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现代高中物理教学的规范,在实施该标准的过程中,我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将实施趣味教学,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从生活走进物理,再由物理解释生活现象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探究。二、教材分析《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是人教版(2019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4节的内容。包括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以及从v—t图像看加速度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加速度是力学教学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整个物理学,在运动力学中经常会运用到,在教材中起着前后衔接并过渡的作用,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中较难懂的概念。在为此先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入手,让学生讨论速度变化的快慢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对学习加速度概念带来一定的困难。高一学生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对抽象概念的学习还有定的难度。但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他们主动性较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强,利于本节教学的进行。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直观案例的具体分析,来深化概念、深入理解。四、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物理观念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表达式,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也是矢量,也有方向有大小。(二)科学思维通过对加速度的学习和定义式得出的过程,学会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的方法,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三)科学探究通过对生活中速度变化例子的分析,培养从生活走进物理,再由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的探究方法。(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从生活例子进行教学,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物理科学逻辑,善于区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重点1.加速度的定义及其公式。2.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它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二)难点1.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确立及其方向。2.利用v—t图像分析加速度。六、教学方法(一)教法讨论法、讲授法、问答法(二)学法自主探究法、交流合作法、练习法七、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是速度,哪位同学能帮助我们回忆呢?学生回答(预设):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有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生活视频: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轿车和旅客列车起步后达到相同速度的视频,提问学生“小轿车与旅客列车达到相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哪一个更短?” 学生回答(预设):列车需要的时间更多。引入:列车需要是时间更多,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那么是不是还应该有另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加速度。(二)新课讲授1.加速度生活视频: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我国隐身战斗机歼20从地面静止加速到刚离地面时的视频、东风导弹发射时的视频。提问学生:我们之前学习了速度的表达式:,我们知道位置的变化叫做位移即末位置坐标减初位置坐标,它是一个矢量;位置变化的快慢叫做速度,同样的也是矢量。那么我们类比速度的变化,它没有专门的称谓,末速度减初速度,也是个矢量;速度变化的快慢用什么来描述呢?那么同学们尝试着用上面两个视频中速度的变化与时间变化比较一下,看看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同学们请利用八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展示结果(预设):歼20战斗机的,东风导弹的解释:同学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炮弹速度的变化比飞机起飞速度的变化快得多。为此我们引入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在我们物理学上为了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一特征,我们就用加速度这一定义来描述: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讲解单位:每学新的一个物理量都对应着新的单位加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或m*s-2.提问学生:同学们,我们所学的速度都有哪些?学生回答(预设):有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讲解加速度瞬时性:加速度也有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之分。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学生阅读:同学们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它有大小、有方向,那加速度是标量还是矢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5页至26页。学生回答(预设):有回答标量、有回答矢量,那么究竟是标量还是矢量呢?展示图1.4-1并提问:汽车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t之后,速度变为v2。速度是有大小、有方向的矢量,我们以速度v1箭头端为起点,速度v2的箭头端为终点,请同学们尝试做出一个新的箭头。展示结果:新的箭头就表示速度的变化量△v。由于,所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v的方向相同。看图得结论: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和前面的速度类比得也是个矢量。3.从v—t图像看加速度给图观像:在v—t图像中可以获得那些数据?能得知道物体的加速度嘛?学生回答(预设):v-t图像反映的是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或不可以)。看图比一比:a、b分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v-t图像。哪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为什么?请同学们分组进行讨论。合作出结果(预设):从图中可以看出,E、F两点之间的横坐标代表时间间隔△t,纵坐标代表速度的变化量△v,其比值为该直线的斜率,且△v与△t的比为加速度。因此由v-t图像中的图线的倾斜程度可以判断加速度的大小。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大。教师点拨:①根据图线的倾斜方向可以判断加速度的方向。②由图线的倾斜程度可以判断加速度的大小。(三)课堂巩固例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向东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20m/s,然后开始减速,2min后该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解:初速度v0=20m/s,末速度vt=0,所以有加速度为:=答: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167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向西。(四)课堂小结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表示。表达式: 单位: 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从v—t图像可以看加速度。(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1、2两小题八、板书设计加速度1.加速度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用a表示。表达式: 单位: 2.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3. 从v—t图像看加速度斜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4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集体备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