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
专题05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文件包含专题05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docx、专题05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5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在选择题上方的答题表中。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小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包子和稀饭等,中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他们可能住在( )
A.台湾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黑龙江省
【答案】1.D
【解析】1.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居民的主食是大米,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居民的主食是面食。所以小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包子和稀饭等,中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他们可能住在北方地区的黑龙江省。台湾省、广东省、湖北省属于我国南方地区。D正确,故选D。
2.下列关于南北方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多落叶阔叶林,北方地区多常绿阔叶林
B.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为小麦、花生,南方为水稻、油菜
C.北方地区屋顶坡度大,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
D.南方地区以陆路运输为主,北方地区以水运为主
【答案】2.B
【解析】2.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地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南方地区多常绿阔叶林,北方地区多落叶阔叶林,A错误。北方地区农业以种植小麦、花生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稻、油菜为主,B说正确。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传统居所以平顶房为主,南方地区降水丰富,传统居.所以斜顶房为主坡度大,C错误。南方地区河流湖泊众多,除了铁路运输以外水上运输也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北方地区河流较少,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D错误。故选B。
千脚落地房事云南怒江贡山等地的传统民居,当地地质不稳,森林丰富,通常在斜坡或靠山处树立几十根木桩,这些木桩像千百只脚一样支撑着,整个房屋因此得名千脚落地。屋顶上覆盖茅草,冬暖夏凉。如今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这种独特的房屋越来越少。如下图是千脚落地房景观,据此完成下列3-5小题。
3.与现代装瓦房相比,当地千脚落地房的优点是( )
①地震损害小 ②耐腐蚀防御蛇虫野兽袭击 ③便于搬迁兴建 ④冬暖夏凉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
4.千脚落地房成为当地主要民居的理由是该地区( )
A.喀斯特地貌广布 B.气候湿热,岩石裸露
C.气候干旱适合修建 D.地势崎岖,林木资源丰富
5.目前千脚落地房在当地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 )
A.利于房屋造型的多样化发展 B.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C.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频发 D.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答案】3.D 4.D 5.B
【解析】3.①根据材料,当地地质不稳,千脚屋多根木桩固定,防震效果好,故①项正确;②材质红衫木耐腐蚀,底层腾空可防御蛇虫野兽袭击,故②项正确;③当地森林丰富,便于就地取材,便于建设,也便于搬迁,故③项正确;④材料显示“冬暖夏凉”,故④项正确。故C①②③④正确,ABC错误。故选: D。
4.喀斯特地貌区并不是建此类民居的理由,故A选项错误;该地位于山区,气候并不湿热且地表有森林,故B选项错误;此处位于我国西南部,气候并不干旱,故C选项错误;该地位于云贵一带,地势崎岖,房屋建于斜坡或靠山处,以木桩木材建设,山区林木资源丰富,便于就地取材,故D选项正确。故选: D。
5.千脚落地房是当地的传统民居,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保护意识的淡薄,这种独特的房屋愈来愈少,这将影响文化的传承。故B确,ACD错误。故选: B。
如下图,客家土楼的建筑方式主要是出于族群安全考虑而采取的一种自卫式集体性建筑,据此完成下面6-7小题。
6.客家人选择土楼这样的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御保暖 D.就地取材
7.近年来,政府加强对土楼的保护力度,你认为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原因是( )
A.它比现代建筑先进 B.它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
【答案】6.A 7.D
【解析】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分层交错夯筑,配上竹木作墙骨牵拉,丁字交叉处则用木定型锚固。古建筑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古建筑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6.据图可知,客家人的土楼,进出只有一条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屋顶有宽檐,围墙上有嘹望、射击口,其目的就是安全防御,故A正确;土楼需要占用一定的耕地,不是为了节约耕地,故B错误;土楼分布在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温较高,不需要依靠士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进行保温,故C错误;土楼以石为基,以生土为主要原料,就地取材不是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A。
7.古建筑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古建筑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它记录的信息具有研究价值。故选:D。
8.在我国,龙舟竞渡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淮南子》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之述。古时木舟、竹排、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古代越人集中分布的区域,其擅长的农事活动是( )
A.水网密布的南方地区-渔猎水产 B.森林茂密的横断山区-采集果实
C.草原广布的西北地区-畜养牲畜 D.平原广阔的北方地区-种植作物
【答案】8.A
【解析】8.题干中描述:“胡人便于马, 越人便于舟”之述。古时木舟、竹排、板船的出现为竞渡创造了条件。古代越人集中分布的区域是水网稠密的南方地区,其擅长的农事活动是渔猎水产。故选 A。
2018年1月31日晚,天文奇观月全食在夜空中上演。如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我国月食建议打开方式”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面9-10题。
9.下列省区中,当晚呈现“烟笼寒水月笼沙,期待人品大爆发”的是( )
A.江西省 B.海南省 C.河南省 D.四川省
10.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欣赏月全食的是( )
A.傣族同胞 B.藏族同胞 C.维吾尔族同胞 D.回族同胞
【答案】9.D 10.B
【解析】9.依据我国省区的位置及图示图例信息,读图可得,四省区中当晚呈现“烟笼寒水月笼沙,期待人品大爆发”的是四川省;江西省、河南省为秦时明月汉时关,随手发个朋友圈;海南省为乌云遮月暗无光,内心拔凉赛冰霜,D正确;故选 D。
10.青藏地区高寒,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当青藏高原旅游可以吃糌粑、牦牛肉、喝酥油茶,还可以游布达拉宫,感受藏传佛教,到青海湖畔看油菜花;傣族所处的环境湿热;而那达幕大会是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的传统盛会, B正确;故选B。
家住黑龙江的小玉寒假期间跟随爸妈去某地旅游,在那里他们购买了能反映当地文化特色的邮票。据此完成下面11-14小题。
11.从邮票①中的民居建筑可以看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干而热 B.湿而热 C.干而冷 D.湿而冷
12.根据邮票②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少数民族是( )
A.藏族 B.维吾尔族 C.朝鲜族 D.傣族
13.小玉一家到达旅游地后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脱掉羽绒服换上短袖衬衫 B.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观
C.北风呼啸,下起鹅毛大雪 D.观看到热闹的那达慕大会
14.“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通过这次旅行,小玉充分感受到了自己家乡与该旅游地之间的这种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11.B 12.D 13.A 14.A
【解析】11.从图中看出,该地区的民居屋脊坡度大,分上下两层,是气候炎热多雨区域的高脚屋。高脚屋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它的房顶呈“人”字型,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该种房屋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湿热的气候条件。故选B。
1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人物所跳的舞蹈是孔雀舞,而我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民,喜欢住竹楼,跳孔雀舞。故选D。
13.由图中的高脚屋和傣族的孔雀舞等信息可知小玉一家的旅游地是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这里地处热带,纬度低,气温高,所以要脱掉羽绒服换上短袖衬衫,A正确。西双版纳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景观,不会看到一望无际的草原景观,B错误。西双版纳地区地处热带,气温较高,不会下起鹅毛大雪,C错误。那达慕大会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会在西双版纳地区看到,D错误。故选A。
14.结合题意可知,在冬季的时候,小玉的家乡黑龙江省由于纬度高,所以气温低;而该旅游地西双版纳地区,由于纬度低,所以气温高,这体现了纬度因素对气温的影响。结合题意,故选A。
傣族孔雀舞,云南省瑞丽市民间传统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孔雀舞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傣族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中国地域辽阔,地域特色鲜明,饮食文化纷呈异彩。在《清稗类钞》里,就记述了清末之饮食状况,称:“各处食性之不同,由於习尚也。则北人嗜葱蒜,滇黔湘蜀嗜辛辣品,粤人嗜淡食,苏人嗜糖”。到清末时,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分化形成,共同构成中国的“八大菜系”。据此材料,完成下面15-17小题。
15.八大菜系中的“湘菜”,是指( )
A.山东菜式 B.浙江菜式 C.四川菜式 D.湖南菜式
16.“粤人嗜淡食”是指饮食清淡的是( )
A.四川人 B.广东人 C.贵州人 D.云南人
17.“苏人嗜糖”,指炒菜喜欢放点糖的是( )
A.太原人 B.武汉人 C.长沙人 D.南京人
【答案】15.D 16.B 17.D
【解析】15.湘是我国湖南省的简称,所以“湘菜”,是指湖南菜式。故选D。
16.粤是我国广东省的简称,所以根据题意选B。
17.南京位于江苏省,太原位于山西省,长沙位于湖南省,武汉位于湖北省,苏是江苏省的简称,所以根据题意选D。
读“仫佬族主要聚居地图”,“仫佬族传统民居图”,“仫佬族人口比重图表”图,回答下面18-21小题。
18.仫佬族主要聚居的省级行政区集中分布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 )
A.藏族 B.回族 C.维吾尔族 D.壮族
19.下列关于仫佬族传统民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厚窗小适应当地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B.尖顶有利于排水,适应多雨的气候
C.底层架空有利于通风透气 D.窗户较小是为了防风沙
20.根据材料可推断:仫佬族人生活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山高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1.仫佬族劳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死亡率增高 C.人口外出务工 D.自治县面积缩小
【答案】18.D 19.B 20.D 21.C
【解析】18.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和城市可判断,该省区是个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壮族的主要聚居区。故选D。
19.读图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所以该地区的民居特点是同墙体高,房屋坡度大,尖顶有利于排水,适应多雨的气候。故选B。
20.根据图示可知,该省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袭击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故选D。
21.读图可知,仫佬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北部山区,经济较落后,劳动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外出务工。故选C。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是一门与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密切相关的学科,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云南十八怪”的风俗中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反映我国云南省的地方特色是( )
A.鸡蛋当零食 B.四季如春 C.地表崎岖 D.养鸡业非常发达
23.“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这一现象描述的是( )
A.服饰的地理差异 B.饮食地理差异 C.体育地理差异 D.文化的地理差异
24.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理念一致的是( )
A.阿拉伯人男子身穿宽大白色的长袍,为了遮挡风沙,透气散热
B.在非常干旱的地区种植水稻
C.在陡坡开荒种植庄稼
D.在沙漠里开发“水上乐园”旅游项目
【答案】22.C 23.B 24.A
【解析】22.在过去,云南农村不仅离集市远,而且山路崎岖,人们去赶集往往要拔山涉水。为了将鸡蛋带到集市去卖,且不致碰坏,人们想出了织草串蛋的方法,故“鸡蛋用草串着卖”,反映我国云南省的地方特色是地表崎岖。故选C。
23.湖南、贵州、四川等地空气潮湿,用辣椒可以驱寒祛湿,这是地理对饮食习惯的影响,故选B。
24.阿拉伯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多风沙,阿拉伯人男子身穿宽大白色的长袍,为了遮挡风沙,透气散热,故A符合题意。水稻属于喜温、喜湿作物,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在非常干旱的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故B不符合题意。在陡坡开荒种植庄稼,会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故C不符合题意。在沙漠里不适合开发“水上乐园”旅游项目,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受不同自然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地景观以及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据此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下列是我国几种民居示意图的邮票,其中反映江南水乡民居的邮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6.下列是可可在世界各地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位于欧洲西部的是( )
A.B.C. D.
【答案】25.B 26.C
【解析】25.以上四种民居中,①表示的是西北地区的蒙古包,②表示的是江南水乡的民居,③表示的是热带季风地区的竹楼,④表示的是福建的土楼,故选B。
26.以上四个旅游景点中,A是位于南亚的泰姬陵,B是位于中国上海的东方明珠,C是位于欧洲西部的凯旋门,D是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故选C。
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往往成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图中①~④代表我国主要地形区,据此完成下面27-28小题。
27.下列关于①地区的叙述,可信的是( )
A.冰川广布 B.气候湿热 C.牛羊成群 D.千沟万壑
28.下列民居中,在④地可以看到的是( )
A.B.C. D.
【答案】27.C 28.D
【解析】27.由图可知,①是与东北平原隔大兴安岭为界的内蒙古高原,这里大部分属于半干旱区为主,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地表景观是牛羊成群,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气候湿热是云贵高原,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故选C。
28.图中④地是位于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这里由于土质疏松且呈垂直构造,降水较少,当地居民依山而建,就地取材建造了有当地特色的窑洞,与图D表示的相符,故选D。
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一位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为台湾省、上海市、重庆市和云南省设计了独有的“福”字。读图,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四幅图与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台湾省——湾 B.乙——上海市——沪
C.丙——重庆市——黔 D.丁——云南省——赣
30.甲地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特点与当地的( )
A.气候寒冷有关 B.水产丰富有关 C.气候湿热有关 D.海拔高有关
【答案】29.B 30.C
【解析】29.由图可知,甲地表示重庆的特色饮食文化-火锅,重庆市简称“渝”;乙是东方明珠塔,是上海市,简称“沪”;丙地所示是云南省傣族的孔雀舞,云南省简称“云”;丁是台湾,该省简称“台”或“滇”,故选B。
30.甲地的火锅以麻辣著称,该口味特点是与当地湿热的气候特点密切相关,该地区光照少,人们通过以辣为主的饮食来出汗祛湿,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解答题
31.我国地域辽阔,受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地方文化有着千差万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骑楼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为____(全称),该地饮食文化极具特色,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的____菜所在地,西双版纳的特色美食——竹筒饭,反映了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
(2)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不仅融入了地方的传统文化,而且许多建筑还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西双版纳的传统民居是____,该民居的主要特点是____;骑楼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城市(如:广州)街道旁的一种房屋,二楼向外延伸到人行道上,使一楼门前形成行人走廊,骑楼的主要作用是____。这两种民居都反映了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具有____的特点。
【答案】31.(1)广东省 粤 水稻
(2)竹楼 为上、下两层,多用竹木,房顶呈“人”字形,通风透气性好等 遮阳避雨 气候湿热
【解析】31.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目前,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省级行政区域。
(1)骑楼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为广东省,其简称为粤,该省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该地饮食文化极具特色,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起源地;西双版纳的特色美食一竹筒饭,反映了当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当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水稻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且竹子较多。
(2)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不仅融入了地方的传统文化,而且许多建筑还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西双版纳的传统民居是竹楼,该民居的主要特点是分上、下两层,多用竹木,屋顶呈“人”字形,通风透气性好等。骑楼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城市街道旁的一种建筑,二楼向外延伸到人行道上,使楼门]前形成一个行人走廊,骑楼的主要作用是遮阳避雨。当地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竹楼和骑楼这两种民居都反映了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具有气候湿热的特点。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节目展现了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的全景式图画。
(1)A、B两地区,都市风情较为浓烈的是____,主要原因是____(经济角度分析)。
(2)4月份,拍摄组成员在A地欣赏到美丽的油菜花。7月份到达B地时,依然看到美丽的油菜花盛开着,拍摄组感叹油菜花在B地一直盛开了4个月,这感叹你赞同吗?请说出理由。____、____。
(3)C为四川省所在地,该省居民饮食习俗以麻辣为主,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角度分析原因。
地形角度:____,气候角度:____。
【答案】32.(1)A 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与城市密集
(2)不赞同 B地海拔高,温度低,油菜花开放时间推迟
(3)地形以盆地为主,气流不易扩散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内部潮湿
【解析】32.考察了对我国各省份地理相关知识。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A为浙江,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更具都市风情。
(2)B地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与同纬度其他平原地区相比,气温更低。所以油菜花盛开时节比浙江晚很多。
(3)四川四周环山,中部为四川盆地,地形闭塞,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富,使得此地湿气比较重,辣椒可以祛湿,受到四川人民的喜爱。
33.中国天气网以日最低气温跌至5℃以下作为穿秋裤的标准,最低气温跌至1O℃以下为即将穿秋裤的标准,替天下妈妈友情发布秋裤预警地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l)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_________,“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________,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图中秋裤分割线大致与我国的l月____℃等温线相吻合。
(3)“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在该季节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
(4)若寒潮来袭,此时秋裤分割线将向____(南/北)推进,过境地区常伴有的天气是___;“不知秋裤为何物”的甲地位于我国_______地形区。
【答案】33.(1)呼和浩特 广州 纬度差异
(2)0℃
(3)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
(4)南 降温、大风、雨雪、冰冻等 四川盆地
【解析】33.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气温的特点及影响,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由图可知,在呼和浩特,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城市中,“不穿秋裤则die”的城市是呼和浩特,“不知裤为何物”的城市是广州,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呼和浩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广州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2)图中秋裤分割线大致经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的l月0℃等温线相吻合。
(3)由图可知,“秋裤预警地图”反映我国气温在该季节的分布规律是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
(4)若寒潮来袭,此时秋裤分割线将向南推进,过境地区常伴有的天气是降温、大风、雨雪等;“不知秋裤为何物”的甲地位于我国四川盆地,四川盆地气温高的原因是盆地四周环山,阻挡了冬季风。
34.小玲与外国朋友罗宾逊在网上互相交流本国的景观图片,其中跟中国有关的四幅照片如下,请你根据相关图片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图①所属____高原,该高原的特征是____(千沟万壑/雪山连绵/地形崎岖)。
(2)图④所属地区自然景观位于我国____省。
(3)③、④两幅图中,可能位于半湿润区的是图____(填数字代号)。
(4)四幅图中,降水最多的是图________(填数字代号),盛产____(粮食作物);纬度最高的是图____(填数字代号),当地人常把肉、土豆、白菜、萝卜等一起放在锅里炖熟而食,此菜肴叫____。
(5)四副图中,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是图____(填数字代号),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是图____(填数字代号)。
【答案】34.(1)青藏 雪山连绵
(2)云南
(3)③
(4)④ 水稻 ② 炖菜
(5)② ③
【解析】34.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气候复杂多样,造就了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及人文风俗习惯,进行分析解答。
(1)图①为藏族居民,所属为青藏高原,该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特征表现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图④为傣族竹楼,所属地区气候湿热,位于我国的云南省。
(3)③为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建筑,位于半湿润地区;④傣族竹楼位于云南省,属于湿润区。
(4)四幅图中,降水最多的是图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盛产水稻;纬度最高的是图②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地区,当地人常把肉、土豆、白菜、萝卜等一起放在锅里炖熟而食,此菜肴叫炖菜。
(5)四副图中,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是图②该区域有我国著名的大庆油田;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是图③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05 自然环境对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影响 【知识梳理】-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自然环境对服饰的影响,自然环境对饮食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3 黄土高原 【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文件包含专题13黄土高原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docx、专题13黄土高原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1 四川省 【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文件包含专题11四川省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原卷版docx、专题11四川省专项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