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2021年暑假,某地理研学小组在云贵高原某地(东经105°附近)进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发现该区域岩石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遇醋会产生大量气泡。下图为该研学小组同学绘制的该地区地形水系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时间13时,M同学看到太阳正从N同学头顶方向照射过来。据此判断图中村庄位于M同学的( )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M同学找到地下河的出口时,经过观察和测试,发现该处河水( )
    A.时有时无B.呈现酸性C.水温较低D.含沙量大
    “环崖丹霞”是一种独特的环状丹霞地貌,基岩由红色砂岩和页岩构成。四川马边环崖丹霞以规模宏大、形态独特的弧形绝壁为特色,具有“环崖、顶平、壁陡、麓缓、无瀑”的特征。下图示意马边环崖丹霞景观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形成马边环崖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重力崩塌一下蚀一地壳抬升一侧蚀B.侧蚀一地壳抬升一下蚀一重力崩塌
    C.侧蚀一重力崩塌一地壳抬升一下蚀D.地壳抬升一下蚀一重力崩塌一侧蚀
    4、发育后期,河道位置定向侧移的原因是( )
    ①砂岩坚硬不易侵蚀
    ②页岩坚硬不易侵蚀
    ③背斜顶部易被侵蚀
    ④向斜槽部易被侵蚀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唐朝初期,荆江与洞庭湖常年处于“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状态。古籍记载青草湖“北连洞庭,南接潇湘,东纳泪罗之水;水泛与洞庭为一,水涸则此湖先干,青草生焉”,由此得名青草湖。此外,青草湖每年也都会出现“青草难觅”的自然现象。下图为唐初期洞庭湖及青草湖流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唐朝初期,导致洞庭湖区“江不入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荆江径流量减小B.洞庭湖区陆地沉降
    C.荆江径流量增大D.洞庭湖区泥沙淤积
    6、青草湖每年出现“青草难觅”自然现象的季节最可能是( )
    A.冬春季节B.春夏季节C.夏秋季节D.秋冬季节
    丹洲古镇位于黔、湘、桂交界地区,坐落在广西融江下游的丹洲岛上(下图),是中国唯一的水上古城。丹洲岛面积约1.6平方千米,现有居民1000余人。明清时期,江上往来船只一般都会在丹洲码头靠岸休息或交易。随着商业发展,人口增加,古镇成为重要的交通贸易口岸,并成为怀远县城所在地,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明清时期丹洲古镇成为县城,商贸发达的主要原因有( )
    ①四面环水利于防守
    ②水路交通较为便利
    ③环境优美耕地充足
    ④临近河流取水方便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当地居民认为“一旦有桥,再无丹洲”。丹洲古镇居民反对建桥的原因是( )
    A.保护古城风貌B.节约建设成本C.保留水运特色D.减少码头收入
    首店经济是指一个区域利用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品牌在该区域首次开设门店,使品牌价值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组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首店经济作为拉动消费的新动能,已经成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振消费、提升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发力点。下图为2019~2020年中国十大城市年全国首店数量分布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全国首店选址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支持
    ②对创新、潮流追逐意愿强
    ③消费能力强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信息发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0、2020年与2019年相比,图中各城市首店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消费能力下降B.国家政策调整C.疫情影响D.经济增速放缓
    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下图为1999和2010年中国区际主要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有( )
    A.西北、华南B.东北、黄淮海
    C.东南华北D.长江中下游、西南
    12、从虚拟水角度推测,在粮食对外贸易中,对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贡献最大的是( )
    A.小麦B.水稻C.玉米D.大豆
    2000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上不断增加,202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78.9%、87.3%。下图为2020年新疆与其他棉花产区棉花种植成本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新疆棉花生产在全国地位不断上升的原因有( )
    ①棉花品质优良
    ②后备土地资源丰富
    ③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④当地纺织工业发达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与内地棉花产区相比,新疆兵团棉花生产物资成本高而人工成本低的原因有( )
    ①异地雇工拾花费用高
    ②灌溉用水多、用电量大
    ③基本实现机械化采棉
    ④土壤肥力低、地膜用量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为进一步发挥棉花产业资源优势,新疆应( )
    ①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②减少生产物资投入
    ③提高机械化水平
    ④发展纺织和服装工业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综合读图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两条冷锋相遇,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的“Y”字形锋面,被称为锢囚锋。
    冬春季节,途经新疆由西向东移动的寒潮侵袭青海省通常有两条路径:一路通过阿尔金山山口进入柴达木盆地,形成西路冷空气;另一路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从青海东部沿着河流谷地向西回流倒灌,形成东路冷空气。某年2月下旬,两股冷空气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如下图所示)。该锢囚锋形成后,先向东移,后向西移,最后消失。
    16、在锢囚锋剖面示意图(下图)中填出冷暖气团,并用箭头标注出其移动方向。
    17、分析地形对冷空气入侵青海省及青海湖锢囚锋形成的影响。
    18、结合此次寒潮的移动方向,说明锢囚锋形成后“先向东移,后向西移”的主要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福建泉州东临台湾海峡,古代先民多以海谋生。宋元时期,泉州人口骤增,产业兴旺,对外贸易发达,“产一运一销”一体化发展。当今,由管理机构、码头、航标塔、桥梁组成的海上航行和贸易的遗迹,以及规模宏大的陶瓷生产和冶铁遗址,见证了“东方第一大港”的辉煌历史;道教、佛教、儒教、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遗址,构成了世界“宗教博物馆”,印证了昔日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盛况。
    2021年7月25日,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申遗成功。
    材料二:表为泉州22处申遗点遗址名称与类型,其部分分布见下图。
    19、从“产一运一销”一体化的角度,说明泉州成为“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优势条件。
    20、进入新世纪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设在泉州。试分析其原因。
    21、六胜塔、万寿塔是宋元时期泉州港最高的地标建筑,推测两处建筑所在地区的位置特点,以及当时修建两塔的作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在黄土丘陵坡地推广适用于果林灌溉的蓄水坑灌法,使苹果产量提高了约13.7%。左图和右图示意某坡耕地苹果种植区蓄水坑灌方式,该方式利用树冠下绕树干的蓄水坑,将灌溉水或集雨水注入坑内,通过坑壁渗入根区土壤的中深层。
    22、从水循环的角度解释采用蓄水坑灌种植苹果节水效果显著的原因。
    23、简析坡耕地蓄水坑灌能显著提高苹果产量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澜沧江源园区主要位于青海省杂多县,拥有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果宗木查、昂赛两个保护分区(如下图)。果宗木查分布着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等大型特有物种,昂赛分布着旗规种雪豹、白唇鹿、岩羊、白马鸡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
    雪豹是一种大型猫科肉食动物,以野生羊、鹿、兔、鸡等动物为食,因其常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故名“雪豹”。雪豹行动敏捷机警,动作灵活,善于跳跃,3-4米的高崖可纵身而下。中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昂赛乡是中国雪豹分布密度最大的地方,素有“中国雪豹之乡”的美誉。
    澜沧江源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2020年8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单位或个人随意进入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开展非法穿越等活动。
    24、说出果宗木查分与昂赛两个保护分区野生动物种群的差别,并推测其原因。
    25、分析昂赛乡雪豹分布密度大的原因。
    26、说明随意进入澜沧江源园区开展非法穿越等活动的危害。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20°E)13时,M队员找到地下河的出口时,看到太阳正从N队员头顶上照来,此时云贵高原某地(东经105°附近)的地方时是12时,此时应当为正午时分,太阳从正南方向照射过来,故N在M地的南方,结合图中M与甲村的位置可知,图中村庄位于M同学的西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等高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和图例可知,地下河上游有较大的湖泊,加上地下水的影响,水流应当较稳定,A错误。该区域岩石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遇醋会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为碱性岩石,结合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特点,估计岩石多为石灰岩,河水不会呈酸性,B错误。M队员发现该处河段为地下河的出口,夏季地下河水温低于地表的河流,C正确。上游有湖泊的沉积作用和地下空间的过滤,含沙量应当很小,D错误。故选C。
    3、答案:B
    解析:由题干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环崖丹霞地貌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前期是自然曲流的形成过程,河流侧蚀快速掏空岩壁底部岩性相对较软的页岩层,中期伴随着地壳不断抬升,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深切河曲,后期为改造阶段,在外力不断的作用下,沟壁逐渐崩塌后退,形成大量的环崖绝壁丹霞形态。因此形成环崖的主要地质过程是前期侧蚀一中期地壳抬升一下蚀一后期重力崩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判断,在发育后期,河道不断向页岩一侧移动,一方面考虑岩石岩性差异,页岩岩性较软易被侵蚀,砂岩岩性坚硬不易侵蚀;另一方面从地质构造角度分析,河道侵蚀摆动的方向为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岩性破碎易被侵蚀,而不易被侵蚀的为物质坚实的向斜槽部,综上,①③表述符合题意,②④表述不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唐朝初期,洞庭湖区常年“江不入湖”,则洞庭湖水位常年略高于荆江水位,湖区泥沙淤积抬高湖底,湖泊水位升高,从而导致“江不入湖”,D正确。若仅考虑湖区陆地沉降,则湖泊水位下降,利于荆江河水流入湖泊,B错误。"江不入湖"是该地区常年的水体运动特征,与径流量的大小变化无关,A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青草湖仅在湖水干涸时,湖盆处才有草类生长,青草湖位于长江流域,受夏季风影响,夏秋季水位高,汛期湖水淹没湖盆,此时青草难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社会治安较差,丹洲古镇四面环水有利于军事防御,①正确;四面环水,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商业贸易,②正确;丹洲岛面积较小,耕地资源有限,③错误;临近河流,取水方便,并不是丹洲岛独特的优势,④错误。综上可知,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丹洲古镇是我国唯一的水上古城,遗留下许多城楼、书院、商会会馆等古迹,也因此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特色民俗村。一旦建桥,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韵味,因此丹洲古镇至今无桥连通对岸,有利于保护古城风貌,A项正确。相比于建造泊船码头,修桥成本并不一定低,B项错误。建桥对水运影响很小,C项错误。建桥会减少码头收入,但这并不是丹洲古镇反对建桥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故A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可知,首店强调的是首次及创新,其发展需要消费者的包容及接纳,且其消费者需要较高的消费能力。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完善以及信息发达等这些因素在吸引其入驻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可知①④⑤错误;全国首店选址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城市的消费者对创新、潮流追逐意愿强且其消费能力较高,可知②③正确,因此可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答案:C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2020年与2019年相比,图中各城市首店数量减少;结合现实状况可知,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出现,使各城市首店客流下滑,导致有些门店倒闭,数量减少,C正确。这一时期,人们的消费能力没有下降,只是消费方式的改变,A错误。根据材料,国家政策并没有针对首店进行调整,经济增速放缓也是因为疫情影响,B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虚拟水的流动,也就是农产品的流动。根据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是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在我国粮食进口结构中,大豆进口量居首位,玉米进口量次之,口粮(小麦和稻米)居第三。所以,从虚拟水角度推测,在粮食对外贸易中,对缓解我国水资源压力贡献最大的是大豆,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新疆的土地偏碱性,适合棉花生长,棉花品质优良,①正确。棉花的产量相对较低,需要大面积成片种植,否则不成规模。而新疆地区地势平坦,面积巨大,后备土地资源丰富,有足够的面积可以大范围种植棉花,②正确。种植面积广阔,规模大,多采用机械化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商品率高,③正确。新疆经济相对落后,技术水平不高,劳动力也不充足,因此纺织工业不发达,④错误。因此正确的是①②③,故选A。
    14、答案:D
    解析:新疆多通过机器采摘棉花,因此人工成本低,异地雇工拾花费用低,①错误。气候较为干旱,灌溉用水多,多采用机械完成,用电量大,②正确。基本实现机械化采棉,机械是生产物资之一,成本较高,③正确。新疆多以沙质土壤为主,土壤肥力较低,且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水分少,昼夜温差大,棉花生长早期使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保持水分的作用,西北地区沙漠分布广,大风天数多,地膜覆盖也可以减轻风沙危害,因此地膜用量大,④正确。因此正确的是②③④,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新疆发挥棉花产业优势应从降低生产物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角度考虑,一味地扩大种植面积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①错误。减少生产物质投入,会影响棉花的种植环节,不符合实际,②错误。提高机械化水平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③正确。发展纺织和服装工业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④正确。因此正确的是③④,故选D。
    16、答案:气团名称标注正确;箭头方向标注正确

    解析:由题意“当两条冷锋相遇,把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形成的‘Y’字形锋面”可知,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图中暖空气被迫抬离地面到高空,在锋面上方的气团是暖气团。在锋面下方的气团是冷气团。原来的锋面移动是冷气团主动靠近暖气团,后两条冷锋相遇,箭头如下图所示:

    17、答案:西部阿尔金山山口利于冷空气向东进入较暖的柴达木盆地,并形成东移的冷锋;祁连山阻挡冷空气并使之东移南下,河西走廊的狭管效应增强了风速;湟水谷地便于冷空气向西倒灌,并形成西移的冷锋;青海湖及周边地区地势起伏小,利于相对移动的两条冷锋相遇,形成锢囚锋。
    解析:由材料信息“冬春季节,途经新疆由西向东移动的寒潮侵袭青海省通常有两条路径:一路通过阿尔金山山口进入柴达木盆地,形成西路冷空气;另一路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从青海东部沿着河流谷地向西回流倒灌,形成东路冷空气”可知,西部的冷空气一路沿阿尔金山山口向东进入较暖的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向东移的冷锋;另一路冷空气沿河西走廊东移至祁连山东端,后冷空气沿青海省东部河谷便于向西倒灌,并形成西移的冷锋;柴达木盆地到青海湖东部之间的地势起伏不大,便于相对移动的两冷锋相遇,形成锢囚锋。
    18、答案:前期,由西路冷空气形成的东移冷锋势力强,由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西移冷锋势力较弱,故二者相遇形成的锢囚锋东移;后期,随着寒潮主力的东移,东路冷空气势力增强,导致锢囚锋西移。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寒潮整体上自西向东移动;寒潮发生的前期西路冷空气势力强,东路冷空气势力弱;随着寒潮主力的东移,在寒潮发生的后期西路冷空气势力渐弱,东路冷空气势力渐强;前期西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强冷锋推动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弱冷锋向东移动,后期东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强冷锋推动西路冷空气形成的较弱冷锋向西移动;故锢囚锋形成后会先东移后西移。
    19、答案:产:当地瓷器、冶铁等手工业发达;运:多优良港湾,全年可通航,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
    销:可江海联运,经济腹地大,外销范围广。
    解析:从材料中可知,泉州市有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磁灶窑址,说明当时的瓷器、冶铁等手工业发达;从运输条件来看,泉州多优良港湾,可全年通航,从材料中可知造船与航海技术发达;根据所给信息可以判断该地有河运和海运,可以江海联运,且该区城镇众多,经济腹地广阔,产品外销范围广。
    20、答案:泉州为闽南文化发祥地,北方人口迁入带来中原文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商旅云集,带来异域文化;多元文化在泉州和谐共生,长期共存。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道教、佛教、儒教、天主教、景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遗址,构成了世界“宗教博物馆”,印证了昔日各国商旅云集、多元文化交融的盛况,可以推断该地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了中原文化,该地由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商贾云集,带来了异域宗教文化;多元文化在此共生,长期共存。
    21、答案:六胜塔位于船舶进出港湾处;万寿塔地处地势较高的山丘顶部。引导船舶航行的航标塔,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
    解析:在古代,高塔一般具有航标意义,因此六胜塔可能位于船舶进出口频繁的港湾地区;万寿塔有可能位于地势较高的山顶。根据两座建筑的名称可知,六胜塔可能是航标塔,万寿塔有平安、庇佑的寓意,因此是为了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
    22、答案:在田间开挖配水沟,可有效拦截坡面径流,提高雨水蓄集量;蓄水坑可增加下渗,提高灌溉效率,同时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
    解析:配水沟可以拦截坡面的径流,增加雨水的收集能力;通过蓄水坑可以提高雨水的蓄积量,一方面可以增加下渗,另一方面可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蓄水坑通过坑壁渗入根区土壤的中深层,使根系吸收更充分,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23、答案:有效利用降水,提高灌溉效率,满足果树水分需求;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改善中、深层土壤的透气、透水性,利于果树深层根系生长。
    解析:蓄水坑灌方式提高苹果产量的原因主要从改良土壤、利用水资源、减少灾害等角度进行分析。在坡耕地采用蓄水坑灌的方式,拦截了水土,增加了土壤肥力;苹果不耐严寒,坑内蓄水可以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苹果生长的影响;蓄水坑灌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改善中、深层土壤的透气、透水性,使得苹果根系可以吸收更多土壤营养物质,促进果树的生长。
    24、答案:果宗木查野生动物种群动物类型单一,以大型食草动物为主;昂赛野生动物种群动物种类较多,既有食草动物也有食肉动物。原因:果宗木查地势较高,但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以高原草甸草原为主;昂赛保护分区地势落差大,谷深坡陡,植被茂盛,森林密布,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解析:由材料可以得知,果宗木查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为青藏高原常见的特有物种,如藏野驴、野牦牛等,以大型食草动物为主,品种单一;而昂赛着重保护一些珍稀动物,如雪豹、岩羊,种类多样,既有食草动物也有食肉动物。原因:两个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对于栖息地有不同的要求,雪豹、岩羊等动物常出没在绝壁高山上,而野牦牛、藏野驴等动物则更倾向在地势平缓处活动;果宗木查地势较高,但地形相对平坦开阔,以高原草甸草原为主,适合以草食为主的藏野驴、野牦牛等生长;昂赛保护分区地势落差大,谷深坡陡,植被茂盛,森林密布,适合雪豹、岩羊等草食和肉食动物生存繁衍。
    25、答案:昂塞乡海拔在适宜雪豹生存的范围内,多石山,孤峰陡坡,为雪豹营造了最为适宜的栖息地;岩羊、野鹿等数量多,为雪豹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雪豹影响小。
    解析:昂赛乡雪豹数量较多,说明昂赛乡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雪豹的生长,而当地植被茂盛,岩羊、鹿等动物较多,雪豹的食物较多;昂雪乡海拔较高,气温低,沉积了一层较厚的冰雪层,且多高山裸岩,适合雪豹活动;当地人口较少,雪豹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6、答案:部分户外运动探险组织或个人,随意进入澜沧江源园区核心保育区、生态保育修复区开展非法穿越等活动,涉嫌非法狩猎、私自采药等违法活动,破坏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且由于雪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盲目进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解析:自然保护区内海拔高,大气稀薄,自然环境恶劣,人类可能难以适应,存在诸多危险;同时人类随意进入将破坏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未严格管理的情况下随意进入,人类可能携带的病菌会使当地动植物遭受潜在威胁;且由于雪豹等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盲目进入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不可随意进入澜沧江源园区开展非法穿越等活动。
    项目
    内地
    新疆地方
    新疆兵团
    手摘棉
    手摘棉
    机采棉
    机采棉
    租地植棉总成本
    1291
    2372
    1696
    1941
    土地成本(租地费用)
    488
    478
    478
    478
    生产物资总成本
    481
    663
    663
    813
    其中:棉种
    56
    53
    53
    49
    地膜
    38
    62
    62
    119
    农药
    103
    86
    86
    73
    化肥
    204
    275
    275
    335
    水电费
    81
    188
    188
    238
    人工总成本
    176
    1016
    149
    115
    其中:田间管理费
    125
    151
    149
    115
    灌溉/滴灌人工费
    51
    64
    -
    -
    拾花用工费
    -
    800
    -
    -
    机械作业总成本
    74
    169
    365
    418
    其中:机械拾花费
    -
    -
    185
    189
    类型
    海上航行和贸易的遗迹
    多元文化遗迹
    城市基础设施的历史遗迹
    图中序号与名称
    1万寿塔2六胜塔3石湖码头4江口码头5九日山祈风石刻6真武庙7天后宫8磁灶窑址17南外宗正司遗址18市舶司遗址德化窑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9泉州府文庙10老君岩造像11开元寺12伊斯兰教圣墓13清净寺14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15德济门16洛阳桥19顺济桥安平桥

    相关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滕州市高三一调地理试题pdf、2023-2024学年滕州市高三一调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滕州市高三一调地理试题pdf、2023-2024学年滕州市高三一调地理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