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384359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化学反应深度扩展总结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6H5+,X3CH+,SO3H+,RX+,ROHOH,COH+,R1+,CO+,CH3+,CO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 2 页 共 82 页
(CH 3 CH 2 CH 2 )3 B
H3 CH 2CH 2C
CH 2CH 2CH 3
CH 2CH 2CH 3BO
H3 CH 2 CH 2 C
OCH 2CH 2CH 3
H3 CH 2 CH 2 CB
CH 2CH 2CH 3BOCH 2 CH 2 CH 3OCH 2CH 2CH 3
B(OCH 2 CH 2CH 3)3
2CH 2CH 33+
B(OCH 2 CH 2 CH 3 )3 +【例】
Br 2 /CCl 4
第 3 页 共 82 页
【注】 通过机理可以看出,反应先形成三元环的溴鎓正离子,然后亲和试剂进攻从背面 进攻,不难看出是反式加成 。不对称的烯烃,亲核试剂进攻主要取决于空间效应。【特点】 反式加成4、烯烃的氧化1)稀冷高锰酸钾氧化成邻二醇。-H3 CCH 3
2)热浓酸性高锰酸钾氧化RR2CC
第 4 页 共 82 页
Grubbs catalyst
H 2C6、共轭二烯烃1)卤化氢加成
高温1 , 4加成为主
低温1 , 2加成为主CH3
2)狄尔斯 -阿德尔( Diels-Alder )反应【描述】共轭二烯烃和烯烃在加热的条件下很容易生成环状的【例】
CH 2二、脂环烃1、环丙烷的化学反应【描述】三元环由于张力而不稳定,易发生加成反应开环,类似碳碳双键。H2 /NiBr2/CCl 4
抗氧化性 ,可用于区分不饱和化合物。
【特点】环烷烃都有【注】遵循马氏规则【例】
第 5 页 共 82 页
CH 2CH 2CHCH3H
2、环烷烃制备1)武兹( Wurtz )反应【描述】通过碱金属脱去卤素,制备环烷烃。【例】Zn
KBr2)卡宾①卡宾的生成A、多卤代物的 α 消除X
XNaOH,RONa,R-Li
B、由某些双键化合物的分解
Cl2H2 C:+Cl+
②卡宾与烯烃的加成反应【特点】 顺式加成 ,构型保持【例】
Cl 3CH/NaOH
第 6 页 共 82 页
BrBrBr3 CH/KOC(CH 3 )3
③类卡宾【描述】 类卡宾是一类在反应中能起到卡宾作用的非卡宾类化合物, 是 ICH2ZnI 。
CH 2I2 + Cu(Zn)【特点】顺式加成,构型保持【例】
CH2 I2Zn(Cu)
三、炔烃1、还原成烯烃1)、顺式加成
Cat=[Pb/BaSO
3 ,Ni 3B...]
(CH 3 COO) 2Ni
2、亲电加成1)、加 X2
第 7 页 共 82 页
中间体 R 1【特点】反式加成2)、加 HX
R (一摩尔的卤化氢主要为反式加成)
HgSO 4/H 2SO4
OH【特点】炔烃水合符合马式规则 。【注】只有乙炔水合生成乙醛,其他炔烃都生成相应的酮。3、亲核加成1)、
第 8 页 共 82 页
H 2CCHOCCH 3
CH 3COOCH 3
维尼纶合成纤维就是用聚乙烯醇甲酯
NH 4Cl,CuCl2aq
CH 3H 3CNCNNCNCH 3H 3C
150 ℃~ 180℃ / 压力
H 2CCHOC 2H 5
第 9 页 共 82 页
NH4 ClCu2Cl2
3 HCCH金属羰基化合物
Ni(CN) 23 HCCH
+Ag(NH 3 )2
,实验完毕, 应立即加浓硫酸把炔化
RCCH【注】 干燥的炔银和炔铜受热或震动时 物分解。6、炔基负离子
R1 -L(L=X,OTs)
CCCH 2 CH R1
第 10 页 共 82 页
三、芳烃1、苯的亲电取代反应1)卤代
4)傅 -克( Friedel-Crafts)反应①傅 -克烷基化反应
第 11 页 共 82 页
, 苯环上带有第二类定位基不能进行傅
【注】 碳正离子的重排【例】
第 12 页 共 82 页
CH 3CH 2 COCl
O2、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效应1)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常见的有
X(F,Cl,Br,I)
2)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常见的有:
【注】第一类定位基除卤素外,均使苯环活化。第二类定位基使苯环钝化。卤素比较特 殊,为弱钝化的第一类定位基。3、苯的侧链卤代
第 13 页 共 82 页
CH 2ClCl h
【机理】自由基机理4、苯的侧链氧化1) 用高锰酸钾氧化时,产物为酸。【描述】 苯环不易被氧化,当其烷基侧链上有α 氢的时候, 则该链可被高锰酸钾等强氧 化剂氧化,不论烷基侧链多长。结果都是被氧化成苯甲酸。HCCOOHKMnO 4+H【例】
H3CCCH 3CH 32)用 CrO3+Ac2O 为氧化剂时,产物为醛。【例】
第 14 页 共 82 页
CrO 3 /Ac2 O
3)用 MnO 2 为氧化剂时,产物为醛或酮。CH 3
MnO 2H2 SO 4
CH 2 CH 3MnO 2H2SO 4
α 位,形成的共振杂化体较稳
【特点】萘的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 定,反应速度快。【例】
第 15 页 共 82 页
四、卤代烃1、取代反应( 1)水解
第 16 页 共 82 页
2、消除反应( 1)脱卤化氢① β - 消除
乙醇HCl【注】当有多种β -H 时,其消除方向遵循萨伊切夫规律,即卤原子总是优先与含氢较 少的 β 碳上的氢一起消除。【例】
第 17 页 共 82 页
3、与活泼金属反应( 1)与金属镁反应
( 2)与金属钠反应武兹( Wurtz )反应Na
【注】二烷基铜锂主要是与卤代烃
第 18 页 共 82 页
H五、醇1、卢卡斯( Lucas )试剂无水氯化锌与浓盐酸的很合溶液叫卢卡斯试剂,用于鉴别伯、仲、叔醇叔醇很快反应立即混浊Lucas试剂
伯醇2、把羟基变成卤基( 1)、醇与卤化磷(
( 2)、醇与亚硫酰氯(
3、醇的氧化( 1)沙瑞特( Sarret)试剂
CrO 3(C5H 5N) 2
【注】沙瑞特试剂,是CrO3 和吡啶的络合物。它可以把伯醇的氧化控制在生成醛的阶 段上,产率比较高,且对分子中的双键无影响。( 2)琼斯( Jnes)试剂
第 19 页 共 82 页
CrO 3 H 2SO4
【注】琼斯试剂是把CrO3 溶于稀硫酸中,滴加到醇的丙酮溶液中,在室温下就可以得 到很高的产率的酮。同样对分子中的双键无影响。【例】CH 3CH 3CrO 3-H 2SO4
HO( 3)邻二醇被高碘酸氧化
R 1OH4、频哪醇重排(
pinacl rearrangement)RR2R1CCR3 OHOH
【注】①羟基脱水,总是优先生成较稳定的碳正离子。②在不同的烃基中,总是芳基优先迁移。不同的芳基, 苯环上连有给电子基团的优先迁移。
构型发生转化,因为是一
③要注意立体化学,离去基团所连的碳原子(如有手性的话) 个协同反应,准确的机理描述是
④频哪醇重排再有机中是非常普遍的重排反应,只要在反应中形成
第 20 页 共 82 页
,都可以发生频哪醇重排。
的碳正离子(即带正电荷的碳原子的邻近碳上连有羟基)【例】
OHNH 25、制醇( 1)烯烃制备①酸性水合
R1R2【注】 碳正机理 ,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可能重排。②羟汞化 -脱汞反应
Hg(OAc) 2/H 2ONaBH
H O【特点】反应不发生重排,因此常用来制备较复杂的醇,特别是有体积效应的醇。③硼氢化 -氧化法
2)H O /OH -
【特点】反马氏规则,所以可合成伯醇,上两种方法无法合成。( 2)格式试剂
第 21 页 共 82 页
( 3)制备邻二醇①顺式邻二醇
稀冷 KMnO 4OH -
②反式邻二醇(环氧化合物的水解)H 2O
六、酚1、傅 -克反应
第 22 页 共 82 页
无色2、傅瑞斯( Fries)重排R
低温主【特点】产物很好分离,邻位的产物可随水蒸气蒸出。3、与甲醛和丙酮反应
C6H 5OHCH 2 OH
第 23 页 共 82 页
【注】生成中药工业原料双酚
CH 3A( bisphenlA ),双酚 A 可与光气聚合生成制备高强度透
明的高分子聚合物的防弹玻璃,它还可以作为环氧树脂胶粘剂。4、瑞穆 -悌曼( Reimer-Tiemann)反应-
【本质】生成卡宾5、酚的制法(1)磺酸盐碱融法工业上的:SO 3 H
第 24 页 共 82 页
N ClH 2SO4/H 2O
HCl七、醚和环氧化合物1、醚的制法( 1)威廉姆逊(Williamsn )合成NaOR1
( 2)烷氧汞化 -脱汞
【注】和羟汞化-脱汞反应一样,醇对双键的加成方向符合马氏规则。2、克莱森( Claisen)重排
CH 2CH=CH 2
CH 2 CH=CH 2
第 25 页 共 82 页
αCH 2CH=CHCH
CH 3CH 3CHCH
CH 2CH=CHCHα
αCHCH=CH 2CH 3
【注】类似的构型也可发生重排【例】
第 26 页 共 82 页
【特点】 冠醚性质最突出就是他有很多醚键,
空穴中与醚键络合。冠醚分子内圈氧可以与水形成氢键,故有亲水性。
它的外围都是CH2 结构,又具有亲油性, 因此冠醚能将水相中的试剂包在内圈带到有机相中,
相转移催化剂。这种加速非均相有机反应称为相转移催化 。
从而加速反应,故称冠醚为4、环氧化合物( 1)开环①酸性开环
【注】不对称环氧化合物的酸性开环方向是亲核试剂优先与取代较多的碳原子结合。【例】
第 27 页 共 82 页
【注】碱性开环,亲核试剂总是先进攻空间位阻较小的,空间效应。【例】δ-OC 2 H5
OC 2H5H3CCHCHCH 3
SN2 类型的反应, 所以亲核试剂总是从
得到 反式开环产物 。这种过程犹如在烯烃加溴时,
OC 2 H5H3CCHCHCH 3OH【注】 环氧开环不论酸式还是碱式开环,都属于 离去基团 (氧桥) 的反位进攻中心碳原子,溴负离子对溴鎓离子的进攻。【例】
NaOC2H 5HOC 2H 5
H+H5 C2OHOC 2H 5
( 2)环氧的制备①过氧酸氧化
第 28 页 共 82 页
八、醛和酮1、羰基上的亲和加成( 1)加氢氰酸
( 2)与醇加成① 缩醛 的生成
HH【特点】 缩醛具有胞二醚的结构,对碱、 氧化剂 稳定, 所以可用此法在合成中做羰基的
保护 。同样的方法也可制备缩酮,机理相同。【例】
第 29 页 共 82 页
HOCH 2CH 2OHH+
( 3)加金属有机化合物
H 2NNHC 6H5
(H)R 13、卤仿反应
第 30 页 共 82 页
CHI3)为黄色沉淀,利用这种现象可以鉴别甲
基醛、酮,还有这种结构的醇(
HOH【注】如果卤素用碘的话,则得到碘仿(OH
4、羟醛缩合( 1)一般的羟醛缩合①碱催化下的羟醛缩合
α 、β 不饱和醛(酮)的
【描述】在稀碱的作用下,两分子醛(酮)相互作用,生成 反应。
【本质】其实是羰基的亲和加成,她的亲核试剂是一种由醛或酮自生成生的碳负离子, 体现了 α -H 的酸性。【注】 从反应机理看出,醛要进行羟醛缩合必须有α -H,否则无法产生碳负离子亲核试
第 31 页 共 82 页
α 羟基醛。其实羟醛缩合反应,只要控
剂。当有一个α-H 一般停留在脱水的前一步,形成 制温度就可以停留在羟醛产物。【例】
CH 3 CH 2 CH 2CHO
CH 3 CH 2 CH 2 CH
2CH 3 CH 2 CH 2CHO
OHCH 2 CH 3
CH3H3CCHCHCCHO CH3 OHCH 3
②酸催化下的羟醛缩合【机理】
提供活化羰基HCOHCH
【本质】在酸催化反应中,亲核试剂实际上就是醛的稀醇式 。【注】 酸的作用除了促进稀醇式的生成外,还可以提供活化羰基的醛分子。此外, 在酸
α、β 不饱和醛(酮) ,因为酸是脱水的催化剂。
的条件下,羟醛化合物更容易脱水生成( 2)酮的缩合反应【例】
CH 3H3 CCCH 2CCH 3OHO
第 32 页 共 82 页
100 ℃ 二甲苯( 3)分子内缩合【注】分子内缩合,一般是形成稳定的五、六圆环,因为五、六圆环更稳定。【例】H
( 4)交叉的羟醛缩合【描述】两种同时有α -H 的醛(酮) ,可发生交叉羟醛缩合,产物是混合物。
最好是一个有α -H 的醛(酮),和一个没有 α -H 的醛(酮)
【注】①一般的羟醛缩合反应, 反应。【例】
【注】 ②跟酸碱催化的卤代一样,
当脂肪酮有两个不同的烃基的时候,碱催化缩合一般
α 碳上, 酸催化缩合发生在取代较多的α碳上。但这种反应的选择性
优先发生在取代较少的 不高,常常得到混合物。【例】
C 6H 5 CHCHCC2 H 5
LDA)作缩合催化剂,使之基本上
第 33 页 共 82 页
【注】③如果用体积较大的碱,如二异丙基氨基锂( 进攻体积较小的一侧。【例】O
1)CH 3CHO/LDA2)H + /H O2
LDA=LiN[CH(CH
5、醛(酮)的氧化( 1) Tllens,吐伦试剂【描述】氢氧化银溶液氨溶液,被称为吐伦试剂。Ag(NH 3) 2OH
( 2) Fehling,菲林试剂【描述】碱性氢氧化铜溶液用酒石酸盐熔合,称为菲林试剂。Cu(OH) 2/NaOH
( 3)拜耶尔 -维立格( Baeyer-Villiger )氧化【描述】酮被过氧酸氧化成脂。
会有两种可能, 这主要看迁移基团的迁移难度,
但因优先迁移基团是氢,
【注】①不对称酮进行拜耶尔-维立格氧化时, 芳基 >叔烃基 >伯烃基 >甲基。②醛也可发生拜耶尔-维立格氧化反应,相当于醛被过氧酸氧化。【例】
第 34 页 共 82 页
6、醛(酮)的还原( 1)催化氢化
【注】很多基团都可以催化氢化,如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硝基、氰基 催化氢化还原羰基的时候,要看好化合物是否还有其他可以催化氢化的基团。( 2)用 LiAlH4、NaBH4 还原
【特点】 NaBH4 还原醛、酮的过程与 正因如此, NaBH4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 基、硝基等基团的干扰,而这些基团都能被
LiAlH4 类似,但它的还原能力不如LiAlH4 的强。也 NaBH4 对醛、酮的还原不受脂基、羧基、卤基、氰LiAlH4 还原。
( 3)①麦尔外因-彭多夫( Meerwein-Pnndrf )还原
(CH 3)2CHOH
[(CH 3 )2CHO] 3Al
第 35 页 共 82 页
[(H 3C) 2HCO]Al
OAl[OCH(CHCH
OAl[OCH(CH 3 )2 ]R1CH
②欧芬脑( Oppenauer )氧化
[(CH 3)2CHO] 3Al
【注】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的逆反应,就是欧芬脑氧化。【特点】麦尔外因-彭多夫还原和欧芬脑氧化,他们都具有 键或者其他易被还原或易被氧化的官能团都不发生作用。【例】
CH 3 CH 3H 3CCCCH 3OHOH
CH 3 OCCCH 3
【特点】双分子还原的产物是邻二醇,可以在酸的作用下发生( 5)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
浓 HCl,【特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注】不适用α、β 不饱和醛(酮) ,双键对其有影响。
( 6)乌尔夫 -基日聂耳( Wlff-Kishner )还原和黄鸣龙改进法
第 36 页 共 82 页
H 2NNH 2,NaOH
(HOCH 2CH 2) 2O,
【特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注】不适用α、β 不饱和醛(酮) ,会生成杂环化合物( 7)硫代缩醛、酮还原
HSCH 2 CH 2 SH
【特点】羰基还原成亚甲基,该反应适用于α 、β 不饱和醛(酮) ,反应不受碳碳双键 影响。( 8)康尼查罗(S.Cannizzar)反应,歧化反应【描述】没有α-H 的醛与浓碱共热,生成等摩尔的相应醇和羧酸。
【注】①有 α-H 的醛会发生羟醛缩合。②不同没有 α -H 的醛也可发生歧化反应,主要谁的羰基活泼,氢氧根就先进攻它,它 就生成羧酸,另一个生成醇。【例】浓 NaOH
HCHOPhCH 2OH
第 37 页 共 82 页
CH 2 OHCCHO CH 2OH
CH 2OHCCHO CH 2 OH
CH 2 OHCCH 2 OH CH 2OH
7、维狄希( Witting )反应
+ (C 6H 5) 3PCR 2
CCR 2 +(C 6H 5) 3 PO
CO醛酮维狄希试剂的制备
(C 6H 5) 3P
+(C 6H 5) 3PCHR
(C 6H 5) 3PCR 2 +
8、安息香缩合【描述】在CN-的催化下,两分子苯甲醛缩合生成二苯基羟乙酮,后者俗称安息香,所以该反应叫做安息香缩合。
C2H 5OH-H 2 O
OHOCHCC6 H5
CCC 6H 5OOH
【注】该反应适用于芳香醛,
但当芳环上有吸电子基团或给电子基团时,
第 38 页 共 82 页
都不发生安息香缩合,但是将两
CHOCH 3O和CN-作用下却可以发生交叉的安息香缩合。
9、与 PCl5 反应
10、贝克曼( Beckman)重排【描述】酮与羟氨反应生成肟,后者在
PCl5 或浓 H2SO4 等酸性试剂作用下生成酰胺。
【注】分子内的 反式重排 。如果转移基团含有手性碳原子,则该碳原子 构型保持不变 (这 里的构型不变,是说原来和碳相连的键,直接和氮相连,不是那种从背面进攻的Sn2 反应, 构型翻转,但是这并不能保证R、S 不变,毕竟判断手性的时候N 比 C大)。【例】PCl5
第 39 页 共 82 页
11、α 、β不饱和醛、酮的反应( 1)亲和加成①与 HCN 加成【描述】 α 、β 不饱和酮与HCN 反应,主要是生成
1,4 加成产物。而 α 、β 不饱和醛
与 HCN 反应,则主要生成
1,2 加成产物。ORCHCHCR 1
CNORCHCH 2CR1
生成稀醇式,重排为酮式
CN②与格式试剂加成【注】 α 、β 不饱和醛、酮与格式试剂反应,主要取决于他们的结构,羰基上连有较大 基团,主要是1, 4 加成,如果上见碳上(C4)所连基团大,则以1,2 加成为主。【例】
CHCHCHC 6 H5
CHCHCC 6H 5
③与烃基锂加成【特点】烃基锂与α 、β不饱和醛、酮反应,主要发生在【例】
CHCHCC6 H5C 6H 5
α 、β不饱和醛、酮反应,主要发生在
【特点】烃基锂与【例】
第 40 页 共 82 页
CH 3CCHCCH 3
(CH 2=CH) 2CuLiH 2O
CH 3CCH 2CCH 3
( 2)亲电加成【注】 α 、β 不饱和醛、酮与亲电试剂,一般都发生在【例】O
( 3)还原反应①使羰基还原A、麦尔外因 -彭多夫还原
RCHB、用 LiAlH4 还原
-液氨,可使 α 、β 不饱和醛、酮分子中双键被
②使双键还原【描述】采用控制催化氢化或用金属锂 还原,而保留羰基。【例】O
第 41 页 共 82 页
12、醛、酮的制法( 1)氢甲醛化法CO,H 2,C 2(CO) 8
RCH 2 CH 2 CHO
【注】不对称稀得到两种醛的混合物,一般以直链烃基醛为主。13、盖德曼 -柯赫( Gattermann-Kch )反应
【描述】在催化剂存在下,芳烃和
HCl、CO 混合物作用,可以值得芳醛。CHO
【注】芳环上有烃基、烷氧基,则醛基按定位规则导入,以对位产物为主。如果芳环上 带有羟基,反应效果不好;如果连有吸电子基团,则反映不发生。【例】CH 3CH 3
( 2)、罗森孟德( Rsenmund)还原
【特点】在此条件下,只能使酰氯还原为醛,而醛不会进一步还原成醇。【例】OClO
Cl( 3)、酰氯与有机金属试剂反应
第 42 页 共 82 页
【注】同一个碳上炼油羧基和另一个拉电子基团的化合物都容易发生脱羧反应, 接炼油拉电子基团,也很容易脱羧。5、汉斯狄克(Hunsdiecker)反应
【描述】 纯的干燥的羧酸银盐在四氯化碳中与溴一起加热,可以放出二氧化碳生成溴代烃。
第 43 页 共 82 页
【机理】自由基机理【特点】无论脂肪酸,还是芳香酸都可通过这个途径脱羧。6、柯西( Kchi)反应Pb(CH 3COO) 4
【机理】自由机理【注】 一般羧酸 α 碳连有 2 个或 3 个烃基时收率最好, 率很低,脂环酸一般收率较高。【例】COOHPb(CH 3COO) 4
7、柯尔柏( Klbe)电解【描述】脂肪酸钠盐或钾盐的浓溶液电解放出二氧化碳得到两个羧酸烃基相偶联的产物。
+ H2+ 2NaOH
2RCOONa +【机理】自由基历程
电解2KOOC(CH 2 )3 COOC 2H5C2H5 OOC(CH 2 )6 COOC 2H5
8、α 卤代反应【描述】据哟α氢的羧酸在少量红磷或三溴化磷存在下与溴发生反应,得到
RCH 2COOH + Br2
第 44 页 共 82 页
HOOCCH 2 COOH
CO 2 + H 2O
CO 2 + H2 O
HOOC(CH 2 )n COOH10、羧酸的制法( 1)烃氧化
RCOOH + R`COOH
但要注意, 有些卤代烃与氰化钠反应主要生成 一般不与氰化钠作用。这个缺点可由格式试剂
第 45 页 共 82 页
【注】 氰多有卤代烃与氰化钠反应合成。 消除产物, 如叔卤代烃。 芳香卤代烃不活泼, 法去弥补。( 3)由格式试剂加二氧化碳制备
ORCCl+ HOR`
【注】格式试剂的制备也是有限制的,比如有羟基的卤代烃,这时就用腈水解法。十、羧酸衍生物1、酰氯的取代反应O
HNH 2RCNH 2
【注】该反应其实是在氧氮上导入酰基,所以酰氯是一个优良的酰化剂。【例】O吡啶
OORCOCR + HOR`
【注】酸酐也是优良的酰化剂。【例】
第 46 页 共 82 页
O + H3CCH 2CHCH 3
CH 3OCHC2H5
RCOOR 1 +RCOOR 1 +RCOOR 1 +
H+ (r OH -)
H+ (r R O-)2
+NH2RCOR 1Cl
5、羧酸衍生物和格式试剂反应
第 47 页 共 82 页
NMgX H+/H O2RCR 1
【注】①氮带有负电荷C=N-中碳无明显电正性,不可能再与金属试剂加成,亚铵盐水解最终 生成酮。而酰氯和酯会同时和两摩尔的格式试剂加成,生成醇。②有些不如格式试剂活泼的金属有机物和酰氯反应,产物一般为酮,如二烷基铜锂(R2CuLi)、二烃基镉(R2Cd)。【例】
6、还原反应( 1)酰氯
( 2)酯①鲍维尔特 -布兰克( Buveault-Blanc)还原法Na
【注】在没有普遍LiAlH4 的时候,一般用这种方法。②用 LiAlH4 还原
第 48 页 共 82 页
③偶姻缩合【描述】在乙醚、苯等惰性溶剂中用金属钠处理酯,可得到缩合产物—
OR 1 OR 1OCCO RRH+
(如乙醚,乙酸乙酯等)中用氯化亚锡和氯化
②斯蒂芬( Stephen)还原【描述】腈的另一种还原方式为惰性溶剂 氢处理腈得到亚铵盐的沉淀,水解后得到醛。
+(RC=NH 2)2 (SnCl 6) 2
第 49 页 共 82 页
Rβ 消去反应。若有两个
β -H 可供消除,一般主要消去含氢较多碳上的
CH 3HOCCH 3O
β-H。反应通过一个环的过渡态,所以反应的立体化学为【例】HH
C2 H5CHCH 2
α碳负离子(稀醇负离子),对另一种
8、克莱森( Claisen)酯缩合反应【描述】酯的 α -H 呈现酸性,在醇钠作用下生成 酯进行亲和加成-消去(取代反应)生成β -酮酸酯。
1)NaOC 2H 5
RCH2CCHCOR 1
2 RCH2COR 1
第 50 页 共 82 页
OC 2 H 5OCCH
RCH 2CCHCOR 1
RCH 2CCCOR 1
RR【注】第四步形成钠盐很重要,因为前三步都是完全可逆反应,过量的乙醇钠有助于反 应物的生成,形成钠盐,最后只需酸化就可以得到缩合产物了。【例】
COC 2 H 5H 3C
CCH 2COC 2H 5
乙酰乙酸乙酯,简称 " 三乙"
(1)狄克曼( Dieckmann)缩合【描述】适当位置的开链双酯在醇钠存在下进行分子内的酯缩合反应。【注】以形成稳定的五、六圆环为准。【例】OO
OC 2 H5COOC 2H5
1)NaOC 2H 52)H +
α 氢的酯缩合,会得到复杂产物。但无
α 氢的酯与有 α 氢的酯
(2)交叉酯缩合【描述】两个不同的具有 缩合,则得到单一的产物。【例】
第 51 页 共 82 页
+ CH 3 COOC 2 H5
HCOCH 2COOC 2 H5
CH 2 COOC 2 H5
CCHCOOC 2H5
【注】具有 α 氢的酮 也可与碱作用下发生交叉缩合,由于酮的
α氢酸性较酯强,反应中
酮生成碳负离子,结果是酰基导入酮的【例】O
CH 3 CH 2CH 2COOC 2 H5
H5C2 OCOC 2H 5
RCH 2 COOC 2 H5
RCHCOOC 2H5
R1RCCOOC 2 H5 H
BrCH 2CH 2CH 2CH 2 Br
1)OH -/H O22)H + ,【注】烃基化不只是具有
α 氢的酯发生反应,其他具有强拉电子基的
CH 3CH 2CH 2Br
能得到碳负离子的都可以发生烃基化反应。【例】NaOC2H5
CH 3CH 2CH 2 CH(CN) 2
9、克脑文盖尔(Knevenagel)反应
α 氢的化合物缩合的反应,机
第 52 页 共 82 页
【描述】醛、酮在弱碱(胺、吡啶等)催化下与具有活泼 理类似于羟醛缩合。
RCHO+ CH 2(COOC
CH 2 (COOC 2 H5)2
CH(COOC 2H5 )2
CCH(COOC 2 H5)2H
CHCH(COOC 2 H5 )2
【注】还可以加一步,加热脱缩。【例】
CHO + CH 3COCH 2COOC 2 H 5
COOC 2 H5CHCCCH 3O
NCCH 2COOC 2 H 5
NH 4 OOCCH 3
10、麦克尔( Michael)加成【描述】具有活泼α 氢的化合物与 α 、β不饱和化合物的
CH 2 CH 2CHO
【注】 R,R1 为— CN,— COOC2H5,— COR,— NO2 等, α 、β不饱和化合物为 和酯、醛、酮、腈等。【机理】机理略,就是碳负机理,1, 4 加成。【例】
CH 2(COOC 2H5) 2
第 53 页 共 82 页
H 2CCCOOEtC 6H 5
(H5C2OOC) 2HC
(CH 3) 3COH
CH 2(COOC 2H5) 2 + 2 H 2C
CH 2CH 2COCH 3
鲁宾逊( Rbinsn)环合【描述】麦克尔加成中双重α 氢化合物若具有酮羰基,α, β不饱和酮具有
反应产生的1,5 二羰基化合物在碱作用下可继续反应发生环合。OH
CH2 CH 2 CCH 3ORefrmatsky)反应
【描述】在惰性溶剂中α 溴代乙酸酯与锌和醛或酮作用生成
BrCH 2COOC 2 H5
β 羟基酸酯的反应。OHCCH 2COOC 2H5R1(H)
C 2H 5OOCCH 2 ZnBr
H2CCOOH 5 C 2
【注】反应首先生成有机锌化合物,然后对醛、酮羰基进行亲和加成,类似格式试剂对
第 54 页 共 82 页
羰基化合物的加成,但是有机锌化合物活性较差,在反应条件下不与酯羰基加成, 得到 β羟基酸酯。 β 羟基酸易脱水,因此此法也可制备α , β 不饱和酸。【例】
BrCH 2 COOC
12、达尔森( Darzen)反应【描述】醛酮与α 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成
α , β 环氧酸酯。
ROCCHCOOC 2 H 5(H)R 1
ClCH 2COOC 2H5
CCHCOOC 2H5(H)R 1
1)OH -,H O22)H +
CCHCOH (H)R 1
OHCCH (H)R 1
CHCHO (H)R 1
【本质】同样起始于碳负离子的亲和加成。【例】
BrCH 2COOC2H 5NaOC2 H5
CCHCOOC 2 H 5
13、普尔金( Perkin)反应【描述】芳香醛和酸酐在相应的羧酸钠(或钾)盐存在下可发生类似羟醛缩合的反应, 最终得到 α , β不饱和芳香酸。
OOCOCCH 3H5 C 6CHCH
H 5 C6CHO + H 3CCOOH+ CH 3COOH
【本质】起始于碳负离子对醛的亲和加成。
第 55 页 共 82 页
α 氢(RCH2CO)2O。芳香环上可带有拉电子基团,
【注】反应中的酸酐必需含有两个— NO2 等。【例】
十一、胺1、胺的制备( 1)卤代烃氨解
【注】伯胺也是很好的亲核试剂所以可继续生成仲胺和叔胺。( 2)盖布瑞尔(Gabriel)合成OO
-+ CH 3CH 2BrN K
CH 3 CH 2 NH 2
【特点】由卤代烃制备纯伯胺。【注】该法除了合成伯胺以外,还用于合成( 3)硝基化合物的还原①催化氢化NO 2
③选择还原【描述】二硝基化合物可被较温和的还原剂如
Na2S,NaSH,(NH4)2S 等硫化物选择还原,
只得到一个硝基被还原的产物。NO 2
第 56 页 共 82 页
H【注】氢化偶氮苯对位无取代,重排主要生成联苯胺型化合物。【特点】通过联苯胺基的变化能制备各种联苯化合物。( 5)腈的还原Ni/H 2
第 57 页 共 82 页
CH 3 CH 2 CH 2
CH 3CH 2CH 2
C2H 5OH( 8)还原氨化【描述】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氢化生成胺。
ONHNHNi/H32RCR1 (H)RCR 1(H)
NH2RCHR1(H)
【注】一般采用过量的氨,防止羰基化合物与生成的伯胺反应继而被还原为仲胺。( 9)霍夫曼( Hfmann )重排【描述】 当酰胺用溴的碱溶液处理时,反应发生分子内重排生成胺。因其结果比原料少 了一个碳,所以又叫做霍夫曼降解 。
【注】当手性酰胺进行反应时,其手性碳构型不变。反应中生成了三元环过渡态,这个 过渡态限制了手性碳构型的转化。【例】
H3 C H5 C2
H3C H 5C 2
( 10)克尔蒂斯(Curtius)重排【描述】 酰氯与叠氮化钠作用生成酰叠氮化合物,
第 58 页 共 82 页
( 11)施密特( Schmidt)重排【描述】 羧酸与叠氮酸作用生成酰叠氮化合物, 成胺类。O
H 2ONaN 3,H 2SO4
Cl( 12)布歇尔(
Bucherer)反应
(NH 3)2SO3(aq)
【注】①此反应是萘系中的一个重要反应,该反应是 萘磺化产物 β -萘磺酸钠盐制得。
②同样萘胺可以与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加热反应转化为萘酚。NH 2
NaHSO 3(aq)
( 13)曼尼希( Mannich )反应【描述】具有 α 氢的酮与甲醛(或其他简单脂肪醛)及铵盐(伯、仲胺的盐)水溶液反 应,生成 β氨基酮。
第 59 页 共 82 页
+-H2N(R 1 )2 Cl
ORCCH 3CH 2 O +
+-CH 2N(R 1 )2 HCl
【机理】 反应历程认为是胺与甲醛作用生成亚胺正离子,
然后与酮的稀醇式进行亲和加
HOCH 2 N(CH 3 )2
+H2CN(CH 3 )2
CCH 2CH 2N(CH 3 )2
CHO2、霍夫曼( Hfmann)消去(季铵碱消去反应)反应和彻底甲基化【描述】过量碘甲烷和胺反应生成季铵盐(彻底甲基化),用氢氧化银处季铵碱,这个 碱加热脱去 β 氢和胺生成稀。
RCH 2 CH 2 NH 2 +
+-RCH 2CH 2N(CH 3 )3 I
+ N(CH 3 )3+ H 2O
β 氢的过渡态,结果脱去水和
+-RCH 2 CH 2 N(CH 3) 3OHRCHCH 2【本质】季铵碱消去反应是E2 历程,反应通过氢氧根负离子进攻 胺生成稀。消去的本质是体积效应。【注】①当具有几种β氢的季铵碱消去时,一般消去含氢较多的
②但当季铵碱中β 氢有明显酸性,则氢氧负离子进攻酸性氢。③因是 E2 历程,所以它的立体化学一般为反式共平面消去。【例】
第 60 页 共 82 页
CH NH 2CH 3CH 2
CH 3 CH 2CHCH 2
CH 3CH 2CH 2CHN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CH 3N+ H2CCH2 + H 2O CH 3
CH3+CH 2 CH 2 NCH 2 CH 2 OHCH 3
CH 3CH 2N(CH 3) 2
HO(H 3 C) 3 NC 6 H 5
H3、科浦( Cpe)反应和叔胺氧化【描述】叔胺用过氧化氢处理可得胺氧化物,在经加热脱去胺生成烯烃。
RCH 2CH 2N(CH 3 )2
也属于协同反应,只不过是通过
【注】 反应中胺氧化物脱羟胺一步与酯的热消去类似, 一个五元环过渡态。消去方向遵守霍夫曼规则。【例】
CH 3CH 2CH 2CH 2 CH 3
不需要分离胺氧化物即可直接发生消去反应成稀。
+NCH 3【特点】 直接把胺和氧化剂混合, 应条件温和且不发生重排。
【注】这个反应常用来作为酮羰基移位的关键步骤。【例】
第 61 页 共 82 页
CH 3H2/PtO2H3 C
4、酰化和磺酰化反应ORCCl
【注】胺的酰基化常用来保护氨基。5、兴斯堡( Hinsberg)反应【描述】三种胺磺酰化得到的产物有不同的性质,可用来分离三种胺。
(C2 H5) 2NH
C6H 5SO 2NC 2 H5
C6H 5SO 2N(C 2 H 5) 2
C6H 5SO 2NC 2H 5
C6H 5SO 2N(C 2 H 5)2
C 6H 5SO 2N(C 2 H5 )2
C 6H 5SO 2NC 2H 5 Na
5、与亚硝酸的反应( 1)第一胺
NaNO 2 /HCl
第 62 页 共 82 页
RNH 2RN 2 Cl
【注】 生成的重氮盐极不稳定,生成后立即分解放出氮气,生成碳正离子,这个正离子 可脱质子成稀,雨水作用成醇,还成重排成仲碳正离子。产物是混合物,制备很少用到,但反应放出氮气,可用于氨基的定量分析。芳香胺如苯胺,在0℃与亚硝酸作用可以生成相对稳定的重氮盐,它是非常重要的有机 合成中间体。
当用稀盐酸和氯化亚锡处理时,亚硝胺
【注】 产物为不溶于稀酸的油状或固体亚硝胺。 还可还原到原来的第二胺。
NO反响第三胺, 却可以反应, 但不是在氮上,
【注】脂肪第三胺与亚硝酸不进行上述反应, 而是在芳环上导入亚硝基。6、稀胺( 1)稀胺的生成
第 63 页 共 82 页
不难推断出它将具有亲和反应
CCNR 2共振式通过共振式, 可知它的一种为电荷分离的碳负离子形式, 的可能性。【例】
H2 CCHCH 2Cl
CH3I、BrCH2COOC2 H5 、CH2=CHCH2Cl 等活泼卤代烃与稀胺作用才能得到较好
的收率。 RCOCl也能与稀胺反应,结果在醛、酮的α 位导入酰基。【例】
+-ArN 2 X +NaX
7、重氮化反应和重氮盐( 1)重氮化反应ArNH 2 +NaNO 2+2HX( 2)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第 64 页 共 82 页
①被卤素和氰基取代A、桑德迈耶(Sandmeyer)反应Cu 2X2
KCNB、碘和氟的芳香化合物也可通过重氮盐制备,但是不属于桑德迈耶反应。
+-ArN 2 XArI
+-ArN 2 HSO 4
+-ArN 2 BF 4
ArN 2 HSO 4
H 2SO 4 /H 2O
酚等具有强给电子基团的芳香化
( 3)偶合反应【描述】 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重氮盐容易与芳香胺、 合物反应,芳香化合物换上的氢被取代生成偶联产物。【例】
【注】给电子基团为邻对位定位基,偶合位置是在邻对位,一般在对位(空间效应) 对位被占则偶合在邻位。萘系化合物也根据亲电取代的要求偶合在相应的位置。【例】
第 65 页 共 82 页
加热或使其接触碱金属或粗糙的容器表面
( 4)重氮甲烷①性状、结构和制备【描述】 重氮甲烷常温下位一黄色有毒气体, 会爆炸。在有机合成中一般应用它的乙醚溶液。
NO【注】反应发生在乙醚和碱溶液两相混合液中,生成的重氮甲烷在乙醚中。②反应A、作为甲基化试剂【描述】重氮甲烷与酸、酚、醇等反应在羟基氧上导入甲基生成酯和甲基醚。【例】CH 3CH 3
B、与酰氯反应【描述】过量重氮甲烷与酰氯作用生成重氮酮。O
第 66 页 共 82 页
RCCH 2 NN
+CH 2N2(-H )
Ag+处理,可以生成比原酰氯多
【注】此法可以制备氯代甲基酮。阿恩特 -埃斯特( Arndt-Eistert)合成【描述】 α 甲基酮为反应中间体,当它在水中或醇中用 一个碳的酸或酯。【例】
C 6H 5 COOAg
H2 CCOC 2H 5
Wllf)重排,中间体为稀酮。
【注】反应最后一步通过沃尔夫( 沃尔夫( Wllf )重排
C、与醛、酮反应【描述】 重氮甲烷与醛酮开始就是对羰基的亲和加成, 以亚甲基的酮,另一个为环氧化合物。【机理】
第 67 页 共 82 页
R 1【注】 反应物为醛, 一般生成氢的重排得到甲基酮。若为开链酮, 物。反应物为环酮时,主要发生重排反应,得到扩大的环。【例】
D、卡宾生成【描述】重氮甲烷在光照下放出氮气生成
与二氯卡宾相同的可与双键加成生成三元环,
【注】 卡宾是一个重要的中加产物, 可插入苯的 π 键。【例】
CH 2H3 CCHCH 2H3C
十二、协同反应1、电环化反应【描述】开链共轭二烯在一定条件下(热或光)环合及其逆反应。【例】
CH 2hCH 2CH 2hCH 2【注】光照和加热是有区别的,感兴趣可以看看,不要求掌握,主要是同旋还是对旋的 区别,主要在有取代基,判断是顺式还是反式。2、环加成反应【描述】两分子还有碳碳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组合成环的反应。
第 68 页 共 82 页
若参加反应的为两对π 电子则成为 [2+2]环加成反应,如果一个共轭双烯( 一个单烯( 2π 电子)反应则为[4+2]环加成反应。【例】
1)【4+2】环加成反应[狄尔斯 -阿德尔( Diels-Alder )反应 ]①同面加成【注】反应是一个双烯体和一个亲双烯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 应,具有明显的立体选择性。【例】COOEt+COOEt
COOEt COOEtCOOEt
COOEt②内型加成规律【注】 [4+2] 另一个立体化学特征就是内型加成,内型加成时,几乎参与分子所在的所
π 键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
有双键 (包括羰基) 重叠在一起, 反应中碳氧双键也可与环戊二烯 过渡态。【例】
第 69 页 共 82 页
内型过渡态外型过渡态③其他双烯体和亲双烯体的环加成【描述】除碳碳双键外很多具有其他不饱和官能团的化合物均可作亲双烯体。【双烯体】
NCOOEtNCOOEt
第 70 页 共 82 页
2) [2+2] 环加成【描述】 [2+2] 环加成是两个烯分子组成四圆环。【例】
十三、糖1、糖链的增长吉连尼 -费歇尔( Kiliani-Fischer )糖的合成,又叫做糖链的递增。【描述】把糖对氢氰酸加成物水解成酸,并把它变成内酯,再用钠汞齐还原得到曾一 个碳的糖。
【注】反应生成两个不同的糖,要想分开,一般是在水解成糖酸后进行拆分,然后分别 进行其后的操作。2、糖链的缩短1)乌尔( Whl )递降法【描述】糖与羟氨反应,形成糖肟,然后在醋酸酐作用下乙酰化,在市区一分子醋酸成五乙酰的腈化物,在甲醇钠的甲醇溶液中,发生酯交换反应,同时发生羰基与氰化氢加成 的逆反应,丢掉氰化氢,形成减少一个碳原子的醛糖。【例】
第 71 页 共 82 页
CH 2OHCH 2OH
2)鲁夫( Ruff )递降法【描述】用糖酸钙盐在Ruff 试剂 [Fe(OAc)3 或 FeCl3 等] 作用下,通过过氧化氢的氧化,得
到一个不稳定的α-羰基酸,失去二氧化碳,得到低一级的醛糖,此法称为 叫做 Ruff 降解。【例】
OHHOHCH 2 OHCH 2 OH
COOCa1/2COOHOHO
第 72 页 共 82 页
【注】苯肼只与糖的C-1 和 C-2 反应成糖脎,由于氢键,脎形成较稳定的六圆环结构:NNHC 6H5NHNRNC6 H5故糖的其它碳原子不再进一步发生上述反应。十四、杂环化合物1、五元单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1)亲电取代反应【描述】呋喃、噻吩、吡咯都具有芳香共轭体系,都可以发生芳香亲电取代反应。反HNOS
HHα 取代有三种共振式,正电荷分散在三个原子上,
β 取代有两个共振 β位的低,取代以α 位
式,正电荷分散在两个原子上,因为α 位取代形成的过渡态能量比 为主。尽管如此,α位或 β 位得活性都比苯大。【例】
第 73 页 共 82 页
【注】吡咯十分活泼,活泼性类似于苯胺、苯酚,它可进行瑞默 氮盐偶联。
+-C6H5 N2 Cl
CHCl 3 + KOH
α 定位效应及取代基共同
【注】取代呋喃、噻吩、吡咯定位效应取决于环上杂原子的 决定的。【例】
2)吡咯的弱碱性和弱酸性
第 74 页 共 82 页
3)吡喃、吡咯的重要衍生物①糠醛
α 氢的醛,性质类似于苯甲醛,可发生康尼查罗、安息香缩合、
【描述】糠醛是不含 普尔金等反应。【例】
第 75 页 共 82 页
【描述】可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较活泼的杂环的第【例】
C6H5 COONO 2
2、吡啶1)亲电取代【描述】吡啶的性质类似硝基苯,他不能进行傅
-克酰基化反应和烷基化反应,取代时
条件剧烈,一般需要250℃~ 300℃的高温。取代主要发生在3 位(即 β 位)上。【例】
第 76 页 共 82 页
2%SO 3 ,H2 SO 4
KNO 3,HNO 3
H2 SO4 ,Fe,
2)亲核取代【描述】氮的吸电子作用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它不易进行亲电取代,但却利于亲核取代。与硝基苯类似,吡啶2, 4, 6 位上的卤素很容易被亲核试剂取代。【例】NH 3 ,ZnCl
N①齐齐巴宾(Chichibabin)反应【描述】吡啶的亲核取代活性非常大,强碱性的负氢离子也能被取代。使用强碱氨基 钠与吡啶进行反应。
NaNH 2NH3H2 O
②烃基化【描述】与强碱性的烷基锂或芳基锂反应,可是吡啶直接烃基化。
NNC6 H53)吡啶的氧化和还原【描述】哟与吡啶环上氮的吸电子性能,使环稳定,不易被氧化,较易被还原。①氧化
吡啶 N-氧化合物 或称 N-氧化物吡啶,该化合物是很有用的
第 77 页 共 82 页
【注】用过氧酸反应,得到 中间体。【例】
发烟 H2 SO4 ,
OO【特点】这个反应活化了吡啶 ,有改变了亲电取代的位置。3、喹啉和异喹啉【描述】喹啉和异喹啉的化学性质和吡啶及α -硝基萘的有些相似。1)亲电取代反应
【描述】活性介于苯、萘及吡啶之间,进行异环取代,取代主要发生在【例】
HNO 3 /H2 SO 4
2 位于 4 位侧链及异喹啉
2)亲核取代【描述】喹啉和异喹啉类似吡啶,在喹啉 的α 氢,可进行缩合和亲和取代反应。【例】
【描述】喹啉氧化时,苯环破裂而吡啶环保持不变,还原时吡啶环被氢化,而苯环保 持不变,类似 α -硝基萘。
第 78 页 共 82 页
Sn/HCl或 Na/ROH
N H4、几种重要杂环化合物的合成1) Yure’v(佑尔业夫)法【描述】以氧化铝为催化剂,可以使吡咯、呋喃和噻吩的环系互变。H2 O
S2) Paal-Knrr(帕尔 -诺尔)合成法【描述】以1, 4-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在无水酸性条件下失去水得呋喃及其衍生物,与氨或胺反应制备吡咯及吡咯衍生物,与硫化物反应制噻吩及噻吩的衍生物。
第 79 页 共 82 页
α -活泼氢的 β -酮酯或 β-二酮类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来制
3) Knrr(诺尔)合成法【描述】用氨基酮与具有更强 备吡咯及其衍生物。RO
【注】一般,氨基酮应做成盐酸盐,或原位生成后立即参加反应,以防止 生自缩合反应。
4)吡啶环系的合成① Hantzsch A(韩奇)合成法【描述】 用两分子的 β -羰基酸酯 (如乙酰乙酸乙酯) 、一分子醛和一分子氨发生缩合作 用制备吡啶及其衍生物。
第 80 页 共 82 页
OH -/H O2+H ,
3-氨基 -2- 吡啶酮,然后互
【描述】用 β -二羰基化合物与氰乙酰胺,在碱的作用下合成 变异构转为吡啶环。【例】
CH 3 CH 2OH
β -二羰基化合物与β-氨基 -α, β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合成。
H 3CN③【描述】取代吡啶也可以用【例】COOE t
H 3CO5) Skraup(斯克柔普)合成
第 81 页 共 82 页
H2CCHCH 2OHOH OH
α 、β不饱和化合物代替甘油。
【注】反应可采用【例】
FeCl 3 ,ZnCl 2H2 SO 4/ 硝基苯
6)弗里德兰德(Friedl?nder )合成法【描述】由邻氨基苯甲醛或邻氨基芳酮与具有O
R 1CH 2 CR 2
α 氢的羰基化合物反应生成喹啉衍生物。R
OO+ H3C C CH 2 C CH 3
NH 27)康布斯( Cmbes)合成法【描述】芳胺与,1, 3-二羰基化合物反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合成与推断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引入官能团,1官能团的引入,2一般程序,官能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专题:有机合成课件,共47页。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有机合成中的推断课件,共4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