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梳理
展开古代诗歌四首 一、《观沧海》 (一)作者简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著有《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等诗篇。诗作以慷慨悲壮见称。(二)写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率军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三)课文分析1.炼字①“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是全诗的线索,写登山所见,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涌”字既写出了沧海惊心动魄的声势,也写出了诗人对海的惊叹和赞美。2.修辞方法“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写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表现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3.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将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结合在一起。②虚实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六句写海水和山岛,是实写沧海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虚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沧海的壮丽景色。③动静结合。山岛耸立,是静态;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和海水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草木是静态;洪波是动态,草木和洪波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④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人借奇特的想象,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风格豪迈潇洒,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有《李太白文集》。(二)写作背景《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深感不平和悲伤,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昌龄的同情和关切。(三)课文分析1.意象:①“杨花”即柳絮,常给人以飘忽不定的感觉,如同浮萍,是漂泊无依的形象。②“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啼声哀切,常代表伤感。③“明月”,常用来抒发思乡怀人的情感。2.修辞方法:“我寄愁心与明月”运用拟人,将月亮人格化,把它看成友好的使者,它了解诗人此刻的心情,愿意承担陪伴友人的使命,从而抒发了对友人因被贬而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3.表现手法:①全诗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杨花、子规与友人飘零联系在一起,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和同情。②“杨花落尽子规啼”寓情于景。“杨花”漂泊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暗含悲痛之情,诗人借用这两种意象,点明特定暮春时令,表现了内心的伤感。③想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运用想象,诗人和友人天各一方,便想象月亮带着自己的同情和怀念,去陪伴友人一直到达贬所。④用典。“杨花落尽子规啼”,“子规”运用了“杜鹃啼血”的典故,渲染了伤感的氛围。 三、《次北固山下》 (一)作者简介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现存诗不多,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等。(二)写作背景王湾的诗追求壮美的意境,具有北方诗派的风格。但由于他“尝往来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就作于他游江南之时。(三)课文分析1.炼字①“平”“阔”:春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阔”字描绘出两岸一望无际的景象,在空间上给人一种广阔的感觉。②“正”“悬”:“正”是风顺风和,“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的样子,写出了海上孤帆行船的景象;不用“顺”而用“正”,是因为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顺而不猛,帆才能“悬”。③“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且富有生机,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表达出诗人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2.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生于残夜,驱走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已经赶走了寒冬,揭示了时序交替的自然规律,暗示着时光流逝,隐含了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3.修辞方法①对偶。“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以路途奔波之意表达神驰故里的羁旅漂泊之情。“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仗工整,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表现了出来。②拟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表现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 四、《天净沙·秋思》 (一)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著作有《汉宫秋》《青衫泪》《荐福碑》《岳阳楼》等。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其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二)写作背景马致远仕途不顺,长期漂泊,《天净沙•秋思》就是马致远旅途漂泊时的作品之一,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这首小令的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三)课文分析1.情景交融。选用“枯藤”“老树”“昏鸦”等意象,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2.烘托(衬托)。通过一系列景物,衬托出游子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小桥流水人家”呈现出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反衬了沦落异乡的游子的内心更加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