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6 超重和失重综合训练题,共8页。
课时分层作业(十七) 超重和失重[合格基础练](时间:1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多选)如图是娱乐节目中设计的“导师战车”.当坐在战车中的导师按下按钮时,战车就由静止开始沿长10 m的倾斜直轨道向下运动;某时刻开始减速,到达站在轨道末端的学员面前时,恰好静止,整个过程历时4 s.将加速、减速过程分别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战车运动过程中导师先失重后超重B.战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外力不变C.战车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一定等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D.战车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5 m/sAD [“导师战车”沿斜面先加速后减速,战车上的导师先失重后超重,A正确;战车所受的合外力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外力不同,B错误;因不知加速和减速的时间关系,故不能判断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关系,C错误;设最大速度为vm,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由t=x可得vm=5 m/s,D正确.]2.如图所示,在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支架,支架上固定一电磁铁A,电磁铁A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电磁铁A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某时刻接通电源,在铁块B被吸引起来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A.不变 B.变大C.变小 D.忽大忽小B [很多同学认为,当铁块B被吸起时脱离台秤,所以对台秤的压力消失,台秤的示数减小,从而错选C.其实,铁块B被吸起的过程是铁块B加速上升的过程,处于超重状态,即整体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整体对托盘的压力大于整体的重力.故选项B正确.]3.(多选)在太空空间站中,一切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测量中,仪器能正常使用的是( )A.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B.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C.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用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BD [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现象都会消失,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零,所以不能用它来测物体的重力,将物体和砝码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盘时,对盘的压力均为零,所以不能用它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A、C错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弹簧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这些都与物体的重力无关,所以B、D正确.]4.(多选)如图是我国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BC [火箭加速上升时,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飞船加速下落时,加速度方向向下,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故B正确;飞船在落地前减速,加速度方向向上,宇船员处于超重状态,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故C正确;火箭向上加速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虽然加速度减小,但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仍大于重力,故D错误.]5.如图所示,金属小桶侧面有一小孔A,当桶内盛水时,水会从小孔A中流出.如果让装满水的小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小桶自由下落过程中( )A.水继续以相同的速度从小孔中喷出B.水不再从小孔喷出C.水将以更大的速度喷出D.水将以较小的速度喷出B [水桶自由下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其中的水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容器壁无压力,故水不会流出,故选B.]6.(多选)如图甲所示,竖直电梯中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压力传感器P上,电脑可描绘出物体对P的压力F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图乙中K、L、M、N四条图线是电梯在四种运动状态下由电脑获得的Ft图线,由图线分析电梯的运动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由图线K可知,此时电梯一定处于匀加速上升状态B.由图线L可知,此时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gC.由图线M可知,此时电梯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由图线N可知,此时电梯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先向上后向下BD [由图乙可知,图线M的支持力等于重力,电梯可能处于静止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图线L的支持力FN=2mg,由FN-mg=ma可知,电梯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上,B正确;由图线K可知,物体对P的压力大于重力且逐渐增大,电梯的加速度一定方向竖直向上且越来越大,A错误;由图线N可知,物体对P的压力先大于mg,后小于mg,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先竖直向上后竖直向下,D正确.]二、非选择题(14分)7.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 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各种情况下电梯具体的运动(g取10 m/s2):(1)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1=40 N,且保持不变;(2)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2=32 N,且保持不变;(3)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T3=44 N,且保持不变.(弹簧均处于伸长状态)[解析] (1)当T1=40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1-mg=ma1,解得这时电梯的加速度a1== m/s2=0 m/s2,由此可见电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当T2=32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2-mg=ma2,这时电梯的加速度a2== m/s2=-2 m/s2,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电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3)当T3=44 N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3-mg=ma3,这时电梯的加速度a3== m/s2=1 m/s2即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答案] (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3)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等级过关练](时间:25分钟 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 kg的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g取10 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 乙A.前10 s的悬线的拉力恒为1 500 NB.46 s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C.0~10 s材料处于失重状态D.在30~36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B [由图可知前10 s内材料的加速度a=0.1 m/s2,由F-mg=ma可解得悬线的拉力为1 515 N,选项A错误.由图像面积可得整个过程材料上升的高度是28 m,下降的高度为6 m,46 s末塔吊的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 m,选项B正确.0~10 s材料加速度向上,材料处于超重状态,F>mg,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选项C错误.因30~36 s材料加速度向下,材料处于失重状态,F<mg,在30~36 s钢索最不容易发生断裂,选项D错误.]2.(多选)如图所示,小球A放在真空容器B内,小球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B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A、B一起上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A、B间一定没有弹力B.若不计空气阻力,A、B间一定有弹力C.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上板一定有压力D.若考虑空气阻力,A对B的下板一定有压力AC [若不计空气阻力,整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对B没有压力,B对A也没有支持力,故A正确,B错误;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A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因此B对A的压力向下,即A对B的上板一定有压力,C正确,D错误.]3.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个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绳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系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下端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小球恰能稳定在图中虚线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大于系统的总重力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系统的总重力C.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球的重力,但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D.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小球的重力,小车一定向右匀加速运动C [小球稳定在题图中虚线位置,则小球和小车有相同的加速度,且加速度水平向右,故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小车既可以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也可以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故选项C正确.]4.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B [根据vt图像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g=ma可判断支持力F的变化情况:失重→等于重力→超重→超重→等于重力→失重,故选项B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5.(12分)一质量为m=40 kg的小孩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电梯从t=0时刻由静止开始上升,在0到6 s内体重计示数F的变化如图所示.试问: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g取10 m/s2)[解析] 由题图可知,在t=0到t1=2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大于mg,故电梯应做向上的加速运动.设在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1,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1-mg=ma1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1=a1t在t1=2 s到t2=5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等于mg,故电梯应匀速上升,速度为t1时刻电梯的速度,即v1=a1t1,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2=v1(t2-t1).在t2=5 s到t3=6 s的时间内,体重计的示数小于mg,故电梯做向上的减速运动.设这段时间内体重计作用于小孩的力为F2,电梯及小孩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2=ma2在这段时间内电梯上升的高度h3=v1(t3-t2)-a2(t3-t2)2电梯上升的总高度h=h1+h2+h3由以上各式和题中的数据,解得h=9 m.[答案] 9 m6.(14分)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利用这样的天然实验室制造出没有内部缺陷的晶体,生产出能承受强大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如未来的某天你乘坐飞船进行“微重力的体验”行动,飞船由6 000 m的高空静止下落,可以获得持续25 s之久的失重状态,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进行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实验,已知下落的过程中飞船受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试求:(1)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大小;(2)飞船在微重力状态中下落的距离.[解析] (1)设飞船在失重状态下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f=ma又Ff=0.04mg即mg-0.04mg=ma解得a=9.6 m/s2.(2)由s=at2得s=×9.6×252 m=3 000 m.[答案] (1)9.6 m/s2 (2)3 000 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教科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牛顿第二定律课后作业题,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粤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牛顿第二定律含答案docx、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一册3 光的全反射同步训练题,文件包含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光的全反射含答案docx、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