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01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02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03
    还剩3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1.(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铁的配合物离子(用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B.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C.该催化循环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Ⅱ→Ⅲ步骤决定
    2.(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 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
    C.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CO2 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3.(2020·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铑的配合物离子[Rh(CO)2I2]-可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H3COI是反应中间体
    B.甲醇羰基化反应为CH3OH+CO=CH3CO2H
    C.反应过程中Rh的成键数目保持不变
    D.存在反应CH3OH+HI=CH3I+H2O
    4.(2018·天津·高考真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

    二、填空题
    5.(2018·全国·高考真题)三氯氢硅(SiHCl3)是制备硅烷、多晶硅的重要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SiHCl3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遇潮气时发烟生成(HSiO)2O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SiHCl3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2SiHCl3(g)SiH2Cl2(g)+ SiCl4(g)  ΔH1=48 kJ·mol−1
    3SiH2Cl2(g)SiH4(g)+2SiHCl3 (g)  ΔH2=−30 kJ·mol−1
    则反应4SiHCl3(g)SiH4(g)+ 3SiCl4(g)的ΔH=__________ kJ·mol−1。
    (3)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343 K时反应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平衡常数K343 K=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②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υa________υ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速率υ=υ正−υ逆=−,k正、k逆分别为正、逆向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计算a处=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

    三、原理综合题
    6.(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主要成分为的工业废气的回收利用有重要意义。
    (1)回收单质硫。将三分之一的燃烧,产生的与其余混合后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测得密闭系统中各组分浓度分别为、、,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
    (2)热解制。根据文献,将和的混合气体导入石英管反应器热解(一边进料,另一边出料),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总反应:
    Ⅲ  
    投料按体积之比,并用稀释;常压,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和体积分数如下表:
    温度/
    950
    1000
    1050
    1100
    1150

    0.5
    1.5
    3.6
    5.5
    8.5

    0.0
    0.0
    0.1
    0.4
    1.8

    请回答:
    ①反应Ⅲ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其他条件不变时,用Ar替代作稀释气体,对实验结果几乎无影响
    B.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越高,的转化率越高
    C.由实验数据推出中的键强于中的键
    D.恒温恒压下,增加的体积分数,的浓度升高
    ③若将反应Ⅲ看成由反应Ⅰ和反应Ⅱ两步进行,画出由反应原料经两步生成产物的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_______。

    ④在,常压下,保持通入的体积分数不变,提高投料比,的转化率不变,原因是_______。
    ⑤在范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发生变化,写出该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_______。
    7.(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某实验小组为探究“”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编号
    反应物组成
    a
    粉末

    b


    c

    饱和石灰水
    d

    石灰乳
    e

    粉末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则的___________。
    (2)温度为T时,,则饱和溶液中__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3)实验a中,后基本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b中,的变化说明粉与在该条件下___________(填“反应”或“不反应”)。实验c中,前的有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后基本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___微粒的量有限。
    (5)下列说法不能解释实验d在内温度持续升高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
    B.反应③的发生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
    C.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
    D.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6)归纳以上实验结果,根据实验e的特征,用文字简述其发热原理___________。
    8.(2021·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一氯化碘(ICl)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金属直接反应,也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碘化剂。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海藻提碘中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由于性质相似,Liebig误认为是ICl,从而错过了一种新元素的发现,该元素是_______。
    (2)氯铂酸钡()固体加热时部分分解为、和,376.8℃时平衡常数,在一硬质玻璃烧瓶中加入过量,抽真空后,通过一支管通入碘蒸气(然后将支管封闭),在376.8℃,碘蒸气初始压强为。376.8℃平衡时,测得烧瓶中压强为,则_______,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3)McMorris测定和计算了在136~180℃范围内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得到和均为线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NOCl分解为NO和反应的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反应的K=_______(用、表示):该反应的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写出推理过程_______。
    (4)Kistiakowsky曾研究了NOCl光化学分解反应,在一定频率(v)光的照射下机理为:


    其中表示一个光子能量,表示NOCl的激发态。可知,分解1mol的NOCl需要吸收_______mol光子。
    9.(2021·重庆·统考高考真题)含结晶水的无机物可应用在吸波材料、电极材料和相变储能材料等领域。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的结晶水合物。
    (1)硫酸铜参比电极具有电位稳定的优点,可用于土壤环境中钢质管道的电位监测。测量的电化学原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②测量后参比电极中CuSO4溶液的浓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把胆矾放到密闭容器内,缓缓抽去其中的水气,胆矾分三次依次脱水,各步脱水过程为一系列的动态平衡,反应式如下(脱水过程为吸热反应)。
    反应I:CuSO4·5H2O (s) CuSO4·3H2O (s) + 2H2O(g)
    反应II:CuSO4·3H2O (s) CuSO4·H2O (s) + 2H2O(g)
    反应III:CuSO4·H2O (s) CuSO4(s) + H2O(g)
    如图为50°C时水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 w与压强p(H2O)的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无水CuSO4检验乙醇中含有微量水的现象是_______。
    ②反应Ⅰ对应的线段为_______(填“ab”、“ed”或“ef”)。
    ③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_______Pa2。
    ④反应III在60°C和50°C的平衡压强p(H2O)分别为p1和p2,则p2_______ p2 (填*>”、“<”或“=”)。
    ⑤当样品状态c点下网到M点,体系存在的固体有_______; 转化率为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⑥25°C时为了保持CuSO4·5H2O晶体纯度,可将其存在盛有大量Na2CO3· H2O晶体(平衡压强p(H2O)=706Pa)的密闭容器中,简述其理由_______。
    10.(2019·全国·高考真题)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平衡后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0.25        B.0.25         C.0.25~0.50        D.0.50        E.>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_________eV,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和H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PH2O和PCO相等、PCO2和PH2相等。

    计算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速率(a)=___________kPa·min−1。467 ℃时PH2和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89 ℃时PH2和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8·全国·高考真题)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 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
    0
    40
    80
    160
    260
    1300
    1700

    p/kPa
    35.8
    40.3
    42.5.
    45.9
    49.2
    61.2
    62.3
    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 kJ·mol−1
    2NO2(g)=N2O4(g)              ΔH 2=−55.3 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t=62 min时,测得体系中pO2=2.9 kPa,则此时的=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 kPa(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kPa(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   N2O5NO2+NO3          快速平衡
    第二步   NO2+NO3→NO+NO2+O2        慢反应
    第三步   NO+NO3→2NO2             快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v(第一步的逆反应)>v(第二步反应)
    B.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O3
    C.第二步中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D.第三步反应活化能较高
    12.(2019·北京·高考真题)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高纯氢的制备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1)甲烷水蒸气催化重整是制高纯氢的方法之一。
    ①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反应器中还存在如下反应:
    i.CH4(g)+H2O(g)=CO(g)+3H2(g) ΔH1
    ii.CO(g)+H2O(g)=CO2(g)+H2(g) ΔH2
    iii.CH4(g)=C(s)+2H2(g) ΔH3
    ……
    iii为积炭反应,利用ΔH1和ΔH2计算ΔH3时,还需要利用__________反应的ΔH。
    ③反应物投料比采用n(H2O)∶n(CH4)=4∶1,大于初始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促进CH4转化    b.促进CO转化为CO2 c.减少积炭生成
    ④用CaO可以去除CO2。H2体积分数和CaO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从t1时开始,H2体积分数显著降低,单位时间CaO消耗率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时CaO消耗率约为35%,但已失效,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电解水制高纯氢,工作示意图如下。通过控制开关连接K1或K2,可交替得到H2和O2。

    ①制H2时,连接_______________。
    产生H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改变开关连接方式,可得O2。
    ③结合①和②中电极3的电极反应式,说明电极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8·江苏·高考真题)NO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
    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___kJ·mol−1。
    (2)用稀硝酸吸收NO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写出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NH2)2CO水溶液吸收NO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2)2CO生成N2和CO2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有氧条件下,新型催化剂M能催化NH3与NOx反应生成N2。
    ①NH3与NO2生成N2的反应中,当生成1 mol N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mol。
    ②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见图)。

    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50~250 ℃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8·天津·高考真题)CO2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CO2主要转化为______(写离子符号);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溶液pH=_____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10−7;K2=5×10−11)
    (2)CO2与CH4经催化重整,制得合成气:
    CH4(g)+ CO2(g) 2CO (g)+ 2H2(g)
    ①已知上述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C—H
    C=O
    H—H
    CO(CO)
    键能/kJ·mol−1
    413
    745
    436
    1075

    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_。分别在VL恒温密闭容器A(恒容)、B(恒压,容积可变)中,加入CH4和CO2各1 mol的混合气体。两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填“A” 或“B ”)。
    ②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H4和CO2,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2产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________。

    (3)O2辅助的Al~CO2电池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反应产物Al2(C2O4)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6O2+6e−6O2−
    6CO2+6O2−3C2O42−+6O2
    反应过程中O2的作用是________。
    该电池的总反应式:________。
    15.(2018·江苏·高考真题)碱式硫酸铝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室温下向一定浓度的硫酸铝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钙粉末,反应后经过滤得到碱式硫酸铝溶液,反应方程式为(2−x)Al2(SO4)3+3xCaCO3+3xH2O=2[(1−x)Al2(SO4)3·xAl(OH)3]+3xCaSO4↓+3xCO2↑,生成物(1−x)Al2(SO4)3·xAl(OH)3中x值的大小影响碱式硫酸铝溶液的脱硫效率。
    (1)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时,维持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不变,提高x值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过程中,溶液的pH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通过测定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x的值,测定方法如下:
    ①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0 mL,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2.3300g。
    ②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 mL,稀释至25 mL,加入0.1000 mol·L−1EDTA标准溶液25.00 mL,调节溶液pH约为4.2,煮沸,冷却后用0.08000 mol·L−1Cu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CuSO4标准溶液20.00 mL(已知Al3+、Cu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
    计算(1−x)Al2(SO4)3·xAl(OH)3中的x值____(写出计算过程)。

    四、工业流程题
    16.(2020·北京·高考真题)MnO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山软锰矿制备Mn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资料:①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主要杂质有Al2O3和SiO2
    ②全属离于沉淀的pH

    Fe3+
    Al3+
    Mn2+
    Fe2+
    开始沉淀时
    1.5
    3.4
    5.8
    6.3
    完全沉淀时
    2.8
    4.7
    7.8
    8.3

    ③该工艺条件下,MnO2与H2SO4反应。
    (1)溶出
    ①溶出前,软锰矿需研磨。目的是____。
    ②溶出时,Fe的氧化过程及得到Mn2+的主要途径如图所示:

    i.步骤II是从软锰矿中溶出Mn2+的主要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ii.若Fe2+全部来自于反应Fe+2H+=Fe2++H2↑,完全溶出Mn2+所需Fe与MnO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2。而实际比值(0.9)小于2,原因是____。
    (2)纯化。已知:MnO2的氧化性与溶液pH有关。纯化时先加入MnO2,后加入NH3·H2O,调溶液pH≈5,说明试剂加入顺序及调节pH的原因:____。
    (3)电解。Mn2+纯化液经电解得MnO2。生成MnO2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4)产品纯度测定。向ag产品中依次加入足量bgNa2C2O4和足量稀H2SO4,加热至充分反应。再用cmol·L-1KMnO4溶液滴定剩余Na2C2O4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dL(已知:MnO2及MnO均被还原为Mn2+。相对分子质量:MnO2-86.94;Na2C2O4-134.0)
    产品纯度为____(用质量分数表示)。
    17.(2018·北京·高考真题)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Ca5(PO4)3(OH)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
    (2)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
    2Ca5(PO4)3(OH)+3H2O+10H2SO410CaSO4·0.5H2O+6H3PO4
    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H3PO4__________H2SO4(填“>”或“<”)。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①中结论:P和S电子层数相同,__________。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__________;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a g所得精制磷酸,加适量水稀释,以百里香酚酞作指示剂,用b mol·L−1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时生成Na2HPO4,消耗NaOH溶液c mL,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已知:H3PO4摩尔质量为98 g·mol−1)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反应机理可知,HCOOH电离出氢离子后,HCOO-与催化剂结合,放出二氧化碳,然后又结合氢离子转化为氢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HCOOHCO2↑+H2↑,故A正确;
    B.若氢离子浓度过低,则反应Ⅲ→Ⅳ的反应物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若氢离子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加酸的电离,使甲酸根浓度降低,反应Ⅰ→Ⅱ速率减慢,所以氢离子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导致反应速率减慢,故B正确;
    C.由反应机理可知,II→III的过程,碳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铁元素化合价降低;IV→I的过程,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因此铁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Fe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故C正确;
    D.由反应进程可知,反应Ⅳ→Ⅰ能垒最大,反应速率最慢,对该过程的总反应起决定作用,故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题干中明确指出,铁配合物Fe(CO)5充当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图中,凡是出现在历程中,进去的箭头表示反应物,出来的箭头表示生成物,既有进去又有出来的箭头表示为催化剂或反应条件,其余可以看成为中间物种。由题干中提供的反应机理图可知,铁配合物Fe(CO)5在整个反应历程中成键数目,配体种类等均发生了变化;并且也可以观察出,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反应物除CO外还需要H2O,最终产物是CO2和H2,同时参与反应的还有OH-,故OH-也可以看成是另一个催化剂或反应条件。
    【详解】A.从反应机理图中可知,OH-有进入的箭头也有出去的箭头,说明OH-参与了该催化循环,故A项正确;
    B.从反应机理图中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O和H2O,产物为H2和CO2,Fe(CO)5作为整个反应的催化剂,而OH-仅仅在个别步骤中辅助催化剂完成反应,说明该反应方程式为,故有清洁燃料H2生成,故 B项正确;
    C.由B项分析可知,该反应不是消耗温室气体CO2,反而是生成了温室气体CO2,故 C项不正确;
    D.从反应机理图中可知,Fe的成键数目和成键微粒在该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变化,故 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对于反应机理图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判断反应物,产物以及催化剂;一般催化剂在机理图中多数是以完整的循环出现的;通过一个箭头进入整个历程的物质则是反应物;而通过一个箭头最终脱离整个历程的物质一般多是产物。
    3.C
    【分析】题干中明确指出,铑配合物充当催化剂的作用,用于催化甲醇羰基化。由题干中提供的反应机理图可知,铑配合物在整个反应历程中成键数目,配体种类等均发生了变化;并且也可以观察出,甲醇羰基化反应所需的反应物除甲醇外还需要CO,最终产物是乙酸;因此,凡是出现在历程中的,既非反应物又非产物的物种如CH3COI以及各种配离子等,都可视作中间物种。
    【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CH3COI属于甲醇羰基化反应的反应中间体;其可与水作用,生成最终产物乙酸的同时,也可以生成使甲醇转化为CH3I的HI,A项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甲醇羰基化反应,反应物为甲醇以及CO,产物为乙酸,方程式可写成:,B项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铑配合物在整个反应历程中,成键数目,配体种类等均发生了变化,C项不正确;
    D.通过分析可知,反应中间体CH3COI与水作用生成的HI可以使甲醇转化为CH3I,方程式可写成:,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对于反应机理图的分析,最基本的是判断反应物,产物以及催化剂;一般的,催化剂在机理图中多是以完整的循环出现的;反应物则是通过一个箭头进入整个历程的物质;而产物一般多是通过一个箭头最终脱离整个历程的物质。
    4.B
    【分析】本题是对化学理论进行的综合考查,需要对每一个选项的理论表述进行分析,转化为对应的化学原理,进行判断。
    【详解】A.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HA的Ka越小,代表HA越弱,所以A-的水解越强,应该是NaA的Kh(水解常数)越大。选项A错误。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形成锌铁原电池,因为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为负极,对正极铁起到了保护作用,延缓了铁管的腐蚀。选B正确。
    C.反应的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进行的应该是越困难(可以简单理解为需要“翻越”的山峰越高,“翻越”越困难)。选项C错误。
    D.红外光谱是用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或特定结构的,C2H5OH和CH3OCH3的官能团明显有较大差异,所以可以用红外光谱区分,选项D错误。
    【点睛】反应的活化能是指普通分子达到活化分子需要提高的能量,则活化能越大,说明反应物分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越高(即,引发反应需要的能量越高),所以活化能越大,反应进行的就越困难。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课本中表述为,活化能越大,反应的速率应该越慢,这样也可以认为活化能越大,反应越困难。
    5.     2SiHCl3+3H2O(HSiO)2O+6HCl     114     22     0.02     及时移去产物     改进催化剂     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     大于     1.3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应用,主要包括反应与能量以及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的相关内容。只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利用平衡速率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根据题目表述,三氯氢硅和水蒸气反应得到(HSiO)2O,方程式为:2SiHCl3+3H2O=(HSiO)2O+6HCl。
    (2)将第一个方程式扩大3倍,再与第二个方程式相加就可以得到第三个反应的焓变,所以焓变为48×3+(-30)=114kJ·mol-1。
    (3)①由图示,温度越高反应越快,达到平衡用得时间就越少,所以曲线a代表343K的反应。从图中读出,平衡以后反应转化率为22%。设初始加入的三氯氢硅的浓度为1mol/L,得到:
    2SiHCl3    SiH2Cl2  +  SiCl4
    起始:     1              0         0
    反应:    0.22           0.11       0.11  (转化率为22%)
    平衡:    0.78           0.11       0.11
    所以平衡常数K=0.112÷0.782=0.02。
    ②温度不变,提高三氯氢硅转化率的方法可以是将产物从体系分离(两边物质的量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就是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入更高效的催化剂(改进催化剂)。
    ③a、b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a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率更快,即Va>Vb。根据题目表述得到,,当反应达平衡时,=,所以,实际就是平衡常数K值,所以0.02。a点时,转化率为20%,所以计算出:
    2SiHCl3   SiH2Cl2  +  SiCl4
    起始:     1           0         0
    反应:    0.2          0.1        0.1  (转化率为20%)
    平衡:    0.8          0.1        0.1
    所以=0.8;==0.1;所以
    【点睛】题目的最后一问的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实际题目希望学生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应该等于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的比值。要考虑到速率常数也是常数,应该与温度相关,所以不能利用b点数据进行计算或判断。
    6.(1)8×108 L·mol-1
    (2)     高温     AB          1000℃时CH4不参与反应,相同分压的H2S经历相同的时间转化率相同     先升后降;在低温段,以反应Ⅰ为主,随温度升高,S2(g)的体积分数增大;在高温段,随温度升高;反应Ⅱ消耗S2的速率大于反应Ⅰ生成S2的速率,S2(g)的体积分数减小

    【解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2)①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Ⅱ即得到反应Ⅲ的ΔH=234kJ/mol,这说明反应Ⅲ是吸热的体积增大(即ΔS>0)的反应,根据ΔG=ΔH-TΔS<0可自发进行可知反应Ⅲ自发进行的条件是高温下自发进行;②A.Ar是稀有气体,与体系中物质不反应,所以其他条件不变时,用Ar替代N2作稀释气体,对实验结果几乎无影响,A正确;B.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进行,温度越高,H2S的转化率越高,B正确;C.根据表中数据无法得出H2S中S-H键和CH4中C-H键的相对强弱,事实上C-H键的键能大于S-H键键能,C错误;D.恒温恒压下,增加N2的体积分数,相当于减压,平衡正向进行,H2的物质的量增加,容器容积增加,H2浓度减小,D错误;答案选AB;③反应I、反应Ⅱ和反应Ⅲ均是吸热反应,则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可表示为;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000℃时CH4不参与反应,相同分压的H2S经历相同的时间转化率相同,所以在1000℃常压下,保持通入的H2S体积分数不变,提高投料比时H2S的转化率不变;⑤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低温段,以反应Ⅰ为主,随温度升高,S2(g)的体积分数增大;在高温段,随温度升高;反应Ⅱ消耗S2的速率大于反应Ⅰ生成S2的速率,S2(g)的体积分数减小,因此变化规律是先升后降。
    7.(1)-911.9
    (2)mol⋅L-1
    (3)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①达到了平衡状态
    (4)     不反应     Al和溶液中的OH-发生了反应     OH-
    (5)A
    (6)实验e中,发生反应①、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可得,①+②+2´③可得反应CaO(s)+2Al(s)+7H2O(l)=Ca2+(aq)+2[Al(OH)4]-(aq)+3H2(g),则ΔH4=ΔH1+ΔH2+2ΔH3=(-65.17kJ⋅mol-1)+(-16.73kJ⋅mol-1)+2´(-415.0kJ⋅mol-1)=-911.9kJ⋅mol-1。
    (2)温度为T时,Ca(OH)2饱和溶液中,Ca(OH)2(s)Ca2+(aq)+2OH-(aq), c(OH-)=2c(Ca2+)∙,Ksp[Ca(OH)2]=c(Ca2+)∙c2(OH-)=x,则c(OH-)=mol⋅L-1。
    (3)实验a中,CaO和H2O反应①生成Ca(OH)2,4min后ΔT基本不变,是因为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反应①达到了平衡状态。
    (4)实验b中,ΔT几乎不变,说明Al粉与H2O在该条件下不反应;实验c中,前3min的ΔT有变化,是因为Al和溶液中的OH-发生了反应,3min后ΔT基本不变,是因为饱和石灰水中OH-的浓度较低,OH-的量有限。
    (5)实验d中,发生反应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这两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综上所述,实验d在10min内温度持续升高与反应①无关,故选A。
    (6)实验e中,发生反应①、②和③,反应③中有气体生成,气体的逸出促使反应③向右进行,反应③的发生使得溶液中OH-的浓度减小,促使反应②平衡右移,反应②的发生促使反应①平衡右移,这三步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导致反应速率加快。

    8.     溴(或)     24.8          大于          大于     设,即,由图可知:则:,即,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大于0     0.5
    【详解】(1)红棕色液体,推测为溴单质,因此错过发现的元素是溴(或);
    (2)由题意玻376.8℃时璃烧瓶中发生两个反应:(s)(s)+(s)+2(g)、Cl2(g)+I2(g)2ICl(g)。(s)(s)+(s)+2(g)的平衡常数,则平衡时p2(Cl2)=,平衡时p(Cl2)=100Pa,设到达平衡时I2(g)的分压减小pkPa,则,376.8℃平衡时,测得烧瓶中压强为,则0.1+20.0+p=32.5,解得p=12.4,则平衡时2p=2×12.4kPa=24.8kPa;则平衡时,I2(g)的分压为(20.0-p)kPa=(20×103-12.4×103)Pa,24.8kPa=24.8×103Pa,p(Cl2)=0.1kPa=100Pa,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3)①结合图可知,温度越高,越小,lgKp2越大,即Kp2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NOCl分解为NO和反应的大于0;
    ②Ⅰ.
    Ⅱ.
    Ⅰ+Ⅱ得,则的K=;该反应的大于0;推理过程如下:设,即,由图可知:则:,即,因此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大于0;
    (4)Ⅰ.
    Ⅱ.
    Ⅰ+Ⅱ得总反应为2NOCl+hv=2NO+Cl2,因此2molNOCl分解需要吸收1mol光子能量,则分解1mol的NOCl需要吸收0.5mol光子。



    9.(1)          不变
    (2)     乙醇呈现出蓝色     ab     1.6 ×107     >     CuSO4·3H2O和CuSO4·H2O     38.89%     25°C时Na2CO3·H2O的平衡压强为p(H2O)=706 Pa,低于反应II中平衡压强为p(H2O)=747Pa,且远远超过反应III中平衡压强为p(H2O)=107 Pa,此时反应II的平衡正向移动得比较充分,而反应III的平衡会大幅度逆向移动,从而抑制Na2CO3·H2O的脱水,有利于其保持纯度

    【解析】(1)
    ①钢制管道、参比电极、潮湿土壤构成原电池,参比电极为Cu电极,钢制管道为铁电极,金属性Fe>Cu,则Fe做负极材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Cu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SO4·5H2O溶解与电解质溶液中,此时硫酸铜溶液的浓度不变;
    (2)
    ①无水CuSO4遇水变为蓝色,则用无水CuSO4检验乙醇中含有微量水的现象是:乙醇变为蓝色;
    ②反应Ⅰ中水合物的质量分数最大,符合条件的线段为ab;
    ③反应Ⅱ中p(H2O)=4000Pa,反应II:CuSO4·3H2O (s) CuSO4·H2O (s) + 2H2O(g)
    列出平衡常数,;
    ④脱水过程为吸热反应,则反应Ⅲ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且正反应的总体积增大的反应,则温度越高,压强越大,则p1>p2;
    ⑤c点时固体为CuSO4·3H2O,d点时固体为CuSO4·H2O,则M点时固体为CuSO4·3H2O和CuSO4·H2O;
    M点时水合物中水的质量分数为20%,c点到M点发生的反应为反应Ⅱ,列出三段式如下:

    计算可得转化率为38.89%;
    ⑥25°C时Na2CO3·H2O的平衡压强为p(H2O)=706 Pa,低于反应II中平衡压强为p(H2O)=747Pa,且远远超过反应III中平衡压强为p(H2O)=107 Pa,此时反应II的平衡正向移动得比较充分,而反应III的平衡会大幅度逆向移动,从而抑制Na2CO3·H2O的脱水,有利于其保持纯度。
    10.     大于     C     小于     2.02     COOH+H+H2O=COOH+2H+OH或H2O=H+OH     0.0047     b     c     a     d
    【分析】(1)由H2、CO与CoO反应后其气体物质的量分数判断二者的倾向大小;
    (2)根据三段式以及CO与H2的倾向大小关系综合判断;
    (3)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相对能量差大小进行比较判断;根据反应物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为活化能以及相对能量差值大小计算并比较最大能垒;根据最大能垒对应的反应历程对应的物质写出方程式;
    (4)根据图中曲线a在30~90 min内分压变化量计算平均反应速率;水煤气变换中CO是反应物,H2是产物,该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根据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判断出在不同温度下曲线对应的物质。
    【详解】(1)H2还原氧化钴的方程式为:H2(g)+CoO(s)Co(s)+H2O(g);CO还原氧化钴的方程式为:CO(g)+CoO(s)Co(s)+CO2(g),平衡时H2还原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高于CO还原体系中CO的物质的量分数(),故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大于H2;
    (2)721℃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2O(g)混合,可设其物质的量为1mol,则

    则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x<1,可假设二者的还原倾向相等,则x=0.5,由(1)可知CO的还原倾向大于H2,所以CO更易转化为H2,故x>0.5,由此可判断最终平衡时体系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25~0.50,故答案为C;
    (3)根据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并结合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相对能量可知,CO(g)+H2O(g)的能量(-0.32eV)高于CO2(g)+H2(g)的能量(-0.83eV),故水煤气变换的ΔH小于0;活化能即反应物状态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根据变换历程的相对能量可知,最大差值为:

    其最大能垒(活化能)E正=1.86-(-0.16)eV=2.02eV;该步骤的反应物为COOH+H+H2O=COOH+2H+OH;因反应前后COOH和1个H未发生改变,也可以表述成H2O=H+OH;
    (4)由图可知,30~90 min内a曲线对应物质的分压变化量Δp=(4.08-3.80)kPa=0.28 kPa,故曲线a的反应在30~90 min内的平均速率(a)==0.0047 kPa·min−1;由(2)中分析得出H2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25~0.5,CO的物质的量分数介于0~0.25,即H2的分压始终高于CO的分压,据此可将图分成两部分:

    由此可知,a、b表示的是H2的分压,c、d表示的是CO的分压,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分压增加,H2分压降低,故467℃时PH2和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b、c;489℃时PH2和PC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a、d。
    【点睛】本题以水煤气交换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应用,较为注重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难点在于材料分析和信息提取,图象比较新,提取信息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比较吃力。第(3)问来源于我国化学工作者发表在顶级刊物Science中的文章“沉积在α-MoC上单层金原子对水煤气的低温催化反应”,试题以文章中的单原子催化能量变化的理论计算模型为情境,让学生认识、分析催化吸附机理及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本题属于连贯性综合题目,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第(1)问的信息理解与应用,若本题的第(1)问判断错误,会导致后续多数题目判断错误;第(2)问可以采取特殊值法进行赋值并结合极限法计算,考生若只是考虑到完全转化极限,则只能判断出H2的物质的量分数小于0.5,这是由于对题干的信息应用能力不熟练而导致;对于第(4)问中曲线对应物质的确定需根据第(1)(2)问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推断,需先确定物质对应曲线,然后再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判读相关物质的变化。
    11.     O2     53.1     30.0     6.0×10-2     大于     温度提高,体积不变,总压强提高;NO2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     13.4     AC
    【详解】分析:(1)根据还原剂失去电子转化为氧化产物判断;
    (2)①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②根据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计算;
    ③根据温度对压强和平衡状态的影响分析;
    ④根据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计算出二氧化氮、氧气的压强,然后再根据二氧化氮转化的方程式计算平衡时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的压强。
    (3)根据三步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
    详解:(1)氯气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硝酸银中只有氧元素化合价会升高,所以氧化产物是氧气,分子式为O2;
    (2)①已知:
    ⅰ、2N2O5(g)=2N2O4(g)+O2(g)  △H1=-4.4kJ/mol
    ⅱ、2NO2(g)=N2O4(g)   △H2=-55.3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2-ⅱ即得到N2O5(g)=2NO2(g)+1/2O2(g)  △H1=+53.1kJ/mol;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与消耗五氧化二氮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又因为压强之比是物质的量之比,所以消耗五氧化二氮减少的压强是2.9kPa×2=5.8kPa,则此时五氧化二氮的压强是35.8kPa-5.8kPa=30.0kPa,因此此时反应速率v=2.0×10-3×30=6.0×10-2(kPa·min-1);
    ③由于温度升高,容器容积不变,总压强提高,且二氧化氮二聚为放热反应,温度提高,平衡左移,体系物质的量增加,总压强提高,所以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大于63.1 kPa。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五氧化二氮完全分解时的压强是63.1kPa,根据方程式可知完全分解时最初生成的二氧化氮的压强是35.8kPa×2=71.6 kPa,氧气是35.8kPa÷2=17.9 kPa,总压强应该是71.6 kPa+17.9 kPa=89.5 kPa,平衡后压强减少了89.5 kPa-63.1kPa=26.4kPa,所以根据方程式2NO2(g)N2O4(g)可知平衡时四氧化二氮对应的压强是26.4kPa,二氧化氮对应的压强是71.6 kPa-26.4kPa×2=18.8kPa,则反应的平衡常数。
    (3)A、第一步反应快,所以第一步的逆反应速率大于第二步的逆反应速率,A正确;
    B、根据第二步和第三步可知中间产物还有NO,B错误;
    C、根据第二步反应生成物中有NO2可知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C正确;
    D、第三步反应快,所以第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较低,D错误。答案选AC。
    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侧重于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有关分析与计算,题目难度较大。试题设计新颖,陌生感强,计算量较大,对学生的要求较高。压强和平衡常数的计算是解答的难点,注意从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角度去理解压强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注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和表中数据的灵活应用。也可以直接把压强看作是物质的量利用三段式计算。
    12.     CH4 + 2H2O= 4H2 + CO2     C(s)+CO2(g)=2CO(g)     abc     降低     CO2和CaO发生反应CaO+CO2=CaCO3,生成的CaCO3覆盖在CaO表面,阻止了CO2和CaO继续反应     K1     2H2O+2e-=H2↑+2OH-     连接K1或K2时,电极3分别作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并且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
    【详解】(1)①由于生成物为H2和CO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反应物是甲烷和水蒸气,因而反应方程式为CH4 + 2H2O= 4H2 + CO2;
    ②ⅰ-ⅱ可得CH4(g)+CO2(g)=2CO(g)+2H2(g),设为ⅳ,用ⅳ-ⅲ可得C(s)+CO2(g)=2CO(g),因此,还需利用C(s)+CO2(g)=2CO(g)反应的焓变;
    ③初始反应n(H2O):n(CH4)=2:1,说明加入的水蒸气过量,又反应器中反应都存在一定可逆性,根据反应ⅰ知水蒸气浓度越大,甲烷的转化率越高,a正确;根据反应ⅱ知水蒸气浓度越大,CO的转化率越高,b正确;ⅰ和ⅱ产生氢气,使得氢气浓度变大,抑制反应ⅲ,积炭生成量减少,c正确;
    ④t1时CaO消耗率曲线斜率减小,因而单位时间内CaO的消耗率降低;CO2和CaO发生反应CaO+CO2=CaCO3,生成的CaCO3覆盖在CaO表面,阻止了CO2和CaO继续反应,从而导致CaO失效;
    (2)①电极生成H2时,根据电极放电规律可知H+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因而电极须连接负极,因而制H2时,连接K1,该电池在碱性溶液中,由H2O提供H+,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③电极3上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其反应式为NiOOH+e-+H2O⇌Ni(OH)2+OH-,当连接K1时,Ni(OH)2失去电子变为NiOOH,当连接K2时,NiOOH得到电子变为Ni(OH)2,因而作用是连接K1或K2时,电极3分别作为阳极材料和阴极材料,并且NiOOH和Ni(OH)2相互转化提供电子转移。
    13.     −136.2     HNO2−2e−+H2O3H++NO3−     2HNO2+(NH2)2CO2N2↑+CO2↑+3H2O     24/7     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     催化剂活性下降;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
    【分析】(1)应用盖斯定律解答。
    (2)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
    (3)HNO2与(NH2)2CO反应生成N2和C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方程式。
    (4)①NH3与NO2的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NH3中-3价的N升至0价,NO2中+4价的N降至0价,生成7molN2转移24mol电子。
    ②因为反应时间相同,所以低温时主要考虑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高温时NH3与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
    【详解】(1)将两个热化学方程式编号,
    2NO2(g)+H2O(l)=HNO3(aq)+HNO2(aq) ΔH=−116.1 kJ·mol−1(①式)
    3HNO2(aq)=HNO3(aq)+2NO(g)+H2O(l) ΔH=75.9 kJ·mol−1(②式)
    应用盖斯定律,将(①式3+②式)2得,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ΔH=[(−116.1 kJ·mol−1)3+75.9 kJ·mol−1]2=-136.2kJ·mol−1。
    (2)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阳极反应为HNO2失去电子生成HNO3,1molHNO2反应失去2mol电子,结合原子守恒和溶液呈酸性,电解时阳极电极反应式为HNO2-2e-+H2O=NO3-+3H+。
    (3)HNO2与(NH2)2CO反应生成N2和CO2,N元素的化合价由HNO2中+3价降至0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NH2)2CO中-3价价升至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NO2+(NH2)2CO=2N2↑+CO2↑+3H2O。
    (4)①NH3与NO2的反应为8NH3+6NO27N2+12H2O,该反应中NH3中-3价的N升至0价,NO2中+4价的N降至0价,生成7molN2转移24mol电子。生成1molN2时转移电子数为mol。
    ②因为反应时间相同,所以低温时主要考虑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高温时NH3与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在50~250℃范围内,NOx的去除率迅速上升段是催化剂活性随温度升高增大与温度升高共同使NOx去除反应速率迅速增大;上升缓慢段主要是温度升高引起的NOx去除反应速率增大,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下降。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NH3与O2反应生成了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点睛】本题以有效去除NOx为载体,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电解原理、指定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图象的分析。主要体现的是对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14.     CO32-     10     +120 kJ·mol-1     B     90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     Al–3e–=Al3+(或2Al–6e–=2Al3+)     催化剂     2Al+6CO2=Al2(C2O4)3
    【详解】(1)CO2可以被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pH=13,因为得到溶液的碱性较强,所以CO2主要转化为碳酸根离子(CO32-)。若所得溶液c(HCO3−)∶c(CO32−)=2∶1,,则根据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K2==5×10−11,所以氢离子浓度为1×10-10mol/L,pH=10。
    (2)①化学反应的焓变应该等于反应物键能减去生成物的键能,所以焓变为(4×413+2×745)-(2×1075+2×436)= +120 kJ·mol-1。初始时容器A、B的压强相等,A容器恒容,随着反应的进行压强逐渐增大(气体物质的量增加);B容器恒压,压强不变;所以达平衡时压强一定是A中大,B中小,此反应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B的反应平衡更靠右,反应的更多,吸热也更多。
    ②根据图3得到,900℃时反应产率已经比较高,温度再升高,反应产率的增大并不明显,而生产中的能耗和成本明显增大,经济效益会下降,所以选择900℃为反应最佳温度。
    (3)明显电池的负极为Al,所以反应一定是Al失电子,该电解质为氯化铝离子液体,所以Al失电子应转化为Al3+,方程式为:Al–3e–=Al3+(或2Al–6e–=2Al3+)。根据电池的正极反应,氧气再第一步被消耗,又在第二步生成,所以氧气为正极反应的催化剂。将方程式加和得到,总反应为:2Al+6CO2=Al2(C2O4)3。
    【点睛】本题的第(2)小问中的①涉及了恒容容器和恒压容器在不同反应中的影响。此类问题可以直接利用如下的结论:如果初始状态完全相同,是由恒容和恒压的区别,则一定是恒压容器更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除非是气体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恒压和恒容是一样的。本就可以直接得到,容器B恒压,所以有利于反应进行,反应的更多,热量也更多。
    15.     适当增加CaCO3的量或加快搅拌速率     减小     25mL溶液中:n(SO42−)= n(BaSO4) ==0.0100 mol;2.5 mL溶液中:n(Al3+) = n(EDTA)−n(Cu2+)=0.1000 mol·L−1×25.00 mL×10−3L·mL−1−0.08000 mol·L−1×20.00 mL×10−3 L·mL−1=9.000×10−4 mol;25 mL溶液中:n(Al3+)=9.000×10−3 mol。1 mol (1−x)Al2(SO4)3·xAl(OH)3中n(Al3+)=(2−x)mol;n(SO42−)=3(1−x)mol,x=0.41
    【详解】分析:(1)提高x的值,即促进Al3+的水解和CaSO4的生成。
    (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
    (3)根据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的固体计算n(SO42-);由消耗的CuSO4计算过量的EDTA,由Al3+消耗的EDTA计算n(Al3+);根据n(Al3+)与n(SO42-)之比计算x的值。
    详解:(1)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维持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不变,提高x的值,即促进Al3+的水解和CaSO4的生成,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适当增加CaCO3的量、加快搅拌速率。
    (2)碱式硫酸铝溶液吸收SO2,溶液碱性减弱,pH减小。
    (3)25mL溶液中:n(SO42-)= n(BaSO4)==0.0100 mol
    2.5 mL溶液中:n(Al3+) = n(EDTA)−n(Cu2+)=0.1000 mol·L−1×25.00 mL×10−3L·mL−1−0.08000 mol·L−1×20.00 mL×10−3 L·mL−1=9.000×10−4 mol
    25 mL溶液中:n(Al3+)=9.000×10−3 mol
    1 mol (1-x)Al2(SO4)3·xAl(OH)3中n(Al3+)=(2-x)mol;n(SO42-)=3(1-x)mol
    ==,解得x=0.41。
    点睛:本题以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制备原理为背景,考查反应原理的理解、反应条件的控制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有:①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CaCO3生成碱式硫酸铝溶液,CaCO3的作用是调节pH促进Al3+水解,同时将SO42-转化为CaSO4沉淀;②理解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实验滴定方法的定量计算,理清物质间的计量关系。
    16.     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MnO2+4H++2Fe2+Mn2++2Fe3++2H2O     二氧化锰能够氧化单质铁为Fe2+     MnO2的氧化性随酸性的减弱逐渐减弱     Mn2+-2e-+2H2O=MnO2+4H+    
    【分析】软锰矿首先进行研磨,可增大固体与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加入浓硫酸及过量的铁屑,铁屑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亚铁离子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二价锰离子和铁离子;再电解锰离子的纯化液制取二氧化锰。
    【详解】(1)①研磨软锰矿可增大固体与浓硫酸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②i.根据反应途径可知,二氧化锰与亚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锰离子和铁离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Fe2+Mn2++2Fe3++2H2O;
    ii.根据方程式可知,Fe与MnO2的物质的量比值为2,实际反应时,二氧化锰能够氧化单质铁为Fe2+,导致需要的减少Fe2+,故实际比值(0.9)小于2。
    (2)MnO2的氧化性与溶液pH有关,且随酸性的减弱,氧化性逐渐减弱,溶液显酸性时,二氧化锰的氧化性较强,故纯化时先加入MnO2,后加入NH3·H2O,调溶液pH≈5,除去溶液中的Al3+、Fe3+;
    (3)电解时,溶液呈酸性,Mn2+失电子,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锰和氢离子,则电极反应式为Mn2+-2e-+2H2O=MnO2+4H+;
    (4)根据题意可知,部分草酸钠与二氧化锰发生氧化还原发,剩余部分再与高锰酸钾反应(5H2C2O4+2KMn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则与二氧化锰反应的草酸钠为-;MnO2+Na2C2O4+2H2SO4=Na2SO4+MnSO4+2CO2↑+2H2O,则n(MnO2)=n(Na2C2O4)=-,产品纯度=×100%=。
    17.     研磨、加热     <     核电荷数P<S,原子半径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     2Ca5(PO4)3F+10H2SO4+5H2O10CaSO4·0.5H2O+6H3PO4+2HF↑     80 ℃后,H2O2分解速率大,浓度显著降低     CaSO4微溶     BaCO3++2H3PO4BaSO4+CO2↑+H2O+2    
    【详解】分析:磷精矿粉酸浸后生成粗磷酸和磷石膏,粗磷酸经过脱有机碳、脱硫等步骤获得精制磷酸。
    (1)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研磨、加热。
    (2)①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酸性:H3PO4H2SO4。
    ②用元素周期律解释,P和S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PS,原子半径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
    (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Ca5(PO4)3F与H2SO4反应生成HF、磷石膏和磷酸。
    (4)图示是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80℃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有机碳脱除率增大;80℃后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大,H2O2浓度显著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相同条件下有机碳脱除率减小。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因为BaSO4难溶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SO42-+2H3PO4=BaSO4+CO2↑+2H2PO4-+H2O。
    (6)根据题意关系式为H3PO4~2NaOH,由消耗的NaOH计算H3PO4。
    详解:(1)研磨能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加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研磨、加热。
    (2)①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酸性:H3PO4H2SO4。
    ②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H3PO4H2SO4,P和S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PS,原子半径PS,得电子能力PS,非金属性PS。
    (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Ca5(PO4)3F与H2SO4反应生成HF、磷石膏和磷酸,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10H2SO4+5H2O10CaSO4·0.5H2O+6H3PO4+2HF↑。
    (4)图示是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80℃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有机碳脱除率增大;80℃后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大,H2O2浓度显著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相同条件下有机碳脱除率减小。
    (5)脱硫时,CaCO3稍过量,充分反应后仍有SO42-残留,原因是:CaSO4微溶于水。加入BaCO3可进一步提高硫的脱除率,因为BaSO4难溶于水,其中SO42-与BaCO3生成更难溶的BaSO4和CO32-,H3PO4的酸性强于H2CO3,在粗磷酸中CO32-转化成H2O和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SO42-+2H3PO4=BaSO4+CO2↑+2H2PO4-+H2O。
    (6)滴定终点生成Na2HPO4,则消耗的H3PO4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n(H3PO4)=n(NaOH)=bmol/Lc10-3L=mol,m(H3PO4)=mol98g/mol=g=0.049bcg,精制磷酸中H3PO4的质量分数为。
    点睛:本题以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工艺流程为载体,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元素周期律、指定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物质含量的计算等。解题时必须利用所学知识结合流程分析,如第(5)问注意脱硫的反应是在粗磷酸中进行的,BaCO3或CaCO3中碳元素最终变为CO2;第(6)问中H3PO4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的确定等。

    相关试卷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7-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有机判断(含解析):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7-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有机判断(含解析),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6-电解池-电解原理及应用-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有机判断(含解析):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6-电解池-电解原理及应用-实验题、原理综合题、工业流程、有机判断(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8-盐类水解原理、规律理解及应用(含解析): 这是一份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38-盐类水解原理、规律理解及应用(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五年2018-2022高考化学真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49-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