 的是 ( )
    A B C D
    15.若一艘油轮在③处泄露,则 ( )
    A .③处污染范围不会扩大 B .①处海水更新周期变短
    C .会造成④处渔场减产 D .②处最先受到污染
    《徐霞客游记》 中记载, “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 皆石骨 嶙峋,草木摇飏,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 。图 12 为“我国不同地区地貌景观图”。 据此完成 16~18题。
    图 12
    16.四幅景观照片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景观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图中自然景观的地貌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地陡峭狭窄,形如阶梯 B .②地上宽下窄,形如蘑菇
    C .③地两壁陡立,谷底狭窄 D .④地山坡陡峭,远望如林
    18.这段游记关于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
    ①地貌形态 ②地貌成因 ③地貌颜色 ④植被状况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辽宁某高中地理老师带领高一学生在山坡观察了某森林以及林下土壤剖面,并绘制 了森林中的成层现象图 (图 13) 和土壤剖面的分层划分图 (图 14) 。据此完成 19~20 题。
    图 13 图 14
    19.森林中形成了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影响这种结构的主导因素是 ( )
    A .地形 B .光照 C .水分 D .土壤
    20.该地森林植被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是 ( )
    ①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②使土壤具有团聚性
    ③阻碍水的下渗对土壤的淋溶 ④增加土壤氧气含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某中学设计实验识别土壤性质。阅读实验有关资料,完成 21~22题。
    实验材料: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样本各 150 克,纱布、水、小刀、量杯 4 个、 矿泉水瓶 4 个。
    高一地理试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实验步骤:用小刀分别将 4 个矿泉水瓶横向对半割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放 入纱布做成漏斗,扣在下部分的上方,做成 4 个简易装置 (图 15) 。
    分别将 100 克的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样本装入 4 个漏斗中,由 4 位同学量取 等量的水,同时以一样的高度和速度倒入土壤中,观察记录渗水速度和收集的水量。
    图 15
    21.渗漏速度最快的是 ( )
    A .黏土 B .黏壤土 C .壤土 D .砂土
    22.实验中同学们发现最终收集的水量均小于倒入的水量,这说明土壤 ( )
    A .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 B .具有蓄水、保水的功能
    C .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条件 D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大连市气象台2022 年 11 月 27 日发布寒潮橙色预警信号:本轮强寒潮带来的偏北风 十分强劲,29 日凌晨到 30 日中午,沿海海区阵风可达9~11 级,陆地阵风可达8~10 级。图 16 为“27—29 日市区日均温和日降水量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23~24 题。
    降水量
    (mm )
    30
    8
    15
    0
    图 16
    23.本轮寒潮 ( )
    A . 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B .主要发源于北冰洋地区
    C .伴有大风、降温、降水等天气 D .对青藏高原影响剧烈
    24.下列属于寒潮带来的影响是 ( )
    ①造成近海养殖业严重受损 ②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③引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④低温强降雪冻死病虫害,增加土壤湿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滑坡和泥石流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图 17 为“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 意图” 。据此完成 25~26 题。
    高一地理试卷 第 6 页 (共 10 页)
    图 17
    25.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泥石流和滑坡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采集雨量信息
    B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C .运用遥感技术模拟滑坡、泥石流动态过程
    D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26.该地 7 月泥石流的发生频次明显高于滑坡,其原因是 ( )
    A .地震多发 B .雨季降水量大 C .人类破坏严重 D .地势陡峻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昼夜风向明显改变的地方性大气现象,包括湖风 (出湖风) 和陆风 (进湖风) 。图 18 示意大连西山水库周围的四处地点。据此完成27~29题。
    图 18
    27.下列能够正确表示西山水库夏季湖陆风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8.夏季炎热的中午能够感觉到凉爽西北风吹来的地点是 ( )
    A . 甲 B . 乙 C .丙 D .丁
    29.近年来,大连西山水库周边人口密度增加,住宅范围扩大,产业迅速发展,每天释 放出大量废热,可能使得 ( )
    A .湖风加强、陆风加强 B .湖风加强、陆风减弱
    C .湖风减弱、陆风加强 D .湖风减弱、陆风减弱 高一地理试卷 第 7 页 (共 10 页)
    图 19 为某月“长江入海 口的表层盐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30~31题。
    图 19
    30.一艘货轮驶入上海港,从乙到甲航段,货轮的吃水深度 (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再变大 D .先变大再变小
    31.图中长江入海口附近等盐度线发生弯曲并向东凸起明显,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A .太阳辐射 B .盛行风向 C .陆地径流 D .洋流性质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图 20 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 示意图” 。据此完成 32~33题。
    图 20
    32.图中所示地区山谷的基本走向为 ( )
    A .东北—西南向 B .东—西向
    C .西北—东南向 D .南—北向
    33.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 .上、下部均陡峭 B .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 .上、下部均平缓 D .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森林凋落物 (图21) 也可称为枯落物 (枯叶、枯枝、果实) ,图 22 为“我国甲乙两 种树种森林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34~35题。
    图 21 图 22
    高一地理试卷 第 8 页 (共 10 页)
    34. 甲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 )
    A .东南丘陵 B .东北山区 C .藏北高原 D .华北平原
    35.造成秋季乙树种树叶凋落较甲树种多的主要因素是 ( )
    A .土壤 B .光照 C .水分 D .气温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20 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2 道小题,共计 20 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8 分)
    近地面臭氧是大连近年来大气中的首要光化学污染物,主要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挥发 性有机物和 NOx 通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次污染物。2022 年 4 月 25 日 (晴朗无风) 大连 发生一次臭氧污染过程,某校地理学习小组测得了某街区的臭氧浓度。图 23 为“臭氧在 大气层中的分布情况图” ,图 24 为该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 23
    图 24
    (1) 臭氧层在大气垂直分层中主要分布在 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减轻太阳辐射对 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 (2分)
    (2) 该日大连的风向是 ,若上海也同时发生了相同程度的臭氧污染, 自然状况 下, 城市污染消散的速度快,说明其原因。 (6 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12 分)
    地理野外考察是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暑假到长 白山脉周边进行野外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1) 结合哈泥河景观照片,描述图中河段的地貌特征。 (4 分)
    (2) 根据考察报告中长白山岳桦林带的景观描述,推测镶嵌在高山苔原带中岳桦林的生 长环境特点。 (4 分)
    (3) 对耕作而言,哈泥河附近土壤比南方地区肥沃,分析其主要原因。 (4 分)2022 年 8 月 9 日 晴 25°C 西南风 2~3 级
    考察地点概况: 长白山脉,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为白 头峰,海拔 2749 米。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在辽宁省东港市附近注入黄海 北部,全长795 公里,拥有浑江、哈泥河等多条支流。考察小组发现,哈泥河 沿岸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考察记录单
    地点
    鸭绿江支流——哈泥河
    长白山岳桦林带
    景观
    照片
    景观
    描述
    哈尼,满语为“弯曲的神 刀”,哈泥河全长 137 千米,流 域面积 1498 平方千米,流域呈 带状。流域内草木丛生,上游两 岸有针阔混交林,下游有大量的 次生林和草丛湿地,植被覆盖较 好。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 的森林带,一般在低海拔土壤条 件较好、风力不大的生长环境中 散生,树干一般直立,侧枝繁茂, 树冠郁闭。当海拔高于2100 米 时,则以斑块状镶嵌分布于高山 苔原带中,此处林木稀疏,矮小 弯曲,根系发达,枝干贴近地面 朝一个方向匍匐生长。

    相关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大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大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迎客松”形态奇特的成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大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大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耀斑爆发时, 由图 3 预警信息可知, 三叶虫主要生存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