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案例背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案例背景:
学科:语文
班级:二(3)班
课题 《小毛虫》
教材: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上课时间:2009年3月12日
教师:王娟
单位: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附属学校
课时数:1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小毛虫》是意大利的著名艺术家达•芬奇写的。文章描写了一只小昆虫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变化过程,从而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将按照自己的规律发 展。课文从一开始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小毛虫的貌不惊人及行动的迟缓;到小毛虫并不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尽心竭力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一节作者用欣喜的 笔调写了小毛虫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文中生字和新词较多,对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形成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关键词句的重点研读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感受小毛虫对待生活的乐观自信和努力付出。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兴趣浓厚,对昆虫世界尤其毛虫羽化的自然规律充满好奇,使本课教学有了很好的情绪积淀。而学生对逆境、挫折的生活阅历粗浅,情感体验缺乏,对体悟乐观、自信、执着的生活态度有一定难度。我班学生以养成较好的预习习惯,具有较强的自主识字能力,对词语的理解已积累了一定的方法。同时具备一定地朗读基础,但如何准确把握角色心理读出语气,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点拨。同样学生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待在课堂训练中进一步强化。
(三)、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能正确描摹并记忆5个生字。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若干、巩固复习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关键语段。
3、体会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乐观、充满信心。惟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本课生字,能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词语并结合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树立乐观、自信的信念,相信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1)在对比中体会,以比促思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是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 种方法,它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差别。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不断在揣摩、理解中感受到美的形象教学。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点来分析事理,辨明是非,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与丑,真与假。如《小毛虫》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小毛虫破茧前和破茧后的外表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组织学生各自在不同的角度上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在导入课文的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看小毛虫的图片,当学生看见图中的小毛虫在树枝上挪动着身子的样子时,发出了一些嘘声,于是,我立刻问学生:“你喜欢小毛虫吗?为什么?”课堂立刻热闹起来,学生纷纷举手。
学生甲说:“我不喜欢毛毛虫,因为它毛毛的样子让我觉得可怕。”
学生乙说:“我不喜欢毛毛虫,因为它难看。”
学生丙说:“我喜欢毛毛虫,因为它很可爱。”
……
学生们对于小毛虫的感受各有不同,这是与他们生活经验和个性使然。对于他们的看法,我是全盘接受。因为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而当学生学习了课文之后,我再次抛出了同样的问题“你喜欢小毛虫吗?”
学生的看法开始发生了变化,“我喜欢小毛虫,因为它自信,乐观!”“我喜欢小毛虫,因为它破茧成蝶的过程很棒!”学生们对小毛虫的看法从起初的仅从外表判断喜恶到学习课文后对小毛虫精神的赞扬,这种情感上的对比,让学生真正领会了课文的思想。
(2)在朗读中体验,以读代讲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学生读书为主,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小毛虫》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如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评读、快速读、竞赛 读、配乐朗读等。在体会小毛虫破茧之前的可怜时,我请学生比一比,谁能读出可怜的语气,学生踊跃举手,一下子 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学生们在读中体会到了结茧前的小毛虫是如此的可怜,产生了同情。 当播放小毛虫破茧化蝶的录像时,我又用范读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特有的意境中,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尝试为录像配音,在优美的音乐和真实的画面中,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小毛虫破茧化蝶的喜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媒体设计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在事物的大小、远近、虚实、快慢、动静、繁简、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多彩的情感。
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化远为近,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知识的肤浅,如:观看小毛虫挪动和破茧化蝶的过程录像,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体会到了毛虫挪动时的笨拙和化蝶时的奇妙,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加深了学生的认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在恰当的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化难为易,如:查字典理解“笨拙”的“拙”在文中的意思,互动技术“按按按”的运用,节约了查字典的时间,也对学生的掌握进行了一个反馈了解,很轻松的突破了重点。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唯有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为。”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我又一次运用了互动技术“按按按”,通过同一个问题“你喜欢小毛虫吗?”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课文前后的喜恶不同的变化,从中了解学生对于小毛虫之所以产生态度变化的原因是小毛虫的自信与乐观。
三、教学过程
四、教学反思
《小毛虫》是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二年级(下)第四单元中的一课。根据教材要求,二年级(下)的教学重心应完成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本单元阅读的主目标是读 短文理解词句,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等理解有关词句在文中的意思。在教学本课时,我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上,学习边读、边 思,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伙伴间的交流从而理解一些关键词、句,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课文1、2节通过对比学习加深词句理解。如,通过多媒体、录像的渲染帮助学生理解“欢歌曼舞”的意思、,以欢快、轻松的朗读体会“各种昆虫”美好生活。通过 对描写小毛虫句子的反复朗读,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一点点”、“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理解“笨拙”的意思, 进一步体会小毛虫的“可怜”,这时,学生内心的感受就会自然体现在低沉、缓慢的朗读中。
课文3、4、5节是本文的重点段落,文章“道”之所在,也是学生体会的难点。因此,在教学时我根据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层层深入,重点句子反复朗读、体会。通过听、记、说、二次出现等方法对文章深刻含义有所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教师的情感就要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振,这样才能为学生情感的产生提供先决条件。教师的情感和课文的情感达到水乳交融时,学生就会被感染,随之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就会变得异常热烈。
因此,在播放小毛虫破茧化蝶的录像时,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把学生带进小毛虫的世界,去感受小毛虫破茧成蝶的神奇,感受小毛虫化蝶的喜悦,感受小毛虫破茧的精神。课文读完后,教室里出奇地静,这是朗读打动了学生,感染了学生。
然而每节课都往往存在着缺憾,在本课教学中,对于小毛虫破茧成蝶给我们的启示所揭示的思想道理的总结还存在着不足,老师给的太急,太多了,如果让学生充分表达说出思想更能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思想,相信学生在深入学习之后一定能有思想的火花的迸发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 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让我们去郊外瞧瞧吧,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你们知道这么美丽的蝴蝶是什么变得吗?22.小毛虫
3、瞧!小毛虫来了!
4、在你的眼中,小毛虫是怎么样的?你喜欢小毛虫吗? (统计结果)
5、课文中的小毛虫是一条怎样的小毛虫呢?课文说了小毛虫的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找找答案。
交流。
齐读。
按1
交流(可怜,难看,笨拙)
1、观看蝴蝶飞舞的录像,让学生产生美的情感,引出课文主人公。
2、观看小毛虫的爬动片段,直观感受小毛虫,促进情感抒发。创设学习情境,
3、采用“按按按”技术,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恶,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也为学习课文作好情感的铺垫。
二、整体感知
1初读全文,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 )的小毛虫变成( )的蝴蝶。
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板书
可怜的、笨拙的小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
4、出示生字“拙”
5、师:读读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1自读
2开火车读正音
交流词语意思。
交流:可怜
笨拙
美丽
学习生字:拙
开火车读
按2:第六笔是什么?
指名读
4、学生质疑
1、读通全文,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和理解课文大意的能力。
2、利用“按按按”技术对生字笔顺进行反馈。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的内容进行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三、细读课文:
1、为什么说小毛虫很可怜?
①出示:只有它,可怜的小毛虫被抛弃在一旁,既不会跑,也不会飞。
②想象一下,你如果被别人抛弃了,你感觉怎样?
③指导朗读
师:(边说边出示句子)一条小毛虫趴在一片叶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它观察到了什么?
听,它们的歌声是那么轻快,它们的舞姿是那么的优美,这样的的歌声和舞姿我们可以用“轻歌曼舞”来形容。 出示:轻歌曼舞
2从哪些地方看出小毛虫的笨拙?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①出示第二小节: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觉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②请你再仔仔细细读读这一小节,那些词语写出了小毛虫的笨拙?圈出来。
③指导朗读
小毛虫是周游了整个世界吗?指导读“整个世界”师: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它爬得很累,所以他觉得好象周游了————整个世界。
谁能把小毛虫笨拙的样子读出来。
3、小毛虫对于自己不如别的昆虫的事实抱着怎样的态度?
尽管各种昆虫抛弃了他,尽管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动一点点,但是它( )
也不( )
它想:( )
于是它( )
小毛虫一刻也没有迟疑,它( )你们快看,它织呀织呀,最后( )
师:小毛虫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它尽心竭力地工作。
出示词语:尽心竭力
查字典“竭”的意思
谁尽心竭力地干什么?
4小毛虫变成一只怎么样的蝴蝶?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
你也想为这段动画配音吗?请你也读读第五小节,多读几遍,也来当当小小配音员。
指导朗读
1、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问题。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学习)
3、学习生字:抛弃
4指名读句子。
5各种昆虫轻歌曼舞,飞的飞,跑的跑,又是唱,又是跳。
6读词:轻歌曼舞
轻声读,交流
交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挪动、一点点
体会朗读
学生读:并不失望,也不羡慕任何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它一条小小的毛虫,应该学会吐纤细的银丝,为自己编织一间牢固的茧房。
尽心竭力地工作着。
把自己从头到脚裹进温暖的茧子里。
读词理解意思
按3
用这个词语练习说话
学生观看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自己准备熟读第五小节,指名配音。
1、品词读句学习语文的基本手段,抓住“可怜”“笨拙”,读读议议,体会小毛虫破茧前的心情是本课的重难点。
2、提问在形式上能迅速引发学生思考、判断。
总结,揭示中心
故事学完了,你喜欢故事中的小毛虫吗?说说理由。
师总结:今天,小毛虫带着我们了解了它从结茧到破茧羽化的过程,同时又告诉我们当你被人抛弃的时候,你千万不要悲观失望,也不要羡慕任何人。而是要尽心竭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功的。小毛虫之所以能变成灵巧、轻盈的蝴蝶,是因为他懂得————
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
音乐结束
生“按”4
说说理由
齐读
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是对本课知识点的及时有效的巩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22 小毛虫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看图片,引入课题,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品读感悟,研读第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复习导入,总结,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2 小毛虫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