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历史作业(二)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精品寒假历史作业(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 战国时,贵贱天然有别的观念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取代,人性善恶的讨论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
A.对人类自身的研究成为潮流 B.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
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共识 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需要
2.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 | 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
《周颂》 | 西周初年 | 颂天 |
《大雅》 | 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 | 疑天 |
《小雅》 | 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 | 骂天 |
《国风》 | 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 | 不理天 |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 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 D.人性论走向成熟
3. 下表为1958—1996年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的铁制农具,据此可知汉代
时代 | 出土铁制农具种类(数字是出土该种类农具的墓葬数量) |
西汉(10) | 锛(2)铧(1)锸(3)锄(2)犁铧(1)铲(2)镢(1)耙(1) 镬(1) |
东汉(5) | 犁(2)镢(1)铲(3) |
A.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B.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需品
C.金属冶炼技术趋于成熟 D.北方仍是经济发展中心
4.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此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①政治家多出自商人阶层 ②铁制农具使用推动农业进步
③出现一批私营工商业者 ④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受到冲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 “原始人类由于采猎和自卫的需要,学会了使用工具。当时的采猎工具,后来有的兼用于农耕,如石斧、木矛,有的发展为专门的农具,如木矛改进为耒耜。”由此说明原始农耕出现的原因是
A.人口增长 B.食物减少 C.经验增加 D.工具改进
6.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观因素是( )
A.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B.道家学派提倡变法
C.国君谋求争霸战争中的优势 D.周王室衰微,失去政治优势
7. 战国时期,秦孝公去世,力主变法的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新法并没有被废除。故史书上说:“商鞅虽死,秦法未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B.“商君之法”在当时已深入人心
C.变法措施得当,未带来消极影响
D.秦孝公及其继任者坚决拥护和支持新法
8. 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帮扶齐桓公成就霸业,并感叹“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表明
A.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
B.儒家学派已经出现思想分化
C.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
D.管仲所为合乎儒家政治理想
9. 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中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A. B.
C. D.
10. 荀子说:德行必须与职位相称,职位必须与俸禄相称,俸禄必须与作用相称。从士以上就必须以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这表明荀子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B.要求重构社会秩序
C.注重维护伦理纲常 D.主张实行礼法并施
11. 战国时期,齐宣王在齐国都城设立了一个招徕四方文士讲学议政的官办学术机构——稷下学宫。各家各派在这个学术王国之中互相汇通,在辩驳、争鸣中综合发展。这一状况
A.打破了学术垄断的局面 B.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D.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
12.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主张圣人、侯王“抱一”、“得一”,儒家主张工者“定于一”,墨家主张天子“一天下之义”,法家主张君主“作一”,杂家主张王者、天子“执一”。材料充分表明
A.士阶层心怀天下 B.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C.统治者开放包容 D.诸子百家争论共鸣
1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 D.都主张“礼”、“法”并用
14.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言:“上无道揆,下无法守”。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
A.思想主张趋于统一 B.富于社会批判精神
C.民本思想成为主流 D.体现统治者的需求
15. 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
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
《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鉏(锄)、斸(斧)……,试诸壤土。”
——《国语•齐语》
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但当时的铁是自然陨铁,而不是人工冶铁。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中国社会历史进入铁器时代。
——白云翔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
——陈文华《农具发展史》
【问题】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三则材料的选取围绕什么共同的主题?其中哪一则最有实证性,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至汉朝农业生产变化发展的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如何?
17.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问题】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详解】
战国时期,随着宗法制分封制的瓦解,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此时的研究主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涉及强化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D项不能从题干得出,故排除。故选B。
2. 【答案】C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人们对于天的观念逐步淡化,即从歌颂天到不理天,反映出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即人文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天子权威呈现不断衰落的趋势,排除A;对天的观念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天道观的衰落,排除B;成熟的说法不能体现,材料也没有涉及到人性论,排除D。
3. 【答案】A
【详解】
两汉时期多种铁制农具的出土说明当时铁制农具逐渐得到普及,由此可证明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故选A;成为“必需品”的说法无从论证,排除B;仅根据出土的铁农具的种类无法说明金属冶炼技术的高低,也不能说明北方还是经济发展中心,排除CD。
4. 【答案】D
【详解】
材料信息是,春秋时期,各国国君无不平等对待大商人。此现象表明,这一时期商业繁荣,并出现了一批巨商,社会等级制度受到商业的冲击,故③④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政治家多出自商人阶层,故①错误;铁制农具的使用推动农业进步不符合材料信息,故②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ABC错误。
5. 【答案】D
【详解】
材料“当时的采猎工具,后来有的兼用于农耕,如石斧、木矛,有的发展为专门的农具,如木矛改进为耒耜”体现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对原始农耕经济的推动作用,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D。
6. 【答案】C
【详解】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国君为了谋求在争霸战争中的优势,纷纷变法,故C正确;AD不是主观因素,排除;法家提倡变法,B错误。
7. 【答案】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虽死,秦法未亡”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新法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趋势,A项正确;商鞅被处死,说明“商君之法”在当时已深入人心和变法措施得当,未带来消极影响的说法失真,所以BC两项错误;秦孝公的继任者处死商鞅,可知其并不是新法的坚决拥护和支持者,D项错误。
8. 【答案】A
【详解】
题干反映了孔子对管仲的两种评价,孔子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是从性格气度、勤俭节约方面来讲的,而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对管仲大加赞扬是从儒家的“仁”——教化角度上来评判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只是子贡向孔子求教,儒家学派出现分化是在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时期,故B项错误;孔子和子贡同为儒家学派人物,故C项错误;“管仲所为”包含很广,既可以是人格魅力,也可以是行为。材料既反映了管仲的功绩,也反映了管仲的不足,故D项错误。
9. 【答案】D
【详解】
宋代时,儒、道、佛三位一体,形成理学。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故D项符合题意。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在汉武帝时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故A项不符合题意。影响了汉唐文化并且成为主流的是儒家思想而非道家思想,故B项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其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选项中“改造了儒家文化”的表述夸大了佛教对于儒家文化的影响,故C项不符合题意。
10. 【答案】D
【详解】
“从士以上就必须以礼乐制度去节制他们,对百姓就必须用法度去统制他们”,这表明荀子礼法并施的思想,故D正确;社会等级和谐、重构社会秩序、维护伦理纲常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BC错误。
11. 【答案】C
【详解】
稷下学宫中有不同流派的思想家讲学,这有助于促进思想的融合和文化的繁荣,C正确;孔子创办私学就打破了学术垄断局面,排除A;董仲舒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排除B;稷下学宫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排除D。
12. 【答案】B
【详解】
根据“抱一”、“得一”、“定于一”、“一天下之义”等信息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各诸侯战争不断,但诸子百家的思想却有共同之处,即都蕴含着“统一”的理念,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与士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政策,排除C;材料与争论共鸣无关,排除D。
13. 【答案】C
【详解】
题中所列举的诸子各家的观点主张,是他们对待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实用性观点。这些观点包含的侧重点和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了他们追求和谐、期待治世的愿望。故选C;A是儒家观点,不能体现共同点,排除;B是道家观点,排除;D是荀子观点,排除。
14. 【答案】B
【详解】
孔子的“苛政猛于虎”、墨子的“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的“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韩非子的“上无道揆,下无法守”都是批判统治者的暴政,这反映了当时的思想流派富于社会批判精神,故B正确;“思想主张趋于统一”、“民本思想成为主流”不符合史实,故AC错误;显然,这不是统治者的需求,故D错误。
15. 【答案】D
【详解】
根据材料西周文王和武王在施政时注重“德”,孔子注重提升个人修养以达到“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可见两者都重视和谐的社会关系,选项D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选项A排除;周文王、周武王所提的“德”非个人道德修养,选项B排除;仁政思想是孟子所提,选项C排除。
16. 【答案】(1)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实证性材料:长沙出土的铁锄。理由:第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
(2)特点:耕作技术不断革新;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影响: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推动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详解】
(1)主题:根据材料“春秋时期的铁锄(1953年于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恶金(指铁)以铸鉏(锄)、斸(斧)……,试诸壤土”可知,三则材料都关注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根据材料的分类以及历史研究方法可知,实证性材料,即长沙出土的铁锄最有实证性。理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土文物是第一手史料(或实物史料)。
(2)特点:根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可知,耕作技术不断革新;根据材料“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耕作技术由北方逐步向江南推广。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耕作技术的进步促进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产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耕作技术南移有助于推动经济重心南移;耕作技术的进步促进农耕文明的繁荣。
17. 【答案】(1)态度:荀子主张贵贤、敬贤,慎子主张尊君轻贤;目的:为君主治国提供用人建议;
(2)墨子和李悝主张用人不论出身,以才能和功劳为用人标准。商鞅变法实行奖励耕织和军功爵的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推动了社会进步,使秦国成为当时的强国。
【详解】
(1)不同态度:据材料一“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可知,荀子认为能使圣人尊贵的能统一天下,而能使贤者尊贵的能称霸诸侯,故荀子主张敬“贤” 、贵“贤”,则主尊下安; 据材料“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可知,慎子认为确立君主而尊贵贤人,会造成社会动乱,故慎子反对敬“贤” 、贵“贤”,认为这样会造成社会动乱。相同目的: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法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张都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之道。
(2)意义:据材料“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和材料“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可知,墨子和李悝都主张选贤任能,结合所学可知,二者的共同作用都有力的打击了当时的奴隶主贵族,强化了人才意识,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进步。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历史作业(一): 这是一份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历史作业(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历史作业(五): 这是一份河北省滦南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历史作业(五),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